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塞心血管内科治疗临床分析论文_何新华

(湖南省邵阳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422000)

摘要:目的 探究心血管内科治疗急性心肌梗塞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来本院治疗急性心肌梗塞的患者106例,随机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人数为53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前提下采用中西结合的方式进行治疗,即加用尿激酶及麝香保心丸。患者接受治疗后,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96.23%)明显比对照组(86.79%)要高(P<0.05);研究组的肌钙蛋白I水平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 在治疗的过程中,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采取加用尿激酶及麝香保心丸的治疗方式,可有效降低患者肌钙蛋白I的水平,改善患者的病情,治疗效果显著。

关键词:心血管;急性心肌梗塞;尿激酶

本次研究以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来本院治疗急性心肌梗塞的患者106例为对象,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案,观察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现做具体相关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来本院治疗急性心肌梗塞的患者106例,随机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人数为53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前提下采用中西结合的方式进行治疗,即加用尿激酶及麝香保心丸。以上所有患者都进行了心肌酶和心电图等相关常规检查,并在检查的过程中排除了患有肝肾等重要器官的疾病。其中,对照组的患者中男患者有28例,女患者有25例,平均年龄在(48.32±12.13)岁;研究组的患者中男患者有27例,女患者有26例,平均年龄在(49.17±12.35)岁。对比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体重、病历等相关资料无差异(P>0.05),组间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治疗方式

两组患者均进行基础治疗,如果患者没有特别的禁忌,可以给予患者β受体阻滞剂,如果患者中有对β受体阻滞剂有过敏等情况的,可以给予患者地尔硫卓等受体阻滞剂。而对于没有低血压或者休克症状的患者,可以给予患者ACEI(即血管紧张素转氨酶抑制剂),如果患者中有对ACEI不耐受的,可以给予患者血管紧张素酶抑制剂。接下来的治疗中,对照组患者要给予硝酸脂类药物以及低分子肝素0.5毫升,给予患者每天2次的皮下注射,与此同时,还要给予患者阿司匹林肠溶片口服进行治疗,患者需每天口服1次,每次服用300毫克;研究组患者需要将100万单位的尿激酶和10毫升的生理盐水进行溶解,再将溶解后的药物加入到100毫升的5%葡萄糖溶液中,并要求患者在30分钟之内将药物进行静脉滴注完毕;然后还需要给予患者麝香保心丸(生产厂家:上海和黄药业有限公司;批准文号:Z31020068),一次2丸,一天3次。两组患者都进行为期8周的治疗,治疗的过程中医护人员要密切关注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皮下及肠道出血状况、心电图等相关指标。

1.2.2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

在患者办理完毕相关入院手续之后,护理人员要为患者提供一个较好的护理环境,病房的采光要好,并定期给病房进行消毒处理,另外还要时常的给病房开窗通风等等,确保空气的流通以及病房的干净卫生,避免患者交叉感染。护理人员要给予患者常规的护理,密切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心率、血压等状况。并时刻准备好抢救时所需的设备和机械,如果患者出现异常情况,要及时的通知医生,并配合医生进行抢救工作,确保患者在出现紧急情况后可以得到及时的治疗。同时,护理人员要注重对患者及家人的心理疏导,给患者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包括疾病的诱因、注意事项、治疗方式及过程、治疗要点等),让患者了解在实施治疗的同时,患者自己也可以掌握健康要点;另外,护理人员要多与患者及家人进行沟通、交流,缓解患者的紧绷的状态,便于患者能够积极地配合治疗。

1.3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均通过统一型号仪器进行相关检查,具体的观察指标如下:①比较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临床效果。将患者接受治疗后的临床效果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总有效是除无效以外的其他两项标准。当心电图T波从平坦状态变成直立状态超过50%、ST段超过15mV、1周之内没有其他症状出现时,为显效;当心电图ST至T段得到了明显的改善,患者心绞痛症状有所缓解,且发病的频率有所降低时,为有效;当患者心绞痛症状发病频率提高,病情不但没有好转,甚至有加重的趋势时,为无效。②比较两组患者的肌钙蛋白I水平。分别于患者开始住院的24小时之内以及接受治疗后抽取血样,采用免疫吸附分析的方法分别测定血样的肌钙蛋白I水平。

1.4数据处理

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学分析,当P<0.05时,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6.2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79%,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3.讨论

在临床上,急性心肌梗塞是内科中常见的一种疾病,冠状动脉缺氧和缺血是这种疾病的主要诱因。这种疾病在发病时的主要特点就是突然、危急,且死亡率也是极高的,如果救治不及时,患者的生命安全将会受到严重的威胁。另外,患者患上急性心肌梗塞之后常常会伴有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的病症,严重者会有昏厥的现象出现,大大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次研究以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来本院治疗急性心肌梗塞的患者106例为对象,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案,观察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临床效果。

从研究结果可知:患者接受治疗后,对照组中显效人数为28例(52.83%)、有效人数为18例(33.96%)、无效人数为7例(13.21%)、总有效人数为46例(86.79%);研究组中显效人数为38例(71.70%)、有效人数为13例(24.53%)、无效人数为2例(3.77%)、总有效人数为51例(96.23%);研究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肌钙蛋白I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从以上数据可明显看出两种治疗方案中,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尿激酶及麝香保心丸可有效降低患者肌钙蛋白I的水平。

综上所述,在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治疗的过程中,在常规治疗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加用尿激酶及麝香保心丸的治疗方式,可有效降低患者肌钙蛋白I的水平,改善患者的病情,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徐华,李颖,宋祥红等.急性心肌梗死心血管内科治疗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15):166-166,167.

[2]宋吉勤.急性心肌梗塞心血管内科治疗临床分析[J].心理医生,2016,22(27):114-115.

[3]杨海鹤.急性心肌梗死心血管内科治疗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5,10(36):172-173.

论文作者:何新华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7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4

标签:;  ;  ;  ;  ;  ;  ;  ;  

急性心肌梗塞心血管内科治疗临床分析论文_何新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