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老年患者静脉输液的护理论文_李东军,刘丹

浅谈老年患者静脉输液的护理论文_李东军,刘丹

原沈阳军区总医院延安里卫生所 辽宁沈阳 110840

【摘 要】静脉输液是临床给药的一种基本途径,同时也是护理技术中的一项常规操作,在操作中,要做到一针见血,保证不溢血、不渗漏,除了要有很强的心理素质外,过硬的业务技术是最为重要的。对于老年患者更是如此。本文旨在探讨老年患者静脉输液的护理措施。

【关键词】静脉输液;老年患者;护理

静脉输液是临床给药的一种基本途径,同时也是护理技术中的一项常规操作,在操作中,要做到一针见血,保证不溢血、不渗漏,除了要有很强的心理素质外,过硬的业务技术是最为重要的。尤其针对老年患者的静脉输液操作,常因患者的生理与心理特征,会出现穿刺失败或引发静脉炎而增加病人的痛苦,甚至造成功能障碍等。笔者通过对60例70岁以上的老年静脉输液患者进行观察,认为根据老年人的生理、心理特点及输液药物的特性,采取有针对性的输液技巧,可有效减轻病患的疼痛感,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医患纠纷。现总结护理体会如下。

1临床资料

选取2017年4月至2018年2月期间在我科住院的70岁以上老年患者60例,其中男性36例,女性24例,年龄最小70岁,最大87岁。其中高血压17例,冠心病19例,肺心症22例,癌症2例,输液时间在4周以上。普遍存在皮下组织疏松,血管弹性和任性差,其中46例有体胖、水肿的现象。

2穿刺方法

2.1穿刺前,有效的心理护理

老年病人经过长期、反复的穿刺刺激,心理承受能力大都会下降,特别是一些疾病晚期患者,心理压力较大,在穿刺时常会表现出烦躁、紧张、害怕等情绪,甚至拒绝治疗,护理人员首先应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热情周到的为病人服务,取得老人的信任,关爱老人,嘱咐老人在穿刺前排空大小便,尽力使病人获得安全感和满足感,从而解除烦躁和紧张的情绪,以获得老年病人的积极配合。

2.2合理选择血管

2.2.1老年患者周围浅静脉的特点 静脉管壁增厚,管腔狭窄,血管弹性降低,脆性增强,皮肤肌肉组织松弛,血管浅,易滚动,不易固定,容易刺破,回血慢,老年斑色素沉着,使血管清晰度降低,住院时间长,刺穿次数多,导致血管受损等因素,使静脉输液困难大为增加。

2.2.2合理选择血管

(1)长期输液的患者应该注意保护血管,原则上选择血管应按先选心端后近心端,有计划的选择静脉,且选择粗、直、弹性较好,易于固定的血管。(2)心功能较差的患者,最好要选择四肢的小血管,因为此类患者的大血管硬化,远端的小血管受损较小,所以穿刺的成功率高。(3)脱水休克急需快速补液者,应选择近心端血管。(4)患有慢性病的患者,由于长期反复用药,应避免重复使用同一血管,要选择平时较少穿刺的血管,合理使用和保护血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5)水肿的患者,血管充盈差,选择血管的时候,可以局部热敷20—30min,按压穿刺血管,使穿刺血管充分暴露,便于注射。

2.3穿刺与固定

2.3.1输注普通药物一般采用5号头皮针,因为由于老年人的活动量减少,血管细而不明显,体型瘦的老年患者大部分因为进食量少而致血容量不足,静脉充盈度和弹性都较差,血管细而滑,不易固定。选用直径相对细的5号头皮针穿刺不仅可以提高穿刺成功率,而且对血管损伤小,患者普遍反映进针时疼痛程度较6号和7号针头轻微。

2.3.2静脉穿刺传统的进针角度为15°~30°,经过临床实践发现增大针头与皮肤之间的进针角度更易穿刺,且由于角度大,通过真皮层的时间减少,实践证明以45°或接近45°角进针可减轻进针引起的疼痛或达到无痛,不会出现皮肤随进针方向向前推移及刺破血管下壁现象。见回血后,立即压低针柄,将针头沿静脉进针少许,松开止血带,松开患者手指,打开调节器,然后以进针后血管为纵轴,将针柄从右向左缓慢旋转180度[1]。使针头斜面朝下,固定好针头即可。

2.3.3慢松止血带妥善固定,老年人血管脆性增加,因此放松止血带时动作要轻柔,以防针头滑出血管外引起渗漏。粘贴胶布时也要小心谨慎,动作幅度要小。

2.3.4逆向穿刺法[2],对于长期静脉注射的老年患者,当手背远端血管尚好而近端血管僵硬时,我们采用了逆向进针进行静脉穿刺的方法,经临床反复应用,输液效果很好,且具有不受体位限制,易于固定,掌指及腕关节活动度好,舒适度增加等优势。

3选用体表静脉留置针

老年人输注体液量每日大于等于1000ml或每日输液时间大于10h,建议采用体表静脉留置针[3]。通过临床观察,针对老年患者,静脉留置针建议选用20号,而不建议使用更小号的留置针,因为小号留置针能进入血管的套管长度较短,老年人血管皮肤弹性极差,活动时导致套管针脱出的可能性很大。根据老年人的生理心理特点,适时的选用体表静脉留置针可有效减轻老年患者在静脉输液中的穿刺痛苦。

4小结

为老年患者进行静脉输液不仅要具备过硬的穿刺技术,在心理干预、输液方式等技巧的选择上也必须加以重视,根据患者的生理心理特点,运用一些技巧,尽可能的减少患者的痛苦,是我们每个从事老年患者护理工作人员不可或缺的基本素质。

参考文献:

[1]李水凤.探讨如何提高外周静脉穿刺的成功率[J].中外健康文摘,2011,8(24):447-448.

[2]刘二梅,刘艳红,梁志兰,白新燕.逆向穿刺法在临床静脉输液中的探讨[J].基层医学论坛,2010,14(10):874-875.

[3]刘翠枝.体表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及护理体会[J].基层医学论坛,2010,14(5):480.

论文作者:李东军,刘丹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8年4月下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25

标签:;  ;  ;  ;  ;  ;  ;  ;  

浅谈老年患者静脉输液的护理论文_李东军,刘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