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结果其分析结果所显示的是,A组患者的麻醉效果与B组相比较,其有效率要低出很过,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在进行麻醉和接受治疗的过程中,均没有出现较为严重的不良反应以及并发症的现象。没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3.讨论近些年来,无创注射和无痛技术的发展的速度是越来越快。牙齿疾病和治疗的整个过程基本上都伴有不同程度上的疼痛感甚至难以忍受的疼痛感,在治疗的过程中尽量做到无痛可以说是所有临床患者的一个共同要求。口腔科使用无痛麻醉是针对神经讯号传递的性质,以各种不同的方式,使得所有来就诊的患者可以在最大的程度上,将因为治疗所产生的疼痛的感觉降到最低点,甚至少出疼痛感。局部麻醉不仅可以达到无痛治疗的目的,还可以使患者的情绪得到充分的放松,能以一个轻松的良好情绪进行就诊治疗,从而达到更好的医生和患者之间的合作效果。斯康杜尼是新型酰胺类局部麻醉剂的一种,该药物采用国际上所通用的卡局式包装和专用注射器配合使用。由于卡局式局麻药是将麻药溶液充填在真空无菌的高精密度玻璃管中,所以在临床里使用的整个过程中,不会跟空气发生任何的接触。可以有效避免空气中的病菌对其所产生的污染,也不会出现进一步氧化的问题.让麻药的品质可以得到更加有力的保证。一次性针头的直径相对来说就较为的细小,可以尽量减轻穿刺所带来的疼痛感,在整个注射的过程中患者几乎是不会感觉到痛感的。该药物可以充分作用于患者的感觉及运动神经纤维,在浓度达到一定的时候可以降低阳离子,如钠离子和钾离子对神经细胞膜的透过能力。从而对神经冲动的传导起到有效的阻断作用。一般情况下600mL左右的盐酸甲哌卡因在人体血浆中的半衰期为3h左右,能对神经纤维的传导产生有效地阻碍作用,与人体血浆蛋白的结合率为70%左右,此药物的pH值为7.6,在人体内是很容易发生降解的,组织液和有效浓度十分的接近,起效的速度很快,能穿过神经细胞使之产生去极化反应。本研究的结果表明,在对口腔内科患者进行麻醉处理过程中,利多卡因和斯康杜尼在不良反应方面的差异性不大,具有可比性,但其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但它们的麻醉效果存在较为显著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的这一结果与之相关文献报道中的结果基本上是一致的。甲哌卡因在世界上的使用时间已有半个世纪,在这期间尚无药物本身的不良反应报告,足以证明其安全性很高,可以将斯康杜尼作为首选麻醉药物,对需要进行麻醉处理的口腔内科患者来说在麻醉时使用斯康杜尼进行麻醉的效果是十分理想的.可以使患者的心率与血压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下.不会带来特殊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现象,可作为进行口腔内科麻醉的首选药物。参考文献:[1]丁晟,朱亚琴.口腔局部麻醉药物及注射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现状[J].口腔材料器械杂志,2016,14(3):153-156.[2]田莉,赵佛容,王丽萍等.麻醉药物对口腔颌面外科全麻术苏醒期患者的影响及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7,25(29):45-46.[3]张锐虎,王志平,武红梅等.盐酸塞拉唑和苯巴比妥钠联合应用对绵羊口腔麻醉效果的观察[J].山西医药杂志,2016,37(10):898-899.
论文作者:祝福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9年12月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28
标签:患者论文; 口腔论文; 内科论文; 效果论文; 利多论文; 统计学论文; 的是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2019年12月12期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