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安全生产“三位一体”预控体系建设研究论文_孙玉富

煤矿安全生产“三位一体”预控体系建设研究论文_孙玉富

水城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贵州 553000

摘要:煤矿安全生产直接关系到煤矿效益与相关人员生命,为了预防煤矿安全生产事故,本文以某集团企业为例,通过建立风险分级管控机制,推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开展领导干部隐患自述、三级安全程度评估、重点灾害专家会诊,创新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方式;实施动态达标和分类治理,持续夯实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为积极构建煤矿安全生产“三位一体”预控体系进行了探索和研究。

关键词:煤矿安全;安全生产;三位一体;预控体系

引言:

近年来,煤矿生产安全倍受重视。由于生产安全不仅关系到煤矿效益,更关系到生产人员生命财产安全。因此,煤矿需要结合自身实际,积极研究安全管理机制和方法,在构建“三位一体”的煤矿安全三重预防预控体系方面进行积极探索,以便取得良好成效。

1重视煤矿生产风险的分级管控

1.1划分安全风险等级

①建立安全风险点分级的标准。按照风险矩阵表进行定级,采用轻警、低警、中警、重警和巨警5个等级。②风险分级管控。根据风险类别和等级,把风险点逐项明确管控层级,具体为公司、矿井、区队、班组、岗位5个层级,重警和巨警由公司、矿井管控,低警、中警由科室、区队管控,轻警由基层班组和岗位管控。并分别制定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形成了风险管理标准与管理措施、员工不安全行为管理手册,对各岗位人员开展培训,作为日常工作中必须遵守的制度,落实在具体的工作中实现风险管控。

1.2加强风控管控

1.2.1制作危险源辨识卡

针对岗位工作特点,为每一位职工印制发放了岗位员工危险源辨识卡,制定了危险源辨识卡学习考核办法,对学习人员、学习内容、学习形式、考核办法、结果应用及相关要求进行明确规定。

1.2.2开展必知必会提问

充分利用班前会开展危险源辨识每日一题应知应会提问,促使广大职工深入了解风险预控体系的相关知识要点,掌握相关危险源的管理标准,执行好现场的管理措施,提高现场自我防范意识。

1.2.3开展动态考核

建立风险预控考核体系,对岗位执行管控措施、各类检查危险源录入、关联危险源等内容进行考核;根据不同时期的安全重点,编写了风险预控考试题库,对学习掌握情况进行考试,并依据考试结果执行奖罚。

1.2.4开展风险公告警示

及时向员工公布主要风险点,开展防范知识培训,让每名员工及时了解风险点的基本情况及防范、应急对策。对存在安全生产风险的岗位设置告知卡,标明本岗位主要危险危害因素、后果、事故预防及应急措施等内容。对可能导致事故的工作场所、工作岗位,配置现场应急设备设施。

1.2.5推进信息化手段的应用

将矿图录入系统模块,在检查隐患的同时,关联矿图隐患地点,明确隐患集中段,控制重点区域,关键环节的危险源,有效促进危险源的控制;引进安全教育视频短片模拟仿真系统,仿真系统功能主要包括矿井五大灾害介绍和事故案例警示教育,通过模拟仿真达到警示教育的作用,使职工深刻地认知灾害的发生及演变过程。

2重视煤矿生产隐患的排查与治理

2.1建立健全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根据煤矿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建设指南和重大隐患治理督办制度建设指南,集团公司重新修订完成了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建立集团公司、煤业公司(区域公司)、矿井、区队、班组、岗位6个层级排查治理体系,具体要求是:集团公司、煤业公司(区域公司)每季度分别组织1次隐患排查,矿井每月组织1次隐患排查、区队每旬组织一次隐患排查,班组和岗位开展当班隐患自查;对排查出的隐患按重大隐患、一般隐患分类,落实“五到位”要求整改治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实施领导干部重大隐患自述月报制度

集团公司规定煤业公司、区域公司、矿井的“五职”班子成员,每月坚持用手写的方式,逐级自述上报本单位、本专业排查的重大隐患和重大事项,实施挂牌督办。同时,加强汇总分析、定期通报,把自主报告的隐患数量和质量、整改进度和效果等内容,作为个人安全奖罚的重要依据。

2.3开展“三级”安全评估评价

建立安全程度评估评价办法,按照“矿井总评估、区队分头面、系统分专业”的要求,根据评估与整改结合、定性与定量结合的原则,区队每周、矿井每月、企业每季分别从头面到系统、矿井开展安全程度评估评价,评出放心矿井A级、重点关注矿井B级、停产整顿矿井C级3个等级,按照结果严格管理。

2.4开展安全指导服务

集团公司每年年初制定安全指导服务办法,配备骨干技术力量,成立6支部安全服务指导小组,针对基层单位安全管理、技术管理和重大隐患治理等工作开展情况和专家会诊意见落实情况,巡回对基层单位进行安全技术指导服务,帮助基层单位解决存在的实际问题。

3重视标准化基础的构建

3.1推进动态达标

煤矿安全生产是动态的过程,决定了达标必须保持动态常态化。在全集团内推行“对标、规划、落实、考核、提升”的动态循环模式,增加随机验收的频数,不定时、不定人、不定点检查验收,真正实现动态达标,确保时时能达标、处处可达标、人人必达标[1]。

3.2健全组织机构

标准化是一项综合的系统工程,要积极运用各方面的积极性,形成共同的工作集合力。集团公司把抓好安全生产质量标准化作为“一把手”工程,成立了以董事长为组长的工作领导组,各煤业公司、矿井对应成立各级工作领导机构,形成了标准化工作组织领导体系,实现了“人人有、逐级负责、级级把关、层层考核”的标准化管理工作格局[2]。

3.3实施分类管控

①采取硬措施,强制推进。对未达标的矿井给予整改时间,整改到期仍不能达标的,一律实施停产整顿,直到达标后方可恢复生产。②严格准入,严格把关。将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达标验收作为竣工验收必要条件,在联合试运转时必须实现达标。③选典型,带头示范。在年度质量标准化验收中达到一级的,并且是全集团标杆的,作为模范典型,推广经验,给予奖励[3]。④分类监管,促进达标。达一级的给予激励,减少检查次数;达到二级的,强化监管,及时扶持,促进提升;达到三级及不达标的,采取重点监管,限期整顿,约谈主要责任人,实施责任追究。

3.4实施治本工程

坚持“三优三减三提”安全高效矿井建设工作思路,制定推进矿井“一井一面”或“一井两面”安全高效生产[4]。大力推进机械化、自动化,采掘机械化水平分别达到100%、84%。以机械化、自动化为突破口,推动智慧矿山建设和运用物联网技术,永城本部五矿排水系统、供电系统、主煤流胶带系统、压风系统已实现远程监测监控无人值守,实现走岗管理。在此基础上又拓展了其他自动化项目,如采区煤流集控系统、压风机余热控制系统、地面矸石山集中翻矸系统、井下局部通风机监测系统、架空乘人装置集控系统等。

结论

本文立足该集团企业的安全生产现实需要,致力于构建大型企业集团主动预防型安全管理体系,开展了卓有成效的研究。该研究既响应了国家主导的隐患排查、风险预控和安全质量标准化“三位一体”预防预控要求,又结合自身实际实施创新,融入自身经验做法,形成了一套完整、操作性强的管理体系,为同类企业推进“三位一体”预控体系建设,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积累了较成功的经验。

参考文献:

[1]李龙飞.三位一体安全管控体系关键技术[J].能源与节能,2019(01):131-132+189.

[2]王云祥,李伟东,贺德昭,刘国军,问荣峰.基建煤矿安全评价与风险预控研究[J].能源与环保,2018,40(08):29-32.

[3]本刊编辑部.强基固本 打造煤矿安全基础“升级版”[J].中国安全生产,2018,13(08):14-25.

[4]翟德元,孙鲁东,张灿君,初军政,方术伦.“三位一体”安全管控体系关键技术研究[J].煤矿安全,2017,48(12):228-230.

论文作者:孙玉富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2

标签:;  ;  ;  ;  ;  ;  ;  ;  

煤矿安全生产“三位一体”预控体系建设研究论文_孙玉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