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5S活动在门诊外科环境管理中的应用论文_罗冠军,张彦梅

浅谈5S活动在门诊外科环境管理中的应用论文_罗冠军,张彦梅

罗冠军 张彦梅

(四川省达州市中心医院 四川达州 635000)

【摘要】目的:规范门诊外科就诊秩序,营造舒适、整洁、安全、流程明畅的医疗环境,提高工作效率,保证工作质量。方法: 应用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进行门诊外科环境的管理,制定不同阶段的明确要求和实施措施,医护人员严格按标准执行。结果:门诊外科就诊环境洁净,物品放置规范有序,标识醒目,取用方便快捷,有效地提高了门诊外科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降低了安全隐患。结论:培养医护人员自律性,纠正医护人员的不良行为,有效改进门诊外科就诊环境,提升医院窗口整体形象。

【关键词】5S理论;病房环境;管理

【中图分类号】R197.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5)13-0254-01

5S作为一种先进的管理方法,重点是创造工作高效率和整洁的工作环境,提升医护人员素养。因其在现场维护、安全生产、标准化和制度化、人员素质提升、工作单元形象提升等具有巨大改善作用而被广泛推行[1]。门诊外科是医院的窗口,病人较多,任务繁重,直接反映了医院医疗护理工作质量和医护人员业务水平,也直接影响医院在社会中的地位和声誉[2]。为了改善门诊外科就诊环境,规范工作秩序,提高工作效率、增加患者安全感、提高患者满意度。我科于2014年1月~2015年4月开展5S活动,取得了阶段性进展和成效,现介绍如下:

1.改进内容和方法

1.1 评估管理前科室环境存在的问题

1.1.1医务人员 工作紧张而繁忙,使医生和护士无暇顾及工作环境的整洁与否,部分医护人员已养成不良习惯,缺乏共同参与环境和物品管理的意识。

1.1.2病人或家属 病人或家属流动性大,在科室停留时间不像住院时间长,配合意识欠佳管理难度大。

1.1.3物品放置 手术间,换药室及观察室物品放置不规范,大大降低了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和病患的满意度,也存在较多的安全隐患。

1.1.4 急救药品器械 急救药物未按有效期远近放置取用;急救器械日常检测维护不到位。

1.2 改进实施方案

1.2.1部分医护人员缺乏共同参与物品管理的意识,行为习惯不良 (1)组织科室全体医护人员学习5S理论的相关知识;(2)成立科室5S管理质量控制小组,科主任任小组长、护士长及副主任任副组长,将科室人员分组划区,有医生组、护理组、保洁组,设计5S管理实施检查评估表,每周对环境进行评估,结果与绩效工资挂钩;(3)加强思想教育,重视5S管理,强调全员参与,培养集体荣誉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2物品放置不整齐,药品、物品柜缺乏标识,字迹模糊 (1)整理:将库房、手术室、办公室、治疗室、换药清创室各处物品整理分类:要用的东西根据使用频率进行分层管理,合理安排其放置位置[3];使用频率较高的物品如手术包、换药包、一次性敷料、空针等做到目视化放置[4]。(2)整顿:根据工作流程,规范放置各物品:一是物品放置于固定的地点和区域,统一物品放置标准:多排放置先取前面的物品,补充物品放在后面,减少寻找的时间;二是根据物品的使用频率,决定备用物品及数量;三是统一制作规格一致、颜色一致的物品药品目录和标识;四是宣传指导并协助病人及家属规范换药,做到一人一诊一换,保持诊室、换药间整洁。

1.2.3缺少清扫标准 定时清扫物品保持清洁状态:由各个组分派人员定期对各个包干区域进行清扫、清洁;日常清扫落实到当班的各区域医务人员,清除不用且多余的物品,腾出有效空间,保证物品整齐清洁;加强仪器设备的维护与保养,保证仪器设备时刻处于最佳备用状态。

1.2.4清洁卫生差 (1)从自身做起,养成保持干净整洁的习惯;(2)保持工作场所各物评比;科主任、护士长加上随机组长2名共4位组成检查小组,按照制度实行交叉检查,开始是每周检查1次,后来每2周一次,并对各小组进行评比,及时反馈,促进持续改进。

1.2.5病人或家属配合欠佳 (1)加强宣教,寻求病人及家属配合管理。(2)强化人本为医疗,学会尊重病人,学习沟通技巧,增强主动服务意识。

2.结果

2.1 规范了物品的管理

物品实行定量存放,分类分层放置,专人管理,定时清理,保持摆放整齐,达到一目了然状态。

2.2 科室医务人员在安全、舒适、明亮而清洁的环境中工作,身心愉悦,自信心与自尊得到提升,向心力和归属感得到增强,能以更好的姿态为病人提供良好的服务。

2.3 提高了工作效率

各类物品分类、分层存入,标示明确,使物有其位、物在其位、过目知数[5]、目测知其质。消除了找寻物品的时间,减少了工作失误,保证了病人就诊有条不乱的进行,提高了工作效率。

2.4 提升了医护人员的品质管理能力

随着5s的推行,全体人员主动参品清洁;做好各室地面及物体表面清洁;定期检查与管理的意识加强,范围进一步扩大,发现问题的敏锐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升,自己动脑筋去解决问题的主动性被很好地激发出来,促进了整体管理水平的提升。

2.5 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设备仪器物品经常整理维修,减少了物品的浪费及设备的故障,延长了使用寿命,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益。

2.6 病人及家属满意度提高

5S管理实施后,干净温馨的环境让病人及家属感到放松舒适,增加了病人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和安全感,提高了病人及家属的满意度。

3.讨论

门诊外科病种多样,救治复杂、服务的社会性、病人家属及陪护的急躁性等,要求医护人员具备良好的素养及娴熟的技能,工作随机性强,病人的就诊时间、人数、病种、病情都是医护人员无法预料的,是医疗纠纷事故易发之地,要求科室所有物品器材做到常备不懈,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保证任何时间井然有序,忙而不乱。5s活动,正是从这几方面规范了医疗护理行为,强化了责任意识,提高了应急能力。最终构建了清洁的环境,舒适的感觉,严谨的作风、有条不紊的救治,使各项质量指标有了明显提高,并呈持续改进的良好态势,不断向快捷、优质、高效、低耗、安全的要求推进。

【参考文献】

[1]张幸国,王临润,刘勇.医院品管圈辅导手册,2012.4:12.

[2]潘绍山,等.现代护理管理学[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400.

[3]吴清香,丁小容,刘远新等.“五常法”在门诊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中的运用。现代护理,2005,11(15):1235-1237.

[4]黄元元.5S现场管理.企业改革与管理,2004,1:52-53.

论文作者:罗冠军,张彦梅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5年13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5/3

标签:;  ;  ;  ;  ;  ;  ;  ;  

浅谈5S活动在门诊外科环境管理中的应用论文_罗冠军,张彦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