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施工中的软土地基处理技术论文_于冠华

房屋建筑施工中的软土地基处理技术论文_于冠华

海阳市城乡建设事务服务中心 山东烟台 265100

摘要:在当前建筑行业的发展中,更加注重技术的应用。施工单位要施工项目的特点,结合施工区域的特点,选择相应的施工技术,要将提升施工质量作为重要指标,以保证建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地基处理技术的应用有助于提升房屋建筑的可靠性,在实践中需要不断总结施工方法,实现施工技术的进步。基于此,本文主要探讨了房屋建筑施工中的软土地基处理技术。

关键词:建筑质量;房屋建筑施工;地基处理;地基建设

引言

软土地基处理是房屋建筑施工中较为重要的环节,只有采用合理的软土地基处理技术,且加强对施工质量的把控,才能更好地改进房屋建筑地基结构质量,如果出现地基问题,就很容易造成安全事故。所以,建筑企业一定要加大对置换土质法、强夯法以及注浆法等一系列地基施工技术的研究力度,以确保地基施工的质量,进而提升房屋建设的整体质量。

1 房屋建筑施工中地基处理技术的价值

1.1 保证地基土的承载效果

在建筑施工中,开挖基坑后,由于地质条件的差异,坑底部会凸起或稳定性较差。在施工期间,有可能存在地表建筑物产生的侧向压力,产生偏心载荷作用,使得结构的稳定性受到影响。因载荷的作用,填充土壤会引发地基附近发生膨胀,破坏地基承载力。在改变破坏承载力的条件下保证地基的抗剪强度,有利于提升建筑物本体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1.2 减少地基可压缩性

地基需要承载地面以上建筑物的全部重量,在压力的作用下会产生压缩性,这是由于建筑物或地基会发生沉降,沉降变化有所差异。沉降现象会发生在施工初期。另外,在施工中外部因素的影响也会引发地基下沉,比如施工中发生了大的降水。建筑物发生沉降表明地基发生了压缩,为了消除这方面的影响,在建筑施工中需要减少地基结构可能发生的压缩,为后续的施工创造基础条件。

1.3 保证地基的动态特性

在房屋建筑施工中,还要考虑到地基土壤动力的变化。地基如果缺少动力,打桩会导致区域内的土壤发生振动,地基发生下沉。施工中地基动力不足会导致地震后基础发生松散饱和粉末液化,建筑物结构受到影响,难以保证人员人身安全。因此,地基施工中要考虑到地基土的动力特性[1]。

2房屋建筑施工中的软土地基处理技术

2.1置换土质法

置换土质法能够把承载力差、无法满足地基处理要求的软土进行置换,并由地质坚硬的土层所取代,以加大地基承载力。此项技术主要是给房屋建筑的软土进行换填,具体而言,即先清除软土层,之后采用砂石、矿渣来回填,作用在于能够提升软土地的稳定性,以满足地基施工的要求,解决房屋建筑所存在的安全问题。不过需注意的是,所采用的回填材料要具备充分的强度,而且还要具备一定的抗压性和压缩性。置换土质法主要适用于冻土、淤泥等软土地基。另外,地基施工者要给所填充的土质进行合理的压实,以保证效果能够符合施工要求,所以要对置换填土进行严格的控制,以让施工质量达到理想的要求。此项技术的成本不高,而且操作起来比较简单,得到了普遍的使用[2]。

2.2排水固结法

沿海地区及靠近水域区域的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其地基基础通常表现为富水性,为确保地基施工质量的合格性,采用排水固结法进行地基处理。排水固结法在施工应用中存在施工成本高、施工周期长的特点,因此通常应用于地基施工要求高,以及静荷载性能高的工程项目中。另外,该类工艺技术在施工中的工序较为复杂,因此对比其他如高压喷射注浆法,强夯法、换填法、排水固结法的应用优势较低。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具体在排水固结法的施工应用中,主要通过设置砂井或塑料排水带,结合基面荷载加压的方式,将地基中的水分排出,最终达到提升地基结构稳定性、增强地基静荷载力的目的。

2.3 强夯法

地基质量能够很大程度地提升房屋建筑工程的平稳性。然而地基通常会由于里面具有较多的含水量,并且土质松软而很难迅速地粘合,采用强夯法则可以解决此问题,帮助排出软土地基中不需要的水分。例如在对房屋进行施工期间,施工者可以使用机械重锤设备,利用机械重锤所形成的超强冲击力来给软体地基构成一定的压力,以清除不需要的水分,减少地基里的含水量,地基整体的位置也会下降,使得房建的施工质量得以提升。另外,施工企业还要针对软土地基容易出现变形的特点,合理地采用强夯法来对其进行加固,通常会给深层软土地基进行施工,而且还要让力度和强度都能够达标准要求,这样就会防止施工安全问题的发生。

2.4 注浆技术

目前我国地基注浆技术主要有两种,分别为硅化注胶处理技术和水泥注浆处理技术。其中,硅化注胶处理技术主要采用的是硅酸盐混合材料,在施工的过程中把混合液灌入进地基的底部,等到溶液凝固以后就能够构成具有一定防渗透性的结构体,从而加强地基的强度;而水泥注浆处理技术主要是使用水泥,采用压降泵、灌注等设备来把调试完成的水泥均匀地灌入进松软的地基里,然后采用填充、挤密等方式来加强地基岩石颗粒的密实度,这样就能够把水分全部清除,从而加强地基的安全性、防渗透性[3]。

2.5加筋技术

是否可以保证地基坚固,除了在建造施工中应用地基技术,还要考虑到周围环境的特殊性,分析施工区域土壤的特性。在施工周围的区域会存在松散的土壤,优势是可以保证抗压力,而弊端是抗拉强度太低,房屋建施工处于此类地形上,稳定性会到影响。在这种条件下,需要采用更有效的技术来保证房屋的稳定性。加筋技术是在松散土壤中加入具有高抗拉强度的材料。加固技术的应用改变了地基的受力方向,保证了地基坚实性。另外,结合施工中的实际情况,使用这种方法进行施工时,施工人员要分析地基区域的地质,研究土壤的性质确定哪种技术可以使用。为了保证房屋的稳定,要结合施工要求,将筋带或土工布添加在地表上,提升加筋技术的应用效果,提升房屋的整体稳定性。

2.6钢筋混凝土桩基础法

在高层建筑、超高层建筑的地基处理中,由于地基处理深度大、要求的承载力高,较多采用钢筋混凝土桩基础法进行地基处理。钢筋混凝土桩基础是由承台和桩体组成,上部结构施加的荷载,通过桩体受力传递到桩体周围的土壤中或桩端的岩层。钢筋混凝土桩根据受力方式分为摩擦桩和端承桩,按施工方法分为灌注桩和预制桩。具体在钢筋混凝土桩基础的施工应用中,灌注桩主要是先成孔再放入钢筋笼后浇灌混凝土,预制桩是具备条件后用打桩机将桩打入土中,靠桩土一起承受上部结构荷载,提高地基承载力。钢筋混凝土桩基础一般应用在以下方面:(1)设计等级为甲、乙级的重要建筑;(2)结构体型比较大的建(构)筑物,其地基土的软弱土层较厚,地基变形不满足要求;(3)各类地基处理方案比较后,钢筋混凝土桩基础法性价比最高时。钢筋混凝土桩基础法具有施工进度快、承载能力大、施工方便、适用于深基础、不需开挖面积较大的基坑等优点,在重要建筑、城市高层建筑中应用非常广泛[4]。

结束语

我国经济的发展,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对房屋的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建筑企业来说,要全面加强房建的质量,以此来满足社会的发展要求。其中地理处理技术是整个房建施工的关键环节,此项技术的应用效果,会直接决定房屋的整体质量,需要引起建筑企业的高度重视。

参考文献:

[1]于文新.房屋建筑中地基处理施工技术探究[J].居舍,2019(20):56.

[2]牛洪泉.地基处理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居舍,2019(18):62.

[3]来海峰.房屋建筑施工中地基处理技术的应用研究[J].工程技术研究,2019,4(21):35-36.

[4]刘冲.房屋建筑施工中地基处理技术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9(24):166+174.

论文作者:于冠华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14

标签:;  ;  ;  ;  ;  ;  ;  ;  

房屋建筑施工中的软土地基处理技术论文_于冠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