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防渗施工相关问题探究论文_李欣欣

水利工程防渗施工相关问题探究论文_李欣欣

李欣欣

滨州市水利建筑安装工程处 256600

摘要: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我国的水利工程建设取得了良好的发展,为国家经济建设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特别是在防洪抗旱、农田灌溉、生活用水、工业用水等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在水利工程的防渗施工中,应根据问题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方法。

关键词:水利工程;防渗处理;施工技术;存在问题;措施

一、水利工程中常见的渗水现象

在水利工程中,渗漏水是其常见质量问题之一。随着水利工程规模的愈加扩大,如何有效预防水渗漏,做好防渗措施成为广大水利施工单位越来越关注的问题。当前存在于我国水利工程的渗水现象主要有四种,一是穿墙管渗水,部分施工人员在施工时由于操作不严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振捣未严实,导致蜂窝或孔洞在混凝土中形成,或是电灌站泵房工程中主体工程与电管、水管等各个管材的连接不密实,这些问题都会引发穿墙管渗水现象的发生;二是变形缝渗水,混凝土因振捣不严实而形成孔洞,或由于工程止水带不稳固,致使工程在使用中发生偏移,进而导致变形缝渗水;三是大面积渗水,可由混凝土中空隙过大、带水施工或是施工现场排水功能不完善等因素引起,一旦出现连续降雨、设备故障或停电等情况,基坑水位将不断上涨,引发大面积渗水现象,导致垫层被水所淹没。

二、水利工程防渗处理的必要性

水是人类生产和人们生活必不可少的自然资源,用途广泛,极其宝贵。水利工程是基于对水的调节和分配而修建的。修建和完善水利工程,才能科学地控制水流,防止洪涝灾害,更好地满足人民生产生活对水资源的广泛需要。水利工程的防渗处理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技术手段,需要水利工程技术人员全面掌握专业技术,在工作中能吃苦耐劳,有忘我的奉献精神。由于水利工程都需要做较大的投入,而且牵涉到群众的安全,加上地形地貌特殊、山水结构复杂,给水利工程的修建和防渗工作带来了很大困难。这就需要水利工作者必须深入一线,做深入细致的调查、分析和研究,全面掌握地貌特征、土质结构和相关情况,在保证经济、安全、实用的前提下,选择和采用合适的工艺技术组织施工,除险加固。防渗堵漏,全力做好水利工程的防渗处理工作,确保水利工程的修建质量,使其在人类文明生产和人们日常生活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三、防渗墙技术的应用特点

防渗墙的主要特征有:整体的柔性强、墙体厚度小、造价成本低、渗透能力强,下面就简要介绍5种防渗墙技术的施工使用方法。

1、多头深层搅拌成墙技术的应用。

该防渗墙技术的应用是根据钻机完成土桩施工的,简言之就是使用多头深层钻机手段,搅拌水泥和土体,让两者凝固成大面积的土桩。近年来随着科学方法的改进,这种技术的应用范围更加广泛,防渗墙的最深层面高达22米,突破了以往的众多限制条件。其适用地质土壤是砂土、粘土、砂砾层,优点是施工成本低、操作方法简单。

2、链斗成墙技术的应用。

该项技术通过开槽机排桩实现取土,并在它的前方挖出沟渠,把排桩放置在相应的墙体深度,最后用泥浆护理。这种技术的适用环境是粘土砂土,其开槽的宽度大约在16厘米到50厘米之间,深度是10厘米到15厘米。

3、锯槽成墙技术的应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这是最为常见的一种防渗处理措施,适应于土质较好的工程项目中,施工过程是用锯槽机切割土层实现开槽的目的,然后清理多余的杂物,最后进行灌浆和水泥混凝土浇筑,形成防渗墙。在这项技术实施中,要特别注意锯槽机的路线走向,以及开槽的宽度和深度,避免后期灌注时出现不必要的问题。其主要优点是施工进度快、高效易行、并且墙体的连贯性能好,能够充分发挥防渗的作用,保护水利工程的安全。

4、薄型抓斗成墙技术的应用。

该项技术主要运用宽度为0.3米的抓斗设备开挖槽渠,使用水泥浆保护槽壁,塑性混凝土成墙,这样墙体的深度最大可达40米,它的适用土层时砂土、卵石及粘土。

5、射水成墙技术的应用。

该项技术的组成设备包括浇注机、造孔机和搅拌机,首先用造孔机的喷嘴射水进行土层切割,不断的进行方位调整,便于修整孔壁内部,并用水泥浆保护槽壁。出现槽孔后浇筑混凝土,最终完成防渗墙建设。这种技术下的成墙深度为30米,厚度是0.22米到0.45米之间,主要适用于粘土或者砂土。

四、水利工程防渗施工中的问题

1、防渗技术方面的问题

我国的水利工程防渗施工技术除了上述的防渗墙技术、排水固结技术以及高压喷射技术,还存在灌浆法和振动成墙技术以及塑性混凝土成墙技术等。诸多的技术手段有各自的使用局限性,比如深层搅拌成墙技术主要适用于黏土、淤泥、砂土以及直径<5cm 的沙砾;高压喷射灌浆技术主要适用于黏土,将黏土加少量的水泥进行灌注。防渗技术自身的特点决定了施工队伍要选择合适的技术,但是施工队伍一般对施工技术没有进行严格的区分利用。

2、施工单位的问题

我国的施工单位大多不具有自己的施工队伍和专业技术人员,施工单位在对建筑、桥梁、公路或者水利工程竞标成功后,就将施工的任务分包出去。水利工程是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工作,但是施工单位没有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现场的指导,仅是派几名管理人员进行日常的维护工作。施工队伍也只是按照施工任务和施工进度进行施工,不能选择合适的防渗技术,作业人员多是凭经验和感觉工作,没有对当地土层和环境进行充分考察,造成了工程质量上的不足。

3、质量监督部门的问题

工程在竣工以后要由质量监督部门进行质量检测,水利工程的质量关系到生产生活的正常进行,质监部门更要做好监督。但是由于水利工程的防渗技术多是运用在地下或者是构筑物的内层,质监部门没有对施工的各个环节进行论证监督,进而忽视了对水利工程防渗质量的检测。水利工程在质量不达标的情况下便投入了运行,工程由于技术上的缺陷,漏水现象严重。

五、水利工程防渗施工的完善

1、水利工程施工前的准备。

1)建设方在中标之后要选择好施工组织。要选取那些经验较多,能力强大的组织开展工作。

2)施工方要结合项目的地质情况选取恰当的防渗工艺。只有使用正确的防渗工艺才可以确保防渗工作开展到位,水利工程的效益才能够更好的发挥出来。

2、对水利施工材料的选择以及对施工技术的检测。

因为项目的类型不一样,所以在建设之前必须做好原材料选择工作,保证材料合乎相关规定。在选择防渗材料的时候必须本着严谨细致的精神,只有这样才可以尽量的避免项目的渗漏现象的发生。在开展施工工作的时候,要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检测,确保所有工序都符合规范要求。

3、提高管理水平。

建立健全考核制度,增强各部门的责任意识,把它作为奖罚的标准;对工程实行全程跟踪监控,能及时发现不良问题,做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树立管理机制的威信,对触犯者严惩不贷,更好的发挥自身的职责作用;保证监管工作的公开独立,避免出现相互干涉权利行使的行为,做到各司其职。

4、水利工程建成后的日常维护

当项目运行的时候,工作者必须要做好维护检测工作。就算是在再优秀的材料,长久使用之后也会出现很多的问题,所以,工作者必须认真地检查工程各部位,一旦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避免渗漏现象加剧。除此之外,相关机构还要做好项目的保护工作,降低灾害对其带来的侵害,避免人为的干扰。只有切实的按照上述开展工作,我们才可以确保项目的使用时间延长,才能够更好的发挥出其应有的效益。

结语:综合上述,水利工程防渗措施作为一项系统化、综合性高的工程,不仅实施难度高于一般工程,同时也对施工人员的操作技术具有一定要求。为此,要求有关技术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必须实行全方位的防渗措施,做到刚柔兼顾、因地制宜与堵防结合,从而达到防渗目的,实现水利工程整体质量的提高。

论文作者:李欣欣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5年20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3/16

标签:;  ;  ;  ;  ;  ;  ;  ;  

水利工程防渗施工相关问题探究论文_李欣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