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合作学习中教师干预的案例研究论文_龚晓琴

初中数学合作学习中教师干预的案例研究论文_龚晓琴

龚晓琴 湖南省张家界市永定区国光实验学校 427000

【摘要】合作学习属于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其被广泛应用于教育领域中,初中数学教学也不例外。对于中考总复习的九年级学生来说,这种学习方法为紧张、枯燥的数学复习增添了乐趣,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合作学习并不是单纯的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还包括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合作。在学生合作学习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此时就需要教师进行适当的干预,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因此,本文将阐述初中数学合作学习的作用,而后讲解了教师干预对于合作学习的重要意义,并对初中数学合作学习中教师干预的案例进行了分析研究,以期提高初中数学合作学习的效果。

【关键词】合作学习;初中数学;中考总复习;教师干预

中图分类号:G626.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2051(2019)07-014-01

一、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化,小组合作学习逐渐得到初中数学教师的广泛认可和迅速推广。合作学习改变了传统的“教师教,学生学”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在学习初中数学过程中,通过合作学习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充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调动起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并且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团队精神、竞争意识和创新能力,建立起新的师与生、生与生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在中考总复习中,重复学习已经学过的内容,学生难免会感到单调乏味,致使学习热情下降。这时,教师可以通过合作学习的方法来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复习,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初中数学合作学习中教师干预的意义

1.能够实时了解学生学习动态

在初中数学合作学习的应用过程中,教师进行适当的干预,能够让教师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虽然合作学习强调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但是老师还是需要对学生合作学习的过程进行监督,这样才能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予以解答。初中学生的思维正处于活跃时期,在小组讨论过程中学生很容易被其它事情所吸引导致时间被浪费。教师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机会,同时还要监督学生自主学习的效果,以免使合作学习流于形式化。

2.可以第一时间为学生答疑解惑

初中数学课程中存在很多重点难点,如果个人独立思考没有思路或小组讨论没有结果时,教师可以提出一个正确的思考方法,引导学生把答题思路整理清楚。教师在合作学习结束之后,将容易遗漏的知识点和疑难问题记录下来统一进行讲解。

3.有助于培养学生相互学习、相互合作的能力

在传统教学中,遵循的是“老师讲、学生记”的单一教学模式,学生之间很少有交流的机会,达不到共同进步的目的。而合作学习强调的是交流与协作,当遇到问题时大家可以集思广益共同找到答案。教师能够培养学生之间互相交流、互相学习、互相合作的能力,从而提高数学成绩。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初中数学合作学习中教师干预的案例研究

1.提高学生合作学习的积极性

想要提高合作学习的应用效率,老师要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合作学习中。例如,在讲“轴对称图形的性质”这节课时,教师可以将学生进行分组,让每个小组成员都动手画一画、折一折、剪一剪,做出不同的轴对称图形,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热情,再让学生通过讨论找到轴对称图形的共同点,然后教师对学生讨论的结果予以总结归纳。这样学生就很容易掌握轴对称图形的特征,为下面的学习、练习作好铺垫。

2.合作学习中教师予以适当提示和引导

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遇到瓶颈,这就需要教师进行适当干预,引导学生的思维往正确的方向发展。例如,“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应用”这节课中,有这样一道题“小明与爸爸、哥哥三人玩跷跷板,爸爸体重为74公斤,坐在了跷跷板的一头,体重是哥哥二分之一的小明和哥哥一起坐在另一头。可是爸爸的一端仍然低于兄弟俩一端,后来小明找来一副8公斤重的哑铃,放在他和哥哥坐的一端,这时爸爸被高高地跷起。请同学计算出小明的体重约多少公斤?”。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思考:他们三人坐了几次跷跷板?每次的情况怎样,经过小组讨论研究后自主发言,学生很快就会发现其中的不等式关系:爸爸体重>小明体重+哥哥体重;爸爸体重<小明体重+哥哥体重+一副哑铃重量。然后老师再提示学生根据前面学过的列方程组的方法来列出不等式组,最后让学生分组合作、交流探讨来理清最终的解题思路,得出正确答案。

3.教师要对合作小组的人员分配进行干预

对于合作小组的人员分配,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性别、性格爱好、学习成绩等进行合理、科学的分配。合理均衡的分组能使同学之间取长补短,提高合作学习的质量。例如,在数学中考总复习阶段中,教师在分配复习小组成员时,不但要考虑男女比例,还要平均分配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和成绩落后的学生,同时也要根据学生的内、外向性格合理安排。当小组内成绩较差的学生在复习时遇到问题,可以向组内成绩好的学生请教,这样既帮助了成绩差的学生解决问题,又使成绩好的学生温故知新。通过教师干预小组成员的分配,来促使学生之间相互带动、相互影响、相互帮助,以提高学生的复习效率。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现阶段合作学习已经成为初中数学教学的主要形式。通过合作学习的案例分析不难发现,初中数学合作学习离不开教师的适当干预,通过干预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强化学生的合作意识,从而使合作学习更加顺利的进行,提高学生数学的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王晓霞.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数码设计,2017,6(09):272.

[2]魏煌胜.浅析合作学习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7(08):40-41.

[3]王辉国.初中数学合作学习中教师干预的案例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5(24):28.

[4]盛小兵.小组学习中教师干预案例分析——以初中数学为例[J].数学教学通讯,2015(04):45-46.

论文作者:龚晓琴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教师》2019年7月刊

论文发表时间:2019/5/22

标签:;  ;  ;  ;  ;  ;  ;  ;  

初中数学合作学习中教师干预的案例研究论文_龚晓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