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芎茶调散合苓桂术甘汤加虫类药治疗幔性头痛经验论文_李荣才

川芎茶调散合苓桂术甘汤加虫类药治疗幔性头痛经验论文_李荣才

李荣才

(德昌中医院内科 四川 凉山 615500)

【摘要】 慢性头痛是内科门诊极为常见的一类病症,在快节奏的生活 环境和高强度的工作压力下,慢性头痛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严重危害着人民群众的健康。西医对此只注重十检查、诊断,往往花了极大的代价进行大量的检查,最终确难以得出一个确切的结论,只能对症处理,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中医对此,以其独特的辨证论治体系,具有明显的优势。笔者从事中医临床工作20余年,诊治了大量慢性头痛病人,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运用祛风散寒,除湿通络,温阳化饮的治法,选用川芎茶调散合苓桂术甘汤加虫类药治疗此类疾病颇为应手,玆加以总结,以供同道参考。

【关键词】 慢性头痛;川芎茶调散;苓桂术甘汤;虫类药

【中图分类号】R24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03-0332-02

1.概念

笔者讨论的慢性头痛主要指血管、神经 头颈部肌肉功能性病变引起的幔性头痛,如偏头痛、神经性头痛、丛集性头痛等,不包括颅内肿瘤,慢性感染(如结核)及外伤后头痛等。

2.临床表現

临床上这类病人通常表现为慢性反复发作或持续性头昏重,闷胀痛,或剧烈挚痛,或搏动性痛,常伴眩晕(几乎每个病人都在病程中出现过不同程度的发作性眩晕)、心悸、失眠、倦怠乏力等症状。

3.基本方

川芎12细辛12羌活12荆芥12葛根12白芷12茯苓30桂枝18/白术18/甘草12/蜈蚣2~3条(冲服)/水蛭10/制川乌12/当归12。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加喊:①湿重(以昏重闷胀痛为主,伴身困重,倦怠乏力,懒动等湿困脾阳证候)加藿香丶厚朴丶苍术丶泽泻;②寒重(以挚痛,痉挛性剧痛,跳痛为主,伴畏寒肢冷等症)加附片丶干姜;③阳气闭郁化热:加薄荷丶杭菊花;④按六经部位阳明头痛重用白芷24克,葛根30克;太阳头痛重用羌活24克;少阳头痛加柴胡、黄芩;厥阴头痛加藁本、吴茱蓃;少阴头痛重用细辛18克;⑤气虚加黄芪、红参;⑥伴眩晕加白芍、制首乌、天麻养血平肝。

服法:先以汤剂煎服,病情好转后打粉用淡茶水吞服,每日2~3次,每次3~5克,疗程2~3周。

4.典型病例

4.1 蔡xx,女,48岁,慢性头痛10余年,加重4月,有高血压,糖尿病史,经颅普勒提示大脑中动脉供血不足,症见:头昏闷胀痛,沉重,不清醒,倦怠懒动,心慌心悸,间断出现一过性眩晕,眠差,难入睡,易惊醒,口干口苦,不多饮,体形偏胖,舌淡胖,有齿痕,苔腻,脉沉弦。辩证为风寒湿伏邪阻络,脾阳受困,有微饮。处方:荆芥12克/川芎18克/羌活18克/白芷12/细辛12/葛根24/茯苓30/桂枝18/白术18/甘草6/水蛭10蜈/蚣3条(冲服)/制川乌12(先煎1小时)/藿香18/炒苍术12/厚朴18/泽泻18/当归12/三付,水煎服,2日一剂

一周后复诊,诉服上方后,头痛象被拿掉一样,一身轻松,睡眠亦改善,唯觉口苦,守前方,去泽泻、制川乌加茵陈18白芍18制首乌12威灵仙18打粉用淡茶水冲服巩固治疗而愈,随访半年,除一次感冒引起头痛外,并未复发。

4.2 王XⅩ,女,45岁,慢性反复头痛多年,期间多次因:“眩晕”门诊输液治疗,近半年病情加重,少有不痛的时候,多方医治效果不明显,长期服止痛药导至经常胃痛,慕名而来就诊。诊见:持续头痛,阵阵加剧呈“钻起钻起的痛”,以双侧颞部为主,伴心慌,恶心欲吐,头晕,眠差,食不香,便溏2~3次/日,舌淡略泛青,苔白,脉沉迟。经颅多普勒提示:椎动脉血流快。辨证为风寒湿伏邪阻络,阴寒盛,脾阳虚,血不足,夹饮。处方:荆芥12/羌活18/川芎18/白芷12/细辛12/制川乌12(先煎1小时)/白附片15(先煎)/干姜12/桂枝18/白术18/茯苓30/甘草6/水蛭10/蜈蚣3条(冲服)/当归12/红参18/制首乌15/鸡血藤30,二付,水煎服,2日一剂

半月后来复诊,诉服上方一剂头痛大减,二剂服毕,头痛基本消失,因农忙一直没有来复诊,2天前又开始出现头痛,但疼痛程度沒有以前重。要求多开几付回家服,照前方2剂量,打成粗末,每次10克,每日两次,两小碗水煎至一小碗,去渣温服。半月后临床治愈,随访半年无复发。

5.讨论

笔者根据大量的临床经验,认为慢性头痛大多系反复感受风寒湿邪,治不彻底,调摄失当,留下病根,伏邪留滞经络,深入血分,阻碍气机,导致经络及血脉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由于寒湿均为阴邪,易损伤、阻遏阳气,阳气虚则气化不利,寒湿从生,进一步阻遏阳气;脾阳受损,中土失运,清阳不升,浊阴不降,湿聚成饮,从而形成“因实致虚,又因虚至实”恶性循环,顽固难愈之复杂局面。"头为诸阳之会”,受累尤为突出。

综上所述,本病核心病机为风寒湿伏邪滞留经络,阻碍气机,阳气受损,气化不利,湿聚成饮。因此治宜祛风散寒,除湿通络,温阳化饮为主,并选用搜惕经络,入血分之虫类约物方能驱邪殆尽,消除病根,恢复气机升降,气血畅行。方用川芎茶调散祛风散寒除湿止痛,苓桂术甘汤温阳化饮,加葛根升清阳,并引药至阳明经,制川乌温阳散寒善除经络之寒湿之邪;虫类药水蛭入血分以活血逐瘀,通经络;蜈蚣辛温,入经络搜惕经络中之风寒湿伏邪,息风止痉,通经络而止痛,诸药合用,共奏祛风散寒,除湿通络,温阳化饮,且药力俊猛,深入血络,先以汤剂攻伐取效,后以散剂缓图之,从而将深入作祟之伏邪连根拔起,以绝后患。

【参考文献】

[1]杨成安.川芎茶调散加味治疗偏头痛56例疗效覌察[J]河南中医医,2003,23(5):55.

[2]何成华,许新晖.川芎茶调散合吴茱蓃汤加减治疗偏头痛32例[J].江西中医药杂志2004,9:34.

[3]董明群.川芎茶调散加减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34例[J]陕西中医2004,25[7],602-603.

[4]许继艳,温来強.苓桂术甘汤加味治疗眩暈51例[J]中国实用医药,2007年12月第36期.

论文作者:李荣才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1月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22

标签:;  ;  ;  ;  ;  ;  ;  ;  

川芎茶调散合苓桂术甘汤加虫类药治疗幔性头痛经验论文_李荣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