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网络文化传播中的“鲁迅现象”_鲁迅论文

论网络文化传播中的“鲁迅现象”_鲁迅论文

论网络文化传播中的“鲁迅现象”,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鲁迅论文,文化传播论文,现象论文,网络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进入网络时代,鲁迅作为网络文化传播中的重要内容,一直为人们所关注。它显示出鲁迅研究开始进入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民间化、大众化的阶段。当鲁迅进入网络而被广泛传播时,鲁迅形象原有的符号指代、意义指向和文化内涵都发生了相应的变化。网络的虚拟性、实时性、互动性、隐蔽性和开放性,都为大众对鲁迅的再认知、再定位、再塑造带来新的挑战,同时也为进入网络时代的鲁迅研究提出了新的课题。

对于网络文化传播中的鲁迅现象,如何予以学理上的探讨,应引起鲁迅研究界的重视。传播学原理揭示出文化传播的特点是“一个心灵可能影响另一个心灵的全部过程”,是“对一系列传递消息的讯号所含的内容的分享”。[1](53)当鲁迅作为文化传播对象,藉网络进行广泛而互动、开放式的传播时,在这种“分享”中,传播主体和接受主体都对鲁迅的再认知给予了主体方面的充分想象和新的感知。传播过程始终都蕴藉着对鲁迅的认同或排斥的文化心理,其传播与可塑的自由度相当大。从社会文化心理的分析角度上来看,探讨网络文化传播中的鲁迅现象,将有助于摆脱以往对鲁迅认知上的单纯性的意识形态定位影响,真正认识和把握住鲁迅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与价值。尤其是在结合民间性的舆论导向,更能深入地认识和把握住鲁迅作为一代文化伟人的历史功绩和价值意义。

网络文化传播具有大众传播属性和特征。大众传播是一个逐渐汇聚的舆论过程,活动于一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之中,并产生广泛的影响。丹尼尔·麦奎尔等人指出,大众“传播过程实际上是永无止境的”,它是“社会的一个结合部分”[2](23)。随着网络的普及与网络的言论自由(注:此处所指的言论自由不是法律术语,而是大众传播学的专业术语.),任何人都可以通过网络提供的诸如BBS、QQ、MSN、EMAIL和聊天室等方式,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言论,进行包括个体对群体、个体对个体、群体对群体、群体对个体等方式的对话交流,也可以通过制作网页,建立网站,对外发布、传播信息。网络的发达,为大众文化传播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互联网打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使人们能够突破文化与语言障碍,进行跨文化的交流(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网络文化传播的迅速发展,为鲁迅成为大众文化传播对象提供了一个宽广的交流平台。据不完全统计,通过全球知名的Google引擎检索“鲁迅”(简体和繁体中文检索,不包括英文或其他语言的检索,时间为2004年7月28日,下同),符合检索条件的约334,000项(不包括图像网页,下同)。通过国内知名的“搜狐”引擎检索,有133 825项符合检索条件,而通过“百度”引擎检索,符合条件的相关网页就多达951 000篇。由此可见,在互联网上,鲁迅所涵盖的面是相当广泛的。值得注意的是,许多有关鲁迅的网站或相关网页的建立、制作、发布,并不是官方或相应的组织行为,而是民间的自发行为、个体行为。这说明在网络文化传播中,鲁迅的影响力是非常大的。来自民间性的、个体性的网络文化传播,说明鲁迅的大众文化价值具有坚实的社会基础。

深究网络文化传播中的鲁迅现象,不难发现,网络交流平台的构筑,为人们走进这位20世纪最为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的心灵世界提供了便利。网络不仅为随意下载鲁迅作品提供了快捷的服务,而且也为随意性地发表评论鲁迅的帖子提供了交流、沟通的园地(注:如“新语丝”网站:http://www.xys.org/pages/luxun.html www.xys.org/xys/classics/Lu-xun/Introducion.txt就提供了可随意下载的、根据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出版而校对的《鲁迅全集》索引.另外,像黄金书屋——鲁迅:http://goldnets.myrice.com/author/3/20297.html就设置了这些栏目:作品列表:详细介绍,全文阅读链接搜索,书评区,鲁迅文集—朝花夕拾,我要评论,书评一览;鲁迅文集—彷徨,我要评论,书评一览;等等.“亦凡书库”网站:http://www.shuku.net设有《鲁迅全集》的全文以及相关的评论文章和著作,设在国外的新加坡的“立地网”:http://www.lidicity.com采用多媒体的传播方式,将徐惠民于1973年创作的广播剧本《鲁迅传》,以配有图片和声音(音乐)的方式在网上播出,不少网站都推出了有关鲁迅作品和评论的在线阅读,并提供论坛或留言簿进行交流.)。从对网友所发帖子的内容分析上来看,总的来说都表现了对鲁迅的崇敬之情。不少网友都结合自身对鲁迅的认识,表达了对鲁迅的认同。一位名为“鸟朦胧(cryo-)”的网友这样写道:“他(指鲁迅)是上帝!真正的文人,思想家!”名为aiai的网友则这样写道:“中学时,我们很讨厌鲁迅的文章——考试时占分特大又出了名的晦涩难懂。年纪渐长之后,才发现我的生活中不能没有他的文章来答疑解惑!是他,使我擦亮了眼睛,坚持了‘独立的思想,自由的精神’。我们的生活中不能少了他——虽然他的尖锐使我们心痛[3](37)。”这些匿名发帖子的网友,应该说在言论自由方面,是不受任何干预的。从大众文化传播的角度上来分析,可以说这种自发性的言论,深刻地反映出了鲁迅在民众心目中的真正地位。传播学认为,在大众文化传播当中,享有声誉的传播对象总是能够代表一种民意,反映一种心声,并引发人们对传播对象更多的态度改变。传播学者宣伟伯指出:“要是传者在听众心目中是他所讲题目的专家或者不是想借演讲来替自己宣传或图利,便会比专家、又不客观的传者更能引发传通(传播)的效果。要是传者兼具二者——既有权威又值得信任,便能得到更大的效果[4]。”鲁迅在大众心目中的地位,显然不是那种“想借演讲来替自己宣传或图利”所炮制出来的。如果说官方宣传往往具有鲜明的官方意图,那么,民间性言论所表达的情感和意见,则往往是一种不受某种外在旨意而表达的真实情感和态度。

网络文化传播的互动性,为不同观点的交锋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在网络时代,任何一种文化现象,都可能引起网络的大讨论。如网络展开的有关鲁迅评价问题,就为不同的观点进行互动式的交流提供了园地。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的网站(特别是其“强国论坛”)——“人民网”(http://www.people.com.cn)在“观点专栏”里,就设有“鲁迅在今天的意义”一栏,分别以“呼唤鲁迅”、“解读鲁迅”、“应用鲁迅”和“怀念鲁迅”四个不同的专题,汇集了网上对鲁迅的各种评价,为大众参与对鲁迅的评价提供了丰富的材料和依据。还有像针对贬低鲁迅的现象,作家陈村就曾在国内著名的文学性综合网站——“榕树下”(http://www.rongshuxia.com),发表了题为《我爱鲁迅》的文章,直抒己见:“我写过一点和鲁迅有关的文字。比如写过《谁在讨厌鲁迅》和《看先生骂人》。……文学还是镜子,可以照见愚蠢或智慧,心地坦荡或心术不正。鲁迅就是镜子。他与别的镜子不同的是,这面镜子前,小丑太多了。……我眼里的鲁迅是个作家,作家本来的意思是要读他的作品,而不是请君借他作品干自己私活的人,我愿意一次次地读他,而不想任何理论,不去想人家见他死了强加给他的那几种伟大(注:转引自http://www.rongshuxia.com.)。”曾在网上广为流传的王朔《我看鲁迅》一文,许多网友就对此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名为“许冠楠”的网友就发表了题为《我眼中的鲁迅》一文,指出:“鲁迅,永远值得体味和纪念的伟人。即使他依然离我们很远,也不能阻碍我对他的敬意,尤其为了他那份独战的勇气。作为革命先驱,他肩负匡复中华,振兴民族的重任;作为思想家,他力图变革清除残留的旧文化旧思潮;作为中国文人他又比常人更敏锐清醒地意识到中国正处于一个黑屋子,而自己却无能为力,这些于他都太痛苦。然而他却顽强地经受下来,依旧倔强地匍匐前行。虽然我至今仍不能说喜欢他,但鲁迅在我眼中,在人民心中的份量,在中国乃至在世界上的地位是不会更改,不可代替(注:转引自http://www.fz.shtu.edu.cn.)。”在针对“中学生该不该读鲁迅”的讨论中,网上的气氛也十分热烈。有的人认为“中学生读鲁迅易引导学生负面看社会”;有的则认为“中学生应该读鲁迅,指出学习现代文学知识而不知鲁迅,如同学唐诗而不知李、杜,读古典小说而不读红楼。更何况在中国人的精神发展史上,鲁迅有着其他杰出人物不可替代的意义。此外,鲁迅在文体、语言等诸方面都有着独特的贡献。选取哪些篇目,用什么样的思路与方法引导中学生理解鲁迅的价值,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但这与取消鲁迅作品是两码事(注:转引自http://www.hangzhou.com.cn,http://www.zjonline.com.cn)。”通过网络提供的交流平台,大家理性地探讨所关心的问题,这对于文化传播自然是相当有利的。威尔伯·施拉姆指出,传播并不是一种纯粹的个人行为,也不是某一个社会组织单方面的事。一些文化内容一经传播就具有相应的社会影响效果,况且大众文化传播活动的渗透力往往是指向社会的每一个层面,每一个角落,所引发的社会效应是广泛的,甚至是导致社会变革性的,因为“信息状况的重大变化,传播的重大牵连,总是伴随着任何一次重大社会变革的。”[5](38)由此可见,透过网络文化传播了解大众参与对鲁迅的讨论、评价和表达对鲁迅的情感,从中就可以了解鲁迅在大众心目中的真正位置,正如一位名叫forgold的网友在题为《我爱鲁迅》的帖子上所写的那样:“鲁迅一直是我偶像,他浑身上下没有一根软骨头。凡是他反对的他都要说,他赞同的也毫不掩饰。他是一身傲骨,加一腔报国的热情。我劝天公重抖擞,多为人间降鲁迅[3](30)。”一般地说,网络世界的鲁迅,往往是一个真实的鲁迅存在。它是一个可以被还原、也可以被颠覆,可以被神化、也可以被贬斥的传播对象。正是这种民间话语及其大众情感的真实流露,反映了进入网络时代的鲁迅研究,呈现出一种民间化的趋向。可以说,网络文化传播中的鲁迅现象,其中所反映出来的民间性的认知理念、研究方法和价值取向等,都有别于来自官方或经院式的那种习惯从观念(概念)出发,以事先预设的结论进行逻辑推导式的研究。从对鲁迅认知的最朴素的情感出发,网络文化传播中“鲁迅现象”,重新传达出了“回到鲁迅”的声音。

然而,鲁迅作为大众文化传播的重要内容,究竟在何种程度上传递了大众对鲁迅的真正认知?或者说,在网络的虚拟世界中,鲁迅的形象是否也还存在着某种程度的虚拟化?如果说虚拟世界更能彰显人性的两面特征,那么,在网络文化传播中的鲁迅形象是否还具有真实的价值?鲁迅的意义在民间是否也存在被颠覆和被解构现象?从传播学的角度来看,大众文化传播中的任何一种现象,其实都具有建构和解构的两种效能。传播学奠基人之一的拉扎斯菲尔德和他的助手罗伯特·默顿曾指出,大众文化传播一般具有三个功能,即授予地位的功能(给某些个人、团体、政府以声望,提高他们的社会地位)、促进社会准则的实行功能(揭发偏离社会准则的倾向,使公众重申并实行社会准则)和麻痹精神的消极功能(与日俱增的大众传播品可能无意中使人们的精力从积极地参与事件转变为消极地认识事件)(注:参见拉扎斯菲尔德等:《大众传播的社会作用》[M].中国社科院新闻研究所:《传播学(简介)》[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1983.157-183.)。进入网络时代,大众通过网络传播对鲁迅的认知情感,从某种意义上说,在价值取向多元化,意义世界仍然存在“信仰缺失”的情况下,鲁迅在民间往往被当作一种精神性的符号或人生信念符号而广为流传。

网络文化传播中的鲁迅形象,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传达了民间将鲁迅精神作为人生信仰标志的一种心声。不少网友在发帖子时,都自发地表达了这种意愿。如“鲁迅纪念馆”网站(www.cycnet.com)的“民族魂留言版”中就有这样的留言:“先生,请允许我这样称呼您,您也是我唯一能称得上先生的人!从初中开始,在语文课本上就学习您的文章,那时对文字等等的理解还很欠缺,总觉得您的文章太难懂了。上高中的时候偶尔买了一本您的鲁迅全文,不知道翻了多少遍,有时间的时候就看,从中明白和理解了您文章的意图和那种深深的感染力。大学快结束了,那本书一直保留着,有时候不在身边,就去学校图书馆看。至今快6年多了,那书一道折痕都没有,我非常爱惜您的大作以及敬爱您这位伟大的思想家,革命家与文学家!我想您的作品和思想会伴随和鼓励我的一生!向您致敬,伟大的先生!”类似这样的帖子,网上可以说比比皆是。一位名为“于仲达”的网友,在题为“鲁迅留给我们的茫茫暗夜”文章中这样写道:“我出生在一个没有信仰的时代,已经不存在一个既定的生活模式,信仰的失落让人孤独。人活着有什么意思?一片一片的茫然。没有人知道为什么而活着,也许活着只是为了活着。为‘赎罪’?我不信基督;为‘人民’?谁都知道是扯淡;为‘幸福’?叔本华早就有言“人生就是痛苦”;为‘价值’?世界本身就没有任何价值:为‘人类’?谁能证明人类现在走的‘文明’之路就是正确的……,也许真的应该如那些世俗的唯‘物’主义者,只信物质,不谈信仰。那你告诉我,我一生追求那些物质又有什么意义?我相信没人能回答。信仰没有对不对的问题,只有信不信的问题。夜幕落下了,黑暗依然笼罩着大地。‘过客’迈着受伤的脚,踉踉跄跄地向前走去了……”(注:转引自http://www.21ren.net.)从文化传播和社会文化心理的分析上来说,这种民间自发性的对文化伟人的崇敬心理,乃是一种追求信仰,探寻意义的表现。因为在对信仰的追求中,生命的欲望才能呈现出对人生意义的诉求,正如弗兰克所指出的那样:“寻求生命意义的本身也就是‘使生命有意义’,就是揭示和带来生命意义,……使世界和生命有意义的企图,只有通过超世界、摆脱它的诱惑,通过在超世界的永恒存在中确立自身,才能实现[6](232-235)。”在世俗文化强大的中国社会,一般不提倡建构“超世界”的彼岸之神,但网络构筑的虚拟世界,则在一定的程度上为世俗生活提供了这种“超世界”的可能。通过网络虚拟世界所表达出来的对文化伟人的崇敬心理,尽管其中也可能夹杂着某种不成熟的因素,然而,它所传达出来的认知情感,可以说是真实的、真诚的。

毋庸置疑,网络文化传播也产生了诸多弊端。在各种传播符号交织中形成的民间非理性情绪,也存在着颠覆鲁迅,解构鲁迅的现象,存在着不少空洞、无序,甚至是无聊性情绪宣泄等问题。葛涛编选的《网络鲁迅》一书也列举了一些较为典型的个案,并以“粗鄙化”、“亲昵化”、“混融”和“戏谑”的总结,对此进行了认真的探讨[3](197-210)。仅从语言上看,网络语言虽然别出心裁、风格活泼,但使用上表现出很大的随意性。各种语言符号的杂糅,如I服了U(我服了你),我T你(我踢你)之类:怪字、错字、别字层出不穷;不伦不类的口语、方言、国骂等也比比皆是:有的句子则完全是病句,乱用或不用标点符号,任意堆砌词语等。这种极为个性化而又无视汉语语法的表达,的确给网络文化传播的鲁迅形象带来了某种混乱。不过,从这种情绪性戏谑当中,倒也可以窥见民间对鲁迅的真实态度。在网络的虚拟世界里,其实真正值得注意的倒不是这种对鲁迅的情绪戏谑,而是要对在网络文化传播中所引发的非议鲁迅现象进行认真思考。因为通过网络所引发的大讨论,以及民间态度,倒是真实地记录了当代中国社会对重构价值观的再思考和对新的意义系统再选择的精神轨迹。

在当今中国思想文化界,非议鲁迅也同样成为网络文化传播的一种现象。作为历史人物,出现不同看法是一种正常现象。然而,透过这种非议现象,留给人们思考的应是:为什么要非议鲁迅?非议的鲁迅是不是真正的鲁迅?无须讳言,在以往的造神运动中,鲁迅常常被神化,从而导致一些人的反感。造神运动所呈现的鲁迅,当然不可能是真实的鲁迅。非议造神的鲁迅,也无可非议,而非议作为一种精神现象、文化现象而出现的鲁迅,则暴露出当今中国思想文化界的一种价值失落和整个社会文化心理的一种浮躁与非理性倾向。进入20世纪90年代之后,一股以“告别革命”为宣言的新保守主义思潮,也同样藉网络而蔓延。倒不是说“五四”不能反思,但反思的前提应置于对传统的反思之上,而不是回归对传统的简单认同。正是在这种新保守主义浪潮中,一些本来以鲁迅精神传人自居的知识精英也开始指责“五四”新文化运动造成了中国文化的断裂。在这种思潮影响下,鲁迅自然要遭到非议。尽管在网上一些人用心良苦地为鲁迅辩护,努力挖掘他身上的传统因素,甚至把他打扮成传统的继承者,但是,正如李新宇所指出的那样:“这种辩护事实上已经从根本上否定了鲁迅。因为离开了对传统的批判就没有鲁迅,离开了激进主义就没有鲁迅(注:转引自:http://www.cycnet.com.)。”此外,网上出现对鲁迅的解构,同样也传递着来自后现代主义文化挑战的信息。如果说网络本身就是大众狂欢的场所,后现代主义所推崇的深度、平面化、回避崇高的价值指向,藉网络文化传播而广为流传,就对应了人性当中某种非理性部分,满足了来自民间非理性情绪宣泄的需要。因此,网络文化传播中非议鲁迅,解构鲁迅、颠覆鲁迅的现象,在某种程度上导致了对鲁迅作为民族精神的合理与合法性的质疑。应该说,这倒是值得鲁迅研究界认真思考的关键所在。

据《羊城晚报》的调查,51.47%的人认为网络的出现是一次从媒介到内容的彻底革命。它将会以其前所未有的开放性、自由性、参与性,对文化发展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网络文化传播所引发的冲击,有人寄予极高的希望,视之为“新文明号角”,但也有人视之为文化灾难的先兆。然而,不可否认的则是:一个空前的大众广泛参与的文化传播时代来临了。

鲁迅遭遇网络,是他作为大众文化传播对象,以及作为中国现代文化的一种精神标志在文化传播中所出现的一种必然走向。虽然在网络文化传播中,人们对鲁迅的再认知也暴露了一些问题,但放眼远眺,人们仍能从芜杂中看到希望。网络给予鲁迅的价值和意义以新的确认,提供新的传播方式,给鲁迅精神的普及性传播带来的是一场深刻的革命。对于网络文化传播中的鲁迅现象,需要进行学理意义上的引导、探索和规范。这样,在网络的虚拟世界中,就能够把对鲁迅精神的弘扬推向一个新的高度,使之走下神坛,进入平常百姓家,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大众文化精神。

网络文化传播的广泛性,使人们对鲁迅的认知也更加开放。网络使鲁迅在物理和心理世界迅速覆盖和无限延伸,几乎是一夜之间拆卸了文化传播的所有壁垒,使之呈现出全新的开放态势。这种开放性打破了以往以传播者为中心的观念,解构了一系列中心话语的权威,也打破了精英文化之于民众的“通道壁垒”。电子文本的共享性又颠覆了文化传播的专有性,让文化传播的公共空间最大限度地向大众敞开,传达大众的心声。此外,网络文化传播大大加快了信息更新的速度,传播的资源也前所未有地增多和丰富起来。鲁迅作为思想文化遗产在网上安了家,成为大众接触、分享这种文化遗产的最迅捷文本,给予人们以丰富的阅读印象。不仅仅文本数量大,同时各种文本所蕴含的丰富思想观念的多元并存及其相互碰撞所产生的心灵冲击,也使鲁迅作为文化传播对象广为流传。不同价值观通过网络表达出来,形成“众声喧哗”的场面,使人们对鲁迅的认知,朝着民间性、多样性、大众性的方向发展。网络文化传播不但没有使鲁迅及其精神失去其本色,反而使人们的认知增加了新的形式,新的品质,使之更加多元化了。

网络文化传播的大众传播属性,往往会促使社会文化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和速度迅速扩展,深刻地影响着社会文化的发展趋向。同时,大众传播又传递着社会文化传统、社会价值观念、道德准则等等,这些都对社会文化心理走向起到潜移默化的制约。因此,在将鲁迅作为网络文化传播的重要内容当中,需要对此进行有效的文化引导和相应的学理规范。尽管在网络文化传播中并不能搞舆论的强行推销,但可以根据网络文化传播的特点,通过诸如“安排公众讨论议程”等方式,达到像施拉姆教授等人所提倡的“媒介很少能劝说人怎么想,却能成功地劝说人想什么”[5](276-277)的效果。目前,在网络文化传播中,来自民间性的鲁迅言论还多停留在一般的感性层面,情绪性层面,缺乏经典性、权威性。虽然也有一些学者在网上发表言论,甚至主持网站专门开辟的“鲁迅频道”,(注:如张梦阳就在“搜狐”网站(http://www.sohu.com)主持“鲁迅频道”.)但总体上来说,影响力有限,这需要借助网络文化传播方式,进一步加强网络评论,使之具有权威性,经典性和影响力。从传播学的角度来说,网络文化传播具有整合功能。对网络文化传播的鲁迅现象进行学理化的整合,将会使传播的效果得到更进一步的增强,认同性将会得到有效的提高,“会使人产生一种‘同体观’倾向,把传播者和自己视为一体”[7](86),受众通过传播不仅真正了解了鲁迅的经典意义,而且也将根据传播者设置的“议程”(学理化的鲁迅探讨),修订自身的认知,调整对传播内容重视的程度(注:丹尼尔·麦奎尔等人认为,大众传播中的“议程设置”将深深影响大众的认知.参见丹尼尔·麦奎尔,等:大众传播模式论[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84-85.)。因此,强调学理化的引导和规范,将会促使网络鲁迅的传播、评价朝着健康、经典的方向发展。

在网络日益普及的时代,网络文化传播已成为社会文化传播的重要方式。通过“无障碍”的交流与沟通,它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整个社会的价值观的生成与发展。进入网络时代,作为大众文化传播对象的鲁迅,它将是一种“常态”而非“短效”的传播现象。因为网络鲁迅现象的出现,并不是由网络文化传播自身生成的,而是来自学界和民间共同关注和推动的结果,它所伴随的是当今中国社会意义普遍失落而出现的一种思想文化现象,是一种探寻意义重构价值的一种文化传播现象。无论是激情的赞美,还是无聊的诅咒,或者是有意的颠覆、解构,这种“众声喧哗”式的网络文化传播,正是网络民主精神的体现。一味的指责、封杀,从根本上来说是无济于事的。一种舆论的生成,实际上也反映了一种民意,甚至是一种社会文化发展的趋向。米尔曾指出:“一个意见只要是正确的,尽管一次再次或甚至多次被压熄下去,但在悠悠岁月的进程中一般总会不断有人把它重新发现出来,直到某一次的重现恰值情况有利,幸得逃过迫害,直至它头角崭露,能够抵住随后再试图压制它的一切努力[8](30)。”舆论的生成是不断汇集、演变的过程,它能否成为主流的舆论,取决于舆论自身是否真正代表社会意识的普遍价值。鲁迅作为现代中国最为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他的思想言行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现代中国社会意识的普遍价值。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网络进一步发展,网络文化传播将一定会给人们带来对鲁迅的更新、更全面的认识,使民众能够更深入地了解这位民族的文化伟人,领悟他的思想风采,从而使网络文化传播中的鲁迅现象,成为新的历史时期鲁迅研究的一个新生长点。

标签:;  ;  ;  ;  ;  ;  

论网络文化传播中的“鲁迅现象”_鲁迅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