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电梯井道安全门的思考论文_廖进强

关于电梯井道安全门的思考论文_廖进强

广州广日电梯工业有限公司 广东广州 510000

摘要:井道安全门对电梯的安全使用有着重要意义,一旦井道安全门出现问题,将会成为影响电梯安全运行的重要隐患,其重要性不容小觑。对于电梯井道安全门的检验工作来讲,必须要重视检验工作的重要性,保障电梯的安全运行,避免发生事故。基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来的工作实践以及思考,就关于电梯井道安全门常见的缺陷以及预防策略进行更深层次的探讨分析,以期能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学习借鉴。

关键词:电梯安全;井道安全门;问题分析

GB 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以下简称“GB7588”)中规定:当相邻两层门地坎间的距离大于11m时,在其间井道壁上开设的通往井道供援救乘客用的门。井道安全门是供援救乘客用的门,目的是当相邻两层门地坎间的距离过大(超过11m)时,能够尽快地救出被困轿厢内的乘客。然而笔者在日常的电梯检验中,常发现井道安全门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缺陷,这些问题缺陷不仅会对电梯正常运行造成威胁,更会成为电梯故障困人营救时的阻碍。

1 常见的问题

1.1 建筑结构上的缺陷导致无法设置井道安全门

由于建筑物结构设计上的各种原因,在需要安装安全门的井道外侧是悬空的,无法设置通道,因此即使设置了井道安全门,救援人员也无法从井道外接近此安全门,被困人员更不可能借助安全门撤离井道。

1.2 虽有安全门,但门被人为锁死

虽然设置了井道安全门,但如果安全门直接通向商场、休息室等,使用方往往出于财产安全的考虑而将井道安全门用挂锁之类的形式锁死,或者在安全门外再设置一道门将其隔离。这样一来,在事故发生时就无法从井道内打开安全门来解困,这种情况显然不能满足GB7588中有关规定:“井道安全门在锁住的情况下,也应能不用钥匙从井道内部将门打开。”

1.3 井道安全门的强度不能满足要求

GB7588中规定:“井道安全门应具有与层门一样的机械强度,且应符合相关建筑物防火规范的要求。”而层门的机械强度,在GB7588的第1号修改单中具体要求为:“

1)用300N的静力垂直作用于门扇或门框的任何一个面上的任何位置,且均匀地分布在5cm2的圆形或方形面积上时,应:1)永久变形不大于1mm;2)弹性变形不大于15mm;试验后,门的安全功能不受影响。

2)用1000N的静力从层站方向垂直作用于门扇或门框上的任何位置,且均匀地分布在100cm2的圆形或方形面积上时,应没有影响功能和安全的明显的永久变形。”

而在实际中,绝大多数的井道安全门都采用的是木质结构,这些木质安全门由于使用环境大多潮湿且年久失修,其强度已经远远达不到出厂时的水平,更无法满足GB7588规定的机械强度,有的门扇甚至已经腐烂变形,无法正常开启,或一旦开启就无法再正常关闭。

1.4 门锁型式不满足要求

有些井道安全门的外侧只有门把手,没有可用钥匙开启的锁,任何人无需钥匙,只要转动门把手,都可以从外侧开门,这种情况极易导致不熟悉使用环境的人员从外部意外打开安全门,跌落井道。另一种情况则是在井道安全门的内侧安装了插销,一旦插上插销,救援人员从安全门外即使有钥匙也无法正常将门开启。

1.5 验证安全门关闭状态的电气安全装置出现缺陷

GB7588规定了井道安全门必须设置电气安全装置来验证门的关闭状态,保证只有在安全门正常关闭后,电梯才能启动运行。但实际工作中发现,由于井道安全门在电梯正常使用中开启次数甚少,一般只有在电梯维修保养、检验或救援时才会用到,门上的电气开关由于长时间没有动用,再加上井道内湿度较大,就极有可能出现电气开关失效的现象,致使安全门未关闭时,电梯仍在运行,此时一旦有人员从门外接近井道,很可能造成坠落、剪切事故。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此外,电气安全装置的型式也非常重要,根据安全门的特点,其电气安全装置应该选用分体式的常闭触点,它的静触点设置在门框上,动触点设置在门扇上,这样即使触点发生粘连,开门时门扇上的动触点也能强制断开安全回路。而有些安全门选用的是常开触点的行程开关,依靠关门时的外力来使触点接通,而断开触点的力来自于内部的弹簧,不能依靠外力强制断开,这种触点不符合安全触点的要求,不能使用在安全门上。

1.6 井道安全门与轿厢之间的水平间距过大(轿门无机械锁的情况下)

GB7588规定:“面对轿厢入口的层门与井道壁或部分井道壁的要求,适用于井道的整个高度。有关轿厢与面对轿厢入口的电梯井道壁的间距要求,见11章。”而11章中对这个间距的要求是:“电梯井道内表面与轿厢地坎、轿厢门框架或滑动门的最近门口边缘的水平距离不应大于0.15m。”(特殊情况下可增加到0.20m)。严格控制这个水平间距是为了防止人员从轿厢和井道壁之间的间隙中意外跌落。

井道安全门能不能作为“面对轿厢入口的井道壁”的一部分来考虑呢?GB7588在第1号修改单颁布前对井道壁和层门的机械强度要求(5.3.1.1和7.2.3.1)完全相同,而最新的第1号修改单对层门的机械强度略有修改,但就总体而言,仍将层门作为井道壁的一部分来考虑和要求的;而井道安全门则明确要求具有和层门一样的机械强度,也就是说GB7588是将井道安全门和层门作为“面对轿厢入口的井道壁”的一部分来考虑和要求的。由此可见,轿厢到井道安全门的水平距离也不应超过0.15m。

然而实际情况却是,由于井道安全门往往有较深的门槛,使得井道安全门到轿厢的水平间距远远超过了0.15m。这是很大的安全隐患,譬如当电梯故障停梯时轿厢正处于井道安全门附近,而被困人员不慎打开了轿门,则人极有可能从轿厢和安全门之间的间隙中坠落井道。

2 对策

上述几类井道安全门缺陷的频频出现,说明了电梯制造、安装和使用单位对设置电梯井道安全门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安全门设置的具体要求也不十分明确。为此笔者认为各方在今后的工作中有必要重视以下几个方面:

1)电梯制造单位应认真审核建筑物的土建结构图纸,在设计时如果发现相邻两个层门地坎间距离超过11m,就应在合适位置上设计井道安全门,以确保相邻地坎间的距离不大于11m。如果建筑物结构确实无法设置井道安全门,应及时与业主单位沟通。

2)电梯安装单位或使用单位在安装井道安全门时,应严格执行GB7588中有关安全门的各项要求,包括开门方向、门锁型式、电气联锁、门的尺寸、门的强度、防火等要求,更应严格控制井道安全门与轿厢之间的水平间距。

3)电梯使用单位应该在日常使用中,应定期巡查井道安全门的开闭情况是否良好;通往安全门的通道是否畅通;安全门的钥匙是否由专人保管;安全门外侧是否有“此门不得随意开启”类似标志,以防止不熟悉周围环境的人员意外开启安全门。

4)电梯维保单位在日常维保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安全技术规范,认真检查井道安全门的各项指标(包括门锁情况、电气联锁、门的强度等)是否符合要求,并在维保记录上做好记录。

5)TSGT7001—2009中有关井道安全门的检验项目是C类,因此检验人员很容易直接采信施工单位或维保单位的自检记录,而忽视对实物的检查。鉴于此,笔者认为检验人员应认真测量相邻两个层站地坎间的距离是否超过11m;若设置了井道安全门,应认真核查安全门的各项配置和功能是否符合要求,尤其应注意检查安全门与轿厢之间的水平距离是否达标;而在定期检验时,尤其是对老旧电梯检验时,还应重点对井道安全门的强度进行检查,以及门扇能否正常开闭的试验,不应盲目采信维保单位自检报告中的结果。

3 结束语

总而言之,通过检验过程中发现的安装单位、维保单位乃至个别检验人员对有关的电梯法规、标准以及检验方法理解不够透彻而容易造成几个认识误区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预防策略。在近年来电梯数量增长迅猛的环境下,电梯的安装、维保、检验等环节对保证电梯可靠、安全运行起着重大作用。对电梯井道安全门实施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能及时发现问题缺陷、及时解决问题,将危险隐患消灭在源头,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黎振东,曾歆懿.浅谈电梯井道安全门的检验要求[J].特种设备安全技术,2013(3):38-39.

[2]盛阳.浅谈井道安全门的功能[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20):76.

论文作者:廖进强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12

标签:;  ;  ;  ;  ;  ;  ;  ;  

关于电梯井道安全门的思考论文_廖进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