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丁美洲历史研究的理论探索_修正主义论文

拉丁美洲历史研究的理论探索_修正主义论文

拉美史研究的理论探索,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拉美论文,史研究论文,理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我国的拉美史研究充满了机遇与挑战。机遇是随着我国在拉丁美洲地区的国际交往蓬勃开展,朋友越来越多,相互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学术交流越来越频繁,因而拉美史研究的前景也越来广阔了。挑战是随着我国经济的大发展,受市场经济的影响,大部份原来参加过拉美史研究的人转向了拉美学研究,即从事时事、国际关系和经济等领域的研究,历史的研究已被人冷落了。那么是不是可以用拉美学代替或包容拉美史?自然不能,因为历史研究与非历史的研究是不同的学科,尽管二者在有的地方看似相象,然而终因各自研究的目的不同,研究的方法和手段不同,而其研究的结果也是不尽相同的。持不同目的和结果的学科相互之间是不能等同和替代的,所以说拉美学不能代替或包容拉美史的研究。对于一个社会来说,缺了历史的研究许多社会问题就无法解决,对于拉美来说,缺了拉美史的研究,同样地许多问题不论是过去的还是现在的,既搞不清来龙去脉,更不知其个中底里。

我国的拉美史研究,经历了十年左右的沧桑变化之后,由于不可比的因素,在某些部门和单位里已呈现出了理论研究薄弱、资料贫乏、人员老化、队伍青黄不接的现象。然而,直接影响拉美史研究的还是研究队伍本身的问题,包括对拉美史的有无显得无其所大谓、对研究什么和怎么研究显得糊里糊涂、甚至对历史研究应当研究什么都浑浑噩噩。

一 历史研究是研究什么的?

研究历史的人首先要搞清楚历史研究究竟研究些什么。这个问题说来似乎有点无的放矢,因为这是个无需多说的问题。然而实际上,却是一个需要大声疾呼的问题。因为现在有个别的人背离史学研究的方法和道德,急功近利,走捷径,随便编编写写,以此增加著作量获取功名利禄。

历史作品的编撰本也是史学工作者的一项工作,尤其是正常的任务。然而为了功名利禄而编写,不重视真正的研究,是一种倒退的行为。编写和研究是不同性质的工作,因为它们处于不同的层次上。专业的研究是一种高层次的工作,它已不是单纯地收集资料和编纂历史,而是在掌握了史实的基础上对所研究的领域作理论性研究,也即对历史提出理论性的意见来。拉美史研究是历史研究的一种,在研究所里研究它自然也是高层次的研究。如果你还处在编写的阶段,编写出来的东西连基本的史实都要搞错,那不如老老实实地去打基础,创造条件来进行历史的理论研究。不要为了蝇头小利,把编小册子,东拚西凑一些东西当是在研究历史,那是要耽误前途的。因为这种所谓的“研究”仅不过是罗列现象,再加上点“因为”、“所以”,戴帽、穿靴而已。有的甚至是为了研究以外的目的,不惜把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国家的材料堆积在一起。这种“堆砌”常常给人以“关公战秦琼”的感觉。

堆砌材料的人,往往不了解国外的情况,又不懂得什么叫因特网或互联网络,所以他们的追求只是一厢情愿。国内馆藏的拉美史资料很少,大多又是“文革”前的老货。即使是近年来进的有限的几本“新”书,也是几年前由中国图书进口公司从国外订购的,书是订购前出版的,书中所引用资料是出版前几年前作者收集的。等它到了中国,等你再引用,那已是以旧炒旧,谈不上什么新意了。因此他们也只能捡到什么就用什么,他们的求新也不过是心理的“新”而已。更有甚者“围绕着既有的观点以决定史料的取舍,对与观点相违的史料,或弃之不顾、回避忌讳,或断章取义、牵强附会。”〔1 〕所以他们的“结论”常常失之毫厘差之千里。

捡拾材料不是研究历史,而是胡适、傅斯年等人的资产阶级作风。这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年就把批它得体无完肤了,今天怎么还允许它存在呢!如果说捡拾材料是发展史料学的话也是不对的,因为史料学是对史料的研究而不是简单的捡拾。况且,它不能代替历史研究。它只是史学工作中的材料积累。再说,对外国史的材料而言,你无法做到想要什么就捡什么。东西藏在人家那里,你这里没有,你能怎么办呢?世界史与中国史就象西医与中医的关系一样,西医是人家发明和创造的,我们对西医仅不过是引进和继承。世界史也是这样,在性质上与植根于本国的中国史是不能同日而语的。

其次,外国史的材料你想捡的话也是永远捡不完的。在国外,一些大学和研究部门里关于拉美史的资料浩如烟海。一个很普通的美国新墨西哥大学里拉美的通史就有1,500余本,专史无数。 在奥斯丁德克萨斯大学里则有6,000多本拉美通史。 资料库里的拉美资料你一辈子也用不完。至于在拉丁美洲,关于拉美史的资料不是按年月日来排的,而是按分按秒来首尾相接的。你要是去搜集的话,皓首穷经也无济于事。而且依照某些人的看法,用追求资料的堆砌作为研究历史的方法的话,那么外国佬是不是已不必要进行历史研究了!因为他们的资料已够多的了。

而世界上一些著名的大学和学术机构,它们依然在进行不断创新的研究。它们在许多人所共知的材料的基础上不断地从理论上探索新的看法和意见,架构新的理论体系,所以才有几千几百种不同版本的书籍问世。这些千百种书籍之所以能有市场,是因为在理论上是不同的、不断地创新的。要是守住“传统”观点不放的话,恐怕再多的废纸篓也不够放了。所以当你因为抄了几条自认为的新资料(其实是第二手或第三手、第四手的材料)而沾沾自喜时,内行人只能扼腕叹息。因为这种“创新”仅不过是拾人唾余而已。

对于历史研究,早在18世纪,伟大的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就已指出:对于历史不应该只以堆积史实为能事,还应该达到一种哲学的或理论的理解。〔2 〕作为研究“不仅仅是陷于要求知道或者确定历史事实而已,他们还要求从历史事实中能总结出一种理论观点来”,“寻求历史发展和变化的某种规律,从历史事实中抽绎出意义或者是对历史事实赋之以意义,从而把历史事实归纳为一种理论体系。”〔3 〕历史不等于历史知识,研究并不是复述历史。历史是一门科学,科学是要由理论来指导的,所以作为研究,拉美史与其他历史研究一样重要的是研究理论。

二 修正派史学是修正主义吗?

既然历史研究中重要的是理论的研究,那么研究拉丁美洲史就必须了解拉美史研究中出现的史学理论问题。

从本世纪30年代起拉美史研究中就出现了修正派史学理论,在拉美史学界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这种理论的影响直到现在在一些国家里还存在着。它的高潮时期是本世纪的70—80年代。然而有些书硬给修正派史学戴上了一顶修正主义史学的帽子。〔4〕

这种把修正派史学说成修正主义史学的笑话并不单单出现在外国,在我国也有过表演。

拉美的修正派史学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的修正主义和修正主义史学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

修正主义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打着马克思主义旗号的一种资产阶级思潮。它否定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否定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是资产阶级世界观及其影响在工人运动中的反映。老的修正主义表现在极右的伯恩斯坦主义上。左的修正主义表现为用最革命的词句和最激进的姿态歪曲和篡改马克思主义上。最为恶劣的表演者是苏联的赫鲁晓夫集团和我国的林彪、四人帮。

修正主义史学是指苏联赫鲁晓夫上台后到苏联解体时出现的反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史学观点和流派,是现代修正主义在史学研究中的反映。

修正派史学则是在拉美发生的、反对和修正在拉美流行的实证主义古典自由派史学理论的一种史学流派。它与马克思列宁主义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毫不相干。它流行于墨西哥、阿根廷、委内瑞拉、巴西等国,是拉美的一种进步的史学流派。

修正派史学的理论观点是什么呢?

“一、反对传统的拉美史分期,认为历史分期不应单纯从历史事件进程出发,而应全面考虑地域、地区、国家及各民族形成过程中的各种因素;二、反对传统史学忽视人民群众的倾向,认为在研究英雄人物的同时,应认真研究人民群众的作用,特别是英雄人物与人民群众的关系,以及两者之间的思想、社会冲突对历史发展的影响;三、反对传统史学偏重政治、军事的倾向,强调经济、社会思想和文化的历史作用;四、在研究英雄人物及其他上流人物时,强调广泛收集有关资料(包括传说)和全面分析,不应把他们神化,而把他们当作“有血有肉”的人;五、注意研究与民族特点有关的种族、语言、宗教、国家标志、民族传统尤其是印第安人文化等等,揭露殖民主义者和种族主义者的歪曲和错误结论;六、除重视文献、考古资料外,还注意收集和研究活的口述史料,主张走访历史事件的参与者、目击者和同时期的人,倾听和记录他们的叙述和评论;七、注意用计量方法和统计学方法来推断某些历史事件的真实价值、历史意义和影响程度。”〔5 〕修正派史学在拉美各国的情况不尽相同,但它是拉美各国的政治和经济服务的反映。

了解了修正派史学就可以把握拉美史学发展的一个重要脉搏。弄清了修正派史学和修正主义的区别,就可以排除拉美史研究中左的干扰。

三 应该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

在研究拉美史中,殖民地时期拉丁美洲有没有资本主义因素和资本主义萌芽的问题是个很重要的理论问题。在这里我们要碰到的是大庄园和奴隶制的问题,因为大庄园是当时社会的基础,而黑奴劳动又是大庄园生产的主要形式。

研究这个问题,需要充分理解的是马克思讲的:“黑人奴隶制排除了自由雇佣劳动,即排除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基础本身。”有的人认为既然马克思这么说了,那么就说明奴隶制本身不生产资本主义。然而马克思也说了“在这种场合,资本家和土地所有者是同一个人。”大庄园既实行奴隶生产,大庄园主又是“资本家和土地所有者”。这又怎么理解呢!

下面我们就完整地引用马克思所说的一段与拉丁美洲的黑奴劳动和资本主义的话来考察二者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

“在第二种殖民地(种植园)中,一开始就是为了做买卖,为了世界市场而生产,这里存在着资本主义生产,虽然这只是形式上的,因为黑人奴隶制排除了自由雇佣劳动,即排除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基础本身。但是在这里我们看到的是把自己的经济建立在黑人奴隶劳动上的资本家。他们采用的生产方式不是从奴隶制产生的,而是接种在奴隶制上面的。在这种场合,资本家和土地所有者是同一个人。土地对资本和劳动来说作为自然要素而存在,并不对投资进行任何抵抗,因而也不对资本竞争进行任何抵抗。这里也没有形成与土地所有者不同的租地农场主阶级。只要维持着这种状况,就没有任何东西妨碍费用价格调节市场价值。”〔6 〕马克思在这里首先说了这种“第二种殖民地(种植园)”所从事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所以在这种场合里“资本家和土地所有者是同一个人。”这个资本主义生产并不是“起源于奴隶制,而是接种在奴隶制上面的。”说明实行近代黑奴劳动制的殖民地农业生产单位是为资本主义生产的。其次,说明使用黑人奴隶劳动的奴隶主就是资本家,他们是为世界市场而生产的。在拉美,大种植园和大庄园是实行黑奴劳动制的农业生产单位,情况符合马克思的分析,所以也是为资本主义而生产的。

有的人以马克思在这里讲了:“黑人奴隶制排除了自由雇佣劳动,即排除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基础本身”而否定黑奴的劳动是为资本主义而劳动。我们认为首先黑奴制与古典的奴隶制不是一回事,不能等同起来看。古典奴隶制是为奴隶主阶级的消费而生产的;近代美洲的黑奴制“一开始就是为了做买卖,为了世界市场而生产”的。黑奴生产的目的是为主人生产“剩余价值”。这个剩余价值是通过产品经过市场流通后所取得的。这是一个资本主义的过程,所以说黑奴的劳动是资本主义的。不过黑奴生产的是资本主义不发达阶段资本家所追求的绝对剩余价值,不是工业资本主义时期所追求相对的剩余价值。马克思一直把产业资本主义作为真正的资本主义,所以把黑人奴隶制解释为“排除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基础本身”,因为黑奴的身份是不自由的,不是工业资本主义生产的基础。工业资本主义需要自由雇佣劳动。不过马克思说的以黑人奴隶制劳动为基础的种植园的资本主义生产是“接种”在黑奴制上,不是从奴隶制产生的,这是与古典奴隶制质的不同处。

至于说种植园中“存在着资本主义生产,虽然只是形式上的”,那么这个“形式上”的又如何理解呢?马克思也讲过: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以绝对剩余价值为基础的生产“形式”,在此形式下资本家对剩余价值的追求,主要依靠直接劳动而不是依靠提高劳动生产率,因而劳动对资本的从属还是“形式上”的。绝对剩余价值的追求是早期资本主义的东西,所以说马克思在这里说的“形式上”并不否定黑奴劳动的资本主义性质,而是说它的资本主义性质仅是早期的、初级阶段的和不成熟的。

而且黑奴的身份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巴西的奴隶制最顽固,但在疯狂的采金的年代里,为了增加生产,奴隶主也允许黑人奴隶交出足够的财富之后可以成为自由人。黑人奴隶哪里会有钱赎身呢?那就是奴隶主的赏赐,即:奴隶在日常中如果劳动表现好由奴隶主给的少得可怜的报酬。不管报酬多少,说明资本主义下的黑奴制与古典奴隶制是不同的,它是受商品经济影响的,是资本主义接种在奴隶制上的、扭曲了雇主与雇工之间关系的雇佣关系。

马克思的分析说明了:在殖民地时期,拉丁美洲的大庄园、大种植园里以黑奴为主要劳动形式的生产关系中已有了雇佣关系。雇佣关系说明了什么?马克思在1850年说过:“没有雇佣劳动,就没有资本,就没有资产阶级,就没有资产阶级社会。”〔7 〕也就是说雇佣劳动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础。列宁也曾指出,资本主义最重要的特征:1, 商品生产是生产的普遍形式;2,劳动本身,即人的劳动力也具有商品形式。 “劳动力的商品形式的程度标志着资本主义发展的程度。”〔8 〕所以说在殖民地时期,拉丁美洲是有资本主义的,不过是早期的和不发达的。

在讨论关于拉美殖民地时期的黑奴劳动和大庄园制的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时应当从原义出发理解精神实质,不能走样。有的人为了替自己辩解,居然认为:马克思在这里说的是美国南方的奴隶制,没有指拉美,所以这个理论在拉美不适用。

查阅原著,在《马恩全集》第26卷第2册第338—440页里, 马克思说得很清楚:

“这里应当把两种类型的殖民地区别开来。

第一,说的是本来意义的殖民地,例如美国、澳大利亚等地的殖民地。这里从事农业的大部分殖民者,虽然也从宗主国带来或多或少的资本,但并不是资本家阶级,他们的生产也不是资本主义生产。……”这个第一种殖民地明确地指的是“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而第二种殖民地没有指哪个国家,根本没有说指的是美国,只是在括号里写了“种植园”三个字。这个“第二种”与“第一种”当然是完全不同的。马克思在这里说的是所有的第二种殖民地。对于所有的第二种殖民地而言,这个结论是普遍适用的,拉美当然也适用。把“第二种殖民地”说成是美国,不符合马克思原义。

在马克思主义的著作中,革命导师大量引用和分析了欧洲和美国的例证和资料,为的是向世人阐述马克思主义的原理。所以我们在读到这些用具体的例子来说明道理的时候不应该局限地理解为对某个地方或某个国家的分析,而要理解马克思分析的精神实质。马克思主义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不能认为经典作家在阐述中借用的分析资料是那个国家的,所以其结论只适用于这个国家。哪个地方或哪个国家没有提到就认为在那里不适用!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中国革命又怎么说呢!

中国过去也有人说“马列主义不适合中国国情”!他们的理由之一就是说马克思没有明确说过中国如何革命的问题。然而中国人民就认为马克思主义是符合中国国情的。中国革命不但进行了而且成功了。说明在中国按照马克思主义搞革命绝对是正确的。江泽民同志告诉我们:“这里有个学风问题:究竟是单纯从马克思主义书本里的片言只语找答案还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研究当代中国和世界的实际问题。”〔9〕就是对这种学风的最好回答。

四 拉美史研究中的重大课题

在本文开头时候我们已引用过著名历史哲学家的话。在这里有必要再强调一下:“历史是人类过去的活动,但是人们对于历史的认识却不仅仅是限于要求知道或者确定历史事实而已,我们还要求从历史事实中能总结出一种理论观点来……寻求历史发展和变化的某种规律……从而把历史事实归纳为一种理论体系。”〔10〕之所以要再三强调的原因是时至今日某些研究历史的人对此仍然认识不清。历史的理论研究是历史研究的方向。

在我国,历史研究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马克思主义之所以是科学,就因为它始终严格地以事实作为自己的根据。”〔11〕“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是统一的科学体系。在当代中国,坚持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旗帜。”〔12〕所以,我们在强调马克思主义对历史研究的指导时要突出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去破右的或左的干扰,促进历史研究的发展。

历史研究的目的是为人民服务。如何为人民服务?胡乔木同志说得好:“历史学家为人民服务,可以是提出与迫切的现实问题有关的科学见解与建议;也可以是写出高水平的科学著作,开拓人们的历史视野,提高人们的科学认识能力,推动学术进步,争得祖国的荣誉”。〔13〕拉美史研究与拉美史学家当然也应如此。

当前拉美史研究中确实也有不少“与迫切的现实问题有关的科学见解与建议”需要我们去着力研究。我认为这些问题是:

1,资本主义发展的研究。

2,现代化的研究。

3,文化传统的研究。

资本主义研究是拉美史研究的基础,研究了它可以搞清楚拉美几百年来拉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道路,因为一部拉美史基本上就是资本主义发展史。欧洲的资本主义产生了“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新大陆的发现推动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拉丁美洲为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原料产地和销售市场。然而就是这么一个重要的资本主义阵地至今却是资本主义落后的地区,这是为什么?通过拉美资本主义发展史的研究,我们可以告诉人民:马克思说得千真万确,资本主义从头到脚,每一个毛孔里都流着肮脏的血污。拉丁美洲的血流到了欧洲,发展了欧洲的资本主义,但它自己的血被抽干了。它是被发达资本主义压迫的剥削的场所。它是资本主义的落后地区。

现代化研究可以弄明白拉美近几十年里出现经济奇迹和困难的原因。出现“奇迹”的原因是“发展主义”理论指导下的发展;造成困难的原因依然是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的私人占有制和生产社会化之间的不可克服的矛盾。更重要是让人们知道,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现代化不是灵丹妙药。

在拉丁美洲,由于现代化的推进,在本世纪60—70年代时经济出现了高速增长。经济发展了,为什么社会问题仍然不能解决?这是由它的社会性质决定的。因为经济发展产生的财富落到了富人的腰包,穷人只捡到了贫穷。不改变社会性质,经济发展如同历史上曾出现过的一次次的太平盛世一样,会很快被衰败落后所取代。阶级社会无穷无尽的恶性循环是永远得不到解脱的。所以对历史而言,现代化仅是一种手段而不是所有的一切。社会的进步只有在人民当家作主后才会与过去决裂。

文化传统的研究更可以找到拉美的特点。拉美不同于欧洲,虽然它受欧洲的影响极大。拉美紧靠北美大国,然而它的发展道路和社会情况与美国、加拿大大不一样。宗主国落后的文化传统决定了拉美殖民地时期资本主义发展缓慢。缓慢发展的资本主义使拉美在独立运动后出现单一经济和依附性。然而拉美人民更有着优秀的文化传统,如光荣的革命传统、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传统、丰富多采的文化传统等等。

研究这些问题,不是为了泛泛地知道一点拉美的情况,重要的是在于借鉴。江泽民同志说:“对于世界各国包括西方国家的一切优秀的、进步的文化艺术成果,要积极学习和借鉴,目的在于博采众长,为我所用,丰富自己的民族文化。如果拒绝学习和借鉴外国的好东西,盲目自大,是错误的;如果把这种学习和借鉴变成一味模仿照搬,丧失自己的创造性,甚至成为外国文化的附庸,那也是错误和危险的。”〔14〕借鉴坏的可以吸取教训,使我们不再犯类似的错误。

了解了资本主义,了解了资本主义的弊病,可以使人们更加热爱社会主义,对我们的四化建设更加信心百倍。

注释:

〔1〕施伟青:《研究主体的局限和历史人物的评价》, 人民日报1997年5月31日第6版。

〔2〕何兆武、陈启能主编:《当代西方史学理论》,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3页。

〔3〕《当代西方史学理论》,第3页。

〔4〕[苏]维·沃尔斯基主编:《拉丁美洲概览》,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303页。

〔5〕参见张家哲:《拉丁美洲史学流派》,载《历史学》, 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366页。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2册,第339—440页。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第401页。

〔8〕《列宁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5年,第414页。

〔9 〕江泽民:《高举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伟大旗帜抓住机遇开拓进取把我们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人民日报,1997年5月31日第1版。

〔10〕《当代西方史学理论》,第3页。

〔11〕江泽民:《高举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伟大旗帜抓住机遇开拓进取把我们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人民日报,1997年5月31日第1版。

〔12〕江泽民:《高举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伟大旗帜抓住机遇开拓进取把我们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人民日报,1997年5月31日第1版。

〔13〕1980年4月8日胡乔木同志在中国史学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

〔14〕《江泽民同部分电影工作者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1997年5月26日,第1版。

标签:;  ;  ;  ;  ;  ;  ;  ;  ;  ;  

拉丁美洲历史研究的理论探索_修正主义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