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建设水平的提高和经济水平的提升,不同种类的建筑物纷纷建立起来。城市中的高层建筑物数量不断增加,逐渐成为了城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而导致基坑工程的数量不断增加其对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土木工程中的深基坑支护施工重点要考虑的问题就是对周围建筑的影响,必须要及时对施工中的位移和应力情况进行检测。本文当中对土木工程中的深基坑支护施工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论述,对于其改善的措施和具体应用进行了详细的说明。
关键词:高层建筑物;土木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检测;问题
一、土木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的现状
目前,虽然我国的深基坑支护的施工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进展,但是,在其开展工作的过程中依然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1、边坡的修理不符合相关的要求
现在很多的深基坑的施工过程容易出现少挖或者多挖的情况,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是施工管理人员缺乏一定的管理经验,或者是由于机械的操作人员自身的工作能力不够所导致的。这就导致了机械在开挖支护的过程中出现表面不平整的情况以及其顺制度等不规则等,同时,在修理过程中由于自然因素和施工环境的影响导致深度挖掘难以进行,因此经常出现多挖和少挖的情况,这是目前深基坑支护施工过程中经常出现的问题。
2、工程设计和施工存在差距较大
在对深基坑中需要支护的部分进行施工的时候,常常应用到深层搅拌桩技术,但是,其应用的过程很容易出现水泥掺量不足的情况,进而导致水泥的强度不符合相关要求,最终导致水泥土裂缝的产生。另外,在施工的具体操作过程中还会出现偷工减料等问题,例如在设计深基坑挖土的时候,对于挖土的程序是有相关要求的,因为只有这样才可以尽量避免支护变形问题的出现,同时,对图纸提前交底,但是,在实际工作当中大部分工作人员和公司做的都不到位,总是出现偷工减料的问题,缺乏对长远利益的考虑。对于开挖深基坑的工作而言,这是一个空间问题,传统的深基坑中对支护构造的设计主要是依据平面的方法来开展的,而不是按照空间的方式来进行的。
3、开挖的土层与边坡的支护不匹配
如果土方的开挖对技术的要求相对较低的话,对于其管理也是相对容易一些的,但是,由于目前大部分挡土技术要求都比较高,因此,其施工的管理和组织工作也是相对复杂的。因此在施工进行的过程中对于规模较大的工程需要交给专业性较强的施工团队来完成,同时,还需要签订双向平行的合同。另外,在施工中还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管理协调的问题,例如,施工单位片面追求施工的速度导致的工程质量下降等等,还有就是施工的流程杂乱无章,特别是在雨天施工的时候,或者是操作过程中对于支护没有预留一定的空间,这就严重影响了正常的操作。大部分地下的施工项目都是土木工程项目,但是大多数施工团队都缺乏相应的施工资质,很多的基坑支护施工工作被随意的转包给其他人。对于施工现场的管理也存在诸多的问题,距离施工的信息化和现代化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
二、提高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具体措施
1、提高对质量的要求
我们以喷射砼的质量作为例子说明如何管理好基坑支护施工的质量。喷射砼的质量的好坏受喷射操作人员操作水平的直接影响,而操作能力与喷嘴、喷面之间距离和移动以及水量的变动都有着直接的关系。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喷面和喷嘴之间的最佳距离为0.8米-1米之间,如果喷嘴和喷面的距离超过了一米,其回弹量会大大减少,进而降低了混凝土的密度。如果喷嘴和喷面之间的距离小于0.8米的时候,其回弹量会大大增加,对喷射手的安全造成一定的威胁。如果移动喷嘴就需要使其横过坡面的同时进行固定和系统的椭圆形或者圆形运动,因为这种具备节奏性和系统性的运动方法可以使厚度更加均匀,并且减少回弹的可能性。对于水量的调节需要让喷射砼在表面出现光滑的位置,因为过量的加水会造成湿润度过高,加水量不足就会导致表面出现干斑等问题,同时,如果回弹量过多就造成强度的下降。因此,确保水量的合理性是十分关键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从以上内容中可以发现,回弹的大小对工程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对工程的质量和成本也有着十分直接的影响。具体的来说就是回弹率越大其产生的成本越高,砼质量也会随之下降。回弹率大小主要受到原材料混合比例、施工方式、喷射厚度等因素的影响。如果水泥使用的量过大就会造成砂率过高,用水过少就会导致回弹。因此,合理的配比对于减少回弹率也是十分有利的。在施工过程中,控制好喷嘴和喷面之间的距离和角度对于减少回弹率也是大有裨益的。
2、强化对施工的管理和监督工作
在开挖深基坑的过程当中,需要认真安排好施工的流程和次序,对工作进行分区和分块管理,同时,在时间和范围上控制已经开挖部分的无支护暴露等等,更好的实现对未开挖部分的自身潜力控制。科学合理的控制开挖的次序和施工进程,并且合理利用好工程各个环节之间的联系,进而更好的对支护自身结构和周围土体的位移情况进行控制。
在开挖深基坑的过程当中,需要对开挖进行及时的监控,这样做是为了有效的掌握支护的构造和土体的位移情况,可以更好的对施工过程中的各方面因素进行有效控制,进而对设计方案进行优化提升。另外,还需要特别注意在施工过程中做好监测记录工作,为之后的工作可以提供更多的参考依据。
在各个环节工作开展之前,特别是一些比较关键的程序和一些技术难度较大的程序,其相关的负责人员要尽可能选择最为合适的方式来进行设计,同时,和现场的工作人员做好交底工作,也可以深入到施工现场来解决相关的问题。
3、注重对变形现象的监测工作
在开展土木工程中深基坑支护工作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变形的情况,因此必须要加强对基坑边坡的观测,同时,对周边建筑物和地下的管线也要进行观察。对于观测得到的数据要及时进行记录和分析,以此来了解支护设计中出现的问题和实际的使用状况。在设计的过程中也有可能会存在一定的误差或者是在施工过程中对数据进行的修正等情况都要进行细致的记录。一旦出现了较大的变形问题就要及时作出修改和加固。
土木工程中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实际应用
1、建立健全调查施工的档案记录,对于周边建筑物、地下管道等等设施的情况进行细致的记录、观察和研究分析。
2、根据深基坑上方的未来建筑的高度和防震安全指数等作出相关的要求,对深基坑的范围和深度等进行明确说明,做好施工前的相关准备工作。
3、对于获取的所有数据信息进行全面的分析,从中选择是最为合适的施工方案,并且严格按照施工方案开展工作。在开展施工的过程中要做好监督和巡查工作,定期检查施工中使用的设备和机械,以防止使用过程中出现问题或者丢失等情况,作好全面的管理工作,可以为施工的有序进行提供了良好的前提和基础。同时,根据工程的施工方案确定工程的进展,确保工程高效率、高质量的完成。
结束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高层建筑物的数量不断增多,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重要性逐渐得到体现。所以,必须要根据我国目前的施工情况深入研究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根据支护施工技术的发展现状采取有效的措施,改善我国支护施工技术的现状,进而有效提高土木工程中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水平。
参考文献:
[1]陈战.土木工程中深基坑支护技术的应用分析[J].建筑知识,2017,(16):72-73.
[2]金洲.工程建设中深基坑的支护与岩土技术应用[J].建筑技术开发,2017,(11):72-73.
[3]张其岳.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研究[J].江西建材,2016,(17):83+86.
[4]刘川.建筑工程施工中深基坑支护的施工技术[J].建材与装饰,2015,(47):33-34.
[5]杨俊华.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分析[J].科技展望,2015,(08):45.
论文作者:安淑鹏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4
标签:深基坑论文; 过程中论文; 土木工程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情况论文; 工作论文; 喷嘴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3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