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几点做法论文_陈智蓉

化学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几点做法论文_陈智蓉

四川省成都市实验外国语学校西区化学组 610213

一、多做化学演示实验,尽量让学生参与

1.在教学中,我根据本校的实验设备条件,把一些演示实验改为边讲边做的实验或学生实验,某些难于操作或现象不明显的实验改成视频。

2.根据教学的需要增加一些有必要或者效果明显的实验,比如Na和CuSO4溶液的反应,“吹气生火,滴水点火”的实验,Cu、Ba的焰色反应等。

3.尽量提供学生参与实验的机会和可能,甚至把教师演示的机会交给个别实验能力强的学生完成。

4.创造条件让现象明显,必须使全班每个学生特别是最后一排学生都看得清楚。如何使现象明显?例如根据产物的颜色选择放在实验仪器后面的衬托物,以帮助学生观察。在观察实验的时候,允许学生下座位近距离观察,允许学生看到实现象发出惊叹。

5.鼓励并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做一些家庭小实验,以进一步激励他们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和探究精神,比如醋酸去水垢、钠的焰色反应、“烧不焦的手帕”等等。

二、尽量将化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

《必修1》主要是学习元素化合物的知识,所涉及的很多物质和化学原理在工农业生产、科学实验和日常生活中都有广泛的应用,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有密切的关系。在教学时,要尽量使知识和用途相结合,理论和实际相结合,联系与生活生产有关的化学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我是这么做的:引入课题时,尽量从学生所熟悉的知识开始。介绍物质的性质时,尽量把每一个化学反应和它的用途联系起来,学生才不会觉得那么空洞和枯燥,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他们了解化学的重要作用。学以致用,让他们真正地感受到化学就在身边,学好化学有利于我们更加幸福地生活,他们就有兴趣了。

比如:

1.引入SO2教学时,介绍毒银耳、毒粉丝、毒开心果成为人体健康杀手,甚至危及生命;根据SO2的刺激性和酸雾的形成,介绍1952年英国伦敦的烟雾事件和1961年日本四日市的哮喘事件,使学生在心灵深处引起震动,加深对防污和防毒的认识,引起想要探究SO2性质的欲望。

2.学习金属铝时,能与酸和碱反应,然后写方程式,学生会觉得非常无趣。把它们和生活联系起来,问:铝制炊具为什么不可以用来蒸煮或者长时间存放酸性或者碱性的食物?为什么要少吃膨化食品?为什么要少吃油条?药物胃舒平里的Al(OH)3是起什么作用的?有什么性质?这下学生有兴趣了,想学习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学习金属钠及其化合物可引用高压钠灯、节日焰火、苏打、小苏打等学生日常生活中熟悉的物质和事例进行教学,设问:为什么发酵粉用的是小苏打不是苏打?这样的问题一出来,学生的精神马上就来了。是啊,为什么?不管多枯燥的知识,立马就有兴趣了。如焰色反应的教学,可从日常生活中炒菜时不慎将食盐溅在火焰上火焰呈现黄色的事实出发,再到五彩缤纷的烟花,枯燥的元素性质和节日的快乐回忆相结合,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能力。

4.学习SO2时,作为酸性氧化物的SO2,和CaO反应应用在除去煤炭燃烧产生的SO2,与NaOH的反应应用在除去、吸收SO2上,可以防污、防毒;与Ca(OH)2的反应可以用来检验SO2的存在。每一个反应不再只是一个符号,都那么实实在在地存在,而且有用,当然觉得有学习的必要,也不会觉得枯燥了。

三、拟人化化学知识的学习

学习中的情感与学习的认知活动是紧密联系的。皮亚杰说:“没有一个行为模式(即使是理智的)不含有情感因素作为动机。” 语言是信息的载体,是课堂上师生之间相互交流感情、交换思想的桥梁,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主要手段。营造和谐、愉快的课堂气氛,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诙谐幽默的语言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启迪学生心智,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学语言的幽默并不同简单的说笑话、讲故事,而是通过挖掘教材内在的趣味性材料,加上生动形象的比喻,化深奥为浅显,化平淡为有趣,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比如:

1.在教学中我引入了“化学界”一词,已经成为流行的口头禅,代表着学生对化学的喜爱。

2.学习硅时,我说:“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化学界的豪门二兄弟。”学习SO2时,我说:“今天我们关注的是化学界的一朵亦正亦邪的奇葩。”

3.总结SO2时,我说:“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二氧化硫这朵奇葩也不例外,亦正亦邪有功有过。只有正确认识,合理利用,才能物尽其用。”

4.学习SO2和SiO2作为酸性氧化物的性质时,怕学生不容易记住要与哪些物质反应,给他们找了个 “表妹”,性质有相似的一面啊。

5.学习金属开始时,我说:“人间有男有女,化学界有金属有非金属;人间有两性人,化学界也有两性物质。人间和我们的化学界何其相似啊”。

听到这些贴近生活的语言、形象的比喻,学生开始沸腾了,学习热情高涨,学生懂了,也笑了,“化学界“是多么有趣的一个世界。慢慢的,我发现学生上化学课的感觉变了,眼睛睁大了,听课认真了、热情了。

论文作者:陈智蓉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6年6月总第24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16

标签:;  ;  ;  ;  ;  ;  ;  ;  

化学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几点做法论文_陈智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