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有效教学的设计原则_英语论文

小学英语有效教学的设计原则,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小学英语论文,原则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引言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学就是为学生的有效学习提供支持条件,让学生在有支持的学习环境中积极地参与有意义的学习活动,以达到获得知识和掌握技能的学习目标(Killen,2003)。有效教学的理念越来越受到重视,同样也成为小学英语教师追求的目标。对于小学英语学科而言,教学就是为小学生创设和组织有趣且有意义的英语学习情景和语言交际型活动,让他们在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初步形成英语听说读写的技能。因此,小学英语教师的主要职责是当好学生的“学习促进者”(facilitator of learning),为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发展提供学习的条件、搭建支架(scaffolding)。判断教师履行其职责优劣的标准,当然是学生的学习结果是否达到预期的目标。我们知道,影响学习结果的因素,除了学生自身具备的学习条件外,主要是教师教学的有效程度,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上课效果好不好。而一堂课的效果好不好,则毫无疑问地取决于这堂课的每个环节设计得是否确当,开展得是否有效。

二、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主要环节

怎样把我们的课上得更有效呢?首先让我们看看一堂课有哪些主要的环节。根据加涅的学习过程与教学事件匹配的理论(Gagne et al,2005),我们可以把课堂环境中学习的过程大致分为五个步骤(图1):1)注意:学习者对学习内容产生兴趣和注意;2)回忆:学习者联想(激活)以前所学的相关知识;3)感受:学习者感受课堂呈现的新知识;4)加工:学习者对新知识进行认知加工(内化);5)应用:学习者应用新学的知识(外化)。与此相对应,课堂教学的主要环节则是:1)热身:引发学生学习兴趣;2)复习:激活学生已学过的相关知识,为新的学习作好铺垫;3)呈现:呈现新的学习内容,让学生感知;4)操练:让学生通过参与操练活动,达到内化新学知识的目的;5)评价:对学生应用新知识技能的表现能力进行评价。这五个环节按照新知识教学的过程又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教学准备阶段、教学活动阶段和教学后续阶段。当然,教学后续活动还包括迁移、拓展任务,如课后作业等。

图1 学习过程和与之相对应的英语课堂教学主要环节

课堂教学的各环节环环相扣,每一个环节既是下一环节的必要前提,也是上一环节的自然延伸和提高。因此,每一个环节对于教学的效果来说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教师在设计教学的时候,应该对每一环节作充分考虑,选择最佳的教学策略和方法,以保证整堂课的教学效果。下面,我们来分别讨论如何保证这些环节和活动的教学有效性。

三、小学英语有效教学的设计原则

(一)明确具体、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

教师们都知道,每堂课都有其特定的教学目标。在设计教案时,教师一般总是先考虑教学目标。那么什么是教学目标呢?这个问题似乎是多余的,但事实上不少教师对于“教学目标”的理解仍然有不同程度的模糊不清和偏差。以下列举的教学目标选自一些展示课的教案,请判断一下它们是否存在什么问题(注:括号中的B…M…U…分别表示小学《NSE英语》的第几册书,第几模块和第几单元)。

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学会两个新的动词和动词短语:play basketball,sleep(B2,M6,U2)

教学目标2:引导学生选择有利于身心健康的周末活动(B2,M6,U2)

教学目标3:掌握He's v-ing.She's v-ing.的拓展表达(B3,M3,U1)

教学目标4:To learn to talk about the past.(B4,M8,U1)

教学目标5:Vocabulary:the British Museum,wonderful,understand…(B5,M3,U1)

教学目标6:Teach the students to borrow some books from the library.(B6,M4,U1)

教学目标7:Be able to master words:more,postcards,thousand,kilometres…(B7,M1,U1)

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语境中,教学目标应该是对学生通过教学活动预期达到能力所作的描述(Dick & Carey,2005)。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学目标应该清楚说明学生上完这堂课后预期能用所学的英语(词汇和句型)做什么——是能正确朗读、回答问题,或是谈论什么事,还是写出什么。教学目标的描述应该遵循两条原则,一是“明确具体”的原则,二是“切实可行”的原则。

1.明确具体。教学目标在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以及教学评价中始终发挥着重要的导向、激励和标准作用(如图2)。教学目标一旦确定,教学活动的设计、教学方案的实施以及教学效果的检测这一系列教学环节都要以教学目标为导向和依据。教学目标的描述是否明确具体直接影响教学各个环节的效果。所谓明确具体,也就是要求目标是可以观察和测量的,而不是笼统而含糊的。为什么要强调教学目标的清晰度和可观察性呢?因为教学目标的作用并非仅仅是教案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教学目的的具体表述。像做任何其他事情一样,教学是有目的的活动。试想,如果连目的都不清楚,这件事情能做好吗?

图2 教学目标与教学过程的关系

2.切实可行。所谓“切实可行”,是指教学目标必须适合全体学生的实际,对于所有学生(至少绝大部分学生)来说是能够达到的,目标设定得太低或太高都是不合适的。教学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判断教学是否有效不能只看部分尖子生或好学生的能力表现,而是要以全班学生(尤其是中等及以下的学生)是否达到目标为依据。小学英语虽然从零开始,人人都是初学者,但是学生之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教师切不可超越一般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语言能力,盲目拔高要求,不切合实际的教学目标是有效教学的隐患之一。

根据以上原则,我们来看看上面所列教学目标是否存在问题,以及存在什么问题。其中,教学目标1、2和6不是描述学生将要获得的能力,而是教师将要执行的任务;教学目标5只列出学生要学的单词,却没有掌握到何种程度的能力描述;教学目标1、3、4和7是典型“模糊不清”的目标描述,因为“学会”“掌握”这类动词不容易被准确衡量,什么算是“学会”和“掌握”没有统一的标准。其实,学生是否“学会”或“掌握”了这些词语和句型要通过语言的能力行为表现出来。因此,教学目标应该把这些能力用行为动词表述清楚。教学目标3和4太笼统,不够具体。“拓展表达”究竟要拓展到什么程度?而“谈论过去”是个无限的话题。显然,仅通过一堂课的教学,学生至多能达到与这些话题相关的某一个具体的小目标。此外,教学目标2并不是语言教学的目标,而是语言教学活动会对学生的态度产生预期的影响。不是说情感目标不重要,但别忘了英语教师的首要职责是促进学生英语语言技能的发展,“情感目标”是自然渗透在语言学习过程之中的。值得注意的是,有的教师在没有真正落实语言技能目标的情况下,把本身就很有限的教学资源用在“情感目标”活动上。这种脱离了语言知识和技能的“情感目标”,再多可能也是空中楼阁。现在,让我们根据以上的原则来对这些教学目标作些修改,使它们能更清楚地表达我们所期望获得的教学结果。

教学目标1:学生能正确地认读和说出词语play basketball,sleep(B2,M6,U2)

教学目标2:学生看图能用英语说出(某人)五种周末活动(D2,M6,U2)

教学目标3:学生能看图用He's/She's(v-ing)描述某人正在做的事(B3,M3,U1)

教学目标4:Ss(The students)are able to talk about one's past,using“was”and“were”(B4,M8,U1)

教学目标5:Ss will say the new words correctly:wonderful,understand…(B5,M3,U1)

教学目标6:Ss can ask and answer the 4 questions used at the library.(B6,M4,U1)

教学目标7:Ss are able to use these words in the text:more,postcards,thousand,kilometres…(B7,M1,U1)

(二)内容相关、集体参与的准备活动

教学目标确定好之后,接下来就需设计有助于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教学活动需要一些准备,因此在教新内容之前,通常是热身活动和复习活动,它们常常是连在一起的,是一堂课的“开头炮”。热身和复习活动的效果如何,对于一堂课来说无疑是重要的,因为我们都知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热身(Warming up)作为上课的第一个活动,就像体育活动前伸伸胳膊弯弯腰之类的准备活动,目的是为了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让学生们在心理上做好英语学习的准备。虽然通常只有短短的一两分钟,组织得好,热身活动能迅速让学生进入英语学习的准备状态。教师常用的“热身活动”包括唱英语歌曲、朗诵韵律儿歌(chant)、TPR热身操、日常问答等。

复习(Revision)是学习新知识和新技能必不可少的前提。任何新的学习都是以学习者业已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为基础的(Mclnerney,2002)。作为教学准备活动,复习的目的是激活那些储存在学生大脑中的某些原有知识,也就是学生在以前学过的、且与将要学习的新内容密切相关的词汇和句型,使其进入“工作记忆”状态,作为新学知识的基础。

为了保证热身和复习的有效性,教师在选择设计热身和复习活动时应该考虑哪些问题呢?著名教学设计专家John Keller提出的ARCS模式(Dick & Carey,2005)广泛被用作设计热身和复习活动的标准,ARCS是Attention(注意)、Relevance(关联)、Confidence(信心)和Satisfaction(满足)这四个词的缩写。意思是教学前的准备活动应该能引起学生注意、与新的学习有关联、能强化学生信心、能让学生感到满足。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们普遍注意活动的趣味性,能引起学生兴趣,这是不错的。但除了要考虑热身和复习活动的趣味性以外,以下两条原则不容忽视,那就是活动内容相关原则和集体参与原则。

1.内容相关。据观察,许多教师在设计准备活动时只是看活动是否有趣,没有认真考虑这个活动的相关性。所谓的相关性,就是教学准备活动至少应该做到两个“相关”,一是活动与将要呈现的教学内容相关。例如,《英语》(新标准)的Book 3,Module 3,Unit2这一课的目标是学生能用所学动词的进行时问答What are you doing?这个问题。之前在学习本模块Unit 1时,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He's/She's v-ing.的句型,因此在准备阶段通过唱歌、chant、就图片进行问答来热身和复习比较合适;如果用Rabbit dancing(学生听到老师指令做些动作)的TPR活动的话,虽然也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但是并不能激活和复习前一单元所学的现在进行时句式,因此与本单元的相关性比较低。二是活动要与学生的兴趣、需求以及能力紧密相关,切忌根据教师的兴趣选择活动或者活动的要求超越学生的能力。例如:在上《英语》(新标准)的Book 1,Module 6,Unit 2时,教学目标是在Unit 1学习完What's this/that?和It's a…基础上进行强化训练,并会认读和说bag,pen,pencil,book四个生词。如果教师在引入阶段播放某地风光片,就很难引起少有游历的小学生的兴趣。如果之后教师播放“If you are happy and you know it”的歌曲,若学生根本不会唱,只能跟着老师做些拍手、跺脚的动作,这样就起不到热身作用,因为这个活动与学生的现有能力不匹配,结果只会是教师自己“热身”。

2.集体参与。设计准备活动时应该考虑的另一个问题是学生参与活动面的大小。提问是常见的复习活动之一,但是在大班教学中,一对一的师生问答效率很低,多数学生的原有知识未能得到激活。另一种常见的准备活动是“猜谜游戏”,这种活动或许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设计得好相关性也可能高。但有一点需要引起注意,那就是这种猜谜活动往往参与面很小,因为猜谜始终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个别互动,不能让全班学生同时参与,热身或复习的效果就大打折扣了。此外,唱歌也是一种很好的准备活动,但最好要选择内容相关、学生会唱的歌曲,并把歌词清楚呈现出来。否则,“曲高和寡”,参与的学生很少,也就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准备活动时,不仅要使热身活动和复习活动具有较高的相关性,还要尽量让全班学生都能参与进来。只有激活了全班学生的已有相关知识,进入积极的学习准备状态,才可以说该活动帮助学生为学习新的知识真正做好了准备。根据上述原则,以下几个热身和复习活动是比较有效的:

活动1(B2,M6,U2):呈现图片和单词(或投影),全班chant,还可以用“Apple Red”曲调来唱。这个活动既直接复习Unit 1的主要内容,又为新学内容做准备。全班合诵,参与面广。

活动2(B3,M3,U1):逐个呈现(或投影)Book 2中p31的8张图片,提问全班:What do you do in spring/summer/autumn/winter(或at school/at the weekend)?引导学生回答,并清晰呈现有关动词词组。这个活动复习以前学的相关内容,全班回答后集体朗读强化。

活动3(B5,M2,U2):投影呈现p5的歌曲“Where did you go?”,全班跟着录音齐唱,然后呈现本模块Unit 1中关于Amy在London游览的图片,让学生分成两大组问答。如果学生基础较好,可呈现疑问词和关键词引导学生问答,否则就呈现完整的句子让学生练习。

活动4(B8,M8,U1):呈现Module 6,Unit 2的chant,让全班学生诵读(热身)。然后用本模块Unit 1 Ex 3 Learn and say中的图片加上时间、地点等关键词和When,Where,What等疑问词或疑问句复习在Unit 1所学的关于Helen Keller的内容,先两人一组,后集体问答。

(三)教材为本、准确简明的新知呈现

每一堂课都有新的语言知识需要呈现,也就是要让学生学习掌握的词汇和句型、对话和短文等教学内容。呈现新的教学内容通常是一堂课的“重头戏”,因为呈现的方式直接影响到学生对于新知识理解和接受的效果,教师也往往在这个环节上煞费苦心,不惜花费时间和精力,追求标新立异的效果。然而,教学活动固然需要以新颖性吸引学生,但呈现过程对于学生接受知识所产生的实际效果却是更为重要的。有效的呈现除了要求教师采用直观手段、用学生熟悉的句型引出生词、用熟悉的词语引出新句型、用简单的英语教学、限制用汉语解释以外,还要求教师遵循“教材为本”和“准确简明”的原则。

1.教材为本。小学英语的教学内容一般都是生活情境中具体的人和事,就《英语》(新标准)而言,教材在每一个模块和单元中都设计了以Lingling,Amy,Daming和Sam等学生喜爱的同龄人物生活为中心的教学情景,易于呈现教学内容。在教学时,进行完有针对性的复习后,如果教师能充分利用教材所提供的教学情景和配套资源,通过简短明确的教学语言,辅之以图片和示范等直观的教学手段,按照从已知到未知、从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地呈现新的内容,学生一般不会遇到听不懂、理解困难的问题。这样的呈现既不复杂,准备起来也不会耗时过多,学生对教材的熟悉程度也会比较高。

当然,教师也可以独立创设与教材不同的情景呈现新的教学内容,但往往因为对教学内容把握不够好,或者设计理念的差异,导致出现偏离教学目标的问题。例如,教材Book 6,Module 4,unit 1所提供的情景是Amy和Lingling在图书馆寻找有关计算机的书籍,重点是要通过情景对话学习图书馆借书用语。但有位教师却另外设计一个到超市购买pens,apples等物品的情景,呈现Where are the pens? They're on Shelf C or Shelf D.的句型。这就显然偏离了教材的目标,使高年级教材的教学低幼化。另外,花了不少教学时间游离在教材之外,至少会影响学生对教材的熟悉程度和学习效果。众所周知,小学英语教学中存在一个普遍问题:教学时间不够。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减少低效的教学活动,认认真真地以教材为本,把握好教材,把有限的时间和资源用于呈现教材提供的情景和语言知识。

2.准确简明。小学英语课堂呈现的主要内容或者教学信息是单词和句型。向学生正确清楚地呈现教学信息,是学生正确感受和接受这些信息的前提,也是他们有效学习英语的必要条件。为保证教学信息呈现得准确和简明,教师们应注意以下两点:

1)准确地教学语音语调。语音教学是小学英语教学的重点之一。为了让学生逐渐学会音素的发音,应该反复逐个清楚地教授,如单元音cat中的a与pen中的e以及字母组合th、sh、ch、tr等比较难发的音。对于多音节单词,要采用分音节教读的方法,让学生逐渐形成单词的音形联系、拼读和重音意识,如po-lice-man(B1),bas-ket-ball(B2),fa-vou-rite(B2)。对于句子中的重音、语调、连读、失去爆破等发音技巧,也要予以清楚的示范,如Good afternoon.对于教材中的Listen and say,then chant/sing的内容,教师需要示范领读和领唱,只放几遍录音往往收不到预期的效果,结果往往是大部分学生不会读/不会唱,或者读不准/唱不像。

2)简明地教学词汇句型。现在很多课堂使用多媒体教学技术,大大增强了教学信息呈现的视觉效果。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有的教师过分使用多媒体投影,教学信息的呈现甚至到了眼花缭乱的地步。这不仅消耗过多的教学资源(包括教师的准备时间),而且这种呈现对学习还可能产生一定的负面效果,例如:在大屏幕上展示各式各样的明信片来教单词postcard,或在屏幕上放映大象、胖演员、厚厚的积雪等多幅图片来教单词heavy。实际上,这样的呈现方法远不如向学生出示几张明信片和用教室里的桌子、书包更加直接和有效,过多使用投影图片还会让学生无所适从。此外,有的投影画面颜色太丰富,不断变化闪烁的形状和色彩使学生感到目不暇接,背景和文字反差不明显,图画太大而文字太小,甚至以图代文,连学生仔细看看要学的词汇和句型的机会都没有。诸如此类的多媒体滥用情况对于学生的有效学习都是不利的,应当避免。简约就是美(Simple is best.),这类箴言的深刻道理也同样适用于我们的英语教学设计。

(四)有效充分、循序渐进的操练巩固

经过教学内容呈现这一环节,教师呈现的新教学信息经过学生的选择性知觉暂时储存在短时记忆中,如果没有复述,就极有可能被很快遗忘。要让学生记住所学内容,则需要经过“语意编码”这一环节才能将信息保存在长期记忆中(Gagne et al,2005)。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们都很清楚操练巩固环节的重要性,因为只有通过操练活动,学生才能对信息进行多次深入的认知加工,使其“内化”为学生认知结构的一部分,才算学会了这些知识。操练的方式多种多样,究竟什么样的操练才是有效的呢?针对小学普遍班级大、人数多的特点,在设计操练活动时应该注意落实以下的设计原则:

1.紧扣目标。操练活动应该紧扣教学目标,针对所呈现的教学内容进行语言技能的练习。在选择活动时要考虑到学生完成这项活动过程中可以掌握什么知识,操练了何种技能;而不要只看活动的趣味性、观赏性和表面效果,忽视活动的实效性,导致活动偏离目标。例如:游戏被广泛用于小学英语课堂中,但有一个现象值得注意,那就是不少游戏仅仅具有趣味性,却缺乏有效性。如果学生在一堂课中玩了游戏,积极性很高,课堂很活跃,但深入观察思考后却发现很多学生在玩这些游戏的过程中并没有学到什么,也没有练习所学的语言知识和技能,那么这堂课的教学效果就极其令人担忧。

2.真实有意义。操练活动应该是有一定真实性和意义的学习过程。虽然由于课堂的限制,很多活动只能是模拟的,但也应该尽可能与学生的现实世界及他们认可的“虚幻”情境相联系。这种有意义的学习才能吸引他们积极参与。

3.充分熟练。操练活动应该充分,达到一定的量,要让学生操练到熟练和自动化的程度,也就是学生不看书也能熟练应答相关问题、复述课文、谈论所学的话题,这样才算是知识的“内化”。按部就班地读两遍、问答一遍就算操练过了的观点是不可取的,不到位、不充分的操练不利于学生真正掌握知识和技能。

4.语句为本。操练活动应该尽量以句子为单位,鼓励学生用完整的语句而不是孤零零的单词来表达;即使是操练词汇,也最好不要脱离语境,做到“词不离句”。低年级的回答问题、说话操练和高年级的听写、书面表达练习都要以句子的形式进行。

5.全员参与。操练活动应该让每一个学生都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之中,避免“少数学生唱戏,多数学生旁观”的局面。尽可能多地设计一些集体的或者小组合作式的操练活动,减少“开火车”之类的一对一式的师生提问和操练,努力增加学生操练的机会。

6.循序渐进。操练活动应该先易后难、逐步提高要求。一般先做些控制性操练,包括跟读、替换练习、分角色对话、回答一般疑问句、回答特殊疑问句、转换句型等,然后再适当进行一些个性化操练,让学生根据自己情况谈论相关话题。操练活动(包括课外作业和任务)不能脱离学生的实际。

对照以上这些原则,我们来看看下面这些操练活动是否有问题,如何改进:

活动1(B1,M6,U2):学生用舞蹈动作练习p25的chant:“Pen and pencil”。

活动2(B3,M3,U2):“Star guessing”game:Guess what the stars are doing.

活动3(B4,M8,U1):Free talk about Yao Ming using the pattern“What's he like now and what was he like then?”

活动4(B5,M2,U1):学生把可数名词和不可数名词分别放在不同的冰箱里。

活动5(B5,M3,U2):Group work:Retell the story.

活动6(B6,M4,U2):全班学生闭眼,一个学生把文具放到教室内某个地方,然后学生逐个猜测回答Where is the…?(教学内容却是Where can I find out…?)

不难看出,这些活动都存在违背上述原则的问题。其中,活动1没有注意操练的有意义性,舞蹈动作与chant内容没有联系;活动2和活动3不具备真实性,猜明星在干什么既不真实也无意义,现在描述姚明可以说He is tall,但是描述他过去的样子时也不是只能用He was short;活动4没有真实性,现实生活中往冰箱里放东西时人们不会考虑物品的可数与不可数名词的问题;活动5要求学生当堂课能看图复述故事(Daming visited the Great Wall),这一目标有些超标,因为教材的要求是能回答问题;活动6偏离教学目标,因为学生在活动中并不需要用到新学的语句。此外,正如前面曾提到过的那样,猜谜游戏参与面受到限制。如果我们对这些活动作以下修改,就会大大增强它们的有效性:

活动1(B1,M6,U2):学生左手拿pen,右手拿pencil,边说chant边举起相应的物品。

活动2(B8,M8,U2):Show some animals at the circus,and let students talk about what the animals are doing.

活动3(B4,M8,U1):Show pictures of young and old animals and encourage students to ask and answer“What's it like now?”and“What Was it like then?”

活动4(B5,M2,U1):学生把可数的名词和不可数的名词分别列在How many…?和How much…?的下面并说出问句。

活动5(B5,M3,U2):Group work/Pair work:Put in the missing words/Complete the sentence according to the story.

活动6(B6,M4,U2):小组活动。给每小组分发一套animal,food,China,England,games等名词卡片,小组学生轮流取一张卡片,根据单词说出问句Wherec all I find out about…?小组其他成员分别予以回答。

(五)依据目标、适当激励的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促进有效教学的一种手段。教学评价能为教师改进教学提供反馈信息。教师可以根据教学评价判断出学生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标,还存在什么问题(盛群力,2005)。虽然评价通常被看成教学后的一个环节,但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尤其是在操练过程中,教师不断给学生提出问题和任务并要求他们做出应答和表现,这实际上就是一种与学习同步的评价活动。教师通过这种同步的评价活动能实时把握教学进展状况,发现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并及时做出调整和补救。当然,除了课堂中的实时评价外,还有在教完整个单元、模块甚至整册书后进行的评价,这类评价通常都是比较正式的测验或考试。但无论采取哪种形式的评价,教师在小学英语教学中,都应该遵照“依据目标”和“适当激励”这两条原则。

1.依据目标。前面提到,教学目标为教学实施过程和教学评价提供了依据,因此教学评价的重要原则之一就是评价必须以教学目标为依据。详细具体的教学目标就是评价教学效果的最合适标准。例如:B1,M6,U1的教学目标之一是:学生会正确朗读p22上的几个简短句子。所以,评价的方式就应该是让学生认读,而不应该要求他们会拼写单词,否则就是超越了目标要求。再如,某教师设计的B5,M3,U2教案中,教学目标包括Students are able to talk about their trips with the past verbs; Students are able to make questions with“when,how,what”.但却有Group work:Retell the story.的活动,并有评价反馈的步骤。这种评价方式和目标不一致,所以是不妥的。又如,B6,M4,U1的教学目标是The students can act how to borrow books from the library.可是教学活动主要集中在Where is/are…?的句型操练上,从模拟到supermarket购买pens and apples,绕了一圈回到library;通过游戏教学the books about computers…接着进行Whispering游戏;然后,让学生看屏幕上的图片听一遍录音,回答问题;最后是完成任务:学生两人一组按照抽到纸条上的书籍类别,用书上刚“学”的问句互相“借书”。这个例子说明:教学目标比较空泛、不够具体明确,且教学活动偏离教学目标,所以学生并没有学会“借书”所需要用到的句型,因此这样的课连评价都难以进行,有效性也就无从谈起。

2.适当激励。教师们都认识到不断强化小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性,因此多种多样的激励措施是小学英语课堂的特色之一。我们常常见到,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的同时,还要顾及给学生表扬和鼓励——各种stickers,黑板上的stars和记分表以及糖果、文具等小奖品。不可否认,这样的激励手段对于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有一定的刺激作用,但靠这种刺激产生的学习积极性是肤浅的、有限的,甚至会对积极主动学习产生负面影响(Paul,2003)。毫无疑问,学生对于课堂教学活动的应答和参与需要得到教师及时的肯定和鼓励,但是表扬和奖励应该适度,滥用的表扬会失去其激励的作用,学生对于物质奖励的期望也会水涨船高。教师应该看到,更有效的激励来自学生的内心。随着英语学习的进步和学习能力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信心会逐渐得到强化,英语学习成就感是维持和提高自身学习积极性的源泉。因此,教师应该更多地把心思放在如何为学生创设愉快而轻松的学习环境,提供积极而有效的学习机会,帮助学生克服学习道路上的障碍,让学生体验到英语并不难学、树立起英语学习的信心,这才是对学生最有效、最合适的激励。

四、结语

有效的教学是每位教师永恒的职业追求。小学英语教学既具有教学的共性,也有其学科的特殊性。而小学英语有效教学的特征和原则这个课题,仍需要广大教师在教学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进行不断探索。在此,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观察和反思,对于小学英语有效教学的原则提出个人见解,供广大教师一起讨论:如果小学英语教学符合以下九条原则,那么就是有效的课堂教学:1)面向每个学生;2)培养学生信心;3)紧扣教学目标;4)引导学生参与;5)联系原有知识;6)准确清晰教学;7)整合四会技能;8)变化学习活动;9)促进合作学习。

标签:;  ;  ;  ;  ;  

小学英语有效教学的设计原则_英语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