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各个领域的完善进步都不容小觑。在不断美好的同时要追求更优化的政策,在园林植物养护方面,也要正面直视当前存在的问题,充分将园林植物养护设计灵感表现在园林管理中,不断要求在各个方面上提升养护效果促进设计理念真正的全面的实现,从而促进园林植物养护的可持续发展。基于此,针对当前我国园林养护存在的问题加以分析,并总结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希望对将来园林养护领域方面在技术和管理方面的发展进步提供帮助。
关键词:园林植物;养护;问题;对策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近年来,我国的园林绿化事业取得了快速发展,园林绿地建设对提高人们生活质量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园林绿化工程是买现景观的基础,但是植物的养护是保持景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此了解我国园林植物养护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从而找到解决对策对于促进我国园林绿地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
1 园林养护的重要性
园林植物的养护和管理是保持景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有关园林绿化建设至关重要的环节。我国现代园林行业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建成一座园林,并不意味着所有的工作都已经结束,后续养护工作才是真正决定城市园林建设质量的关键。“三分建设、七分养护”,说明了园林植物养护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在实际工作中,必须正确认识这方面内容,不断强化个人工作能力,保证园林植物景观能够发挥出实质性作用。
2 园林植物养护存在的问题
2.1 园林植物养护建设体制问题
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园林养护无论是视觉美感还是基础建设的要求都有所提高,园林植物养护技术层次的提升迫在眉睫。当前园林植物养护最大问题存在于植物的规划设计、实施植物种植、后期养护管理体制三者的密切联系中,也就是三者之间工作实施方案的体制尚未协调健全,因此养护植物选择种植工作中存在极大的漏洞。种植要因地制宜,不同地区的园林养护植物的种植并非一致的,而是相差甚远,养护规范与检验标准要求到养护人员需切实际,必须在众多复杂丰富的养护植物选取可以因地制宜,减少园林市场混乱现象,重视在不同地区建设合理的养护管理体制举措的实施。
2.2 避免设计不合理
许多设计者不进行实地考察,不结合实际情况凭借主观意愿盲目借鉴别人的设计,或者将已有设计稍作修改就交给施工方投入施工,诸多不合理设计到养护阶段就显现出来养护带来极大负担。最终不得不更改设计费时、费力、浪费大量的金钱甚至还会对环境本身造成难以恢复的毁坏二如前些年许多省市进行绿化建设就未从自身环境条件出发而盲目模仿欧美国家园林绿地的风格大肆大面积地建造草坪。但最终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巨额的养护费用以及性价比极低的绿化效果重新设计,费了大量的时间、金钱甚至由于原植物养护造成土壤板结等问题得不偿失。第二,设计与使用不适应。建造园林绿地的目的就是为了美化环境,给人们提供不同于工作和学习场所的适于休息放松的绿色空间。但是大多数设计者却忽略了这一点,单凭自己的意愿进行设计,导致在绿地投入使用后发生踩踏草坪开辟捷径之类的人为破坏事件。造成这种破坏的使用者在主观上并没有恶意,只是由于绿地本身没有达到舒适的要求,甚至对使用者造成某种程度上的不便,才会通过破坏部分植物或设施的方法来满足舒适和便利的要求,这也是对绿地非人性化设计的抗议。为维持绿地的观赏效果,在遭到人为破坏后就必须补充或更换被破坏的植物和硬件设施。如果这种非人性化的设计不及时更正,将给养护造成长期的负担。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 加强园林植物养护工作的措施
3.1 建立并完善相关制度
首先,要在全国园林植物养护行业范围内制定唯一权威的行业规范,从整体上对园林植物养护相关行为进行约束,同时,按自然条件的差异将全国划分不同区域,各区域按自身特点制定相对精细的行业规范,求同存异,使园林建设人员有统一的“法”可依。规范的制定与完善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通过实践来检验并不断修正。其次,实施招投标制,全面引进市场竞争机制,健全养护市场。避免不正当竞争对园林市场的干扰,促进园林行业提高整体素质。第三,要明确政、企、事之间的权责关系,摆脱长官意识,各司其职,各尽其责,逐渐消除市场混乱的现象。
3.2 以人为本,合理设计
为了使绿地更加舒适与便利,所以要减少类似的非恶意人为破坏事件,坚持人性化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所谓人性化设计就是以人为出发点和中心,在达到美观要求的同时满足使用者的功能诉求和心理需求,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以舒适为最终的目的,打造令人愉悦的休憩场所。对于已经造成的破坏,不仅要更换已经损坏的部分,更要从根源入手,即使修改不当设计,重新施工,也要避免同类事件再次发生。
3.3 提高设计人员的素质
园林园艺植物种类的选择、苗木规格的确定、地形的设计等一系列工作都必须由园林设计人员决定,而能否做好这些工作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到植物的生长状况。比如植物种植密度设计的方面,种植密度过小时达不到理想的绿化效果,后期养护需要通过补苗来增加植株密度,满足绿化要求;而种植密度过大时不仅浪费植物材料,还会造成透光性、通风性差,加重植株之间水分、养分、光照和生存空间的竞争,并且会加重病虫害传播,需通过加大修剪力度或间苗来补救。所以要掌握不同植物种类的合理种植间距,既要满足绿化的短期视觉效果又要兼顾长远利益,这样能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养护管理的工作量和费用。而要做到这一点光有理论知识是不够的,必须加上丰富的实践经验,才能根据气候、土壤、水分的具体条件判断合理的种植密度。所以提高设计人员的素质,只能在增加理论知识的同时不断积累实践经验,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养成严谨的作风,循序渐进,逐渐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在做出合理判断的前提上,展示个人的设计意图。
3.4及时解决养护中发现的问题
养护是整体园林建设的最后环节,许多设计、施工人员都没有充分意识到养护的重要性,认为施工完成以后就基本大功告成,养护只是对施工结果的简单维护,所以对养护管理工作关心甚少。设计、施工与养护一般分属不同的部门或公司,联系不够密切,养护过程中发现设计或施工问题时有时不知该向谁反映。比如文中已经提到的设计不合理造成的踩踏草坪的问题,在出现这类问题时应该由养护单位自行调整,还是应该先通知设计单位进行设计变更再由施工单位进行重新施工。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往往要走不少弯路,使养护工作无法正常进行。所以在园林绿地建设初期就应当加强设计、施工和养护三方公司或单位之间的联系,明确责任人、责任范围和奖惩措施,使养护人员能在发现问题的第一时间就找到解决途径,遏制施工完成后设计方与施工方不管不顾的现象。
结语
植物的养护在园林建设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加强对园林植物的养护得到了人们的重视。尽管当前我国园林植物的养护还存在很多不足,但是只要我们认识植物养护存在的问题,并及时找到解决措施,这样就可以有效地提高绿化建设的效率,从而促进园林事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单冬籴.解析园林植物养护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园艺,2019(06):191-192.
[2]腾跃.园林植物养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8(09):75+80.
[3]白凤臣.园林植物养护问题的处理办法分析[J].中国农业文摘-农业工程,2017,29(02):54.
[4]孟艳杰.有关园林植物养护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科技创新导报,2016,13(16):50-51.
论文作者:唐征宇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18
标签:园林论文; 植物论文; 绿地论文; 工作论文; 对策论文; 密度论文; 景观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