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西药方案治疗对糖尿病患者血清CRP、IL-6及IL-18水平的影响探讨论文_张永兴

(冷水江市人民医院 湖南娄底 417500)

摘要:目的 关于不同西药方案治疗对糖尿病患者血清CRP、IL-6及IL-18水平的影响探讨。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入院治疗的6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分为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30),对对照组实施常规的西药治疗,对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西格列汀进行治疗。分别对两组患者血脂数据和炎症介质水平的数据进行客观分析比较。结果 经比较,观察组患者在血脂数据上的表现要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在炎症介质水平中CRP、IL6及IL-18数据的表现也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 不同西药方案治疗对糖尿病患者血清CRP、IL-6及IL-18水平的影响不同,采取西格列汀进行治疗,相较于常规西药治疗来说,能够提高患者的血脂数据表现,改善CRP、IL6及IL-18的数值,且均有显著效果,具有推广意义。

关键词:西药;糖尿病;血脂;炎症介质水平

随着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在临床上发现糖尿病的发生与炎症因子有关,同时炎症因子的变化会带动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1]。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受到抑制,调节功能紊乱等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导致了糖尿病的发生[2]。本研究针对糖尿病患者血清中CRP、IL-6及IL-18三种炎症因子在不同西药方案治疗下的不同变化,探讨更加适合治疗糖尿病的药物治疗方式和影响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入院治疗的6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分为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30),其中,观察组患者男14例,女16例,平均年龄(51.69±7.62)岁;对照组患者男17例,女13例,平均年龄(54.81±6.50)岁。所选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基本资料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采取常规干预方法,严格控制患者饮食,调整患者作息,提倡适当运动,采取降糖药物或胰岛素治疗。在控制空腹血糖在80mmol/L以内后,对对照组采取二甲双胍治疗500毫克/天,于晚餐前服用。根据病情程度进行用药调整,每日服用不超过2000毫克。对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口服西格列汀100毫克/天,两组患者疗程均为3个月。检测措施:患者在受试前一天晚饭过后禁食,并于次日清晨空腹状态下采取静脉血样,CRP及IL6的检测采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

1.3观察指标 分别对两组患者血脂数据和炎症介质水平的数据进行客观分析比较。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差异采取t检验,计数资料数据采取?2值检验。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脂数据比较 经比较,观察组患者的TC、TG、LDL-C数据在治疗后均优于对照组,HDL-C浓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脂数据比较

2.2两组患者炎症介质水平的数据比较 经比较,观察组患者的CRP、IL6及IL-18数据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CRP、IL6及IL-18的数据比较

3.讨论

糖尿病是临床上常见的内科疾病,随着民众生活质量的改善和生活作息规律的不稳定,糖尿病患者的增长趋势也是愈演愈烈[3]。糖尿病患者的发病原因与胰岛素有关,主要是由于患者的代谢系统紊乱,导致胰岛素抵抗和分泌不足[4]。对糖尿病患者而言,临床上一般采用药物治疗,通常是以控制患者血糖为主要方式[5]。增加患者的周围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缓解肝糖输出,并改善葡萄糖的利用率。但是常规的药物治疗方式有其局限性,难以改善患者的炎症介质水平,且会有增加患者体质量和低血糖的风险。

西格列汀是近年研制并使用在临床上的的新型控糖药物,是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具有高安全性,低血糖及体质量上升等不良反应率低的特点。在治疗过程中,能够提高活性肠促胰岛激素的水平,并通过葡萄糖依赖的效果提高胰岛素释放水平,降低胰高糖素。另一方面,β细胞的凋亡在治疗过程中受到抑制作用,并有效地改善了β细胞的再生条件,胰岛素分泌作用得到显著改善。本研究结果表明,采取西格列汀进行治疗,与常规药物治疗相比,能够有效的改善了患者CRP、IL6及IL-18的水平。同时,患者的血脂数据也有了明显控制,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发现,患者的胰岛素敏感性得到了提升,空腹血糖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有了改善,并具有保护血管内皮的效用。

综上所述,利用西格列汀对糖尿病患者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炎症介质水平,优化患者的血脂数据,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对改善患者的病情状态和生活质量有着较好的作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中西医联合用药与单纯西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及氧化应激指标比较研究[J].山西医药杂志,2015(17):1986-1989.

[2]贾典荣,钱建业,谢建华,等.中西药合用治疗2型糖尿病血管病变30例临床研究[J].江苏中医药,2015,47(3):32-33.

[3]孙水平.黄连素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IL-10、IL-6及CRP水平的影响[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7,33(3):431-433.

[4]二甲双胍联合补虚活血方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对血清CRP、IL-6、血清尿酸影响的研究[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12(10):1450-1452.

[5]林源,高海燕,周芳,等.二甲双胍片联合糖脉康颗粒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IL-6、TNF-α、CRP、APN水平的影响[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7(30):5883-5886.

论文作者:张永兴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9年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15

标签:;  ;  ;  ;  ;  ;  ;  ;  

不同西药方案治疗对糖尿病患者血清CRP、IL-6及IL-18水平的影响探讨论文_张永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