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如何利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论文_魏生宇

论如何利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论文_魏生宇

魏生宇

西宁市总寨镇逸夫小学 810000

摘要:体育教学属于课外活动课的一种,它和其他的语文课、心理健康课程存在不同,由于和思想品德建设联系不密切,所以在体育教学中对德育教育进行渗透显得尤为困难,所以本文主要介绍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进而提出以下内容,希望能够为同行业工作人员提供相应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小学体育;德育教育;措施分析

引言:不管是德育,还是体育,它们都是现阶段学校德育教学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两者之间的关系不仅是相辅相成的,同时也是相互促进的,所以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对德育教育积极融入,全面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得到全面发展,所以体育教师要担负起责任,结合学生心理特点和体育学习状况、身体素质等方面制定出科学有效的渗透措施,将其有效的融入到体育教学的每个环节中。

1.体育和德育的关系分析

体育指的是通过身体的活动不断提高体质,同时还能传授健康的知识与技能,它是教育中的重点内容。对于体育教育而言,可以通过比较具体的体育课以及运动化等进行体现。体育课是教授学生基本的体育知识和技能,让学生通过体育运动的相关项目达到锻炼身体的耳目的,意识到体育带来的乐趣,学会合作与竞争,加强学生思想品德。德育是学校教育中不可缺少的内容,是指人类社会文明对人素质的普遍要求,所以在小学阶段,不仅要加强思想品德课,同时还要将德育教育有效的贯穿到其他教育活动中,德育教育中开展的有效途径就是体育。

2.目前小学体育课堂上渗透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

2.1教师德育意识存在不足,渗透不深

在新课改背景下,大部分体育教师已经意识到把德育教育和体育教学有效的融合,但是他们错误的认为德育教育是思品教师的责任,所以在一定程度上致使德育教育和体育教学出现割裂。另外由于教师没有全面理解德育教育,在德育教育的过程中只流于形式,同时对德育意识存在的不足,不能在教学过程中积极渗透德育教育。

2.2学校方面存在严重不足,监督不力

由于大力提倡素质教育,所以部分学校对执行、监管、结果考评以及验收等都比较欠缺,尤其是小学体育教师,学生在对教师考评的过程中比较重视工作能力和比赛成绩。没有对德育工作提出具体要求,所以在一定程度上致使德育教育没有融入到体育教学中,严重阻碍小学体育的教学效果。

2.3学生自身和家庭问题

由于受到应试教育深入影响,大多数家长都比较重视学生文化课成绩,如语文、数学等,重视学生其他科目的学习,从小引导学生只要考试成绩好,其余的科目都不重要,另外加上学生受到家庭教育的影响,长期也会养成只有学好主科目就可以,严重阻碍小学体育教学的开展。

3.目前小学体育课堂上渗透德育教育的措施

3.1对课内外充分利用对学生开展思想品德教育

室内体育课属于比较重要的一种体育课形式,体育教师可以在室内向学生传授与体育锻炼相关的技术理论和运动规则,这是学生了解并掌握体育锻炼有关的技术理论。是学生了解体育知识的主要措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另外教师在教学中为了避免理论知识的枯燥,可以利用体育运动史上感人的事件对学生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这样做的目的能激发学生的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让学生养成正确体育动机,同时还能树立终身体育观,为祖国的日后发展而不断努力。

3.2建立良好的课堂常规,让其成为德育教育的主阵地

对于体育课常规而言,主要指的就是正常体育课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具备的相关要求和措施,不仅要做到有效贯彻,同时还要积极落实,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与实施,全面强教学质量的基础上,让学生能够对体育知识、技能等进行全面的掌握,这样做的目的避免在体育活动中出现不必要的伤害事故,只有这样才能对德育教育积极渗透,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品德,对教学任务的额完成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例如:在体育课开始前就要对学生进行动员,教师提出本节课的教学目的、要求与注意事项,对小学生开展学习目的性教育。如:通过竞赛以及游戏等,能对小学生集体注意精神积极培养,帮助他们树立良好的思想品质;通过列队形练习,培养他们的纪律性以及组织性,加强小学生的反应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将思想教育和体育教学有效融合,在体育教学中充分体现德育教育,不仅能促进体育教学的整体质量,同时还能促进思想在教育过程中的效果。

3.3结合学生表现积极渗透德育教育

现阶段小学体育在教学过程中的重点就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所以教师要善于观察学生在运动过程中的特质,之后结合其表现进行相应的指导和教育,另外教师自身的形体语言也会给学生带来影响,小学生与生俱来就有模仿教师的能力,所以对体育教师提出比较严格的品德修养,例如:在单杠和双杠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由于身高或者体力等方面因素不能完成该项活动,但这是必须学习的内容,所以教师要设计出符合小学生的动作技能,这样才能帮助他们克服畏惧心理,待学生完成一连串动作后就要给与他们鼓励的话语和眼神,这样学生就不会产生挫败心理,同时还能促进德育教育的顺利开展与实施。

3.4根据体育课教材特点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体育教学过程中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内容是十分广泛的,所以通过对典型人物实例实施爱国主义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如:田径运动通常情况下会让学生感到比较枯燥,但坚持训练就能培养人的顽强意志,而球类项目需要在同伴的配合下开展,这样能促进学生集体主义精神,促进学生的相互帮助以及团结友爱的品质。

3.5根据偶发事件处理开展思想教育

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经常出现偶发事件,所以小学体育教师应该对偶发事件充分利用,对学生积极教育。例如:在篮球比赛的过程中,如果个别学生摔倒后,就能立刻起来继续参加比赛,这是比较生动的事例,所以要给小学生适当的鼓励和表扬,这能促进学生养成勇敢顽强的精神,如果当出现偶发不良事件时,要指出要害,适当批评,只有这样才能加强学生对是非的判断能力。

3.6提高课堂与社会相结合的德育教育

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社会,例如在春季可以带学生爬山,这样不仅能锻炼学生的体能,同时还能激发学生勇于锻炼的精神。与此运用时在登山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一边游玩,一边将地上的垃圾捡起来,在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爱护环境的良好品质,实现培养学生德育教育的基础上,还能在愉悦的氛围中进行教学。

总结:通过上述分析可知,小学体育教师应该以人为为本,在对体育技能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结合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对德育教育有效的渗透,只有这样才能促进体育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张悦.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体育课堂教学[J].生物技术世界,2016(02):246.

[2]周建均.提升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效果的因素分析[J].运动,2014(02):107-108.

[3]李凤河.新课改下提高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效果的主要途径[J].成功(教育),2013(16):245.

[4]李明,张文娟.新课改下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2(25):92.

[5]陈贤基.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方法探析[J].成功(教育),2009(04):141.

论文作者:魏生宇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8年第3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8/4/28

标签:;  ;  ;  ;  ;  ;  ;  ;  

论如何利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论文_魏生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