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昭通市第一人民医院手术室 云南昭通 657000)
【摘要】目的:研究临床护理路径对难免性压疮的临床预防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9月—2017年9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具有难免性压疮发生风险22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110例。对照组施以常规护理,观察组施以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的临床难免性压疮发生率。结果:观察组难免性压疮的发生率为6.37%(7/11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9.09 %(21/110)(P<0.05)。治愈:观察组10例(47.62%),对照组5例(71.43%);好转:观察组4例(19.05%),对照组2例(28.57%);无效:观察组7例(33.33%),对照组0例。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100.00%(7/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67%(14/21)(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对难免性压疮具有较为显著的临床预防效果,并可以提高难免性压疮的临床治疗效果。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难免性压疮;临床预防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7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01-0275-02
难免性压疮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为局部软组织疼痛不适、坏死或溃烂等[1,2]。为使护理人员可以早期对患者开展优质的护理干预,我院制定了难免性压疮的临床护理路径,取得了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9月—2017年9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具有难免性压疮发生风险220例患者,患者的Braden评分均小于18分,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110例,男61例,女49例;年龄最小45岁,最大83岁,平均年龄(62.75±11.39)岁;Braden评分12~18分,平均(15.93±3.42)分;住院时间23~71d,平均(46.23±15.19)d;发病原因:哮喘持续状态16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63例,肺癌晚期19例,COPD合并自发性气胸12例。对照组110例,男60例,女50例;年龄最小46岁,最大82岁,平均年龄(61.54±12.63)岁;Braden评分12~18分,平均(16.07±3.58)分;住院时间23~72d,平均(45.92±16.57)d;发病原因:哮喘持续状态17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62例,肺癌晚期20例,COPD合并自发性气胸11例。两组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施以常规护理,观察组施以临床护理路径,以整体护理干预作为纵轴,以时间作为横轴,与难免性压疮管理小组的三级质控相结合,开展临床护理路径模式护理。患者于入院后的第1d,首先要对危险因素进行详细的评估;于入院后的第2d,临床护理路径小组开展检查核实;于入院后的第3d,按照患者的抽血化验检查结果获知其营养情况,如白蛋白以及血红蛋白水平,开展饮食健康指导以使患者的营养情况得到改善;于入院后的第4d到出院期间,认真开展每项护理干预措施,每天观察患者的情况,并且动态评估患者的皮肤状况,患者一旦出现压疮,应当第一时间上报临床医师以及护士长,以尽快进行治疗和护理。患者出院后,护理人员应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预防出现难免性压疮的方法,并进行饮食指导。比较两组的临床难免性压疮发生率。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6.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以P<0.05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难免性压疮的发生率对比
观察组难免性压疮的发生率为6.37%(7/11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9.09%(21/110)(P<0.05)。
2.2 两组治疗效果对比
治愈:观察组10例(47.62%),对照组5例(71.43%);好转:观察组4例(19.05%),对照组2例(28.57%);无效:观察组7例(33.33%),对照组0例。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100.00%(7/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67 %(14/21)(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效果对比[n(%)]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讨论
压疮的发生原因为患者的局部组织长期受到压迫后出现局部持续缺血、营养不良以及缺氧或血液循环障碍导致软组织发生坏死、溃烂,发生部位主要位于患者的骶尾部坐骨结节、股骨大转子以及足跟部等骨质凸出部位[3,4]。针对患者发生难免性压疮的危险因素开展积极的预防以及护理干预措施,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临床护理路径首先制定完整的护理方案,规范、按时地为患者开展护理干预,以保障护理工作的动态性以及连续性[5-7]。本研究结果发现,观察组难免性压疮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愈:观察组10例(47.62%),对照组5例(71.43%);好转:观察组4例(19.05%),对照组2例(28.57%);无效:观察组7例(33.33%),对照组0例。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100.00%(7/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67 %(14/21)(P<0.05)。提示临床护理路径可以降低难免性压疮的发生率,并提高治疗有效率。
综上所述,临床护理路径对难免性压疮具有较为显著的临床预防效果,并可以提高难免性压疮的临床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黄会.临床护理路径在预防难免性压疮中的应用效果[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2(30):3410-3411.
[2]刘玉玲.进行临床路径护理在预防难免性压疮方面的临床效果研究[J].当代医药论丛,2015,13(8):8-10.
[3]毛娟娟,胡慧英,吴素琴.精细化护理模式在深度压疮患者负压封闭引流术后的应用效果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6,13(1):168-171.
[4]吴玉琴,卢姝姝,金磊磊,等.银离子抗菌敷料在压疮感染性伤口中的应用与效果观察[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9):2079-2081.
[5]姜丽萍,张龙,陈丽莉,等.应用Braden量表联合近红外光谱仪评估ICU患者压疮发生的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14,49(8):901-904.
[6]修一平,孟庆延,李万同,等.常规皮瓣移植与封闭负压引流技术联合皮瓣修复骶尾部压疮对比研究[J].解放军医药杂志,2014,26(3):99-101.
[7]刘艳春,颜玲,黄祝英.应用改良的Braden量表联合路径式护理干预对预防脑卒中患者压疮的效果[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6,32(7):111-112.
论文作者:臧庆巧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5
标签:对照组论文; 患者论文; 路径论文; 效果论文; 发生论文; 发生率论文; 两组论文; 《心理医生》2018年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