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性教学模式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论文_郭丽红

探究性教学模式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论文_郭丽红

郭丽红 江西省宜春市万载县株潭初级中学 336105

【摘要】不管世界形势如何变化,初中语文课程的学习对学生来讲依旧是重要的。近年来,初中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渴求的不断提升,初中语文教师在面临学生的新需求的情况下,不断改变和提升教学方法。在新的初中语文教学课程的改革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敢于探究的精神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就在语文教学中怎样更好的运用探究性教学模式给学生更好的教学体验进行论述。

【关键词】探究性教学模式;初中;语文教学;运用

中图分类号:G626.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19)08-137-01

当今社会,素质教育占据了初中语文课程改革的的一个专业方向,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对学生创新性思维的建立是比较关键的。探究性教学模式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运用的体现在于初中语文教师教学思路的改变,面对正值青春年华的花样少男少女,接受从小学过渡而来的语文知识的传播,充满着对新知识的兴趣与探究,善于思考也成为他们的特征,所以这就要求任课老师在性教学模式的运用下,积极响应新的教学理念,在课堂上尊重学生的自主性,提供思维上的引导,启发学生的和创能力,努力使学生在语文课堂上能够独立思考进而提高文化素养。接下来将对于探究性教学模式关于初中语文课堂中教师的合理运用进行探讨。

1 什么是探究性教学

实现探究性教学模式的运用,就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新的初中语文教学课程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开放式课堂教学,促进学生的思考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钻研性。探究式教学的合理运用,使得初中语文教学中初中生不在是传统教学中跟随教师思路学习的无思考行为,而是能够在课堂上通过与老师的互动,自主思考,自由发言。这就在提升学生自信心的同时,提供了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积极性。而且在初中语文教学课程中,学生的积极参与就意味着学生自己有意识在进行钻研思考,所以探究性教学模式的运用就尽可能的满足了语文教学课程中对学生思维发展的要求。

探究性教学模式是从另一个方面来说的启发性教学模式,但是,探究性教学模式在初中语文教学课程中的运用也是更为有效的。探究性教学模式就需要在初中语文进行课程中,教师对学生提出问题,由学生自主进行讨论,最后,在讨论的过程中,老师给以适时的指导,伴随着学生在讨论过程中的观察和思考,最终达到提升创新性思维的目的。在这整个过程中,教师尽量降低自己的参与度,支持,提倡学生自主积极学习的过程,自己通过思考解决问题,来达到思维的拓展,提升创造力和研究精神。

2.探究性教学模式在初中语文课堂中教师的运用

2.1明确目标,提出问题

在探究性教学的开始之前,教师对于学生的指引就有一个明确的方向,才能够在后续的教学过程中合理运用。这样,就需要教师对课堂内容进行区域划分,在课堂上重点讲解的是难度比较大,学生理解比较困难的问题,而那些比较简单,容易理解的问题就需要选择性的交给学生,让他们自己理解和思考,通过研究与钻研之后得出答案,这就是教师所要达到的效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然后,对教材内容进行划分的同时,也要对时间进行合理的分配,一项研究表明: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多集中于前10到20分钟,这句就需要教师在上课前期的时候把重点内容讲解透彻,而适当的提出问题,学生在思考讨论的同时也增加了兴趣,提升了课堂效率。

然而,这个课堂上提出的问题,运用探究性教学模式也是有一定技巧性的。语文是开放性的学科,问题的答案也不是固定统一的,而教师有所准备的在课堂上提出问题,学生的问题也是众说纷纭,不一样的答案,拥有着统一的准确性。这样的情况下,学生得到了肯定,就会在课程交流和学习中主动参与,善于思考,就促进了想象力的发展。就像鲁迅的《孔乙己》,根据最后一句“大约孔乙己已经死了”这里教师就可以产生一个合理的问题引导,提出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孔乙己为什么会死呢?教师引导学生结合文章对于孔乙己的生活状况以及对于当时的社会状况的描写,对于孔乙己的生存进行深思,从表面到内部的深思,最终可以得到造成孔乙己死亡悲剧的最终原因。

2.2小组探讨,合作交流

对课程内容的理解也是初中教学课程对学生的一个考验,怎么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入课程内容之中也是非常重要的。为了探究性教学的运用,小组讨论就是很好的方法。每个学生在提出问题并思考的过程在脑海里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这个时候,小组之间交流的效果就展现出来了,每个人脑海中对问题的雏形,可能都是有所欠缺的,而思想的碰撞就在这个时候发生,相互的借鉴,彼此的融合达到最终统一的比较理想的问题答案。这样的形式,是对组内的成员的挑战。不仅要有思考,而且面对成员的提问和想法还要快速的转换思路,这样就快速的提高了学生对于内容的理解,最后达到合作共赢,创新钻研的目的。但这并不是结束,最后,还要在课堂上对小组讨论出的结果进行汇报,由教师进行指点,这一点是很重要的,是要在班级同学进行交流的同时确保,学生讨论、思考的方向是正确的。

2.3合理的总结

在小组探讨结束后,最终在课堂上小组最后进行的总结性发言也是比较重要的,他代表着探究性教学在课堂上的运用的展示效果。在这部分的内容,由教师主持进行,进行分组思考、讨论最后进行总结的结果的展示。另一方面,为了加深学生对内容的认识,可以互相的针对性的提出问题,由对方回答,在这个过程中又是更加深一步的交流,学生更要在互相的提问下,大脑高速的运转,这就促进了学生的思考能力。交流完毕,由教师对于学生的讨论进行总结,这是非常重要的。针对提出观点的不足、偏离,需要教师在总结中纠正,使学生充分的吸取到此次讨论过程中的精华,进而在以后学习中合理的运用,就达到探究性教学在课堂上运用的完美展现。

3结束语

总的来说,探究性教学模式在在初中语文教学课堂中运用已经受到了广大初中教师的关注,课堂教育的方法有很多种,但是好的方法往往是更容易被人们认可的。教师对于探究性教学模式的合理运用,对于学生思考能力和创造能力都有一个非常高的提升,而且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最终达到提高自身语文知识水平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周跃进.谈“小组合作自主探究”模式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文科爱好者,2011.11.

[2]陈华君.初中语文教学中探究性教学方法的作用及其应用分析[J].亚太教育,2015.31、40.

[3]白海波.探究性教学方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及应用研究[J].成功教育,2013.2、58.

论文作者:郭丽红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8月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31

标签:;  ;  ;  ;  ;  ;  ;  ;  

探究性教学模式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论文_郭丽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