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的具体措施论文_李秋硕

加强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的具体措施论文_李秋硕

李秋硕

马鞍山市城发集团置业有限责任公司 安徽 243000

摘要: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是一项较为复杂且系统的工作,管理过程涉及的方面较广,影响因素也相对较多。施工现场管理作为整个建筑工程中较为重要的环节之一,管理者必须对此予以高度重视,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建筑工程整体施工质量,而且还可以确保工程项目顺利完工。本文分析了影响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的因素,并以实例探讨了加强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措施

现场管理对于建筑工程既是最重要的又是最复杂的工作,其涉及到的项目内容是多个方面的。当前的现场施工管理包括施工计划、质量控制、安全监管、成本控制等多个方面的内容,现场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了整个工程的质量好坏。因而结合工程实际情况采取必要的现场管理策略,能够积极提升工程管理水平,使建筑行业主管部门和施工企业更加重视该项工作。

一、影响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的因素

良好的施工现场管理是以市场为向导,完成建筑施工中的各项施工任务,能够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进而能够有效发挥出管理的效益,确保工程安全文明的生产和作业。但是在施工现场管理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管理问题。由于我国建筑行业自身的不足,使得施工现场管理落实不到位,不能充分发挥现场管理的优势。最主要的原因是施工单位的分包问题没有一定的规范。而一些工程单位为了自身的利益,把自己需要承担的工作分配给其他单位,这直接导致了施工管理的紊乱,再加上施工人员自身素质不高,致使工程难度加大。另外,建筑施工单位为了降低施工成本,不组建综合素质较高的施工队伍,这种施工和管理人才的缺乏也直接影响了施工的质量。

2.施工技术问题。技术是确保建筑工程质量的基础,没有较高的施工技术作为基础根本不可能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再加上建筑工程专业的内容较为复杂,对相关技术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通常每个专业知识都有自己特定的技术标准,对建筑不同部位的施工有着不同的施工工序,但是很多单位的施工技术达不到建筑施工的相关标准,给建筑工程的施工现场管理增加了很大的难度。

3.建筑施工的材料。任何的工程施工想要有效的保证施工的有效性管理就必须重视材料的选择,尤其对于建筑工程的建设而言,材料的选择和要求就更为严格。要想有效的保证施工的材料质量就必须做到严格控制材料采购以及管理,要充分合理的使用材料,避免使用不当而造成的损失。还要避免施工人员施工过程中因偷工减料而造成的建筑质量问题。

二、实例分析

1.工程概况。某住宅楼工程,总建筑面积:52620m2。结构形式:框架剪力墙。建筑层数:1#楼为地下2层,地上24层:2#楼为地下2层,地上为22层。工期:合同工期520日历天。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质量目标:质置等级:合格。现场管理目标:安全文明工地。

2.工程项目特点及施工难点分析

(1)工程项目特点。该工程相对于工程规模来讲,施工工期偏紧,甲方要求总工期520日历天,且必须保证施工质量要求。因此在保证工期完成的同时并确保施工质量是该工程施工的重中之重。

(2)项目施工难点。该工程地理位置特殊,位于道路交叉口附近,现场四周为已建好的住宅小区,施工现场的出入口设置及材料车辆进出受到限制,给施工带来极大不便。

3.现场主要施工方法与技术措施

(1)测量放线,按照轴线控制网的测定、高程控制网的测定、轴线的竖向传递、高层的竖向传递完成测量放线。

(2)地下防水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连续浇注。水电等管线一次性预留到位,抗渗混疑土不许凿改。在底板与外墙交接处采用钢板相接,沿外墙通长布置。外墙固定模板的穿墙螺栓采用三节止水螺栓,中间设置80×80×5mm钢板。地下室防水材料选用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总共铺贴两层,每层3mm。铺贴法:采用外墙外贴法。

(3)钢筋工程。钢筋加工选用专业施工单位加工。控制钢筋位置保证钢筋截面采取以下措施:柱采用定距框:墙采用竖向、水平向梯子筋;板采用马凳。钢筋保护层控制方法采用工程基础底板及楼板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用不同规格的水泥砂浆垫块及马凳控制,墙体、柱、梁的钢筋保护层均采用塑料护圈加内控钢筋控制。

(4)混凝土工程。第一,混凝土运输及浇筑施工。各楼层作业面所需的混凝土主要以输送泵输送运输为主。浇筑梁柱节点处时,混凝土由塔吊提升到位。框架柱混凝土浇筑应分层连续进行,分层下料振捣厚度控制为500mm厚,由于层高在3.9m-4.5m范围,钢筋混凝土柱子应采用串筒下料。混凝土分层浇筑时,采用振动棒振捣密实,振点布置均匀,间距一段400-500mm,振动上层时,振动棒应插入下层混凝土一定深度,上下层浇筑的间隔时间不大于其初凝时间。第二,混凝土养护。混凝土在浇筑24小时后覆盖洒水养护。在夏季施工时,应避免新浇混凝土暴晒,楼板混凝土初凝后应采用覆盖保湿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7昼夜,掺外加剂的混凝土养护时间不少于14昼夜。

4.施工现场管理措施

(1)工期保证措施。技术人员制定出合理有效的施工方案,保证各工序在符合设计及施工规范的前提下进行,避免返工返修现象出现,以免影响工期。正确进行施工布置,工序衔接紧凑,劳动力安排合理,避免窝工现象出现。制定详细的网络控制计划,分阶段设置控制点,将影响关键线路的各个分部分项工程进行分解,用小节点保大节点,从而保证总体进度计划的顺利实现。质检人员在工序施工过程中严格认真,细致检查,将一切质量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中,防止出现事后返工现象。

(2)技术管理措施。第一,原材料、半成品的采购,坚持货比三家,供应商必须有资质,有材料的出厂合格证及生产许可证,进场后还要复检。坚持见证取样制度。第二,坚持技术复核制度,对建筑轴线定位桩、高程水准点,建筑垂直度先测设合格后,再请技术部进行复测合格后,最后请监理、甲方核验。第三,分项、分部工程施工前均对施工班组进行书面变底,交底要求达百分之百,针对交底内容有检查有落实。第四,为确保施工技术精度达到国家规范要求,该工程选用适合其精度的测量仪器,仪器必须定期按要求送国家专门检测单位检测。

(3)降低成本措施。在保证质量达到合格要求的同时,通过科学管理、优化方案、推广新工艺、新材料等措施降低成本。在布置施工现场时,尽可能利用现有的临设,减少此方面投入,最大限度降低成本让利于业主。第一,混凝土墙、梁面、板底浇注成清水混凝土面,省去地下室墙面抹灰,省去了人工费及材料费,降低了成本。第二,采用小流水施工作业,合理安排,减少周转材料投入,避免窝工发生,提高劳动生产率,缩短工期,降低机械租赁及人工费。第三,根据建筑企业特点利用局域网进行数据即时传送数据及时控制成本。做到“干前预算、边干边算、干后核算”,制止杜绝浪费。紧紧围绕“质量、成本、工期”三要素,优选技术方案和研究项目,做到有计划、有落实、有总结,确保各项经济技术指标的全面完成。

(4)做好安全管理工作,首先,健全和完善安全培训制度,增强企业员工的安全意识;其次,建立完善的职工安全操作规程,提倡按章行事,避免违章指挥,坚持长期对职工遵章守纪情况实施监督。同时,要狠抓工程施工过程,工程施工安全产生于生产过程中,必须要“以预防为主”,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和施工过程中的监督与管理。在施工前的准备阶段,做好工程施工安全准备工作,要循序渐进,分步骤、分阶段地进行。在施工阶段,狠抓施工生产安全计划的落实,要遵循“按图施工”的原则,充分了解、掌握设计文件的要求及安全技术措施的内容,掌握安全施工动态,及时发现、纠正违规操作和违纪行为。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是项具体而细致的工作,是搞好工程质量、进度、安全、成本及其优化控制的科学,它融合了施工管理人员、监理人员以及建筑作业工人的综合素质。加强工程现场管理,不但可以为施工单位节省资金,而且也为提高施工效益、强化工程质量、保证施工安全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黄宁.浅析土建施工的现场管理有效方式探索[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22).

[2]张奋.有效提高建筑施工管理的创新措施研究[J].科技致富向导.2012,(05):22-23.

论文作者:李秋硕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5年20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3/18

标签:;  ;  ;  ;  ;  ;  ;  ;  

加强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的具体措施论文_李秋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