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简爱》的多模态人际意义研究论文_张靖霞,王颖

西安外国语大学 陕西 西安 710128

摘要:多模态话语分析可以全面地呈现语篇的意义,目前分析电影多模态人际意义的研究并不多。本文以系统功能语法中的人际功能和Kress & Van Leeuwen视觉语法中的互动意义为理论基础,采用定性为主定量为辅的研究方法,从语言和图像模态两方面对电影《简爱》中特定片断的人际意义进行分析,旨在探讨影片如何分别利用语言模态和图像模态实现互动来构建电影的整体人际意义。

关键词:多模态;人际意义;电影《简爱》

基金项目:西安外国语大学研究生科研基金项目

课题名称:电影《简爱》的多模态人际意义研究 (项目编号:syjs201639)

1.引言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日益发展,意义的表达不单仅仅局限于语言模态,其他诸如图像、颜色、动作等多种模态均具有表情达意的功能,参与社会实践意义的构建。正如Kress & van Leeuwen(2001:111)所说,意义通过不同的模态建构,并通过在一个交际过程中共现而得以体现和表达。20世纪90年代在西方兴起的多模态话语分析,成为了语言学研究的新热点之一。

电影是典型的集语言、图像、音乐、动作等多种符号资源为一体的多模态语篇,本文将以韩礼德系统功能语法三大元功能中的人际功能和Kress &Van Leeuwen视觉语法中的互动意义为理论基础,采用O’Halloran(2004)电影分割的方法,以2006年版本电影《简爱》为研究对象,限于文章的篇幅,本文将影片的研究范围限定在简爱在婚礼上得知罗切斯特有一个疯妻子,到最终离开罗切斯特这一情节,旨在探讨影片如何分别利用语言模态和图像模态实现互动来构建电影的整体人际意义。

2.理论基础

多模态语篇分析的理论基础之一是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他认为语言具有概念、人际及语篇三大功能,其中人际功能指的是说话者应用语言参与到社会交际实践及表达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功能,该功能的体现方式之一是语气系统。语气反映交际中的言语角色和交换物的属性。交际过程中有两种最基本的言语角色,即给予和求取,两种最基本的交换物,即物品和服务及信息。言语角色和交换物这两个变项构成了最主要的言语功能:提供、命令、陈述和提问。基于此,英语中有四种语气:陈述、疑问、祈使和感叹。

基于韩礼德提出的语言元功能,Kress &Van Leeuwen(1996)提出了视觉语法这一多模态语篇分析理论,认为图像具有三种意义,即再现意义、互动意义和构图意义。互动意义指的是图像可以反映图像观看者与图像中世界之间的关系,包括接触、距离、视角和情态四方面的内容。“接触”涉及“索取”和“提供”两类行为。“距离”决定了表征参与者与图像观看者之间社会距离的远近程度。“视角”的选择会影响到观看着对图像表征参与者的态度。比如,正面的水平角度表明观看者属于图像世界的一部分,倾向的水平角度则表明观看者不属于图像世界(Kress &Van Leeuwen,1996)。“情态”与图片的真实度有关,主要体现在颜色深重的选择上。依据不同的色彩饱和度、色彩区分度、照明情况等,图片的真实度是不同的。

3.电影《简爱》的多模态人际意义研究

电影是集多种模态为一体的视觉媒体,本文主要关注电影《简爱》中语言模态和图像模态的人际意义以及二者如何实现互动构建影片的整体人际意义。

3.1语言模态的人际意义

本部分将以截取片段中简爱和罗切斯特之间的对话为语料,从语气方面探讨影片中语言模态人际意义的实现。系统功能语法中,语气的实现与陈述、疑问、命令及感叹有关,表1是简爱在婚礼上得知罗切斯特有一个疯妻子,最终离开罗切斯特这一情节中,两人对话中各语气小句的分布情况。

表1:简爱与罗切斯特对话中各语气小句的分布

陈述语气的主要功能是提供信息,承担给予的言语角色。在简爱与罗切斯特的对话中,陈述语气小句的使用是最多的,分别是24和26,占各自所说话语的比例分别是70%和52%。在得知罗切斯特已有妻子后,简爱虽然仍爱着他,但由于罗切斯特的不诚实和隐瞒,她还是下定决心要离开,简爱的话语中无不充满着对罗切斯特的不舍,离别时的坚定。而罗切斯特采用陈述语气主要来表达对简爱的爱,同时尽力说服简爱留下来,甚至提出两人一起出国,以躲避自己重婚的事实。

疑问语气的功能是求取信息,在简爱的话语中,疑问语气小句的使用最少,仅有4例,而罗切斯特的话语中,疑问语气的使用数量仅次于陈述语气,有14例。面对简爱的执意离开,罗切斯特使用了较多的疑问句,以求取简爱的回应,引发简爱对两人关系的思考,并试图劝说她不要离开。简爱使用疑问句主要用来表明自己选择离开的艰难和不得已。

命令语气的功能是求取商品和服务。命令语气小句的使用数量在简爱的话语中位居第二,占18%,而其在罗切斯特的话语中使用数量是最少的,占20%。简爱使用较多的命令句一方面以拒绝罗切斯特对她爱的表达,要求他放开自己的胳膊等,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她性格上的独立与追求自尊平等。罗切斯特使用命令语气主要是告诉简爱别对自己那么冷漠,他要求简爱看着自己的脸亲吻他等,反映出他对简爱离开的不舍。

3.2图像模态的人际意义

图像模态同语言模态一样也可以传达人际意义。本部分将借助Kress &Van Leeuwen视觉语法中的互动意义,截取以下典型镜头,从接触、距离和视角三方面对所选取的片段进行图像层面上的分析。

在视觉语法中,接触有“索取”和“提供”两类。如果图像中表征参与者和观看者有直接的眼神接触,该图像则属于索取类的图像。如果图像中的表征参与者和观看者没有直接的眼神接触,只是单纯地向观看者传递某种信息内容,则该图像称为提供类的图像。鉴于电影体裁的限制,本文选取的片段中没有“索取”类图像的存在,均是由“提供”类图像组成。图1展示的是简爱与罗切斯特在教堂举行婚礼的场景,图片中的表征参与者有三人,其中简爱和罗切斯特背对着影片观看者,牧师虽然正对着观众,但与观众没有任何的眼神接触,图片只是给观看者传达男女主人公结婚的信息,属于提供类图像。。

社会距离

在互动意义中,距离的远近与社会关系的亲疏有关,社会距离是由镜头的大小来体现的。借用影视中的术语,特写提示个人关系;大特写提示密切的个人关系;中近景提示疏远的个人关系;长镜头提示社会关系(田海龙,张向静,2013)。图2采用的是长镜头,画面中简爱和罗切斯特及周围的环境清晰可见,长镜头提示的是社会关系,当简爱得知罗切斯特已有妻子,准备离开他时,罗切斯特将简爱带到了他求婚的地方,采用长镜头表明影片观看者并未参与到图像中人物的活动中,能使观看者以较为客观的眼光看待图像中的表征参与者,对观看者而言,该图像只是在传递信息。图3采用的是特写镜头,随着男女主人公谈话的深入,影片由长镜头渐变为特写,特写反映的是亲密的个人关系,影片观看者似乎也参与到他们的会话中,能感同身受男女主人公爱情的炙热及选择的艰难。

视角

在互动意义中,选择不同的视角可以暗示图片拍摄者或观看者对图像不同的态度,也可以暗示图像观看者和图像表征参与者不同的权势关系。图4采用的视角是正面的水平角度,该视角表明影片观看着属于图像世界的一部分,参与到图像中人物的活动中,该图展示的是简爱在与罗切斯特进行一番争论之后,她毅然决然地坐上马车,选择了离开,她脸上悲伤的表情清晰可见,正面视角的选择更能让观看者体会简爱此时的心情,如同感同身受。图5采取的是垂直角度上的俯视,该视角显示图像观看着较图像表征参与者拥有更多的权势,使得图像中的人物显得渺小无力。图像中,简爱孤身一人置身于旷远的山丘中,选择俯视的视角更能让观看着体会到简爱的不幸,其前途的渺茫。

3.3人际意义的整体建构

在电影语篇的人际意义系统中,语言与图像模态共同发挥作用,相互补充加强,形成统一的有机体,构建电影的整体人际意义。每一种模态都有自己表达人际的优势,例如图像直观形象,易于抓住读者的注意力,语言文字模态表意清楚、具体确定,可以超越时空的限制。但图像会因其抽象性造成观众理解上的困难,语言文字可以对图像解释说明,使之更加确切具体,而图像则会使文字的意义表达更加鲜活生动。例如图2中,若没有语言文字的说明,观众看到的仅仅是简爱和罗切斯特在某地方谈论某事,而无从知道这地方正是罗切斯特求婚之地,更无从知道他们此刻的感情及心理状态。

4.结论

随着数字化网络媒介的发展,单一的语言模态已无法满足意义的表达,图像、声音、颜色、动作等多模态早以成为意义表达的重要途径,电影是典型的多模态语篇,本文从语言和图像模态两方面对电影《简爱》中特定片断的人际意义进行多模态话语分析,研究表明简爱与罗切斯特的对话中陈述语气小句数量最多,影片中表示提供且采用特写镜头的图像较多,语言模态和图像模态相互补充加强共同建构影片的整体人际意义。总之,研究电影《简爱》的多模态人际意义,在扩展多模态理论应用性的同时,也为解读欣赏电影提供了崭新的语言学视角。

参考文献:

[1]Halliday, M. A. K.(2000). 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 [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Kress, G & van Leeuwen.(1996). Reading Images: the Grammar of Visual Design[M]. London: Routledge.

[3]O’Halloran, K.L.(2004).Multimodal Discourse Analysis: Systemic Functional Perspective[M]. London: Continuum.

[4]朱永生.多模态话语分析的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J]. 外语学刊,2007(5): 82- 86.

[5]田海龙,张向静. 图像中的意义与媒体的意识形态:多模态语篇分析的视角[J].外语学刊,2013(2):1- 6.

作者简介:张靖霞(1992.5.20),女,汉族,甘肃庆阳人,西安外国语大学英文学院文学硕士,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

王颖(1992.01.19),女,汉族,河北廊坊人,西安外国语大学英文学院文学硕士,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

论文作者:张靖霞,王颖

论文发表刊物:《语言文字学》2017年5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7/8/28

标签:;  ;  ;  ;  ;  ;  ;  ;  

电影《简爱》的多模态人际意义研究论文_张靖霞,王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