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压抽吸法治疗腋臭的临床探讨论文_何福良

负压抽吸法治疗腋臭的临床探讨论文_何福良

(江苏省苏州市相城人民医院 江苏 苏州 215131)

【摘 要】目的:观察采用负压抽吸法治疗腋臭的临床效果、手术技巧及并发症的预防。方法:采用肿胀麻醉下负压抽吸法治疗腋臭患者38例,随访6-12个月。结果:治愈36例,有效2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100%,治愈率94.74%。所有病例经随访6个月以上无复发。结论:负压抽吸法治疗腋臭治愈率高,创伤小,恢复快,无明显瘢痕,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负压抽吸法;腋臭

【中图分类号】R758.7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194(2015)02-0256-01

腋臭是由于腋窝区顶泌汗腺(又称大汗腺)异常造成的[1]。在我国的发病率高达6. 41 %[2],腋臭本身不影响身体健康,但是会造成心理负面影响而影响患者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一般认为约 80%的腋臭患者有家族遗传倾向,其遗传方式为孟德尔常染色体显性遗传[3],目前治疗方法众多,主要分为手术与非手术治疗。因非手术治疗远期效果不佳,目前仍主张手术治疗,但手术方式繁多,各有利弊。有鉴于此,我科于2013年2月至2013年10月采用肿胀麻醉下负压抽吸法治疗腋臭38例,效果良好。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38例,76侧,男19例,38侧,女19例,38侧,年龄16-47岁,平均年龄25岁,有家族史26例,其中36例为门诊手术,2例为住院手术,均双侧同时施行手术,其中1例曾行激光治疗后复发,1例曾行小切口皮下修剪法治疗后复发,1例曾行真皮深层电针治疗无明显效果。28例曾不同程度使用局部外用药物,最长使用期达十年余。

1.2 病例选择:所有患者均符合 Young-Jin Park 等认为腋臭的分度标准(详见 1.3) 中 2 级和 3 级诊断标准。其中2级20例40侧,3级18例36侧。均选择手术治疗,并符合以下条件:①无心、肺、脑等重要脏器疾患。②腋窝无重大手术史,无腋窝淋巴结肿大,局部无皮炎、湿疹及化脓性感染。③女性避开月经期手术。

1.3 腋臭程度的判断标准:我们根据Young-Jin Park等制定的判断腋臭的标准。测量 38 例患者的术前和术后腋臭程度。①0 级:在任何环境和条件下腋窝部都不会散发出臭味;②1级:仅仅在重体力活动(比如运动)后腋窝部散发出仅自己(较近距离,20cm 内)才能闻到的轻微臭味;③2 级:一般的日常活动后腋窝部发出较强烈臭味,但臭味仅在 1.5m 内闻出;④3 级:未活动时也散发出强烈的臭味,并且在 1.5m 外也可以闻到。Young-Jin Park 等认为 0 级和 1 级都是不足以达到诊断腋臭的程度,而达到了 2 级和 3 级则可以诊断为腋臭患者。因此,如果治疗后测定腋臭的程度如果为 0 级和 1 级则可认为达到了治愈;如果仍有 2 级或 3 级,则认为手术不够彻底而复发。

2 手术方法

2.1 术前准备 术前检查血常规、血凝常规,检查腋窝皮肤是否符合手术条件。腋毛不必刮除,可适当修短至1.0cm左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 手术方法 患者取仰卧位,双上肢屈肘外展掌心向上环于枕后,使腋窝部充分显露,用记号笔沿腋毛边缘外1.0cm标记手术范围,切口选择标记线外腋窝顶部皱襞延长线上,不超过腋后线,大小0.5cm,术区常规消毒铺巾,2%利多卡因20ml+0.1%肾上腺素1ml+生理盐水500ml配成肿胀液,切开设计切口至浅层脂肪,以0.15cm×20cm注水针于术区真皮下注入肿胀液150-200ml,以术区皮肤发硬变白、基本平整为度,0.3cm×20cm吸脂针连接中心负压,压力0.04Mpa,吸脂管紧贴真皮下放射状穿刺抽吸,侧口朝上,吸刮清除真皮深层汗腺、毛囊组织及紧贴真皮的脂肪组织,直至术区皮肤能捏起,皮下光滑无颗粒感,腋毛轻拉即掉,皮肤呈淡紫红色即可,再将侧口朝下吸刮清除浅层脂肪可能残留的大汗腺及少量脂肪组织,生理盐水冲洗皮下腔隙,5-0不吸收线缝合切口,凡士林纱布+无菌纱布覆盖,5.0cm宽3M弹力胶布适度加压包扎,再以纱布绷带“8”字加压固定。术后上肢制动一周,术后三天更换敷料,继续加压包扎,一周拆线。

2.3疗效判定:根据Young-Jin Park等制定的判断腋臭的标准基础上,治疗后测定腋臭的程度如果为 0 级和 1 级则可认为达到了治愈;如果由3级降至2级,则认为有效,如果仍同术前评估等级,则认为手术无效。总有效率=(治愈数十有效数)/总例数

3 结果

3.1 疗效:经随访6-12个月,38例患者,治愈36例,有效2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为100%,治愈率为94.74%。所有患者愈后均无肩部活动障碍,无明显瘢痕形成,腋窝出汗明显减少。

3.2 术后并发症:本组38例患者术后2例3侧发生部分表皮坏死剥脱,面积小于1.0cm×1.0cm,经换药1周后愈合,无感染、血肿、脂肪液化及皮瓣坏死并发症发生,术后六个月腋毛稀少,10例患者腋窝局部出现色素沉着。

4 讨论

4.1腋臭治疗方法的选择

手术是治疗腋臭最可靠的方法。近年来出现的各种术式,大致归纳如下: ①腋窝腋毛区皮肤梭形切除法及改良切口局部切除法,疗效确切,术后复发率很低。但因术后直线瘢痕孪缩致肩关节外展受限影响肩关节功能及外观,逐渐被淘汰。②腋臭部分切除联合改良切口的多种手术方式,如:腋臭部分切除连续多“Z”字成形术、 “S”形切口,改良"S”形切口腋臭根治术等。此类术式切除了大部分腋窝区皮肤及皮下组织,改变了腋窝区形态,缝合时切口仍有较大的张力,会出现较多的切口瘢痕。③植皮法:包括游离植皮法和原位植皮法,该术式彻底去除了大汗腺组织,同时将皮片回植,解决了因去除腋窝皮肤致局部张力大影响伤口愈合的问题,但操作难度较大,尤其是腋窝部植皮固定困难,容易形成皮下血肿,影响皮片存活。④皮下汗腺层搔刮术,优点是创伤及瘢痕小;缺点是汗腺破坏有限,不能彻底治愈,皮瓣坏死、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较多。⑤顺腋横纹小切口皮下修剪法。该术式能去除真皮深层及皮下脂肪层大汗腺,效果确切,瘢痕不明显,但对术者经验及手术技巧要求较高,易发生皮瓣坏死。

4.2肿胀麻醉下负压抽吸法:该术式是对皮下汗腺层搔刮术的改良,优点在于利用个较小的切口即可完成手术,通过负压及吸脂针侧口的刮吸达到切除、破坏大汗腺及其导管,阻断其分泌物的排出,达到治疗腋臭的目的。该术式疗效确切可靠,治愈率高,操作简单,切口隐蔽,瘢痕小,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保留了腋窝皮肤的完整性,无牵拉及继发畸形,手术设备简单,在门诊即可完成,是彻底治疗腋臭的术式之一,值得在各级医院临床推广。

4.3 手术技巧及并发症的预防

①施行肿胀麻醉,使皮下易于穿刺分离,减少损伤腋窝深部血管神经的风险。②使用肾上腺素可明显较少术中出血,减少利多卡因的毒副作用。③操作时首先手掌压住术区皮肤使之相对固定,通过切口紧贴皮下侧口向上扇形穿刺抽吸,使标记术区皮肤与皮下浅层脂肪分离,然后以左手拇指与余四指捏住抽吸管所在皮肤,侧口朝向四指指腹处皮肤抽吸,如此地毯式推进抽吸,然后再以手掌固定术区皮肤后抽吸,如此反复。④禁止在一个位置连续抽吸过多,以免术后皮瓣局部皮瓣过薄发生坏死。⑤手术完成指示:术区皮肤能捏起,皮下光滑无颗粒感,腋毛轻拉即掉,皮肤呈淡紫红色,⑥最后需将吸脂针侧口朝下抽吸浅层脂肪层内大汗腺。⑦术后包扎非常重要,需覆盖凡士林纱布,使用5cm宽3M弹力胶布适度加压包扎,再以纱布绷带“8”字加压固定以尽可能保证腋窝皮肤平整并与皮下组织贴合良好。⑧术后三天需更换敷料,观察皮瓣有无坏死,皮下有无血肿、积液,可能出现皮肤皱起相互贴合,此时皮肤与皮下粘合较松,稍加牵拉即可分离,再以同法加压包扎。⑨术后两周需增加肩关节主动功能锻炼,主要是外展及上举动作,以免术后皮下粘连疤痕挛缩影响肩关节活动。

参考文献:

[1]谭谦,林子豪,吴建明,等.改良s形切口腋臭根治术[Jl.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2003,9 (2) :104-105.

[2]唐荣祥,唐庚云,李华仁. 腋臭的病因探讨[J]. 临床皮肤科杂志,1996,25(1):24.

Dermatol,1981,77(5):413-416.

[3]胡启翔,土慧英,张健等 腋臭大汗腺分布范围的病理组织学观察分析[Jl.中国美容医学,2009, 18(4): 555-556.

论文作者:何福良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5年8月第2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3/22

标签:;  ;  ;  ;  ;  ;  ;  ;  

负压抽吸法治疗腋臭的临床探讨论文_何福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