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政后中国共产党理论思维的若干原则_马克思主义理论论文

执政后中国共产党理论思维的若干原则_马克思主义理论论文

执政后中国共产党理论思维的几个原则,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共产党论文,几个论文,思维论文,原则论文,理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伟大的实践需要伟大的理论。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实践也呼唤着一种系统科学的执政理论。建国以后,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总结以往执政的历史经验,初步形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为执政理论的系统化、科学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然而,如何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论?确立和遵循如下基本原则是十分重要的。

一 把握理论的哲学基础和认识路线

一种新的理论思维,总是建立在一定的哲学基础和认识路线之上的。那么,中国共产党执政生涯中的理论思维应该建立在什么哲学基础之上?毫无疑问,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仍然是中国共产党理论思维的哲学基础,是中国共产党进行新的理论创造的根本原则。

以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作为中国共产党执政理论思维的哲学基础,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历来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推进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强大思想武器。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作为自己执政的理论思维的哲学基础,就是要求在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时,仍然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严格遵循真理的客观性,坚定地维护无产阶级的利益;要完整准确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研究广泛的真实生活,总结丰富的革命经验,揭示革命和建设的一般规律;要辩证地、历史地、全面地看问题,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这一哲学基础所反映出来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是最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任何时候都是长期起作用和正确的。然而,把握上述哲学基础,并不是要教条地对待革命导师某些具有普遍意义的结论,而是要把它与执政的实践相结合,与一党领导多党合作的政党制度相结合,有效地解决执政中的各种问题。

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解决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具体实践问题,概括起来,就是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路线。现实的社会主义理论是在以往社会主义实践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如果不解放思想,突破原有的理论思维定势,实事求是地探索中国社会主义的道路,就不可能创造出真正体现执政要求的新的理论来,也不可能正确地揭示政党执政的一般规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之树常青之法宝,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任何条件、任何时期都具有广泛指导意义的保证,是不断给马克思主义理论注入活力的源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凝结着中国共产党历经艰辛、反复锤炼而形成的科学思维方式和伟大的创造精神。只有不断地解放思想,才能在更高的基础上达到新的实事求是;也只有时时实事求是,才能从已有的思维定势中,寻找出不科学、不适应的方面来,实现真正的思想解放。因此,牢牢把握中国共产党理论思维的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哲学基础,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认识路线,就一定能够冲破落后的传统观念的束缚,从实际出发,开拓进取,使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行为更加符合执政规律的要求,使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沿着正确的轨道胜利前进。

二 把握代表生产力发展方向的新事物

理论的发展,还在于发展理论的主体对客观事物、特别是对新生事物的敏锐性。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曾倍加推崇马克思的这种敏锐性,他说:“任何一门理论科学中的每一个新发现,即使它的实际应用甚至还无法预见,都使马克思感到衷心喜悦。”(《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第575页)一个政党, 如果能够在纷繁复杂的事物变化中,及时发现代表生产力发展方向的因素,并在理论上予以论证,在政策上给予扶持,那么,新事物就会顶风冒雨,茁壮成长,而党的理论也会有新的突破,新的生长。中国共产党在执政条件下进行新的理论思维,同样也面临着如何把握代表生产力发展方向的新事物的问题。以往,在对待新事物的问题上,中国共产党有过深刻的经验和教训。比如,一度把所有的新生的、改头换面的事物都称之为新事物,而后又把新事物规定为毫无例外地代表生产力发展的方向,提倡缺乏科学的、盲目的所谓反潮流精神,造成党内思想的极大混乱,致使理论畸形发展。那么怎样才能发现代表生产力发展方向的新生事物,并从中总结出带有规律性的理论观点来呢?首先,要时刻关注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愿望。人是有意识的社会存在物,他的活动一般都有预期的目的(即某种利益和需求,往往表现为一种愿望)。通过一定方式的劳动,达到预期目的,人性本能的需求就得到了满足。从这个意义上讲,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愿望正是反映了生产力发展的基本动因,从总体上来说代表着生产力发展的方向。因此,经常研究和分析执政条件下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愿望,就成为执政后中国共产党理论体系得以建立的支点,也是这一理论反映生产力发展需求的生动体现。其次,要尊重群众,尊重实践,及时总结人民群众的经验和创造,并将其上升到理论的高度。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由于人民群众长期处于生产、工作的第一线,处于生产力、生产关系矛盾的焦点,因而也往往能在自觉或不自觉地处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中,表现出惊人的首创精神,寻找出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有效办法来。比如由农民创造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曾引发了中国农村的一场伟大变革。而创办乡镇企业,把承包责任制引入到管理中,也都是群众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有效办法。由于这些办法反映了当时中国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及时总结这些经验,就能准确把握中国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从中揭示出中国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形成一系列的理论观点来。再次,要善于回顾和总结以往的实践,从中找出成功的经验,失败的教训,进而梳理出带有规律性的理论观点来。一个政党如果能够十分注意回顾、总结以往的实践,以史为鉴,从中找出带有规律性的东西来,本身就是一种理论上的升华,是新的理论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 把握时代发展的脉膊和契机

理论是时代的理论。一个理论是否具有时代的特征和超时代的生命力,还在于它是否合乎时代发展的要求,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把握住自身发展的机遇。中国共产党在执政条件下进行新的理论思维,使马克思主义理论之树常青: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要使马克思主义理论始终成为一个时代的理论。所以,首先要准确分析世界形势发展的主题。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的领袖们不断分析世界发展的基本走势,先后提出了正确处理国与国关系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三个世界划分的理论,反对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的思想等,在全世界产生了重大反响,并构成中国共产党执政理论体系的重要方面。然而,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这些正确的重要思想尚建立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的指导思想的基础之上,是服务于这一“左”的指导思想的,因而未能从总体上揭示世界形势发展的主题,未能准确把握世界历史发展的进程,特别是使我国失去了世界科学技术革命带来的重大发展机遇。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果断地中止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实事求是地分析国内外形势,得出了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发展的主题的重要思想。特别是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由苏美两极向多极化发展的趋势,更使这一思想大放异彩。这一正确理论的确立,使我国处于一个长期和平发展的国际环境之下,“准备打仗”再也没有理由成为执政党确定国际战略唯一或主要的出发点。由此确定的国家发展战略和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论,显然要根本区别于过去,更能合乎当代世界发展的潮流,更能体现当代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发展的方向。当然,未来世界发展的主题是否会发生变化,亦完全取决于那个时代世界形势的变化。但是,无论如何,只要准确把握了世界发展的主题,就会为执政党的理论思维提供正确的前提。

其次, 要及时总结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经验教训。 1989 年底到1990年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来说,这无疑是一个重大事件,它对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理论思维必将产生深刻的影响。如何正确看待这一事件,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清醒地认识到,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都表现为对资本主义的否定。“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社会主义经历一个长过程发展后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是社会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但道路是曲折的。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的几百年间发生过多少次王朝复辟?所以,从一定意义上说,某种暂时复辟也是难以完全避免的规律性现象。一些国家出现严重曲折,社会主义好象被削弱了,但人民经受锻炼,从中吸取教训,将促进社会主义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因此,不要惊慌失措,不要认为马克思主义就消失了,没用了,失败了。哪有这回事!”(《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382-383页)正是基于这一认识,使中国共产党高举社会主义旗帜,沿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阔步前进。很显然,这也将成为执政党理论思维的重要源泉。

再次,要善于把握理论发展的契机。与社会发展一样,理论发展也要经历一个由不系统到比较系统、不成熟到比较成熟的曲折反复的过程。实践证明,当党的事业取得辉煌成就,或者党的事业遭受重大挫折之时,都是理论大发展的重要契机。抓住这些契机,在党的事业辉煌之际发展理论,可以促使我们认真总结经验,冷静预测发展的前景;在党的事业遭受挫折之际发展理论,可以帮助我们认真吸取教训,满腔热情地展望光辉的未来。

四 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彻底的革命批判精神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一门开放的理论,它最可贵的地方在于彻底的革命的批判精神,它用批判的眼光看待一切事物,一切理论,包括它自身。它本身正是在对敌对思想进行批判和在内部的思想斗争过程中不断发展,不断开拓阵地的。因此,要发展马克思主义,要进行新的理论思维,必须继承和发扬马克思主义理论彻底的革命批判精神,不断在批判中获取养分,获得新生。首先,要在汲取人类优秀思想成果的同时,开展与敌对思想的斗争。中国共产党执政以后,特别是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各种思潮和理论流派开始滋长,构成了思想、理论的多元化局面。其中不乏有大量人类优秀思想理论成果,但也有种种敌对的思想,要与马克思主义争夺思想阵地。因此,中国共产党的理论思维,一方面要积极汲取各种思潮、理论流派中反映社会发展规律的有益成分,不断丰富和完善自己,保持马克思主义理论之树常青;另一方面则要用马克思主义的批判武器与敌对思想展开积极的斗争,分清理论是非,澄清模糊观念,巩固思想阵地。

其次,要敢于否定自身已过时或错误的理论观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告诉我们,任何一种理论的发展,或者受当时的客观条件的制约,或者受当时人们认识水平的局限,均不可能是终极真理,其中总会有不准确、不完善,甚至错误的部分。并且随着实践的发展,我们会不断地发现这些不准确、不完善,甚至错误的理论观点。采取自我否定的态度,便是自身理论发展的一大动力。这是涉及一个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加以批评的问题。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怕批评,马克思主义理论也善于接受批评。在外界善意的甚至恶意的批评中,党注意不断完善已有的理论观点,或者改正错误理论观点,同样也会使执政党的理论思维向更加健康、更加成熟的方向发展。

再次,要积极开展党内思想斗争,从党内不同思想观念的碰撞中,获得理论发展的重要动力。除了与敌对思想进行斗争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彻底的革命批判精神,还表现在能适时地否定党内过时的思想观念,确立适应时代发展的新的思想观念。经常把更新观念作为党内思想斗争的基本内容,不仅有助于党达成在思想统一基础上的团结,而且也是推动执政党理论向前发展的重要源泉。

标签:;  ;  ;  ;  ;  

执政后中国共产党理论思维的若干原则_马克思主义理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