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市场供需矛盾与深化教育改革_市场经济论文

人才市场供需矛盾与深化教育改革_市场经济论文

人才市场中的供需矛盾与深化教育改革,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教育改革论文,供需论文,人才市场论文,矛盾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内容提要〕作者通过对国内人才市场的观察分析,指出了我国现有人才结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的情况。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根本原因则是现行教育体制仍存在不少弊端。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是扩大普通高校办学自主权,使高等学校真正成为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法人单位,营造出一个良好的校园——社会双向互补的育人环境。这是目前我国培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急需的各类应用型专业人才的最佳途径。

〔关键词〕人才市场 人才供需矛盾 教育改革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发展,我国人才市场上的人才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主要表现在:

1.高素质企业家短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需要一大批高素质的职业企业家。企业能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发展和壮大,企业带头人即企业家的作用至关重要。很多事例表明,在大体相同的外部条件下,企业改革和发展的成功与否,与厂长、经理的素质高低、能力大小有着极大的关系。一个政治思想素质好、具有开拓精神、善于决策、精于管理的厂长(经理)能使一个企业由弱变强,由小变大,由亏损变盈利。相反的,一个素质差的厂长(经理)则会搞垮一个企业。国家有关部委对我国2000多家亏损企业的调查显示,企业经营者素质低下造成亏损的占2/3以上。可见,对一家企业而言,任何良好的外部条件都无法取代企业家的作用。搞好国有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既是关系到国民经济发展的重大经济问题,也是关系到社会主义制度命运的重大政治问题。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就是企业家经济。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没有一支强大的高素质的职业企业家队伍,现代企业制度就难以建立起来,国民经济的发展壮大、社会主义事业的兴旺发达也是不可能的。但是,从我国企业经营队伍的现状来看,高素质的企业家为数尚少,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职业企业家短缺现象十分严重,而这正是我国相当一部分企业缺乏活力和效率的主要原因。尽管我国当前人才市场已出现了企业家市场这一专业性人才市场,但企业家市场不等于劳务市场。北京市有近300万流动人口,一些餐馆小老板可以在任何时间任意挑选任何数量的服务员,可是任何人即使出高薪也不能任意挑选企业家。种种迹象表明,高素质的“企业家人才”短缺。正可谓:“三军易得,一将难求。”

2.青年高、中级技工贫乏。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迫切需要大批操作熟练技术过硬的青工人才。因为技工是企业的脊梁,是生产第一线的主力军,是价值和效益的直接创造者。他们的素质如何,直接关系着国民经济发展速度的快慢、国力的强弱。德国人公开宣称“有一支素质高、技术能力强的产业工人队伍早已成为经济强国德国公开的秘密”。日本人也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经济复兴并迅速成为经济强国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本国的高质量的劳动力。但是目前我国不少企业青工的平均技术水准不仅远远低于发达国家,而且低于五六十年代的水平。据有关部门抽样测试,在全国青工中实际技术水平达到高级工的仅占1%,中级工约占10%,并且绝大多数青工的实际技术水平达不到岗位所要求的应知应会的标准;另外,“高级别低能力”状况严重,有的差距在2级甚至3级。在某油田发生过这样一件事:一家公司准备承揽海南三亚大燃气管道工程,但在数千名职工里竞找不出一名向下焊的焊工,2.1亿元的工程招标就此搁浅。另据透露,因职工技术水准低,造成的不合格工业产品使我国一年损失近2000亿。因此,青年工人作为生产一线的主力军提高素质、重视技术已刻不容缓。但当前仍有相当多的青工不愿意学习技术,认为“学技术没奔头”,难以实现人生价值。如果这种情况发展下去,对我国国民经济的消极影响将是不可估量的。

上述情况说明,我国高素质的科技与管理人才、技术熟练的劳动者短缺,人才市场对之求过于供。

同时,在人才市场上供大于求的情况也十分突出,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文史哲、数理化等基础性学科的大学本科毕业生在分配上受区域限制。他们主要面向经济欠发达的基层和生源所在地安排就业,难以到经济发达地区的国有企业、集体企业、“三资”企业、私营企业和民办科研机构就业,即使这些毕业生在经济发达地区的企事业、社会团体中找到接收单位,也不能办理入户粮手续。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不在于现在经济发达地区已人才饱和,而在于这里人事主管部门认为上述专业人才在本区域已趋饱和,同时认为这类人才对经济发展的作用不重要,效益不大,因而往往拒之门外。

2.专科毕业生更遭冷落。今年,全国绝大多数毕业生“双选会”都相继传出专科生遭冷落的消息。除少数欠发达地区尚需部分专科生外,经济发达地区的需求则少的可怜。在今年的人才交流会上,用人单位一味选择本科以上毕业生的现象委实不在少数,造成专科人才相对过剩。只有计划内的专科毕业生仍由国家分配派遣,就业问题可以解决。

3.职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目前我国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比较尖锐。据劳动部初步统计,1995年上半年,全国城镇需要安置就业的人员总数为900万人。到6月底止尚有失业人员480万人,城镇失业率为2.8%。仅河南省就有80万企业职工处于隐性失业状态,农村尚有1400万劳动力待转移,致使人才市场上的“一般性”人才就业形势严峻。在海口市,即使一张小白纸上歪歪扭扭地写着“招聘女秘”字样的墙头广告,也会引来几十名,甚至上百名“女秘”应聘。广州市一些民间人才招聘机构,收集一点用人信息,以较高收入为诱饵,“装模作样”招聘人才,即使收几十元的手续费,应聘者也是络绎不绝。这种势态使年龄尚小、心理准备不足、知识能力水平不够高的职业高中和职业中专毕业生就业十分困难。很多家长宁可交高达数千甚至上万元的高价学费也一定让初中毕业的孩子上高中而不上职校,就从这个侧面反映了职校毕业生就业的困境。

人才市场中的这些供需矛盾,说明我国现有人才结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不相适应。造成我国现有人才结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状况的原因,既有历史方面的又有体制方面的。从历史上看,我国工业基础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因而缺乏产生企业家的条件。从体制上看,新中国成立后,长期实行的又是计划经济,政府对企业采取包揽一切的“保姆式”管理,结果造就了一批官员型的厂长经理,而不是一批具有市场经济意识、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精于决策、善于管理的职业企业家。就青工素质低下来说,从历史方面看,由于新老职工大量交替,造成人才断层、技术断档,很多关键工种、工序由于无人接替而成为“绝活”或“独苗”,甚至失传。从物质利益和价值观方面看,一线工人一般15年以上才能评技师,这使许多讲求实际的青工,认为“学技术没奔头”,在岗位上也很难致富,只是个出卖体力的“小工人”,前途渺茫,希望不大,转而去学一些与岗位毫无关系的课程争取文凭,以便将来调换工作岗位,或者在岗位上混日子。一些老工人,老技师从个人物质利益方面考虑,也不愿收徒传艺。单就长线专业的大专毕业生在人才市场遭冷落,与一些录用人单位选择人才时思路有偏差有关,也与学生自身期望值过高有关,还与党政机关裁减编制和部分国有企业效益滑坡而吸纳人才能力明显减弱有关。劳动者和一般性人才就业形势严峻,与我国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有关,也与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流向城镇有关。

造成我国现有人才结构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不相适应的根本原因,如果从深层次上分析,则是由于我国现行教育体制仍存在不少弊端,不能积极主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所致。

1.专业结构不合理,调整结构步履迟缓。目前,人才市场上文史哲、数理化等基础性学科毕业生供过于求的现象在于教育专业结构不合理,调整又不及时。建国以来,综合性大学和师范院校设置的专业基本上都属于基础性学科,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国内经济、社会的发展,尽管设置了一系列新的专业,但老专业基本保留,招生名额仅相对减少,这样累计起来从这些基础性学科毕业的专业人才就相对饱和。他们在分配中受区域性限制,并非经济发达地区不需要这类人才。在国外,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时,人们反而十分重视人文学科建设。在我国广东,一些著名企业也开始到大学哲学系、历史系、中文系挑人,因为他们认为这些系的毕业生读书深广、基础扎实、素质良好。因此,我国必须摒弃那种认为文史哲类人才对经济发展不重要、作用不大的偏见,不能对文史哲专业大砍大杀。文史哲专业是高等教育的基础,一所高校基础学科很差,整个学校教学质量不可能很高。当然,也不能维持原状,而应该优化结构,向培养通才方向发展。1994年9月,北京大学就办起了一个集文史哲于一身的文科综合试验班,头两年所学课程内容几乎囊括了文史哲三系的所有基础课,三年级分系,一口气读完硕士乃至更高学位,旨在造就“学贯中西、博古通今的文科研究和教学人才”。

当前很多高校也都认识到了调整教育结构,重点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急需人才的必要性。但是由于管理体制方面的原因,步履迟缓。一些民办的或地方政府办的高校每年都可根据人才市场的预测,贴紧市场经济需要,灵活设置专业。社会需要什么专业,学校就设什么专业。由于专业对路,适应市场供需关系,学生虽然大部分是自费生,不包分配,但每年毕业生的就业率都比较高,而且就业时间比较早。普通院校设置或调整专业就没有这样的自主权,例如省属大学某院系要设置一新专业,必须先提出申请,交付申报材料,学校评定通过后,还需上报省教委,省教委再组织专家评定。从申报到批准招生往往要经过一年以上的时间。一年之间,人才市场的供需关系还会发生新的变化。例如,前几年,专科毕业生被用人单位抢的火爆,现在则遭冷落。民办或地方办高校,由于有办学自主权,专业设置灵活,能够先于高校一年或两年设置起社会最热门的专业,并先于普通高校把这类专业人才推向市场,这样当普通高校这类专业毕业生走向人才市场时,这类人才可能已趋饱和,这就造成了普通高校人才培养的严重滞后性。

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是扩大普通高校办学自主权,使高等学校真正成为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法人单位,贴紧市场经济需要,适应人才市场供需关系,合理调整系科和专业设置,努力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急需的各类应用型专业人才。对基础性学科建设,重点放在优化课程结构,拓宽专业面,注重素质和能力培养,一方面增强学生对社会需要的适应性,另一方面也引导他们向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发展。

2.教育思想落后,办学模式陈旧。上级对高等院校和师资队伍质量评估偏重于学术论文的数量与发表刊物的级别,而忽略其为社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服务的效果,也促使一些高校轻视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我国企业家人才的贫乏有历史和体制方面的原因,而归根结底在于高等教育与经济建设脱节。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的一份调查报告表明,在我国,现任厂长(经理)主要来源于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党政干部、工人和其它工作人员,其比例分别为47.3%、29.8%、20.3%、0.9%和1.7%。他们中间已产生了一批优秀企业家,但仍有相当多的厂长(经理)文化和专业知识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例如,无锡市乡镇企业的厂长,最高学历就是高中毕业。这些厂长(经理)面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现的各种新情况、新问题,很难做到应付自如,致使不少发展机遇失之交臂。市场经济的多元性、竞争性、开放性特点客观上要求企业家必须博学多识,具有扎实的文化素质和合理的知识结构。他们不仅必须熟悉本行业的生产经营和技术方面的业务知识,了解国际、国内的发展状况,预测和及时处理生产技术和经营活动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同时,还能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掌握市场营销、金融会计、经济法规、国际贸易、公共关系等方面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开拓进取,作出较大贡献。因此,大多数厂长(经理)都有向高层次发展的强烈愿望。但是,他们担负的工作又使他们不能下岗到高校深造。这就需要高校主动上门服务。可是目前许多高校还缺乏主动为企业服务的热情。这主要是受传统教育思想和传统教育管理体制的影响,片面强调对研究生、本专科学生的正规化教育,而轻视对在职在岗工作人员的继续教育;片面强调课堂理论教学,而轻视实践教学环节。上级对学校质量的评估,也偏重于在国内外有影响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的数量,而忽视对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的贡献。例如,所谓中国大学四强就是根据论文数量排列出来的。在教师职称评定中,也是偏重于学术论文的数量,以及发表刊物的级别,是国家级还是省级。很显然,这种教育观念不转变,是很难为中国企业家队伍建设做出较大贡献的。改变这种状况的途径就是高校与企业联手办学。

从国际上看,高等教育与企业界相互渗透是个大趋势。美国70年代推出“大学工业合作计划”;日本实行“管产学联合开发计划”;在德国,工业应用一直是大学发展的重要背景之一。国内有些高校面向企业办学,营造出一个良好的校园——社会双向互补的育人环境,使企业家频频出现在大学校园,教师常常活跃在企业第一线。这样做,不仅有利于企业家的深造和培养,也有利于工科人才和高级技工的培养。现在一些地方文理科人才相对过剩,而工科人才相对缺乏,主要是因为建设工科专业投资大,需要设施多,而学校公用经费不足,政府投放也很有限,所以办得很少,从而使人才市场上对工科人才需求得不到满足。如果校企联合办学,那么这一困难也就容易解决了。例如,北京科技大学与企业联手办学,教学、生产、科研相结合,为那些不能下岗而又确实急需深造的厂长(经理)、一线技术骨干和尖子人才提供了学习机会,也为工程技术专业研究生、本专科生找到了实践教学基地,为企业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高素质的职业企业家和高层次的工程技术人才,很受企业欢迎。可以说,这是目前我国培养职业企业家和工程技术人才的最佳途径。

3.初中毕业就实行“分流”,使一大批青年在心理准备不足、知识能力不够的情况下就进入劳务市场,一方面造成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困难,另一方面也使他们就业以后难以向高级技工发展。

现在初中毕业就实行分流,使初中毕业生中的三分之二以上进入职业学校,这已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劳动者必须有文化素质好、悟性高、适应能力较强的要求。虽然我们实行初中毕业生分流的做法也曾借鉴了一些发达国家的经验,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发达国家也已改变了这一弊大于利的制度。近几年我国一些城市的教育部门也对这一制度进行了改革。例如,深圳市从1991年开始实施高二后分流。学生用两年时间基本学完普通高中的必修课,参加高一、高二省级高中毕业会考。分流去向有两个:一是继续读普通高三,准备参加高考,这些学生以区为单位指定一两所普通高中集中安排;二是读职业培训班,准备就业。实践证明,这项改革是成功的,得到了学生家长们的欢迎,也真正达到了国家教委明文规定的普通高中的培养目标,既为高等学校输送合格的学生,又为社会各行各业输入有较高素质的劳动后备力量。用人单位对高二后分流读职业培训班的学生进行考核,认为这些学生文化素质好,悟性高,适应能力较强,因此争相录用他们。还有些地方大学把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相衔接,从中专、职业中专、职业高中毕业生中自主录取新生,同时实行从初中毕业生报考中专的考生中择优招收"2+3"试验班,即修完中专课程的和成绩合格者可免试进入本校大专班继续学习,修满固定学分颁发大专毕业证书或表明其专业技术水平的其它证书,形成大专业、多方向、多种证书并举的新格局。这种形式也为社会各行各业输送了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用人单位欢迎,学生和家长也满意,是应该充分肯定的。现在仍实行“初中毕业分流”制度的地方,也应该在改革中探索普通高中的办学新路,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高素质劳动者的需求。

总之,只有深化教育改革,积极探索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办学新路,减少人才培养中的误区,才能解决现在人才市场中的供需矛盾,使人才市场健康有序发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做出更大贡献。

标签:;  ;  ;  ;  ;  ;  

人才市场供需矛盾与深化教育改革_市场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