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在小儿手术麻醉运用氯胺酮静脉麻醉与七氟醚吸入麻醉效果分析论文_郑湘

关于在小儿手术麻醉运用氯胺酮静脉麻醉与七氟醚吸入麻醉效果分析论文_郑湘

(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江苏常州213000)

摘要:目的:探讨小儿手术中应用七氟醚吸入麻醉和氯胺酮静脉麻醉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接诊的100例小儿短小手术患儿。随机分组方法:随机数字表法。100例患儿分为氯胺酮组和七氟醚组。氯胺酮组给予氯胺酮静脉麻醉,七氟醚组吸入七氟醚吸入麻醉。比较了躯体运动和精神症状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睫毛反射和疼痛反射消失时间、体动时间、出手术室时间相比较:七氟醚组对比氯胺酮组睫毛反射消失时间、体动时间、出手术室时间更短,氯胺酮组疼痛反射消失时间更短,P<0.05。结论:七氟醚吸入麻醉用于小儿短小手术效果优于氯胺酮静脉麻醉,可减少躯体运动、精神症状等并发症,缩短术后恢复时间,值得推广。

关键词:小儿手术;七氟醚吸入麻醉;氯胺酮静脉麻醉;效果比较

0引言

由于儿童器官发育不全,耐受性差,手术配合不高,麻醉风险相对较大。因此,在小儿手术中,麻醉方法的选择应十分慎重。目前,麻醉方法有多种,如静脉麻醉和吸入麻醉。氯胺酮是小儿麻醉中使用较多的药物,但由于需要静脉穿刺,患儿常产生恐惧和冲突,协调性差,效果差。七氟醚是一种新型麻醉药品,它是一种新型麻醉药品。无创手术,操作简便,效果理想。因此,现对我院收治的100例小儿进行不同的麻醉方式,并对麻醉效果展开进一步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 方法

选择我院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100例短手术患儿。随机分组法:随机数表法。100例患者分为氯胺酮组和七氟醚组。七氟醚组男性27例,女性23例,年龄2~12岁,平均年龄5.34±1.14岁。氯胺酮组男性29例,女性21例,平均年龄2~11岁(5.92±1.24)岁。两组年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术前禁食6h,禁酒4h,氯胺酮组氯胺酮静脉麻醉,开放静脉,然后静脉注射2mg/kg氯胺酮麻醉诱导,酌情给予手术,给予连续面罩供氧,七氟醚组七氟醚麻醉。兰尼吸入麻醉。术前注射阿托品0.01mg/kg,减轻唾液分泌。麻醉诱导前,吸入2~4L/min的氧气流量,七氟醚初始浓度为2%,每呼气1~3次,增加1%。自主呼吸得以保留。在疼痛反射消失后建立静脉通路,手术中七氟醚吸入浓度为2%~3%。

1.3 观察指标

研究评价:(1)心理症状发生率、睫毛反射消失时间、疼痛反射时间、运动时间、手术室时间的差异。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以躯体运动和精神症状等并发症发生率为%,并用X2检验进行分析。睫毛反射和疼痛反射消失时间、体动时间、出手术室时间以(x±s)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标准:P<0.05。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 结果

睫毛反射和疼痛反射消失时间、体动时间、出手术室时间相比较:七氟醚组对比氯胺酮组睫毛反射消失时间、体动时间、出手术室时间更短,氯胺酮组疼痛反射消失时间更短,P<0.05。

3 讨论

氯胺酮是一种具有镇痛和镇静作用的麻醉药,是小儿麻醉中常用的麻醉药。氯胺酮麻醉操作简单、经济,麻醉后喉部的保护反射不会消失,为保持呼吸道畅通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同时,氯胺酮的镇静效果较好,能和麻醉进行有效分离,既可以让患儿的疼痛感暂时消失,又能让他们的意识保持清醒,所以还可以用于成年人的局部麻醉手术中,是一种重要的麻醉辅助药物。但是,氯胺酮麻醉也容易导致多种不良反应的发生,其会促进腺体的分泌,导致一过性呼吸抑制、呃逆和喉痉挛。同时,氯胺酮还会促进交感神经兴奋,对肾上腺素的摄入造成部分影响,提升儿茶酚胺的浓度,导致血压上升,HR加快。另外,氯胺酮麻醉后,患儿的苏醒时间较长,还容易出现恶心呕吐、躁动等不良反应。而且,只依靠氯胺酮麻醉,往往需要多次反复注射才能达到手术需求,增加了麻醉管理的难度,导致药物在患儿体内大量积蓄,会加重不良反应,让患儿对剂量产生较强的依赖性。七氟醚则是一种新型的吸入性麻醉药,血气分配系数较低,不会对气道产生较大的刺激,其中散发的芳香味也有助于提高患儿对麻醉的接受度。同时,七氟醚还具有以下优点:(1)镇痛效果好,有助于放松肌肉。(2)循环抑制较轻,不增加心肌对儿茶酚胺的敏感性。(3)不受食管下括约肌张力的影响,可有效避免回流、抽吸等不良反应。(4)快速效果,能保证循环的稳定性,可有效调节麻醉深度,缩短药物半衰期,可有效评价麻醉苏醒时间。正因为七氟醚具有上述优势,所以开始在小儿手术麻醉中被广泛应用。根据本次研究结果可知,七氟醚吸入麻醉的效果要显著优于氯胺酮静脉麻醉,证实了七氟醚在小儿手术麻醉中应用的优势。综上所述,与氯胺酮静脉麻醉相比,七氟醚吸入麻醉在小儿外科麻醉中更有效,对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缩短患儿苏醒时间,可有效减少并发症,它具有良好的调节性,易于被儿童和家长接受,更适合临床手术。

参考文献:

[1]金吉成,罗曼,白雪松等.七氟醚吸入麻醉与氯胺酮静脉麻醉用于小儿手术麻醉的效果对比[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7,30(3):392-393,394.

[2]朱孝中.七氟醚吸入麻醉和氯胺酮静脉麻醉用于小儿小手术麻醉效果的比较[J].心理医生,2017,23(28):139-140.

[3]李蒙.七氟醚吸入麻醉和氯胺酮静脉麻醉用于小儿手术麻醉效果的比较[J].北方药学,2015,12(12):183.

[4]陈俊,王明亮.七氟醚吸入麻醉和氯胺酮静脉麻醉用于小儿小手术的麻醉效果对比[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60):11859-11860.

[5]姜勇,唐晓慧,侯得伟等.异丙酚与依托咪酯在小儿手术麻醉中诱导效果及苏醒比较[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7,37(6):278-279.

[6]杜伏扬.氯胺酮异丙酚复合利多卡因用于小儿手术麻醉临床效果观察[J].安徽医学,2014,(6):779-781.

论文作者:郑湘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8年5月下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2

标签:;  ;  ;  ;  ;  ;  ;  ;  

关于在小儿手术麻醉运用氯胺酮静脉麻醉与七氟醚吸入麻醉效果分析论文_郑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