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人才培养视角下的大学语文模块化教学改革策略论文

应用型人才培养视角下的大学语文模块化教学改革策略论文

应用型人才培养视角下的大学语文模块化教学改革策略

赵丽娜

(长春大学文学院 吉林·长春 130022)

摘 要 文章针对我国地方高校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模式不能契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问题,提出推行模块化教学改革的新思路,并尝试从教材编写、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四个方面进行改革。

关键词 应用型 大学语文 模块化 教学改革

大学语文是各高校为非中文专业开设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其教学内容一般包括语文基础知识、文学欣赏、写作和口语表达等。作为母语教育在高等教育阶段的延续课程,它力图从人生理想、道德情操、审美品味、语言文化、思维能力等方面给学生以有益的滋养,提高人文素养,提升文化底蕴,具有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优越性。本文拟分析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与大学语文课程体系的关联,讨论模块化教学改革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可行性,探索对大学语文进行模块化教学改革的有效策略。

1 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与大学语文课程体系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化教育,地方院校的职能定位发生了变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应运而生。所谓应用型人才指的是能够熟练掌握社会生产或社会活动一线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主要从事一线生产活动的技术或专业人才。

重视基层建设,践行“枫桥经验”源头治理的理念。人民法庭地处基层,贴近群众,是基层矛盾纠纷的第一道防线。全市法院在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实践中,注重夯实基层基础,积极开展“枫桥式法庭”创建活动,为群众提供站点式司法服务,最大限度地把矛盾和纠纷解决在基层和萌芽状态。2008年5月—2013年5月,全市23个人民法庭共依法审结民商事案件56285件,执结案件14283件,平均调撤率由2008年的65.4%上升至2012年的71.3%,二审改判发回率由5.3%下降至3.9%,矛盾化解率逐年提高。

在教育为社会生产生活服务的大背景下,大学语文课程作为高校普遍开设的人文素质类课程,除达成素质教育的目标外,更应发挥其应用性,致力培养学生的母语运用能力,提高职场竞争力,助力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20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服用利培酮分散片的血药浓度监测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 贾晓妮等(17):2407

我国的模块化教学模式研究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但一直未引起太大反响。直到本世纪初,才在高职教育界引起重视。目前,在整个高等教育领域,模块化教学改革尚处于探索阶段,主要围绕专业课程建设展开。作为人文素质类课程代表的大学语文进行模块化改革鲜有学者尝试。模块化教学兼具灵活性、现实性、针对性及实效性等特点,我们完全可以利用其优势,对现有大学语文教学资源进行优化、整合,根据不同专业的学生特点及能力素质需求,针对内容体系的不同领域,设计不同的模块,以提高大学语文课程与未来职业生涯的的关联性,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深度学习能力及实践运用能力,以满足我国地方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现实需要。

模块化教学是20 世纪70 年代初由国际劳工组织研发出来的一种教学模式。在深入分析某种职业需求的基础上,按照岗位需求,以岗位任务为依据,将教材和教学大纲开发成不同的模块,这些模块根据专业不同自由组合,开展个性化教学,并随着新专业、新教材及新科目的出现及时调整,最大程度满足社会发展需要。模块化教学模式目前在国外高校已被广泛应用,将职业岗位所需要的专业素质、能力和知识结构进行分解、细化和重组,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尝试模块化教学改革,对大学语文课程来说,无疑是一条可以尝试的新路。

在应用性人才培养的视角下,本着提高职场竞争力的出发点和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深度学习能力及实践运用能力的教学观,大学语文课程的模块化教学改革可以尝试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3)扎实文化为基础的语言交际能力。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大学生既是汉语知识的学习和传授者,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者。深厚的文化底蕴为工作中娴熟地运用汉语进行跨文化交际、更好地传承中华文明提供了可能性。

比较椭球拟合法前后的初始误差数据可以发现,使用椭球拟合法可以将加速度计初始误差由0.2 m/s2降低到0.05 m/s2以内,说明该算法可以有效对加速度计测量数据进行误差补偿,提高了加速度计测量数据的初始精度。

2 模块化教学改革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可行性

(1)系统全面的汉语言知识。汉语的语音、词汇、语法及文字知识是构建个人知识体系的基础,是学习一切专业知识的前提。

(2)以语言学习规律为依据,侧重认知和语感培养,避免教学形式过于机械化。遵循语言学习规律,即认为语感是语文素质的核心,不必过分强调字、词、句、章和语法结构。在语言学习中,诵读文本、品味语言、感悟文化是语感教学的主要方法。课堂应提倡诵读教学,课下可举办诵读活动。在诵读中习得语言、提升审美、感悟文化,在潜移默化中提高汉语感知和运用能力。

相比Sham和Ns预处理组,经Dex预处理的SD大鼠脑组织含水量明显降低,且与Sham和Ns预处理组两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Sham组与Ns预处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大学语文课程的应用性,体现在内容体系的构成及功能上。

3 大学语文进行模块化教学改革的有效策略

(2)有效沟通为目的的语言运用能力。以语言表达及沟通技巧、新媒体写作和应用文写作为代表的授课内容着重培养汉语沟通及写作能力,为职场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3.1 教材的模块化改革

教材改革是整个教学改革的基础。以往教材大多以文学史顺序或文章体裁安排体例,不符合以应用能力培养为目标的模块化教学体系要求。因此,教材的模块化改革首当其冲。

(1)以应用能力培养为核心,注重思维和写作训练,避免教学目标过度多元化。语文教学归根结底属于语言教学。教师应转变观念,避免将母语课程等同为文学史课程或文化类课程,而应本着语言类课程的宗旨,强化思维和写作训练,以提升汉语应用能力为核心目标。

3.2 课程内容的模块化改革

在各专业开展调研和调查,充分征求意见,以职业需求为导向确定不同专业对语文能力的要求。针对不同专业的模块化改革目标,在模块内部,开设个性化选修课程。例如:在传统文化模块内,开设优秀传统文化典籍导读、阳明心学与积极心态的培养、中国古代礼仪与文化常识及东北的民俗与传统;在语言文字模块之内,开设汉字的起源和特点和汉语普通话的发展历程;在文学经典模块之内,开设古典诗词、古典小说和现当代文学;在审美欣赏模块之内,开设美学散步与诗意的栖居、第五代导演的电影创作赏析和书法技法与作品欣赏;在沟通写作模块之内,开设语言表达艺术及沟通技巧、网络文学与新媒体写作、公务文书写作、行政事务类文书写作、科学研究类文书写作、经济管理类文书写作、新闻传播类文书写作及法律诉讼类文书写作等。通过这些个性课程完成内容的模块化改革。

3.3 教学方法的模块化改革

教材在编写上可以尝试将全国各地大学语文教材对能力和素质培养的侧重点加以整合,设立专题模块若干,供不同专业自主选择、灵活组课。例如,可设传统文化、语言文字、文学经典、审美欣赏和沟通写作五大模块。涵盖汉语言知识、母语运用能力和母语交际能力三大内容体系。传统文化模块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核心内容,亲近经典,传承文化;语言文字模块以汉字的起源、特点和现代汉语普通话为主要内容,追溯渊源,感受文明;文学经典模块围绕汉语文学长河中的经典作品展开鉴赏,古典诗词、古典小说和诺贝尔之旅,领略文学之美;审美欣赏模块引领学生在书法、绘画和光影的世界里体会美的真谛;沟通写作模块侧重口语及书面表达,包含新媒体写作与应用文写作,点拨技巧、训练思维,实现能力转化。

模块化教学模式关注专业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能力的结合。在国外,尤其是欧美国家,经济和社会生活领域已发展得非常成熟,建立了协调的人才供需关系,在长期教学实践中,形成了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包括完善的体系构建、先进的模块化教材模式和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及考核办法,这样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对知识的掌握,也有利于培养应用能力,形成了强大的职场竞争力。德国应用科学大学的模块化教学体系是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杰出代表。

上述分析表明科技危机异常严峻且化解困难重重。笔者把危机的严峻程度分为六个要素:①危机本身的危害与凶险程度;②危机相关因素范围与复杂程度;③对其认知和共识的难度;④化解危机的难度;⑤紧迫程度;⑥发生的概率,且用1星到5星由低到高表示级别,那么科技危机在这六个方面都是最高的5星(见表1)。目前科技已经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因此“危机相关因素范围与复杂程度”是最高的。如果是小行星撞地球,尽管危害程度是最高,但是相关因素却不多。以致毁知识不可逆增长为核心的科技危机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大的危机和挑战。

(3)以学生主体地位为宗旨,关注需求和兴趣引导,避免教学过程流于形式化。改变以往由教师主导的课堂模式。以学生为主,以教师为辅,最大程度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做好兴趣引领、方法指导和学习辅助,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将教学落到实处,使学生学有所获。

3.4 考核方式的模块化改革

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进行考核,是实现课程应用性的有效方式。大学语文课程的考核不仅要全面、科学地衡量学生的语文学习效果,更要“以考促学”,最大限度调动学习主动性、积极性。

在操作中,教师可以把基础知识的考核与应用能力的考核分开进行。基础知识可列为所有专业的必考内容,而应用能力则根据专业不同、所选模块不同,考核的内容和方式也相应调整。例如,应用写作部分,理论知识点检测可通过网络课程平台试题库完成,实践能力则需要在实体课堂通过模拟情境检验;文学鉴赏部分,作品及背景资料阅读可在课下通过课程平台自学,进度以后台记录为准,个人读书报告和小组研究报告则需要在教师指导下,分步骤独立或合作完成,可要求学生提交开题报告、分享阅读书目、汇报阅读和研究进度、提交研究报告、展示研究成果等。通过模块化改革,不拘泥于一种考核办法,更加科学全面衡量学生的学习效果,也便于学生更加合理有序地安排学习步骤,促进自主学习和深度学习达成,保证学习效果。

总之,大学语文课程本身即可看成由若干模块构成的有机整体,各部分之间既各自独立、又相互依存,构成一个完整的教学系统。课程在改革中既要关注素质提高,又要加强能力培养,既要遵循语文课程教学规律,又要贴合学生实际需要,最大程度满足职业需求,实现人文性和实用性的统一,唯有如此,才能达成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

最后,总结本文基于二维结构稀疏信息的CFS ISAR成像方法主要处理过程如图3所示.其中调频步进信号的平动补偿方法可以参考文献[2],由于篇幅限制,此处不再赘述.

参考文献

[1] 陈少锋,李娟,蒋月侠.应用型人才培养视角下的大学语文模块化课程改革初探[J].现代语文,2013(04).

[2] 李泉.交通类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材模块化建设刍议[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08).

[3] 王春华.大学语文应当注重应用性[J].教育与职业,2009(08).

[4] 陈玉荣.应用型会计本科人才培养目标与模式研究[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7(06).

[5] 魏怡.大学语文的学科性质与教材编写[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1).

[6] 何光超.高等语文的模块化整合[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5).

[7] 袁暋,许强,王晓峰等.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模块化教学改革研究——借鉴德国FH 成功经验[J].合肥学院学报,2001(04).

Modular Teaching Reform Strategy of College Chines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pplied Talents Training

ZHAO Lina
(College of Liberal Arts,Changchun University,Changchun,Jilin 130022)

Abstract In view of the problem that the teaching mode of Chinese course in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annot meet the training goal of application-oriented talents,this paper puts forward a new idea of carrying out modular teaching reform,and tries to carry out the reform from four aspects:textbook compilation,course content,teaching methods and assessment methods.

Keywords applied;college Chinese;modular;teaching reform

中图分类号: G424

文献标识码: A

DOI: 10.16400/j.cnki.kjdkz.2019.11.046

本文系长春大学春蕾基金培育项目《基于职业汉语能力培养的应用型本科院校母语课程教学改革研究》(2019JBC06W20)之阶段研究成果

标签:;  ;  ;  ;  ;  

应用型人才培养视角下的大学语文模块化教学改革策略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