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重症哮喘呼吸内科规范治疗临床观察论文_李雪平

重庆市丰都县高镇医院 重庆 408200

【摘 要】目的:探讨医院呼吸内科对老年重症哮喘患者运用规范疗法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013年5月至2015年1月到我院治疗的64例老年重症哮喘患者纳入研究,并通过随机对照法均分成两组,对照组32例根据常规呼吸内科标准给予鼻部插管供氧、纠正水电解质失衡和抗感染等处理,观察组32例选择规范治疗方案进行用药,研究两组对象的临床施治结局。结果:①临床疗效:观察组实施治疗后的临床总有效率达93.75%,相比对照组的75.00%明显更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临床症状:观察组施治后的咳嗽、喘憋和哮鸣音等诸症消除时间相比对照组明显更短,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血气分析:施治前,两组的各项血气分析指标值基本接近,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施治后,两组的各项指标水平均出现程度不等的变化,且观察组各项平均值相比对照组改善更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医院呼吸内科老年重症哮喘患者运用规范疗法治疗,可有效控制患者病情、改善其心肺功能,并促进患者各项生理恢复,值得加强普及。

【关键词】呼吸内科;老年;重症哮喘;规范疗法;临床价值

【中图分类号】R256.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764-8999(2015)7-0753-02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hospital respiratory medicine for the elderly the clinical value of using the standard therapy for severe asthma. Methods: in May 2013 to January 2015 to our hospital treatment of 64 cases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severe asthma in research, and through randomized controlled method a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control group 32 cases according to the conventional respiratory medicine standard gives oxygen to nasal intubation, correct water electrolyte imbalance and anti-infection treatment, observation group of 32 cases of selecting standard treatment for drug use, research object treats the clinical outcome of the two groups. Results: (1) clinical efficacy: observation group after treatment of clinical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93.75%, 75.00%,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 < 0.05). (2) : clinical symptoms: observation group after making the cough, asthma and eliminate the disease suppress and wheezing sound significantly shorter than the tim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3) blood gas analysis: before making, two groups of basic close to the blood gas analysis index, no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 > 0.05), and after making, the level of each index of two groups of varying degrees of change,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improved more significantly than the average, 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 < 0.05). Conclusion: the hospital respiratory medicine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severe asthma using standard therapy to treat, can effectively control the patients' condition, to improve the cardiopulmonary function, and promote the patients physiological recovery, worthy of popularization.

【key words】respiratory medicine; Old age; Severe asthma; Standard therapy; Clinical value

重症哮喘在呼吸内科病症中属于较危重的一类,患者主要症状为哮喘急性发作,且病情可在短时间内加重,症状持续时间多超过24h,极易因此导致患者缺氧,最终诱发死亡。高龄患者是该病的高发群体,加上此类患者普遍存在机体免疫功能自然减退、易伴发各种基础疾病等情况,一旦患病,对其生理健康影响颇大。早期有效的临床施治,对防治病情、提高预后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中,笔者对我科32例患者进行规范化治疗和对照分析,取得较理想的受试结果,现阐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64例重症哮喘病例的收录时间为2013年5月至2015年1月,均于我院行CT或X线摄片等检查后证实病情,与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会制定的相关判断指南相符合[1]。患者中男、女性各有34例和30例,年龄在60~75岁范围,中位是(64.3±2.9)岁。全体患者在入组前均已签署相关知情文件,表示自愿充当此次研究的受试对象,无患者合并心脑肝肾重症、精神障碍或造血系统病变等情况,且对研究药物无过敏反应。通过随机对照法将研究对象均分成两组,组间的一般数据诸如中位年龄、性别等比较均相仿,P>0.05,符合统计学要求。

1.2 方法

对照组32例根据常规呼吸内科标准治疗,包括:①鼻部插管供氧,每分钟流速控制在3~5L左右;②对代谢紊乱者,给予纠正水电解质或酸碱失衡;③结合患者药敏试验结果,选择相应的抗生素予以抗感染。

观察组32例选择规范治疗方案处理,即在上述常规治疗的前提下,分阶段对患者进行治疗[2-3]:①急性发作期,选择沙丁胺醇雾化液治疗,剂量取5mg,通过呼吸面罩吸入方式给药。②症状缓解期,给予患者静脉滴注20%硫酸镁溶液、多巴胺和生理盐水,剂量各取20mL、20mg和250mL,每分钟滴速维持在15滴左右,每日滴注1次,连续给药1周。③病情稳定期,可酌情对治疗方案进行调整,给予患者甲基强的松龙、氨茶碱等药物口服。

1.3 疗效标准[4-5]

观察两组受试对象施治前后的血气分析指标改善情况,主要包括血液酸碱度(pH值)、动脉血压分压(PaO2)和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等3项,同时记录患者咳嗽、喘憋、气促及哮鸣音消除时间。

临床疗效:①治愈。施治后基本无咳嗽、喘憋等症状,无肺部啰音或哮鸣音,且肺功能第1s用力呼气容积(FEV1)高于4/5预计值;②显效。施治后症状及体征有明显改善,且FEV1高于3/5预计值;③有效。施治后症状及体征有一定好转,仍有肺部啰音或哮鸣音,且FEV1高于3/5预计值,或在4/5预计值以内;④无效。施治后症状及体征未见明显改变,甚至加重。

1.4 统计学方法

通过SPSS17.0软件处理研究数据,由卡方(X²)和t分别对计数与计量资料进行检验,组间数据以百分比(%)和均数±标准差(x±s)方式描述,最后以P<0.05校准研究数据。

2 结果

2.1 临床施治效果

观察组施治后共30例对象病情获得有效控制,临床总有效率达93.75%,相对于对照组的75.00%而言有明显提高,且组间数据处理,提示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的临床施治效果[n(%)]

2.3 血气分析改善情况

施治前,两组的各项血气分析指标值基本接近,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施治后,两组的各项指标水平均出现程度不等的变化,且观察组各项平均值相比对照组改善更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3 讨论

哮喘是一种发病于呼吸道的慢性炎症,其病因通常是T淋巴细胞、嗜酸粒细胞等多种炎症介质相互作用的结果。目前该病在全球范围内的患病率主要呈逐年增加的倾向,对社会人民的生理健康构成了极大危害[6]。重症哮喘具有较强的突发性,其症状包括咳嗽、胸闷及呼吸急促等,而且往往有呼吸困难、肺功能减退等表现,一旦发病,患者病情一般可在较短时间内进展或恶化,无论是对患者的生理健康或生命均不容乐观。现代临床医学对本病尚无法做到彻底的根治,但有研究表示,早期发现和规范治疗本病,防止哮喘症状持续性发作,对赢得抢救时机具有重要意义[7]。

规范疗法的运用机理在于准确了解和掌握患者的哮喘史、病情程度及病因等资料,再充分结合临床医师自身经验,制定符合患者病情的最佳方案,分阶段、分步骤地展开治疗。本研究中,我们主要分成两大内容对观察组32例患者进行治疗,即常规治疗和强化治疗。常规给予患者鼻部插管供氧、纠正水电解质与酸碱代谢紊乱和抗感染等措施处理,可尽早帮助患者缓解呼吸困难的症状,并清除肺部炎症因子,避免代谢紊乱对其肺部功能造成进一步损害。在此基础上,再给予患者沙丁胺醇雾化吸入、多巴胺联合硫酸镁溶液静滴和口服甲基强的松龙等药物强化治疗,沙丁胺醇属于β2受体激动剂的一种,其对组胺等致过敏性物质的分泌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而且可有效减轻支气管痉挛,对解除咳嗽和呼吸困难等诸症效果明显,非常适用于重症哮喘的治疗;硫酸镁溶液对钙离子通道有调节作用,可促进支气管平滑肌的扩张;多巴胺为神经传导常用药物,可通过促进心肌收缩功能、加大心脏的血液排放量,使动脉压尽快恢复正常水平,从而起到治疗重症哮喘的作用。同时,在强化治疗内容中,我们主要分成急性发作期、症状缓解期和病情稳定期3个阶段对患者进行用药,相对常规治疗而言,也更具针对性和有效性。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实施治疗后,其临床总有效率相比对照组有更明显的提高,达到93.75%(P<0.05),且观察组施治后的咳嗽、喘憋及气促等各项症状消除时间相比对照组明显更短(P<0.05),各项血气分析指标的改善也更为明显(P<0.05),与相关研究结果基本相符[5,8-9]。该研究结果说明准确掌握老年重症哮喘患者的病情特征,再给予科学规范的临床治疗,对优化整体临床疗效是理想可行的。通过研究和文献报道[10],我们认为,对老年重症哮喘的治疗,重点还在于对疾病的有效预防。需要在规范治疗该病的过程中,尽最大限度增强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让其保持愉悦情绪、避开过敏源,做到合理用药,以进一步加强对重症哮喘的防治,从而改善临床预后。

综上所述,对医院呼吸内科老年重症哮喘患者运用规范疗法治疗,可有效控制患者病情、改善其心肺功能,并促进患者各项生理恢复,值得加强普及。

参考文献:

[1] 李晓静,刘鹏.老年重症支气管哮喘规范治疗临床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14,9(21):30-31.

[2] 王高林.呼吸内科老年重症哮喘临床规范治疗体会[J].医学信息,2014,27(12):399-400.

[3] 李振华.多巴胺联合硫酸镁治疗重症哮喘的临床分析[J].中国伤残医学,2013,21(3):99-100.

[4] 田君.重症哮喘诊断及应用有效方案规范治疗体会[J].中国伤残医学,2014,22(18):131-132.

[5] 谢忠学.重症哮喘呼吸内科临床治疗分析[J].心血管防治知识,2014,10(2):6-8.

[6] 程晓明,黄赞胜,张彦琦,等.门诊支气管哮喘患者治疗及控制现状的再调查[J].国际呼吸杂志,2011,31(11):810-812.

[7] 王顺梅.急性重症哮喘呼吸内科规范治疗效果观察[J].大家健康,2014,8(6):183-184.

[8] 龙仁贵.老年重症哮喘呼吸内科规范治疗临床观察[J].医药前沿,2014,6(18):271-272.

[9] 张海锋,杜幼芹.急性重症哮喘呼吸内科治疗效果观察[J].中国处方药,2014,6(6):83.

[10] 韩松兰.呼吸内科危重症哮喘的诊断及治疗效果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5,31(1):24-25.

论文作者:李雪平

论文发表刊物:《中医学报》2015年7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5/10/19

标签:;  ;  ;  ;  ;  ;  ;  ;  

老年重症哮喘呼吸内科规范治疗临床观察论文_李雪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