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风景园林施工的植物选择和配置探讨论文_王志

碧桂园集团深圳区域 518000

摘要:进行风景园林施工时,植物在其中起到的作用十分的明显,因而为了进一步提高风景园林的美观性以及质量价值,务必要合理的选择植物并且配置好,从园林的整体规划出发,注重新时期风景园所需的人文艺术和居民多样化的要求,因而做好植物的选择以及配置十分的必要。园林的施工不是单纯的花花草草,应该更多的讲究如何的配置,一些搭配直接的影响到整个感觉,入股搭配合理表现效果非常的好,如果表现效果不好,那么就会大大的影响到人们的感官。这篇文章就是从多个角度探讨问题,希望能带给大家更多的启示。

关键词:风景园林;施工;植物选择;配置

0引言

城市风景园林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城市开发建设下有效的绿色资源越来越少,风景园林就成为城市小生态的重要体现,通过园林工程建设能够改善城市环境,营造绿色、和谐的城市生活。不同区域、不同气候条件下,园林植物的配置也不尽相同,为了进一步提高风景园林施工水平,根据施工所在区域、作用,植物选择及配置也有所差异。植物在风景园林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风景园林施工中一定要合理选择植物,科学配置植物,以提高风景园林建设美观性和质量。针对风景园林施工中植物选择及配置重要性,对植物的选择及配置应立足风景园林整体规划,以及新时期风景园林所着重的人文感和居民需求多样性,做好植物选择及配置工作。园林是一门艺术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一定要进行不断的发扬光大,只有这样行业才能够更好的向前发展。

1植物选择和配置的重要意义

随着社会各行各业中绿色生态理念的不断渗透,风景园林施工理念在新形势下也发生了相应转变,“绿色、生态、环保”成为其施工过程中的核心理念。相对一般性观赏园林,风景园林最为明显的不同便体现在植物选择与配置上。为达到园林绿化建设基本要求,风景园林必须引入绿色植物,而基于风景园林的性质,其在植物的选择上往往比较重视天然的、不经雕琢与修饰的植物。为促进风景园林施工有效性价值的充分发挥,就要求风景园林的植物选择与配置必须是合理的,不仅需要立足风景园林一般要求,还需考虑到园林景观的协调性与美观性,只有如此才能为人们营造一个更加自然、美观的园林空间。这方面的发展,在今后的一个很长的时期都会是一个重点,真正的构成人与社会的和谐,地球很脆弱,我们一定要肩负起保护他的责任,只有这样才能够造福于子孙后代。

2风景园林植物选择的原则

2.1适宜性原则

风景园林适宜性原则也可以称之为因地制宜原则,主要是在园林植物的选择过程中充分考虑施工所在地的土壤环境、自然气候,保证植物能够适应本地区的环境,结合实际情况对植物特性进行考虑,避免盲目选用而出现大面积死亡、枯萎等情况。从植物生长来看,不同的植物种类所具有的特点也不尽相同,有些植物抗寒性比较强,应该多应用于北方寒冷的地方种植,而对于抗热性好、水量需求多的植物更适合在南方种植,如果非要人为的违背自然法则去随意调整,将一些耐热性好、喜水的植物放在北方地区将会造成严重的后果。除此之外,植物在选择的过程中还应该选择一些易成活、成活时间长的植物,充分考虑植物生长过程中存在的入侵现象,避免这种问题的发生,保证植物群落的良性发展。

2.2多样性原则

自然环境具有很强的系统性,而植物生长习性、形态受到地理环境、土壤条件等多方面限制也存在不同之处。风景园林工程植物配置需要满足自然和谐的要求,植物选择过程中要根据植物多样性的特点进行选择,不能够凭借个人意愿违反自然法则,人为地去破坏原有的自然景观和地形条件。为了保证植物配置能够具有层次感、色彩感,在不同季节展现不同的状态,应该尽量保证植物群落质量,通过合理的设计和配置实现多样化发展,将植物景观与周边环境建立紧密的结合,实现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保护植物生态群落的有效生长。与此同时,风景园林植物种植的主要目的在于美化风景园林,应该结合工程特点选择一些具有观赏性的植物配置,在搭配上要考虑色彩、季节的特点进行植物搭配。

图一:园林植物配植的多样性效果图

2.3综合效益原则

风景园林景观建设具有很强的公益性,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风景园林规模和投入资金也逐渐着增多,为了推动风景园林的良性发展,在建设和运用中产生较大利润是必然可行的。针对这类园林建设要充分发挥综合效益的原则,合理计算投资成本,尽量避免稀有物种的引入所造成的成本浪费,这也为后期植物养护增加了难度。因此,应该选用一些本土植物,提高景观效果和成本效益。

3风景园林施工中植物的合理选择和配置

3.1凸显地域特点

风景园林植物选择中,树木种类并不是很多,配置方式也比较单一。面对这种情况,在植物选择和配置方面应该更加注重地域特色与风土人情,结合本地文化环境和气候条件种植不同的植物。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每座城市都有各自的文化魅力,风景园林配置应该与城市环境相协调,选择适宜生长的植物种类,凸显地域特点,让人们在看到植物景观的第一眼就能感受到其所具有的地域文化。比如具有热带风情的地区应该选择棕榈科、蕉类植物等,将风景园林与城市周边环境保持一致。

3.1植物选择及配置

在风景园林施工中,植物选择及配置不仅要考虑到园林建设的协调性和统一性,还必须考虑到园林建设的美感与和谐性。在风景园林施工中,首先应做好对整体植物群体的配置工作,之后才能开始配置单体植物。与此同时,在体现风景园林绿色化的基础上,还应考虑到当前时代对风景园林所要求的人文化气息。在施工过程中融入本土特色植物和传统文化,打造鲜明的风景园林风格。与此同时,风景园林施工中植物选择及配置还应与居民需求多样性结合起来,根据植物特点合理规划风景园林的休闲方式,使风景园林可以兼具观赏性与实用性,保证风景园林功能的多样性。

3.2植被生长系统特点

风景园林施工中植物选择及配置,还必须立足植被生长系统特点,符合其生长规律,并根据季节变化对风景园林中配置的植物枝干进行剪裁。尤其进入冬季前,应大规模对风景园林中的植物进行修剪,以给树木提供更加保暖的环境,使植物在冬天实现更好的更新与生长,为植物春天复苏提供更多保障。风景园林施工中对单体植物进行配置时,必须注意群体中的单体植物成熟度,保证其成熟度保持在75%~100%,根据植物成熟外观对风景园林中的植物进行配置,而非根据眼前幼苗大小来做决定,从而保证单体植物在群体中配置的正确性。单体植物在群体中的布置,彼此之间应有轻微重叠。而在对单体植物进行排列时,应按照奇数原则来配置,在数目上每组植物不宜太多,这也是风景园林施工中植物配置必须遵循的基本原理。奇数原则可使各个成分相互增补,产生相对统一的布局。完成植物布局后,即需对植被组与组或群与群之间的关系加以考虑。单体植物的排列原则在这一阶段仍然适用,与同一组中单体植物之间一样,各组植物之间在视觉方面也应相互衔接。这样才能增加风景园林植物布局的整体性与内聚性,使植物从视觉上看呈现出难以分割的紧密交织感。另外,在对群体和单体完成布局后,还应对阳光、风及各区域的土壤条件等因素对植物配置的影响进行考虑。

3.3植物细致配置

图二:植物配置图

风景园林施工中初步完成植物选择及配置后,还应对其进行细致配置,充分考虑植物大小、品种、色彩、质地等搭配。在植物大小方面,应对大中乔木的位置首先确立。大中乔木体积较大,在风景园林整体结构和外观中影响最大的就是大中乔木配置。只有将大中乔木配置完成后,才能安排小乔木和灌木,从而促进乔木形成结构与空间特性的完善和增强。相对较大植物所构成的结构,较矮小的植物在配置上主要是为了更加人格化地装饰较大植物所构成的结构。由于大乔木生长较难一直保持在风景园林规划好的植物配置范围内,所以当风景园林面积不够大时,应慎重使用大乔木。因风景园林景观中的大乔木通常具有提供阴凉的功能,所以在种植过程中还应对其空间方向加以考虑,适宜在建筑物的西南、西面或西北面种植。在植物品种方面,风景园林需对植物与植物的搭配布局认真研究。对落叶植物的选择,应避免分散种植,以使其保持整齐与醒目感;落叶植物与针叶常绿植物的配置,则必须保证比例的平衡,在一个布局中落叶植物的比例应高于针叶植物。在植物色彩方面,应考虑植物色彩与风景园林其他景观的协调性,突出观赏性。在植物质地方面,应均衡搭配使用粗壮型、中粗型及细小型植物,根据比例大小对不同类型的植物进行配置。

4结论

风景园林中,植物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正确的植物选择及配置不仅能够美化风景园林环境,同时对风景园林及城市自然空气的净化具有一定作用。所以,风景园林在施工中应明确认识到植物选择及配置的重要性,根据植物配置步骤、原理和方法对植物进行选择及配置。园林建设的种类很多,人们研究的也非常的深入,在很多的方面都很讲究,上面对于一些方面进行了非常详细的介绍。与此同时,人才匮乏的现实一直摆在我们面前,长期的不重视,导致了这样的事态变得更加的严重,只有不断的提升这些方面,更多的引进专业型人才,只有这样,行业才会更好的向前发展。只要沿着当前的发展模式走下去,那么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取得更大的成绩。

参考文献:

[1]潘剑彬,李树华.基于风景园林植物景观规划设计的适地适树理论新解[J].中国园林,2015,(15):77-78.

[2]邱芳.风景园林规划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J].中外企业家,2016,9(19):44-45.

[3]毛燕,罗衡,曾海.现代风景园林绿化植物配置[J].南方农业,2017,(09):53-55.

[4]刘薇.风景园林设计的植物配置与规划探讨[J].现代园艺,2016(2):105-106.

论文作者:王志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细部》2018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2

标签:;  ;  ;  ;  ;  ;  ;  ;  

基于风景园林施工的植物选择和配置探讨论文_王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