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与东京产业结构比较分析(上海与东京产业结构特征比较分析)_产业增加值论文

上海与东京产业结构比较分析(上海与东京产业结构特征比较分析)_产业增加值论文

上海与东京产业结构特点的比较与分析——(Comparative——Analysis on Industrial Structural——Characteristics between Shanghai and Tokyo),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东京论文,产业结构论文,上海论文,Comparative论文,Analysis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产业结构是经济发展水平特征的重要指标之一

产业结构的特点由需求和相对成本结构的特点所决定,而经济发展的水平对需求和相对成本结构都有着显著的影响,所以,产业结构的特点在某种意义上反映了经济发展的水平,标志着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上海,这个中国最大的城市,正以建成国际经济、金融和贸易中心为目标迈向21世纪。在实现这一宏伟蓝图的过程中,参考和借鉴其它国际性城市的模式和经验并以此为基础制定正确的规划和政策,对于上海未来的发展是极其重要的。东京,作为一个重要的国际性大都市,其经济发展在50年代也曾经历过与现在的上海相类似的阶段,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和调整,现代东京的产业结构已经比较突出地表现了一个当代国际性大都市所应具有的某种普遍性特征。因此,比较东京与上海产业结构的特点,从中找出差距,无疑对上海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二、东京产业结构的特点及与上海的比较

作为日本全国的政治、经济及文化中心,同时伴随着战后经济的飞速发展,东京的产业结构经历了不断的调整和升级,到90年代逐渐形成了两个非常鲜明的特点。

第一,产业集聚性很强,城市型经济特色十分显著。在制造业方面,东京的制造业产值在1993年仅占日本全国的6.6%, 但它却集中了日本全国50%以上的航空发动机、出版、铅笔、测量器具、制本和图片制版等行业的产值。工业计量器具、新闻发行、印刷加工和皮革制品也占有相当的比重(表1)。另外,东京制造业的行业分布也相当集中, 七种主要产业的产值占了全部制造业产值的80%(表2)。 这些高度集中的行业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技术含量比较高,占地、耗能、用水都比较少,但集聚效应却很明显,是典型的城市型产业。有些行业,如印刷出版、新闻发行、食品和皮革等甚至可以集中在楼寓里进行生产。在其它方面,产业的集聚也很明显。如1993年东京的销售额占了日本全国的30.5%,银行存款占了30.9%,贷款占了43.5%,股票交易占了85.9%,银行、保险业总部的绝大多数也设在东京,集中程度非常之高,充分显示了东京作为日本经济、金融和贸易中心的雄厚实力。

表1 1993年东京部分制造业产值占全国的比重(%)

航空发动机93.3

出版 86.3

铅笔 53.4

测量器具 52.4

制本 50.9

图片制版 51.3

工业计量器具 46.7

新闻发行 46.7

印刷加工 43.0

皮革制28.6

表2 1993年以产值计算的东京前七位产业产值占全部制造业的比重(%)

出版印刷 27.1

电气机械 22.0

运输机械

8.4

一般机械

6.7

食品

6.7

化学

4.9

精密机械

4.5

合计 80.3

第二,东京的第三产业十分发达。和其它的国际性大都市一样,东京第三产业的比重在60 年代以后就一直超过第二产业并逐年增加。 到1992年,东京第三产业的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已高达73%, 而同年第二产业的比重仅有26.7%,第三产业增加值比第二产业增加值高出近两倍。在第三产业的各行业中,以商业、金融保险业和服务业最为重要。1992年,这三个产业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分别为25.0%、11.7%和34.3%。在商业方面,东京的主要特点是批发业占据了主导地位。尽管日本理论界在60年代曾否定过批发业的作用,但在随后的几十年中,东京的批发业仍然获得了很大的发展。到1991年,东京的批发额与零售额之比已高达10.5:1,批发额占全国的比重也达到34.7%,批发业的从业人员多达100万人,比零售业的72万人多出39%。值得注意的是, 东京批发业的集聚效应十分明显,区位分布很集中。在由千代田、中央和港区组成的都心三区中集中了东京批发额的76.9%、从业人员的45.9%。相形之下,东京的零售商业就显得较为分散。尽管东京的零售商店达14万余所,但其中的90%为由10人以下经营的小 商店,它们广泛分布在 城区的各个角落。当然,东京零售业中也有一些相对集中的大商店,它们多由50人以上的营业人员组成。尽管这些商店的数目不到总数的3 %,但它们的销售额却占了零售业全部销售额的1/3以上。这种相对的集中是零售业为满足消费者的不同需求所必须的。在另一方面,东京的金融保险业十分发达。1991年,东京保险业的营业所有2615个,从业人员多达15万多人,营业所和从业人员都是金融保险业中最多的,分别占总数的28.4%和37.3%,保险费的收入也很高。东京的证券业也很发达,1991年其营业所有2303个,从业人员9万余人,分别占金融保险业总数 的25%和23.2%。从事存贷和信托业务的银行是金融业的主体。1991年其营业所有2148个,从业人员14万余人,分别占总数的23.3%和35.4%。需要指出的是,东京的商业、金融保险业在第三产业中所占地位固然重要,但这种地位在60年代即已形成。70年代以后,这两个产业占GDP 的比重基本稳定不变。与此形成对照的是,东京的服务业产值占GDP 的比重从1975年的16.1%上升到了1992年的25.6%,成为第三产业中最大的一个部门(表3)。另外,在就业人数上服务业也最多。1990 年东京服务业的从业人员高达231万人,几乎等于全部第二产业就业人数的总 和,占全部第三产业从业人员的37.8%,成为东京就业人数最多的行业。不难看出,服务业的发展是70年代以后东京第三产业发展最主要的推动力量。与东京相比,上海仍然是以第二产业为主的生产型城市。第二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不仅远远高于其它国际性城市,而且还一直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表4)。 上海产业结构的另一特点是比较分散,集聚性差。1994年全市工业总产值列前十位的行业占全国同行业总产值的比重无一超过15 %。 前十位行业总产值之和占全市制造业总产值的比重也只有70.1%,而且这些产业的产值比重没有形成象东京那样的梯度分布,也就是说,没有形成明显的集聚型产业(表5)。不仅如此, 上海的主要产业中还有一些占地、耗能、用水都比较大而且污染也很严重的行业,这与现代城市型经济的要求十分不符合。此外,1994年上海大中型批发零售贸易业的增加值只占全国的6.47%,银行存款也只占全国的7.7 %,贷款只占6.2%,保险金额更只有0.02%。从这些情况看, 上海成为国内经济、金融和贸易的中心尚有待时日,更不用说世界级的中心城市了。

表3 东京商业、金融保险和服务业占GDP比重的演变(%)

1975年 1980年 1992年

商业20.218.718.7

金融保险业 8.9 8.0 8.8

服务业

16.117.225.6

表4 上海与全国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的比较(%)

1980年 1985年1990年

1994年

全国

48.543.1

41.6 47.3

上海

75.769.8

63.8 58.0

表5 1994年上海工业总产值前十位行业占全国同行业总产值和全市制造业总产值的比重(%)

占全国同行业总产值 占全市制造业总产值

1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 14.314.4

2交通运输设备制造

12.5 9.6

3纺织7.1 8.5

4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 12.6 7.1

5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 8.2 6.3

6普遍机械制造

10.2 5.9

7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 11.4 5.5

8金属制品

11.7 4.8

9服装及其它纤维制品制造 11.9 4.1

10专用设备制造

9.0 3.9

合计70.1

上海的第三产业差距也较大。尽管近几年来上海第三产业的发展速度有所加快,但1994年上海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市GDP的比重仍只有39.6%(表6)。比国内北京市的47%还少7.4个百分点。在第三产业内部,从建国后至今,商业都是上海的一个重要产业部门。1994年上海商业的从业人员仍占第三产业全部就业人员的32.8%,居第三产业各行业之首,商业的产值也占第三产业产值的26.5%。与东京不同的是,上海的商业是以零售业为主的。1994年零售业的从业人员为42万人,而批发业只有26.5万人,1991年上海商业中批发额与零售额之比仅为1.86:1,不仅与东京无可比拟,比全国平均的4.01:1 也要低许多。 从第三产业GDP的构成看,90年代以后,上海的金融保险业取代了商业而成为第三产 业中最主要的行业(表7)。与东京不同,上海的保险业很不发达,

1994年全市保险费收入是21.2亿元人民币,占金融保险业GDP 的比重仅9.9%。在服务业方面,上海的服务业虽然一直在发展, 而且发展速度有加快的趋势,但由于其整体规模太小,始终不到全部第三产业产值的8%, 所以短期内服务业还不可能取代商业和金融保险业而成为最主要的第三产业。

表6 上海与全国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的比较(%)

1980年 1985年 1990年 1994年

全国21.4 28.531.331.8

上海21.1 26.131.939.6

表7 上海第三产业部分主要行业增加值占全行业GDP比重的演变(%)

1980年1990年1994年

商业 48.1

21.5 26.5

金融保险业11.9

29.5 27.5

交通运输、仓储及通信 23.5

25.9 19.0

社会服务

5.56.1

7.9

表8 东京主要工业销售产值位次及所占制造业比重的演变(%)

1953年1963年 1973年

食品 12.5 电气机械 11.5 电气机械 17.2

出版印刷 11.5 出版印刷 11.2 出版印刷 15.0

钢铁 11.2 一般机械 10.4 一般机械

9.3

化工 10.4 食品

9.4 运输机械

8.0

电气机械

7.7 化工

8.3 食品

7.8

1983年 1993年

出版印刷 21.0 出版印刷 27.1

电气机械 20.2 电气机械 22.0

运输机械

8.1 运输机械

8.4

食品

7.6 一般机械

6.7

一般机械

7.6 食品

6.7

三、分析与建议

从上面的比较中我们看到,东京的产业结构具有集聚性好、产业相对成本低、辐射能力强的优点。实际上,一种产业结构的形成是多方面因素作用的结果。除了根本性的需求和成本因素以外,产业政策的引导也对东京产业结构特色的形成起了重要的作用。日本在60年代推行《国民收入倍增计划》时就提出了建设沿太平洋工业地带的设想,从60年代到80年代,产业政策中又相继明确了控制大城市规模、改善生活质量和居住环境的指导思想,在这些政策的影响下,东京原有的一些重化工业相继迁往其它沿海地区,为东京现代城市型工业的集聚腾出了发展的空间(表8), 这些城市型工业的集聚又为批发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相对零售业而言,批发业的辐射力要强得多,而且其自身也具有集聚的倾向。可以这么说,只有批发业的高度集聚,才真正标志着东京贸易中心地位的形成,而这种中心地位又为保险和服务业提供了发展的契机。比较而言,上海的产业结构存在着明显的集聚性差、部分产业相对成本高、辐射能力低的弱点。这种状况的形成,主要是计划经济体制长期作用的结果。计划经济体制中的条块分割造成了各地区产业结构的同构化,这种同构势必造成产业的分散和地区内的自我封闭,影响中心城市集聚和辐射功能的发挥。所以,上海要成为全国乃至世界性的经济、金融和贸易中心,市场经济体制在全国的确立和良好运作是一个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

尽管如此,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在市场经济体制尚未完全确立和有效运作的情况下就无所作为。一项良好的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往往可以起到前瞻性的指导作用。就上海的产业发展而言,比照东京的发展经验,以下四个方面是特别值得注意的。

首先,在制造业方面,对于主导产业的选择和调整,目光要放远,不能迁就现状。对于一些不适于在市区,尤其是中心区发展的产业,比如钢铁行业,要及早地迁往郊外,甚至不惜迁往外地。同时,要积极鼓励一些新型的城市型产业进入城市的中心区。在这方面上海要选择好具有自身特色的产业,比如印刷出版、皮革制造等,一方面集中力量重点扶持市内已有的相关产业的发展,不能再搞遍地开花;另一方面要积极吸收外地的相关产业落户上海,发挥产业的集聚作用,逐步使这些产业成为上海的骨干产业,同时还要使它们在全国乃至全世界占有相当的份量和影响。唯有如此,上海才谈得上经济的中心。

其次,上海要花大力气发展批发业,包括进出口贸易,改变目前批发业与零售业比例不相称的局面。上海要成为贸易中心,零售决无多大文章可作,只有发展批发贸易,而且是面向国内外的批发贸易,才能扩大上海的辐射面,确立自己的中心地位。在这方面,上海不仅要发展面向零售业的批发,更主要的是要发展面向批发业的批发,掌握商品流通过程中的枢纽环节。另外,期货市场和批发代理也不能忽视。现在上海有一些地方在建设批发一条街,搞现场批发,这实际上是用办零售的方法办批发,其发展潜力大有疑问。

再其次,上海金融业的发展任重而道远。历史上上海曾有过金融中心的辉煌, 1935 年总部设在上海的银行占了全国银行总数的35 %, 1949年上海银行业吸收的存款占了全国的43.5%,前国民党政府的中央银行也一直在上海。但是现在总部设在上海的银行仅有1家, 上海的保险业、证券业也刚刚起步。从发展的角度来看,争取比较多的银行总部回迁是上海成为金融中心的第一步。

最后,与东京的条件不同,上海的发展尽管有历史传统、区位、人才、技术等等方面的优势,但要成为全国乃至世界经济、金融和贸易的中心,上海仍然面临着很多方面尤其是体制上的困难和来自国内国外的激烈竞争,这就要求上海一定要放下架子,走出去,请进来;依托内地,带动内地,自觉地推动迈向未来的进程。

标签:;  ;  ;  ;  ;  ;  ;  ;  ;  

上海与东京产业结构比较分析(上海与东京产业结构特征比较分析)_产业增加值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