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电力工业的快速发展,电力需求也在不断上升。这就要求电力行业要进行改革创新,大力引进先进技术。促进电力工业的发展。电力自动化技术在电气工程各方面的作用,结合计算机技术和新的通信技术,不仅可以提高供电质量和工程的稳定性,同时也可以降低电力工程的经济成本减少了电力工程的经济效益,满足了人们的巨大需求。电力自动化技术在电力工程中的应用,对我国电力工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电力工程;电气自动化;具体应用;发展战略
引言
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运用极大的促进系统的优化与完善,同时确保电网输送的安全有效性,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应用中充分显现出自身的优势功能,并且可以保障系统运行的安全与可靠性。本文中简要阐述了目前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的具体应用情况,然后从不同角度概述其应用的具体价值,以推进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性。
1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实际运用意义
1.1提升电力工程自动化的水准
我国科学技术的进步也带动了电气自动化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电气自动化技术使得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水平明显提升,促进电力工程良性发展。随着电气自动化技术的进一步应用,也对电气设备的相关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对现有的电气设备进行有效的更新升级,促进企业设备的及时更新。此外,通过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电力工程管理也变得更加科学合理,满足现代化信息发展的要求。
1.2维护简单方便
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工程中的有效应用,还能提高维护工作的效率,使得维护更为便捷。虽然电气自动化技术在技术水平上要求较高,但是在进行维护时,则便利性大大提升。由于电气自动化设备与计算机等设备建立起紧密的联系,因此,可以直接通过终端设备的操作来完成相应的维护工作。在日常维护的过程中,相关人员只需要输入相应的数据以及信息,便可以完成对相关数据的调整,使得设备达到维护要求。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同时进一步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2电力工程中应用的各种电气自动化技术
2.1现场总线技术运用
所谓现场总线技术,也就是在电力自动化控制系统之中,针对运行路线与设备,实施管理的有效技术,借助上述技术,在连接所有设备与装置之后,从而形成比较全面通信网络,主要包含电力系统的两个方面,分别是施工现场、内部控制中心,做好相应的仪器与装置。在以往的施工过程中,假设出现设备与装置连接问题,即会导致接连线路的差异性,在这样的情况下,实施统一化设备与线路管辖,则无法实现最佳效果。自从现场总线技术运用以来,可以最大限度解决以往的技术缺陷,在终端计算机设备中,能够实现不同线路的管理,从而促使其在电力系统中的运用更为得力。从技术角度分析,现场总线技术具有自身的优势特征,其主要是借助感应器与设备,从而将有关信息诸如电阻、电压等等,还有相关的数据,将上述内容能够立即送达监控计算机设备,然后计算人员借助相应的公式,从而对数据进行分析与处理,再通过计算机程序指令下达。现场总线技术的不断完善从而促使其在电力系统中的运用越来越普遍,其应用范畴也在逐步拓宽,强化系统彼此的关联性,这为信息的沟通奠定良好的基础要素。
2.2光互连技术的应用
电力系统而言,在其自动控制领域,还有继电保护装置中,光互连技术可谓是非常常见,这是一种极为普遍的技术。具体来说是指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在实施自动化管理时,有效控制其运行状况,并且对其继电保护予以统一控制与管理。电力系统实际运行过程中,继电保护极其装置发挥非常关键性的作用,在其出现故障时可以保障其得以有效解决,这不会影响到运行的效果与质量。所以电力系统实际运行过程中,必须要对继电保护系统及其装置给予保护,对其进行双重控制。光互连技术能够解决上述问题,在电力系统实际运行过程中,借助网络编程与电子信号的信号传输,实施监测运行状况,这样才能从根本上避免上述情况的出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电力系统中,应用光互连技术,主要是具有以下特征:首先,电力系统运行中,电容负载,其无法对该技术造成威胁,从根本避免影响运行;其次,防止传统扇出数的限制,提升工作效率;最后,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其自身具有两个极为独特的优势,其一,系统运作极为灵活;其二,干扰性极好,这样能够确保电力系统安全性,实现稳定运行,为继电保护给予全方位的支持。
2.3主动对象数据库技术
现阶段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的应用中充分发挥其自身的功能性作用,尤其是在自动化管理系统的监控,还有监视方面,这其中主动对象数据技术是比较常见的类型,这也意味着上述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相对来说比较广泛。对于主动对象数据库而言,其在软件开发、继承与封装,再到软件工程等方面,都发挥极大的功能性作用,甚至关系到系统软件开发。在现有电力系统中,主动对象数据库技术得以广泛运用是基于其自身的优势性能,并且在很多领域得以任何,并被接受。相较于传统技术来说,其自身的优势性可谓是展露无疑,这其中比较显著的特点是主动功能,还有对象技术层面。其可以按照编订的触发程序,这样能够完成对内部数据的实时监控,上述技术的运用对电力系统而言是里程碑式的跨越。由于电力系统本身的复杂性特性,而且系统相对比较庞大,在其运行过程中,数据量是非常多的,这就需要及时的收集信息,所以在电力系统之中,则必须要实现自动化管理与控制,对数据信息进行有效的采集,然后完成自动化系统操作,从长远角度分析,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作用可谓是日渐突出,满足当前大众的不同需求。
2.4变电站自动化
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运用取得了极为显著的成效,在某种程度上推动了电力的发展。而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的中的应用已是非常普遍的情况,变电站自动化技术的运用,主要是借助现代通信技术,还有计算机技术,同时结合电子与信息处理技术等等,这可以最大限度实现变电站设备的优化组合,完成优化设计,变电站的所有设备,都可以对其进行实时运行监控。对于变电站自动化而言,能够满足变电站所有的操作运行,此外,还可以实现电网调度自动化,从而推进电力生产实现现代化。通过这种综合性自动化监测系统,可以最大限度保障变电站运行的稳定性,减少运行维护成本,电网输出实现高质量,确保经济效益。
3电力自动化技术在电力工程中的发展战略
3.1推进技术数字化,不断提高运营效率
在电子自动化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电力工程质量得到提高,运行速度得到提高。从标准化,管理,设计,运行到维护的过程中,各个阶段的运行效率得到了提高。电力工程整个运行过程逐步完善,电力系统得到优化。
3.2利用互联网技术促进数据分析和共享
在互联网时代,计算机技术起着重要的作用。电力自动化技术在电力工程中的应用必须以互联网技术为基础,不断完善数据共享,实现数据信息的监控。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提高电力过程的安全性。
3.3追求智能自动化技术,不断推动电力优化调整
电力自动化技术必须准确无差,自动化系统能智能调整电力工程运行过程,从而提高电力系统运行效率。加强人员管理控制,并将其与智能自动化技术等级体系相结合,以保持动力工程的稳定性,促进动力工程的优化。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电气自动化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在多元化时代背景下,依旧需要进行技术创新,扩展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范围,只有强化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创新,才能够更好的推动电力经济的发展,进而实现国民经济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王磊,席照才.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工程中的应用探究风分析[J].工程技术:全文版,2016(12):00230.
[2]高鹏羽.浅论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工程中的应用探究[J].工程技术:全文版,2016(12):00209.
[3]怀轩.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工程中的应用探究分析[J].工程技术:文摘版,2016(12):00089.
论文作者:王海蓉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2
标签:技术论文; 电力系统论文; 电气自动化论文; 电力工程论文; 电力论文; 过程中论文; 设备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2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