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管理的现状与优化提升论文_黎子昌

水利工程管理的现状与优化提升论文_黎子昌

东莞市大岭山镇水务工程建设运营中心 广东东莞 523000

摘 要: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工程管理作为其中至关重要的一项,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为提高水利工程管理水平,保证水库工程施工的整体质量,文章结合实际,主要就当前水利工程管理工作的现状进行分析,并针对存在的管理问题,提出提升的优化措施,以期为我国水利工程的长期发展给予参考意见。

关键词:水利工程;工程管理;管理措施

在我国经济不断的发展过程中,水利工程做出了不容忽视的贡献,为人们的物质生活提供基础保障。其中,工程管理是实现水利工程的良好运行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然而,从当前来看,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仍存在部分问题,阻碍了水利工程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改善水利工程管理现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水利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 施工设计环节薄弱

任何工程都离不开施工设计,施工设计是工程建设的首要前提。与此同时,施工设计也是工程质量的重要保障。没有一个优质的施工设计,工程极容易产生严重的质量问题。目前,我国水利工程中的施工设计环节主要的问题表现就是不规范、不合理和不科学。例如,一些基层水利工程的施工设计存在严重的不合理状况。相关人员在制定施工方案时,没有严格依据国家的规定,没有进行必要的现场调查,准备工作不充分,没有遵循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等,从而使设计存在一定的缺陷和漏洞。

1.2 施工管理体制和质量保障体系不健全

现阶段,我国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体制不够健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水利工程的整体质量。例如,一些民办的小型水利工程在具体施工中,相关人员重视程度不够,缺乏责任意识。一些施工人员态度散漫,工作不积极,对安全和质量问题关注程度较低。再加之责任划分不明确,使管理工作缺乏有效的依据,进一步降低了管理效率。当施工过程中存在质量问题时,相关负责人为了逃避处罚,互相推卸责任,从而使施工质量问题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严重制约了水利工程的建设与发展,也为工程的日后使用埋下了一定的安全隐患。

高效的质量保证体系是水利工程质量的有效保障,也是国家水利工程建设的一种形象展示。目前,我国的一些小型水利工程由于缺乏有效的质量保证体系,致使工程存在着一定的质量问题,加大了安全事故的发生率。

1.3 监管机制不完善

监管机制不够完善,就会使水利工程中监理工作存在一定的漏洞。例如相关人员没有对施工质量进行严格把关,没有充分调动水利工程中质检员、施工员、安全员和调度员的密切配合等,致使工程施工进度缓慢,工程质量不理想。此外,一些建设部门的负责人贪赃枉法,贪图个人利益,私自放宽了对项目的承包条件,致使一些不符合国家规定的企业承包工程项目。

1.4 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偏低

“无规矩不成方圆”,任何工程的建设都离不开管理。没有一个科学有效的管理为依托,工程建设的进度、质量极有可能会产生严重的问题。目前,我国水利工程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存在一定的问题。例如,相关的管理人员缺乏管理意识,对管理内容不熟悉,难以掌握任务重点环节,缺少专业的水利知识。此外,一些管理人员是刚出校门的毕业生,缺乏管理技术和管理经验,影响管理效果。还有就是缺乏对突发情况的应对能力及对管理过程的风险和隐患的排查能力,不能及时作出调整,防患于未然。

由于水利工程的施工条件和施工环境相对比较特殊、复杂,一些管理人员不能很好地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有效的管理工作,缺乏创新意识,严重制约了水利工程的进度与质量,极不利于水利工程的建设与发展。

2 优化水利工程管理的措施

2.1 加强施工设计管理

施工设计是工程质量的重要保障,加强施工设计管理意义重大、责任重大,不但关系着工程的整体质量,也关系着施工人员与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有关人员一定要重视施工设计环节。首先,有关人员必须要对施工地点进行科学严谨的实地考察,了解和掌握实际情况,并依据国家的规定及相关的数据,进行合理的分析与总结,确保施工设计的科学性、合理性、可行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其次,遵循理论与实际情况相结合的原则,对设计进行全面的、系统的分析,从而排除设计中存在的不足和缺陷,以及制定各种问题产生时的补救措施,从而为工程的建设打下坚实可靠的基础,降低施工难度,进而保证工程的整体质量。

2.2 完善质量保障体系

2.2.1严抓施工材料质量关

施工材料的质量直接决定着工程的整体质量,对施工材料进行质量控制也是工程建设前最重要的、最主要的工作。因此,有关人员必须要对施工材料、施工设备进行严格的质量把关。施工材料的性能、指标必须委托有资质的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相应的质量检测,绝不允许任何低质材料出现在工程建设中。另外,对施工材料的采购,务必要做到详细、谨慎。通过以国家规定的标准和实际情况为基准,对材料进行选择,在保证质量的情况下控制成本。

2.2.2提高施工人员的专业技能

施工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也是决定工程质量的重要标尺。第一,在实际工作中,要提高施工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对其进行培训和考核,不符合要求的人员不予留用;第二,增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培训,做好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尤其是一些特殊的作业环节,更要加强监管措施的落实;第三,要以实际的工程为例,展开相关问题的分析和解决,将专业技能与实际情况融合在一起,这样才能发挥专业技能的实际价值。此外,施工人员必须要按照相关的要求和规定进行具体施工,相关的负责人要现场督导和检查,防止个别人员不按要求操作所引发的质量和安全问题。

2.2.3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

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能够有效提高管理工作的效率。管理人员的素质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施工人员的素质。因此,有关领导应重视提高管理人员素质的力度。通过给予管理人员一定的专业培训和思想教育,开拓管理人员的创新思维,从根本上保证管理工作的高效性和透明度。

2.2.4完善奖罚机制

奖罚机制是管理工作的一种深化与补充,目的在于调动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因此,有关领导必须要完善奖罚机制。尤其是对一些具有带头模范的、工作效率高的、个人素质好的工作人员,给予一定的鼓励和奖励;对一些工作不认真、不负责及工作效率低的工作人员,给予相应的惩罚。通过完善奖罚机制,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保障水利工程施工的质量。

2.3 加强施工现场管理

加强施工现场管理意义重大,有关人员应保证施工环境,保证施工秩序,从而提高现场管理的及时性、效率性。另外,有关人员还应严格把握施工进度,绝不能随意加快施工进度,更不能在建筑施工过程中随意指挥及违章指挥。杜绝施工人员疲劳作业、冒险作业等状况,避免发生事故,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2.4 重视验收工作和加强监督

对施工各个环节进行深入的、全面的、精细的检查,是保证工程整体质量的重要措施,也是消除和减少安全隐患的必要手段。通过有关领导、管理人员、施工人员、检查人员等配合与协作,确保工程的顺利完工。第一,监督必须要做到透明化,无上限化,从而使监督与管理相互结合、相互统一,进一步提高监管的实质性作用。通过把监督的权利落实在每个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的身上,不断提高监督的实用性。第二,监督制度要完善,奖惩机制要合理。第三,监督人员要执法严明,不能徇私,体现监督的公平、公正和公开。

2.5 加强施工安全管理

保证施工安全才能保证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所以有关人员一定要加大施工安全管理力度。因此,有关人员应做好施工材料的保管工作及安检工作。首先,将施工材料和设备放置在合理的位置上,并严加看管,切不可出现材料受损等情况。其次,对存在的安全问题进行及时有效的解决,以及对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进行全面的分析,并制定出相应的预防措施,从而确保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

3 结语

总之,水利工程的管理和控制在整个水利工程的建设中尤为重要,进一步加强水利工程管理的力度,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因此,有关部门必须要重视水利工程管理工作,对水利工程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剖析,并采取切实可行的优化措施对其进行解决,提高管理水平,从而加快提升水利工程管理的水平,积极推动我国水利事业的发展,为国家的经济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孙希刚.浅谈水利工程管理现状及解决对策[J].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6(10):199-199.

[2]曹绮雯.浅谈水利工程管理工作现状及改革对策[J].企业技术开发, 2016, 35(2):158-159.

论文作者:黎子昌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20

标签:;  ;  ;  ;  ;  ;  ;  ;  

水利工程管理的现状与优化提升论文_黎子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