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代测绘技术的应用在矿山工程测量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保障安全生产的核心要素,因此在测量过程中要结合技术的特点做到因地制宜和因时制宜相结合,将先进的测绘技术贯穿整个工程的始终,最大限度提高对矿山开采环境检测的准确性,加强对重大地质灾害和自然灾害的防范措施,促进矿采行业稳步健康发展。
关键词:矿山工程测量;现代测绘技术;应用意义;策略
伴随着我国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测绘技术也越来越先进。在矿山工程测量中,测绘技术一门非常重要的技术。新的测绘技术能否在工程测量中体现出应有的价值,是确保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的关键。
1现代测绘技术在矿山工程测量中的应用意义
矿山工程测量属于一项技术含量较大的工程,是确保矿山工程能够顺利开工和建设的保障,并且测量中所获得的数据要用在多个建设步骤中,包括为矿山的开采提供科学依据,对地质灾害的预测提供准确地质信息,还会用到矿山工程的日常生产建设安全中来,涉及多方面的安全与质量问题。可见保证矿山工程测量精确度和可靠度事关重大,不容小觑。
纵观当前矿山工程测量技术发展状况,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并且在用于指导实践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仍然存在很多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一些瓶颈问题例如受到气候天气和地理环境影响的测量,也成为阻碍矿山工程测量数据可信与否的因素。
现代测绘技术的发展与成熟经过了无数次实践的检验,在测量效率和质量上都有显著的优势。主要是以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以及全球定位系统为载体,利用计算机技术将多种高科技手段进行有机融合,例如空间技术、传感器技术、卫星定位导航技术等都具有无可比拟的实践优势,利用现代通讯和网络技术将采集的数据进行高效率整理、分析与应用,对提升矿山工程测量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测绘技术的发展现状
测绘技术在全球卫星技术的发展下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目前使用最广泛的测绘技术是3S技术,它是由空间技术和其他相关技术相结合而发展来的,其中3S技术指的是GIS(地理信息系统)、RS(遥感)、GPS(全球定位系统)。3S技术使得在工程测量中的传统测绘技术得到了很大的改进,给矿山工程测量带来了很多的方便。即传统的测绘技术是通过纸质或类似介质对地图进行编制、更新和生产,来指导后续工作的进行,而3S技术以及新产生的测绘技术则是通过卫星进行数据的采集,再结合计算机技术对数据进行处理和管理,测绘人员只要在室内借助计算机和先关配套的辅助设备就可以将通过卫星获取的遥感影像、数据进行几何信息和物理信息的提取和转换,绘制出数字化地理信息产品,满足生产的需要。这种数字化的地理信息易储存、传递方便快捷、有更高的灵活性,可以有效地提高工程测量的效率,为测绘技术注入新的活力。测绘技术的服务对象和范围也在不断地矿大,已由原本的制作基本地质地形图,扩大到各个领域。它对于信息化社会的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3矿山测量发展现状
矿山测量的发展现状可以从三个方面中体现,首先则是全站仪。全站仪实际上就是测量仪器的一种,现今其应用范围主要为矿山测量。矿山测量过程中,全站仪的使用环节包括地表移动监测与矿区土地复垦。从整体上来看,更多的矿山测量机构选择在日常测量中使用全站仪,这是因为这样可以极大的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同时还能保证施工效率。目前为止,全站仪已经表现出了智能化的发展趋势。其次,则是空间信息技术。这一技术实际上是全球定位系统技术、遥感技术以及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总称。现今,遥感又分为航空遥感与卫星遥感,而在地形图测绘领域,前者的扮演者非常重要的作用,后者在测图中的应用同样获得了快速的发展。最后,则是惯性测量系统。在导航定位技术中,惯性测量系统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拥有自主性、灵活性以及高效性的重要特点。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也正是凭借着其上述特点才保证了矿山测量的全能性,进而发展成为了矿山测量中的一个不可或缺的手段。惯性测量系统以惯性导航为前提,可以实时获得两种及两种以上的测量信息。
4现代测绘技术在矿山工程测量中的应用策略
现代测绘技术中的遥感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具有不受地形影响的特点,这与其应用方式有关。通过对地球表面不同地物发出的电磁波信息进行扫描整理、摄影传送等,为工程测量提供相应的依据。可以在任意高空或者外层空间实现信息的传输,因此不会受到地理环境的影响,并且在大数据传输、同步观测、实时传输等方面成效显著。对于矿山工程的测量,就可以使用多光谱的航空摄影技术和分辨率非常高的遥感卫星,将观测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后,绘制出基本的矿山工程地形图,这样就可以为矿山工程的建设和开采提供基础的地理环境信息,便于指导实践。遥感技术在矿山工程测绘中的实施不会受到时间的限制,可以进行全天候工作,也不会受到天气等外界因素的影响。测量的数据非常直观可信,在对建设工作指导中可以最大限度降低不必要的开支,因此是经济效益和科学效益的结合。
地理信息空间在矿山工程开采中主要将信息数据实行三维立体化模拟,制作出工程运行和建设所需要的模型,帮助相关技术人员作出科学的预测和决定,利用地理环境的空间特性,再现工程的具体情况,因此也在矿山测量工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在测绘工程的安排于实施过程中,为了加强现代测绘技术对整体工程质量的影响程度,先要做好测控网络的部署。采用现代测绘技术在选点上的空间回旋余地比较大,因此在结构设计上可以灵活一些。视野开阔的地方选点有助于提高接收设备安装的效率和质量,在交通比较通达的地方选点能够节省测量阶段的往来运输,降低测绘的成本投入。无路在什么位置选点,都要注意查看地基的稳定性,防止因基础不稳定而导致无谓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选点尽量和功率比较大的发电源保持相当长的距离,以免受其信号的干扰,并且要避开大面积的水域位置,对卫星信号有干扰作用的场合也不利于选定测绘点,以便最大程度增强测绘工程的准确性。使用GPS静态定位模式对观测地点进行测量,依据国家规定的基础控制点的选择标准,根据实际的测量情况逐级进行布置。使用仪器进行采样的时间间隔确定为5秒,同时卫星高度的截止角最小设定在15度之内。卫星接收器的使用主要用于接收文件和存储数据信息,便于下一阶段的整理与绘图工作的顺利进行。
矿山工程平面图测绘过程中采用全站仪对其数据进行详细地收集和整理,选择的测绘点通常在野外,可以将已经布控好的基础点作为矿区内平面图数据信息的采集点,然后对该区域内的房屋、电力设备、交通等状况进行详细地测量和记录,并且对区域内的交通运输特征点等信息加以整理分析,采用行内经常使用的cad作图软件将各种信息点绘制成特征突出的专业图样,以供其他部门使用。
矿山工程测量施工放样阶段是根据布控点和工程测绘图坐标点来进行的,可以先把地测站、后视、放样点的地理坐标全部标注和输入全站仪中,然后在需要放样的时候再对其正确调试,并且一定要将水平标准的调试盘与放样的方向保持一致。选取对照点后,先标注地理坐标,然后利用全站仪的显示效果,将提前设定好的放样值和实际的测量值的差进行分析,从而更科学地指导放样的实践过程。
5结语
安全生产是矿山工程运行和发展的首要条件,为了充分降低安全风险,进行科学的测量是最为基础的项目,测量的准确性也为资源的合理开发提供了保证,避免资源的浪费。矿山工程测量的环节包括设立地面控制网、矿区地形图的测绘、地质勘探钻孔放样等,每一步骤获得的数据资料都会影响到矿山工程的建设与生产质量,必须慎重对待。
参考文献
[1]马富强.测绘技术在现代矿山工程测量应用分析[J].建材发展导向(下),2014(07)
[2]刘健,刘永鑫.矿山工程测量中的现代测绘技术应用[J].技术与应用,2014(13)
[3]刘松臣.探究测绘技术在现代矿山工程测量中的应用[J].科技创业家,2018(12)
论文作者:徐海宽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8
标签:测量论文; 矿山论文; 技术论文; 工程论文; 遥感论文; 数据论文; 信息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