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康社会经济内涵的历史演变_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论文

小康社会经济内涵的历史演变_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论文

论小康社会经济内涵的历史演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社会经济论文,小康论文,内涵论文,历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8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1007(2003)09-0003-04

小康社会是一个源于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概念。这个存在已久的概念,由于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的使用和阐释而广为流传。党的十六大进而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确定为会议主题和全党全国人民在21世纪头20年的奋斗目标。党在领导全国人民一心一意奔小康的奋斗历程中,坚持实践无止境、创新无止境,每一次均赋予小康社会以新的思想内涵,充分体现了以宽广的眼界观察世界的胸怀和远见,充分体现了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善于在解放思想中提高认识、统一思想、积累经验,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的品格和风貌。

“小康”语见《诗经·大雅·民劳》:“民亦劳止,汔可小康”。小康在这里意为“小安”。小康作为一种社会模式、社会状态或理想,最早在成书于西汉的《礼记·礼运》中得到系统阐述。在这些阐述中,以“大道既隐,天下为家”为基本特征的“小康”,是与以“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为基本特征的“大同”相对应的。大同,是指财产公有、政治民主、社会文明、秩序稳定的理想社会状态;小康,较大同低一个层次,是指财产私有、生活无忧、上下有序、家庭和睦的社会状态。很显然,古代所说的小康社会,只不过是建立在封建私有制和落后的生产力基础之上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社会,反映了长期处于贫穷落后状态的普通百姓对衣食无忧生活的向往与追求。随着小康的含义越来越向人们的基本生活状态方面转移,它更多地被诠释为“略有资产,足以自给”,“自给而外,年有剩余”,“不愁温饱,经济宽裕”,等等。

20世纪70年代末期,小康由于邓小平的倡导而被赋予新的含义。邓小平痛感由于党和国家经济建设指导思想上左倾错误造成的严重后果,加大了同世界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他放眼世界大势,把握时代主题,对我国现代化发展目标进行了新的规划和定位。他在1978年到1979年初,相继出访缅甸、尼泊尔、朝鲜、日本、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周边国家以及美国之后,清醒地认识到中国与世界现代化水平的巨大差距,非常感概地说:“出去看了一下,越看越感到我们落后。什么叫现代化?50年代一个样,60年代不一样了,70年代就更不一样了。”他认为我们经济上的差距不止是10年了,可能是20年,30年,有的方面可能是50年。他在日本参观了先进的日产汽车公司后,说了一句寓意深刻的话:我懂得什么是现代化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经过认真思考,明确提出了一个新的发展目标一—中国式的现代化。他在1979年3月21日会见英中文化协会执委会代表团时第一次提出这一概念,他说:我们定的目标是在本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我们的概念与西方不同,我姑且用个新说法,叫做“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不久,他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著名讲话中,郑重使用了“中国式的现代化”这一新概念。

“中国式的现代化”是邓小平对中国现代化发展目标的新思考、新定位,实际上是实事求是地降低了20世纪末要达到的现代化的水准。1979年10月,他对现代化发展目标的调整作了说明,他说:“我们开了大口,本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后来改了个口,叫中国式的现代化,就是把标准放低一点。特别是国民生产总值,按人口平均来说不会很高。”(注:《关于经济工作的几点意见》,《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194页,人民出版社1994年10月第2版.)1979年12月6日,他在会见来访的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第一次用“小康”来描述“中国式的现代化”。他说:我们要实现的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我们的四个现代化的概念,不是像你们那样的现代化的概念,而是“小康之家”。要达到第三世界中比较富裕一点的国家的水平,比如国民生产总值人均一千美元,也还得付出很大的努力。中国到那时也还是一个小康的状态,一个小康的国家。邓小平多次使用“小康社会”、“小康之家”、“小康生活”、“小康国家”、“小康水平”、“小康的状态”等概念,形象地说明广大人民群众对经济繁荣、生活富裕、政治昌明、教育发展、社会稳定的向往和追求,并把“小康社会”作为一个带有综合性和整体性的核心概念。他在1984年3月25日会见日本首相中曾根康弘时说:“翻两番,国民生产总值人均达到八百美元,就是到本世纪末在中国建立一个小康社会。这个小康社会,叫做中国式的现代化。翻两番、小康社会、中国式的现代化,这些都是我们的新概念”。(注:《发展中日关系要看得远些》,《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54页,人民出版社1993年10月第1版.)邓小平不仅提出了“小康社会”的新概念,而且还借助社会生活中的典型事例,形象而具体地描绘了“小康社会”在各方面应当呈现的面貌和状态。他在1983年3月和1984年10月,两次谈到当时工农业总产值已接近人均800美元的苏州市的社会面貌和生活水平:一是人民的吃穿用问题解决了,基本生活有了保障;二是住房问题解决了,人均达到二十平方米;三是就业问题解决了,城镇基本上没有待业劳动者了;四是人不再外流了,农村的人总想往大城市跑的情况已经改变;五是中小学教育普及了,教育、文化、体育和其他公共福利事业有能力自己安排了;六是人们的精神面貌变化了,犯罪行为大为减少。他称赞能做到这几条“了不起”,并认为物质是基础,人民的物质生活好起来,文化水平提高了,精神面貌会有大变化。

邓小平还强调指出,要建设小康社会,首要的是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他说:“按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就可以使全国人民普遍过上小康生活。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要坚持社会主义的道理。不坚持社会主义,中国的小康社会形成不了。”(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64页,人民出版社1993年10月第1版.)他在1992年南方谈话中提出了先富起来的地区通过多交点利税等办法支持和带动贫困地区的发展,以实现共同富裕的构想。为了不致削弱发达地区的活力,他认为太早这样办也不行,“什么时候突出地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在什么基础上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要研究。可以设想,在本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的时候,就要突出地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注:《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74页,人民出版社1993年10月第1版.)可以说,邓小平的这段话,不仅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重要命题的理论渊源和思想先导,而且提出了将这一重要命题公诸于世的适当时机。

如同邓小平所设想的那样,20世纪末我国人民生活达到了小康水平。2000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向国内外庄严宣布:我们已经实现了现代化建设的前两步战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江泽民继承和发展了邓小平关于建设小康社会的思想,在我们开始实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的新形势下,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突出地提出和解决”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问题。

为什么在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已达到小康水平之后,党的十六大又明确提出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目标呢?这是因为:

第一,我们现在所达到的小康还只是一个低水平的小康。我们刚刚跨入小康社会的大门,处于小康社会的初级阶段。虽然我国经济总量已达到一定规模,但人均水平还比较低。到2000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人均仅为825美元,仍属于中低收入国家水平。

第二,我们现在所达到的小康还是不全面的小康。这主要表现为:一是小康的层次不全面。目前以生存消费为主的物质生活满足程度比较高,而教育、文化、信用、道德等精神生活满足程度比较低。二是小康内容不全面。目前的小康主要表现在个人消费方面,以制度性保障为基础的公共消费水平还比较低。城乡居民个人生活从总体上说虽温饱有余,但相当数量的人群还不能得到比较充分的社会保障,特别是农村的社会保障体系更为薄弱。三是小康系统不全面。目前的小康基本上仅限于人们自身消费的满足,而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仍有很大差距,生态与生产、生活的矛盾还很突出。

第三,我们现在所达到的小康还是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由于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地区差别、行业差别的普遍存在,我国小康的发展水平是很不平衡的。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在全国总体上达到小康之前已进入较高水平的小康,如上海、北京、深圳等城市,200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达到或超过三四千美元。而中西部一些经济落后地区尚处在温饱阶段,有的甚至还未摆脱贫困。据统计,目前我国城市居民收入是农民当年可支配现金收入的5倍多,加上社会福利等因素,城乡之间的收入之比约为6∶1。而在贫困富差距方面,占总人口20%的最富裕人群占有55%的财富,而最贫困人群的财富占有比重则呈进一步下降趋势。

江泽民十六大报告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毫不含糊地指出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现在所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坚定不移地提出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他还明确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经济上,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地区差别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社会就业比较充分,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政治上,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使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完善,社会主义法制更加完备,社会秩序良好,人民安居乐业。文化思想上,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使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一个集宏观与微观、城市与农村、经济政治文化与生态环境,以及人的全面发展在内的综合性系统性目标,是一个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小康社会目标;它包含着对前二十年现代化建设经验的高度概括和总结,凝结着对后二十年社会发展美好前景的规划与展望,不仅符合中国国情,而且符合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迫切要求和愿望,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集中体现,是对邓小平小康社会思想内涵的最新发展。

作为小康社会思想内涵的最新发展,江泽民的十六大报告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仅明确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而且从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全面阐述了实现这一奋斗目标的途径和举措。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根本的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胜利完成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的各项任务。十六大报告关于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部分,八个议题中有四个议题集中阐明了全面繁荣农村经济、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千方百计扩大就业等内容,都是如何扭转和解决影响社会经济健康协调发展的种种问题与现象的战略性措施与目标。报告强调,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要消除不利于城镇化发展的体制和政策障碍,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要坚持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建立健全农业社会服务体系,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和支持,继续推进农村税费改革,减轻农民负担,保护农民利益。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关系全国发展的大局,要打好基础,抓住重点,扎实推进,争取十年内取得突破性进展。理顺分配关系,事关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和积极性的发挥,要完善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形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悬殊;要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职能,调节差距过大的收入;要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以保证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就业是民生之本,要改善创业环境和增加就业岗位;继续大力推进扶贫开发,巩固扶贫成果,尽快使尚未脱贫的农村人口解决温饱问题,并逐步过上小康生活。

为了实现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这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十六大报告从九个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尤其强调要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和自由,以及通过建立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保证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真正用来为人民谋利益。这些要求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现实意义。

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经济和政治的反映,又对经济和政治有着巨大的反作用。先进的文化不仅直接为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提供支柱和智力支持,而且以极强的渗透性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参与综合国力竞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不仅表现在经济政治方面能够创造出高度的物质文明和政治文明,而且表现在思想文化方面能够创造出高度的精神文明。贫穷不是社会主义,不是小康社会;精神生活贫乏空虚,社会风气败坏,同样不是社会主义,不是小康社会。江泽民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强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加强文化建设和文化体制改革。要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以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

时代在前进,历史在发展,我们永远不会停止在一个水平上。我们的目标是与时俱进。我们经过二十年改革开放的不懈努力,终于实现了温饱与小康的衔接,迈进小康社会的大门,尽管这个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但毕竟这是一个伟大的成功和胜利。我们只要紧紧抓住21世纪头二十年这个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经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更大的努力,就一定可以实现小康与现代化的衔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完成之日,就是基本实现现代化新阶段开始之时,那将是一个新的更加伟大的成功与胜利。

注释:

①《邓小平思想年谱》第77页,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11月第1版.

标签:;  ;  ;  ;  ;  ;  ;  ;  ;  ;  ;  

小康社会经济内涵的历史演变_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