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术期全面护理干预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论文_李禄培

(四川省内江市威远县人民医院 四川威远 642450)

【摘要】目的:探究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围术期的护理干预方法及效果。方法:将本院进行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的66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围术期全面护理干预)和对照组(常规护理),每组33例,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前后进行全面的护理干预有效性高。

【关键词】全面护理干预;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高血压脑出血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01-0021-02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perioperat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methods and effect of minimally invasive intracranial hematoma removal in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ve cerebral hemorrhage. Methods 66 cases of minimally invasive intracranial hematoma removal in our hospital were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perioperative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and control group (routine care), each group of 33 cases, compared the therapeutic effects and complications of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Conclusion In the minimally invasive intracranial hematoma removal before and after a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is highly effective.

【Key words】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Minimally invasive removal of intracranial hematoma Hypertensive cerebral hemorrhage

高血压性脑出血是高血压疾病较为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好发于中老年男性人群中,冬春季节为高发期,对中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目前对于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临床常给予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进行治疗,大量的临床实践证实了这一手术方式的有效性,也得到了广大医生和患者的肯定。但手术仍具有一定的创伤性,若在手术期不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将影响治疗效果及预后,会引发不同程度的并发症发生,增加患者的心理负担及经济负担。因此,全面有效的围术期护理干预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中的应用是非常必要的。为了进一步探究全面护理干预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围术期的应用效果,选取了本院收治的具体病例进行观察分析,并进行了对照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本院收治的符合高血压脑出血诊断标准的66例患者作为本次的观察对象,其中包括男性患者40例,女性患者26例,患者的年龄范围为38~76岁,平均年龄为(45.7±9.5)岁。所有患者入院后进行头颅CT或是MRI检查得以确诊。66例患者中基底节区出血50例,脑叶出血但未进入脑室的患者15例,1例患者为脑叶出血并破入脑室,出血量在16~93ml,平均(34.6±13.6)ml。采用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进行评定,评分在3~12分之间,平均(6.5±1.3)分。合并疾病类型:36例患者合并糖尿病,20例患者合并冠心病,21例患者合并有其他疾病。所有患者均同意进行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进行治疗,并签订了家属知情同意书。将所有患者按照不同的护理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3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合并疾病、GCS评分间的差异可忽略不计,能够进行对比。

1.2 手术方法

在手术之前协助患者进行相关的检查,根据头颅CT的检查结果确定患者的出血部位及血肿情况,血肿量通过多田公式进行计算,之后选择好穿刺部位。所有患者均采用局部麻醉的方式,并以相应型号YL-1型一次性颅内血肿穿刺针进行有效的穿刺。根据血肿情况选择不同的处理方式,如果血肿为液体,可对液体进行有效的抽吸,但动作一定要轻柔,将液体抽出后可避免由于过大的负压而导致对患者造成二次损害;如果血肿为凝血块,首先应对血肿进行粉碎,再使用生理盐水进行冲洗,当清除血肿的三分之二后停止操作,使用尿激酶进行液化引流,持续引流4~6个小时,1次保证在5~10min,同时应根据引流液的颜色及量来确定引流时间。术后定期复查头颅CT以证实血肿清除效果。

1.3 护理方法

对照组的33例患者给予常规的手术护理,主要包括术前的各项准备,术中的严密配合及术后的常规护理等。而观察组的33例患者则采用围术期全面护理干预,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3.1术前护理 (1)术前准备:患者入院后应主动迎接患者,协助患者完成各项的术前检查,术前常规准备:术前备皮,并准备2ml的2%普鲁卡因、15000~25000U的低分子肝素、10万U的尿激酶、10ml的生理盐水、500ml的0~4℃生理盐水加1mg肾上腺素制成的血肿冲洗液以及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的相关手术设备。(2)心理疏导:向患者详细介绍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的大致操作情况,让患者对该术式有个全面的了解。告知患者该手术方式对于高血压脑出血治疗的有效性,以及有效配合的重要性。如实地告诉患者及家属病情的发展情况、治疗方式的选择及预后情况;同时告知手术中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让患者及家属做好心理准备,并赢得家属的支持与配合。另外,向患者介绍手术成功并预后良好的患者病例,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缓解不良的情绪,使其能够积极主动地配合完成手术。

1.3.2术中护理 患者进入手术室在麻醉前应主动与其交流,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转移注意力的不同方式舒缓患者的情绪,使其全身心放松下来,有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

1.3.3术后护理 (1)继续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并严格记录观察结果。一旦术后出现意识形态加重的情况应立即复查头颅CT,看是否发生了继发性出血。将血压控制在在14.5~20.0kPa/9.5~12kPa水平,以免由于血压过低导致脑血流灌注不足,使得脑缺血的情况加重。一旦患者出现瞳孔变化应进行详细的分析,查找发生异常的原因。(2)指导患者处于平卧位,并将头偏向一侧,适度抬高头部,以15°~30°为宜,以免发生误吸。持续给氧并根据患者的情况来调整给氧时间。对于气管切开患者应做好无菌操作,以免发生感染。(3)将引流管与引流袋进行有效的固定,定时检查引流液的情况并进行详细的记录。在复查头颅CT时应将引流管夹闭以免引流液发生回流。(4)根据尿标本细菌培养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定期冲洗膀胱、外阴和尿道口以预防和控制泌尿系统感染;每隔2h翻身扣背1次,及时清洁呼吸道分泌物。

1.4 观察指标

对比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1.5 疗效判定标准

根据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增分率来进行疗效的判定,将疗效分为以下四个等级:治愈:增分率在85%以上;显效:增分率在50%~85%之间;有效:增分率在15%~50%之间;无效:增分率在15%以下或是发生死亡。

1.6 统计学处理方法

将研究中所得的数据使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加减标准差表示,并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并进行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见表。

表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例,%)

2.2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中仅有1例患者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并发症发生率为3.03%,对照组中有2例下肢深静脉血栓,3例消化道出血,并发症发生率为15.1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目前,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作为一种全新的手术方式在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中能够收到显著的效果,弥补了传统药物治疗与开颅手术的弊端,以手术创伤小、血肿清除率高及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的优点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由于手术具有一定的创伤性,在手术前后应对患者进行全面的护理以保证术后的手术效果及预后[1]。

本研究中观察组33例患者实施了围术期的全面护理干预,在术前做好了各项准备及心理疏导,在术后加强护理干预,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6.97%,并发症发生率为3.03%。而给予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总有效率仅为69.70%,并发症发生率为15.15%。在总有效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方面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有效方法,在围术期进行全面的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患者的术后恢复,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应用[2]。

【参考文献】

[1]何莉.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护理[J].吉林医学,2012(15):63-64.

[2]安丽.高血压性脑出血微创手术治疗的护理[J].当代医学,2015(28):23-24.

论文作者:李禄培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4/17

标签:;  ;  ;  ;  ;  ;  ;  ;  

围术期全面护理干预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论文_李禄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