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泰安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 泰安 271000
摘要:在建筑工程项目,主体的结构施工质量对于建筑整体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在实际的过程中,应当根据施工需要,选择合理的、科学的、先进的施工技术,并且落实每一步的施工,从而将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大大提高,从而在推进建筑行业稳健发展的同时创造最大化的社会及经济效益。本文对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技术要点及质量控制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技术要点;质量控制
建筑工程的主体结构施工是工程施工中最为重要的环境,其直接影响着建筑的整体施工质量。在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施工人员一定要制定完善的施工计划,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确保工程主体结构施工的顺利开展。在实际的工程施工中,会涉及到很多不同的专业与技术,对此施工管理人员应当加强对现场的管理,引进先进的施工技术,最大程度上确保建筑主体结构的施工质量,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持续稳定发展。
1 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技术要点
1.1钢筋工程
建筑工程中墙体、柱体以及梁等结构的强度是由钢筋所决定的,同时,由于混凝土与钢筋有较高的粘结力,故采用钢筋与混凝土搭配来将混凝土的强度提升。为确保钢筋工程,需要考虑以下几点:①对于钢筋要进行严格的挑选。不仅要根据设计中的需求,对钢筋的结构比、种类、尺寸等进行明确区分和控制,且从采购到使用时,都需严格分类,避免施工过程中使用错误。②考虑钢筋的连接方式。其中涉及到钢筋所受力的方向,以及钢筋的直径,当钢筋直径不足22mm 时,应采用搭接的方式;当钢筋属于水平受力,并且钢筋的直径超出22mm 时,则应采用冷压连接的方式。此外,还应充分明确钢筋所用位置与接头数量和尺寸。③钢筋的绑扎。钢筋的绑扎要考虑好间距和排距,且需要依据方向来设定好钢筋的长度,绑扎时应多采用十字扣,并要在模板安装结束前进行钢筋的绑扎。
1.2 混凝土工程技术
(1)为了保证施工的质量,主体结构的建造除了在钢筋的选择上面有所要求之外,还要在混凝土工程技术上有所要求。混凝土的选材主要是使用商品预制混凝土,采取一次性浇筑的方法进行浇筑,并在浇筑的过程中使用高振频的振动器进行振捣,使混凝土快速沉淀和定型,防止剪力墙内的钢筋出现交叉或者大的移位现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为了保证混凝土的质量,要对混凝土的配制进行质量控制,过稀或者过硬的混凝土都不能进行浇筑。如果水过多,和砂石水泥等材料的配制不合理的话,会造成混凝土整体过稀,不能达到进行施工的墙体的强度要求,所以不能进行使用,如果水过少而其它的配制材料过多的话,会造成不必要的浪费,这对于企业的经济效益来说是不可取的,所以要合理地尽心混凝土地配制,对使用的材料进行严格地控制。
(3)在主体结构的施工过程中,要使用到许多模板工程,所以要在建筑剪力墙的过程中通过预设钢筋头来对墙角进行保护,防止其微小变形,对已经安装好的钢筋进行不要进行强烈地碰撞,避免其对楼板的稳定造成影响,导致楼板出现位移的现象。
1.3 混凝土浇筑工程
建筑主体的框架均是由钢筋和混凝土搭建,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也要有相应的施工技术要点,才能确保此组合结构能够承受巨大的载荷。对于混凝土浇筑工程,其所涉及到的方面极其广泛,墙体、屋面、柱体、以及梁等结构都能够采用混凝土浇筑成型。其中,浇筑柱体时,要严格控制好水泥的搅拌时间,且厚度宜控制在40cm 左右,还要严格控制浇筑施工,防止浇筑表面出现蜂窝等情况。浇筑梁结构时,要确保梁体的水平面在浇筑时受到严格的控制,这样会对后期的施工产生一定的便利,避免施工工期的延误。此外,混凝土的整体浇筑要具有连续性,在对混凝土进行搅拌过程中,不仅要均匀搅拌,且要做到全面、彻底的搅拌,以使得其中的石灰能够与水泥进行充分融合,使混凝土的强度得到有效保证。
1.4 模板工程
模板是对混凝土浇筑进行有效保护和有效支撑作用的部分,其能够有效的保障混凝的浇筑质量。在对混凝土浇筑部分设置模板时,应注意材质的使用,对于柱体,通常采用钢质材料;对于构造柱则采用竹木模板;对于梁体和屋面等应采用竹胶板。模板工程中的施工技术要点主要体现在模板的支设和拆除上。其中,模板的支设或搭建的过程中,要使低端平齐,防止混凝土出现流失(跑浆)现象,而且,要在模板的搭建时将装修的厚度做固定的参考数据进行预设。在模板的拆除过程中,最为主要的便是确保混凝土的强度符合工程施工标准,当混凝土强度超过设计强度的一半,则可进行大部分模板的拆除工作,当混凝土强度完全符合标准,且在确保不会使混凝土的边角和棱等受到损伤后,才能将模板进行完全拆除。此外,模板的拆除工序要与混凝土浇筑工序一致,即先浇筑位置优先拆除,后浇筑位置延后拆除。
1.5 砌体工程管理
砖体的垒砌过程被成为砌体工程,此阶段的施工技术要点主要为:以层作为单位,两层间的砖体要进行规范化的错位垒砌,以加强施工整体的强度及稳定性。当遇到砖体结构不完整,其中有孔洞存在时,则应将带有孔洞的位置与砌体的受力面垂直,以防止砌体的整体载荷能力降低。当砖体之间用水泥进行粘合时,要确保砖体之间的缝隙被水泥浆填满,并要保证八成以上的粘结度。此外,在进行砌体工程时,切记不可采用水源或水管对砌体进行冲刷,以免造成粘结度降低,进而影响建筑主体结构的稳定性。
2 高层建筑主体结构的质量控制
2.1 材料控制
主体结构中用到的材料种类有很多,有混凝土、钢筋等,这时,材料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整个主体结构的强度和耐久性。高层建筑施工单位,需要对这些施工材料进行全面的检查,和现场的使用过程进行规范,确保材料的质量,维护它们的根本性能。在对这些材料控制时,一定要做到全方位,对它们的进场、存储及使用的过程都进行相关质量检验,根本上解决使用低质量材料的行为,注意粗存条件,防止对材料的性能产生影响,当然,最重要的是要保证材料达到相关使用标准,增加材料实际的应用。
2.2 设计控制
对主体结构的设计方案进行控制,在质量控制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设计方案是施工过程的基础,没有一个好的方案很难进行施工,所以控制好方案设计,使施工设计更加的规范。例如:在设计主体结构方案的时候,设计人员需要到施工现场进行观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计,落实一些详细的工作,对一些要点进行重点说明,是施工方案能够更好地指导现场施工。
2.3 技术控制
主体结构的施工技术,具有很明显的协调性和整体性,因此我们需要安排好相关的技术管理工作,控制技术质量。采取施工过程中不断对照相关案例,完成一项施工后就要进行重复性检查,确保相关技术的准确,降低潜在危险的几率。除了这些,还要注意测量技术的控制,控制好轴线、标高和垂直度,防止产生测量误差。
总之,高层建筑中的主体结构对其稳定性和安全性有着极大的影响,因而引起了人们更广泛的关注。在进行高层建筑主体结构的施工时,需要根据高层建筑自身的施工特点和施工要求,合理的选择施工的工艺,并严格的控制好各个施工流程的质量,及时的创新和应用新的施工技术,降低施工成本,从根本上确保高层建筑主体建设施工的质量,促进我国建筑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钱辉. 浅议建筑主体结构施工技术方法[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7(03)
[2] 周洪彬. 建筑主体结构施工技术重点分析[J]. 建材与装饰. 2015(49)
[3] 黄龙华. 建筑主体结构工程的施工技术简述[J]. 江西建材. 2016(18)
[4] 周华山. 建筑主体结构施工技术要点探析[J]. 建材与装饰. 2015(45)
论文作者:杨绪亮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24
标签:混凝土论文; 钢筋论文; 结构论文; 主体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模板论文; 过程中论文; 《防护工程》2017年第1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