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的衔接策略李军1论文_李军1, 王超2

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的衔接策略李军1论文_李军1, 王超2

摘 要:近年来,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在不断推进,但是我国的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工作还存在一定的矛盾,这是造成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的衔接出现问题的重要原因。所以,研究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之间衔接问题符合时代的需要,从而进一步推动城镇的发展。

关键词:城市规划;土地利用;衔接策略

前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建设进入一个新的时代,很多地区的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很不够规范,相互之间衔接不起来。这是由于我国现行的规划制度中并没有制定统一的标准和法律,一些管理机构没有积极的进行沟通,很多的城市规划往往会超越土地利用规划的范围,这使得俩个部门矛盾升级。有关部门必须要加强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的衔接,对相关部门进行督促,使得长期问题得到妥善解决。

1、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的基本任务及关系分析

1.1两者基本任务的分析

1.1.1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基本任务

从我国全局的角度和对土地的长远持续利用的目的出发,在更好保护耕地面积的前提下,通过协调城市发展中对各种用地的需求,全面统筹安排各种用地的规模面积和布局划分,只有科学规范地划分用地范围才能更好地促进我国城市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从而保证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1.2城市规划的基本任务

对我国城市的各项建设和未来发展方向进行整体规划和具体安排,通过规划各种用地的面积大小和建设地点,既满足用地需求又能协调建设上的流线管理问题,从而促进城市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1.2通过基本任务分析二者关系

从两项规划各自的基本任务来看,在对我国土地资源的利用上,二者是整体和局部的关系。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对我国整体土地进行的全面规划,而城市只是其中的一个小的部分。规划部门先对整个区域内的土地资源进行土地利用规划,再对城市进行城市规划。实际上,城市规划更注重的是城市未来的发展规划,通过对各项不同用地范围的划分,划分人们的居住区、商业区、教育区等用地范围,从而实现对城市整体发展的控制,是对土地利用规划的补充和具体执行,但在实际实施过程中二者之间的确存在很多矛盾。

2、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之间的矛盾

2.1两种规划的侧重点不同

我国于1993年开始全面开展土地利用规划工作,分成五个等级:全国、省、市、县、乡。土地利用规划的任务就是站在总体的角度上看问题,首先要保证足够的耕地面积;其次是保障现代化建设所需的土地;最后还要考虑到生态环境的保护问题,要兼顾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平衡性。对于土地总体规划而言,其具有全面性的特点,其是对整个行政区当中的所有土地结构以及布局做出规划,而城镇规划仅仅是其中的一部分,其主要是对城镇范围当中的建设用地进行分类与布局。因此,城镇用地仅仅是土地利用当中的一个类型,两者之间属于从属关系。城市规划统筹规划城市土地资源,供给各部门发展的需求。虽然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都是为了未来的各个领域策划土地使用规划,但是侧重点不一样,容易为了在土地分配的问题上产生摩擦。

2.2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研究的角度不一样

土地利用规划拥有更大的权限,可以对整个行政区的土地的利用和布局作出安排,对各项度的土地规划具有指导和限制的作用。而城市规划研究的是市区内建设发展所需要的土地,并作出相应的规划措施,管理的权限只是土地利用规划的一部分。从根本上来讲,城市规划还要服从于土地利用规划,不能跨越权限,违法土地利用规划的规划方案。但是在现实中,由于种种利益的驱使城市规划只从局部利益考虑,忽略了土地利用规划的全局意识,过分的侵占、扩张土地。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在很多方面思考的角度和看法不同,在最终的决议中产生矛盾。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实现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实现更好衔接的策略分析

3.1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开发城市规划新思路

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核心是通过合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实现对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首先其规划要以实事求是的这项原则,城市中的实际发展状况为主要前提。还有一个重要前提是城镇中所用地的规模面积与城镇的所有人数和经济发展。其次以最大层次来加强农业用地的维护,在城镇建设中需要保护耕地。土地利用规划正是通过对可持续土地利用的整体规划,来保障土地资源的长远利用。因此,城市规划也应该综合考虑城市发展中的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问题,分析研究土地不同规划下城市系统的不同发展方向,在土地资源承载力的约束下,协调土地利用规划,进一步形成可持续发展原则支配下的城市规划的新思路。这样既能保障社会经济和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又能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协调统一。通过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开发城市规划新思路既实现了城市发展对用地的需求,又能保证对城市土地资源良性循环的长远利用。

3.2坚持资源与发展并重的原则,科学合理地进行规划

从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和长远利用为出发点进行土地利用规划,以非农业建设用地的控制指标作为大前提,科学合理地制定规划目标。对于城市规划,更要从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人文等多种因素进行综合整体分析,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的城市发展的客观规律和社会需求进行用地规划。在规划过程中保证节约用地、尽量减少对农业用地的占用,坚持资源和发展并重的大原则,科学合理地规划城镇建设用地布局以及规模。

3.3坚持城乡统筹的原则,从大局出发

在对城市进行整体规划的过程中,还要充分客观地协调城镇建设用地的需求和保障农业用地不被占用两者之间的关系,通过科学分析找出两者的平衡点。在土地利用率比较高,而现有区域内土地资源不可能增加的现实情况下,尽可能通过规划的合理手段去提高城市内土地利用的集约程度,而不是通过占用农业用地来解决城市内对土地的供需问题。为了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就要统一进行城乡发展的宏观科学规划,坚持城乡统筹的原则,从大局出发,利用科学合理的规划手段来促进城镇经济发展,保障对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

3.4保证规划应有的弹性,对人均指标严格控制

土地利用规划的弹性主要指的是在确保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使用功能保障的前提条件下,对规划的编制和管理的灵活可变性。而在城市规划中弹性主要针对的是从城市形态和结构的角度出发时,对城市建设用地组织上的合理性考虑,并通过实施规划的过程中对人均指标进行严格合理的控制,建立用地范围的划分对未来人口增长的一系列指标。只有保障在规划中应有的弹性,并对人均的各项指标有着严格合理的控制,才能更好地控制城市未来的发展方向。

3.5加强各规划部门之间的协调合作,统一相关法规和标准

在现有的土地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条件下,土地管理部门与城市规划部门之间存在缺乏整体协调合作和适当沟通的现象。另外,很多客观存在的原因也导致了土地利用规划和城市规划有着难以协调的矛盾存在。现阶段,为了实现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更好地协调和衔接,相关部门必须改变观念加强合作沟通,在实际进行建设用地的规划和划分时,为避免现阶段频繁出现的城市规划用地超过土地利用规划中所规定的用地范围的不良现象,须遵循以土地利用规划为准,而城市规划服从于土地利用规划的准则进行处理。

4、结语

总之,我国要实现城市建设又好又快发展,必须要实现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的协调发展,而不能把两者割裂起来。在城市规划过程中必须要遵循土地利用规划的原则,同样,在进行土地利用规划的过程中也要保证其合理科学性,适当考虑到城市规划,二者相辅相成,协调发展,真正做到有效衔接。只有土地利用规划和城市规划衔接起来,才能保障土地资源的长远利用,实现城市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提供强而有力的保证。

参考文献:

[1]刘治国.论沈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的协调[J].中华建设,2017(1)

[2]李展苹.论城镇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协调[J].四川水泥,2016(08)

论文作者:李军1, 王超2

论文发表刊物:《城镇建设》2019年2卷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9

标签:;  ;  ;  ;  ;  ;  ;  ;  

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的衔接策略李军1论文_李军1, 王超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