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能力浅谈论文_王帅

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能力浅谈论文_王帅

山东省桓台县第二小学 256407

小学语文涉及的知识十分广泛,教学中如何发挥其多功能作用,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个性发展、思想熏陶为一体,追求知识与情感活动的统一,在开放、多维、生动的学习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能力?我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体会到做好以下几个方面行之有效:

一、选准契点,渗透德育

语文课由于本身的特点,决定了它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不是直露、抽象、呆板的,而是含蓄、具体、灵活的。因此,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在小学语文中更多的采用了渗透法。教师应充分利用教育素材的特点,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通过各种途径渗透道德情感的教育。如在揭示课题、指导朗读、品味细节、文题练习等环节,都可以联系实际进行思想渗透。当然,渗透应选准契点,遵从语文教学规律,做到文道统一,使学生的思想品德在潜移默化中获得培养。

二、优化过程,发展个性

由于环境、条件、个体基础、爱好等内外因素的制约,学生之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素质教育本身承认个体差异,并力求通过各种教育手段使个体和谐、健康地发展。因而,教师应优化教学过程,因材施教,努力使学生的个性得以生动活泼地成长。

1.激发主体,使其主动参与。奥苏伯尔认为:在学习动机的组成中,认识内驱力是维持学生注意力、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根本力量。因此,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过程,激发学生对教学过程强烈的参与欲望,是教师应着重研究的一个问题。一是设置教学情境,以引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如课始采用谜语激趣、故事激趣,以引发学生的注意力;课中则通过组织小游戏、质疑辩论等活动,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二是设计课堂练习,保持学生的参与意识。在教学《落花生》一课时我问学生:“从落花生身上,你得到了什么启示?”这是一个富有弹性的开放式问题,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纷纷根据自身的认识和体验,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做出了阐述。有的认为应该像落花生那样做一个脚踏实地、默默无闻的人。有的则认为现在这个市场经济时代,善于展示自己、推销自己也是一种能力,而且是很有必要的。如果像落花生那样默默无闻、不懂得展示自己的才华,只怕连工作也难找到,这样岂不是埋没了自己。还有的认为落花生无私奉献的精神很可贵,但它不善于表现自己的弱点也不可取。最后,大家认为,既要有埋头苦干的工作精神,也要有善于展示才华的能力和勇气。只有这样,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一开放性问题,既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又让学生注意辨别同类中的差异性,从而提高了对生活的认识能力。

2.尊重个体,使其主动发展。每位学生都有独立的精神世界。素质教育要求教师要充分发扬民主思想,尊重学生个体。因此要求教师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给处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层次目标,并注意调整其学习心态,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宽松、和谐、充满互帮互学的友善气氛中,主动而积极地完成自己所认定的学习目标。如教学《九寨沟》一课后,我让每个学生都做“一课一得”的汇报。这时,喜欢音乐的同学就将精彩的片段配乐朗诵,喜欢写作的同学便模仿课文描述片段,喜欢画画的小朋友则即兴描绘祖国美丽的山峦溪水,喜欢书法的学生纷纷握笔挥洒题写自己的切身感受,喜欢讲故事的同学也演讲了有关九寨沟的传说等。这样一堂课下来,学生不仅不觉得累,而且感到学习是一种满足、一种追求、一种享受。久而久之,学生都能充分体验到自身的价值,并不断地在奋进中得以自我完善。

三,内外结合,培养能力

新的一代,不仅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优秀的表达能力、敏锐的审美能力、规范的操作能力,而且要有良好的思想素质、健康的心理素质、坚毅的竞争能力与真诚的合作能力等。这些能力的培养,当然不是某一门课程承担得了的,甚至也不是仅靠学校便可完成的,它需要家庭和社会的密切配合。然而,我们不能因此忽视语文课的重要性。从某种意义上看,语文教学的课堂确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一个重要场所。

1.语文课的内容本身具有综合性。在语文中,自然、社会、人生,上至天文,下至地理,中孕飞禽走兽、林木花草、海贝鱼虾,远有历史人物,近有当代英雄,真可说应有尽有、无所不包。这里的关键是教师会不会应用、能不能发掘教材内容,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综合训练。我将其分类编排,将对学生的素质训练落实在每一篇课文中,使每位学生通过具体的训练达标,最后让学生逐渐形成自主获得知识的能力。

2.要将课内与课外有机结合起来,抓好课外延伸。新教材有一个“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环节,怎样才能更好地发挥这个环节的潜在知识?我采用了课外合作延伸的方法。具体步骤是:一是围绕综合实践的大题目,分小组确定小题目;二是小组成员合作实践;三是小组之间进行交流评价;四是教师从旁协助,充当顾问的角色。具体实践的主题有:其一,以课文内容为实践的主题。如学了《赵州桥》分组合作收集有关桥的资料,在班级中开展欣赏桥的图片展活动,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其二,以课文中的人物为实践的主题。如学习《难忘的泼水节》之前,先引导学生上网看报、找材料,查找有关周总理的资料,然后分门别类整理成书卡,有生平简介,有感人故事,有外交趣谈,还有世人的评价等。到学课文时,学生已是“未成曲调先有情”了,都带着自己心目中的好总理,走向《难忘的泼水节》。其三,以历史史实为实践的主题。如学了《将相和》,推荐学生去阅读有关的儿童版书籍《上下五千年》、《一代名相》、《三国演义》等,了解祖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培养人文精神。其四,以课文的主题思想为实践的主题。如学了《掌声》要求分组做好事,并仿照课文以自己所做的好事为材料,写一篇实践性的作文。这样不但强化了学生的行为,而且训练了学生的写作水平。

论文作者:王帅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6年11月总第20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16

标签:;  ;  ;  ;  ;  ;  ;  ;  

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能力浅谈论文_王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