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家与企业文化建设_企业文化建设论文

企业家与企业文化建设_企业文化建设论文

企业家与企业文化建设,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企业家论文,企业文化建设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对于企业文化,人们往往从不同角度对它做出不同的界定。概括起来代表性的观点可以划分为三大类:第一是“总和”说,即认为企业文化是企业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第二是“同心圆”说或三层次说,认为企业文化由外层物质文化、中层制度文化和内层精神文化三个同心圆所组成。第三是意识形态说,认为企业文化是企业的意识形态,是相对于大文化而言的企业微观文化。人们共同认为,企业文化是在一定社会文化背景下的管理文化,是一种新的现代企业管理科学理论和管理方式,是企业存在与发展的精神动力和重要资源。这种管理方式主张把人置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中心地位,突出对“人”的管理。在对人的管理中,既重视制度和纪律的规范性,又重视意识形态的作用,把硬管理与软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企业的物质、制度、精神三个层面能够协调发展,实现企业管理功能的整体优化。总之,企业文化主要是通过精神和文化的力量,从深层规范企业的行为,为实现企业的目标服务。

一、企业文化是推动企业健康发展的精神支柱

有人说,文化就是明天的经济,要进一步发展经济,造就世界第一流的企业,必须借助于企业文化力。当前,国际范围内许多著名企业普遍采用的企业形象战略和建设企业文化的实践,都是以文化力推动企业发展的积极尝试。这些尝试已取得令人瞩目的成果,给企业带来了有形的和无形的、经济的和社会的双重效益。它以无可辩驳的事实证明了文化力是获得企业经济增长和健康发展的有效手段,是企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智慧之源和财富之源。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美国《幸福》杂志刊文指出,没有强大的企业文化,没有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和企业哲学信仰,再高明的经营战略也无法成功。企业文化是企业生存的基础、行为的准则、成功的保证。日本企业界人士说,没有文化就没有产业。优秀的企业文化一旦同卓越的企业家、科学管理相结合,并被广大职工所认同、所接受,不仅成为企业的无形的精神支柱,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活力,而且产生巨大的物质力量,促进企业生产经营的发展,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企业文化建设是走向市场和适应现代化管理的需要

1.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走向市场的需要。社会历史的发展表明,经济需求的增长有着明显的文化导向。近年来,这种文化导向逐渐地由原来的注重经济价值,以经济消费为中心,转到注重文化价值,以心理、道德社会及美学等精神性消费为中心上来了。拿美国未来学家托夫勒的话来说,就是由原来的只能满足少数基本物质需求的经济,转变为力求满足永无止境的各种精神需求的经济。

国内外市场的激烈竞争和企业之间的兼并是当代世界经济的主要现象之一。面对这种情况,企业迫切需要提高自己的内部凝聚力和外部竞争力,从而谋求在新形势下的发展。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企业就得进行结构性变革,而变革背后的真正的核心内容,就是创建强有力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企业各项改革的基础和协调各种改革内容的首要条件和前提。企业文化是企业战略、结构、制度、资源配置以及技巧、作风等的核心。企业文化应当并且能够作为确立变革的思路和理顺各种问题的指导思想,从而推动和促进企业的全面改革。所以,企业只有主动地融入到这种历史性的变革中,顺应文化导向的大趋势,才能使自己获得新的生命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2.企业文化建设是现代化管理的核心。人是企业之本。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对人、财、物的管理是一个有机整体,而人处于这个整体的中心和主导地位。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思想道德和理想信念等精神因素,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着力建设企业文化,用企业文化培育职工的使命感、责任感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凝聚力和创造力,则成为现代管理的核心内容。这种以人为本的管理,能使企业的目标转化为职工的自觉行动,实现职工个人目标与企业目标的高度一致,使企业在复杂的环境下能够把全员的积极性、智慧和创造力科学组织起来、发挥起来,以使企业整体焕发活力与强有力的战斗力。

三、企业家应全力塑造企业文化

1.卓越的企业文化与卓越的企业家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企业家是以企业经营为职业,以资本增值为目标并为此承担相应风险的专家。现时代,卓越的企业家既是企业的管理者,又是员工的思想领袖。企业家以自己的新思想、新观念、新思维、新的价值取向来倡导和培植优秀的企业文化。企业家精神及企业家的形象是企业文化的一面镜子。而反过来说,卓越的企业文化则主要是企业家德才水平、创新精神、事业心和责任感的综合体。国内外优秀企业的大量事实表明,优秀的企业文化不是自发产生的,而是企业家在总结企业长期实践的基础上精心培育起来的。企业家往往从本企业的特点出发,结合时代的要求和具体的环境条件,以自己的企业哲学、理想、价值观、伦理观和风格融合成企业的宗旨、企业的价值观等,通过精心的培育和大力的倡导,逐渐被广大职工认同、遵守,乃至发展和完善,最终形成优秀的企业文化。既然现代企业以文化力的竞争为最高的竞争,企业文化是现代企业的灵魂与精神支柱,企业家就应该倾全力塑造企业文化,以使自己的企业适应时代的要求,健康地发展。

2.借鉴他人的经验,遵循企业文化特有的属性是建设企业文化的基本要求。以经验和理论形态出现的企业文化,不仅在日本和美国迅速普及,而且很快就传入包括中国在内的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这无疑给中国企业家借鉴外国企业文化,塑造自己的企业文化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而中国的改革和市场经济建设又为此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在当今的美国,有许多被称之为“创新公司”的企业,它们最大的特点是形成了有自己公司特色的企业文化。在美国人们也常常把它们称之为文化公司。这些文化公司除了各具特色以外,还具有明显的共同之处,这就是它们的企业文化都以人为中心,注重培养职工,鼓励发明创造,尊重顾客,强调产品质量与优质服务,追求顾客满意,领导身体力行,带领全体职工始终坚持和实践公司的企业哲学和价值观,它们都有明确的目标和行为准则,公司上下都为之共同奋斗。

当然,企业文化又具有时代特色,作为一定社会的某种微观文化,它本质上是本国传统思想、伦理、价值观等的精华和时代精神融合而成的。在中国,企业文化的塑造不能离开对中国文化传统、中国经济伦理的批判和借鉴,不能忽略现时代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要求。企业家应当把时代性、民族性和国情、企业特质等有机地结合起来,塑造和建设真正属于自己的、真正能够统领自己的企业走向昌盛的企业文化。

3.注重企业文化的内部联系,塑造优秀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不是几句口号和个把观念的简单相加。它有着复杂的内部结构,是包括物质文化、行为文化以及精神文化等三个基本层面所构成的有机系统。企业文化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塑造企业文化在实践上可能是分阶段进行的,但必须把这些阶段置于一个完整的战略规划之下。在这个战略中,应当处理好企业文化建设的近期任务与长期目标、具体环节与整体形态以及上述三个层面之间的相互关系等等。因为,一个结构完整、内部各要素联系合理有序的企业文化,才能真正发挥整合的功能、规范的功能、导向的功能、凝聚的功能和激励的功能。具有这样的功能的企业文化,才是真正的优秀企业文化。

标签:;  ;  ;  

企业家与企业文化建设_企业文化建设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