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建筑工程施工当中,混凝土施工技术影响着整个工程质量,因此必须采取科学合理的技术,根据实际施工情况加强施工质量管理,确保每个环节都与建筑工程施工标准相符合,从而推动我国建筑行业的持续稳定发展。
关键词: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质量控制
引言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由于工程的周期长、规模大,往往需要考虑许多因素,而在这些因素中混凝土的施工尤其重要。对于建筑工程来说,确保建筑的稳定与牢靠至关重要,而混凝土施工的质量则直接决定着建筑的稳固性,所以务必要提高混凝土施工质量,直面其关键技术,采取科学有效的质量把控措施,将混凝土的麻面、钢筋暴露以及开裂等问题扼杀在摇篮中,将质量控制落实在混凝土施工的准备阶段、施工过程以及养护阶段,以此将国内的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提升到新高度。
1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
1.1混凝土材料的选择
混凝土原材料的组成主要包含有砂、水、水泥、石子等,针对不同类型的建筑工程其比例也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差异。在对混凝土进行配置时,除了原材料本身质量的影响之外,还存在2个因素会对混凝土配置质量造成影响,分别为砂石骨的用量以及原材料的配比。在诸多影响因素当中,原材料的配合比影响最大。如果实验室配合比与实际施工配合比相差较大,则会对混凝土质量造成不良的影响。当水灰比过大时,混凝土的保水性以及粘聚性就会受到影响,进而影响到建筑结构的整体稳定性,情况较为严重者甚至会使得建筑物表面出现蜂窝现象。如果配置混凝土的含砂率较低,一方面会对混凝土的流动性造成不良影响,另一方面还会影响到混凝土的保水性和粘聚性,进而导致出现骨料离析的情况。因此,要想保证混凝土质量,就必须对混凝土中原材料的各项配比指标进行有效的检测,将偏差控制在最低。
1.2混凝土浇筑技术
第一,在对混凝土实施浇筑前,要求技术人员联合质检员与施工人员来实施技术交底,确保施工人员能够正确掌握浇筑混凝土的流程、方式、线路、振捣点布设与部分特色位置的浇筑方法,同时明确其相应的质量要求。第二,在每次进行混凝土浇筑前,都要求工作人员能够全方位调试振捣以及地泵等机械设备,避免由于设备故障而使得混凝土质量受到影响。第三,在进行混凝土浇筑前,需要技术人员联合电气、空调、消防、水等有关专业人员共同开展会审工作,并对现场进行查对与验收后经过各专业负责人在混凝土浇筑通知单上签字确认后才能开展浇筑作业。第四,在对竖向构件混凝土,如墙、柱进行浇筑前,需要全面清洁施工缝,对于新旧混凝土接槎处凿成毛面,同时进行砂浆配比,并控制其浇筑厚度在30-50mm 范围内。第五,在对混凝土泵送过程中,禁止泵口出料对已经成型的钢筋进行直接冲击。第六,需要安全专门的工作人员在作业现场进行指挥与协调,严格控制各类标号的混凝土,不但要防止高标号混凝土中混入低标号混凝土,而且还要避免由于长时间浇筑高标号混凝土而导致冷缝的问题出现。第七,在浇筑混凝土时,要求试验人员能够不定期、不定量的抽查罐车混凝土,一旦发现问题则需要立即呈报给技术主管,对于与要求不相符的混凝土一律禁止入场。
1.3混凝土捣实技术
混凝土捣实主要指的是让入模混凝土实现成型和密实的过程,以确保混凝土结构表面平整,外形无误,且具体强度与相应要求相符。当混凝土入模后要求马上进行均匀,全面的振捣,让混凝土能够充分填满模板各个部位,并将气泡排出,确保混凝土的均匀性与密实程度。一般情况下,混凝土振捣包括了机械振捣与人工振捣两方面内容。其中采取机械振捣法,混凝土早期强度较高,能够提高模板周转速度,提升作业效率的同时,还有利于混凝土质量的提高。而人工振捣则主要指的是工作人员利用插钎或捣棍等方式来夯、插混凝土,让其成型。通常情况下该种振捣方式适用于塑性混凝土施工,同时工程量较少,机械设备不足的情况。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4混凝土拆模技术
混凝土拆模施工看似很简单,但具体操作时务必要遵循特定的拆卸流程。如若随意拆除混凝土模板则极易会影响到整天工程质量与安全。一般情况下是根据“后支先拆,先支后拆”的原则进行拆模。对于部分模板没有起到承重作用的,且其抗压强度充足的情况下可先对其实施拆除,对于一些承重模板则可安排在后期拆除,如此一来便能够保证在拆模时不会破坏到建筑的棱角与表面,确保整天工程质量达标。此外,拆模完毕后后需要立即将模板运出施工现场,防止下一步施工受到影响。
1.5混凝土养护
在养护的过程中,主要的核心是防止混凝土表面的失水,补充早期混凝土水化使用的水分,帮助水泥水化工程的进行。对于建筑墙体,最为困扰的问题就是塑性的收缩裂缝。在以前的施工中,会采用二次收浆的方式,再配合养护以便阻止塑性的收缩裂缝产生。但是,现在工程施工中,如果遇到风大或者温度较高的天气,水分的蒸发量会不断增加,使得混凝土的表面又出现裂缝,这就必须在终凝之前进行再次抹面将裂缝闭合。在进入混凝土的防护阶段时,首先要对雨季施工中浇筑的建筑混凝土的表面进行排水防护工作,冬季要防止混凝土受冻。在混凝土被冻之前,确保其抗压强度至少提升到5 MPa。
2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管理的有效措施
2.1 混凝土原材的质量管控
在具体混凝土施工中必须严格管控原材料施工质量,在选择和购买原材料当中,要选择有资质和规模比较大的供应商,并且做好进入施工场地混凝土材料的质量检测工作,坚决不使用不符合要求的产品。此外,要严格控制混凝土生产过程,如果生产中发生问题要及时上报给上级部门,及时采取措施解决,将质量问题扼杀在萌芽中,使混凝土质量达到标准,进一步保证保障施工工作。
2.2 混凝土配比的质量管控
混凝土配合比对保证工程施工质量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必须严控混凝土质量,采用精细化的方式对混凝土各项成分比例进行管理。如果混凝土施工中出现水比例太大,用水量超过标准,就会引起后期混凝土构件空隙太多,构件强度大大降低等问题。为此,必须严格控制用水量,确保用水量精确度,水泥、集料及外加剂等配合比同样重要,不管何种材料的使用量配合比例不合理,都会造成后期混凝土施工各种问题的出现,采用科学合理的方式对混凝土配合比质量进行管理,能够保证后期施工的顺利开展。
2.3 混凝土施工的质量管控
混凝土施工占据较为重要的地位,加强混凝土施工质量管理和控制可以将各道施工工序质量误差控制在合理范围内,采用动态化和全面化的方式进行管理,能够加大混凝土质量控制力度。施工原材料进入施工场地之后,施工单位应该安排专门的人员进行验收;在进行混凝土拌和时,应该安排专门人员定期检查混凝土拌和情况,保证混凝土拌和工作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在进行混凝土养护时,要安排专门人员进行洒水,保证混凝土表面一直处于湿润状况下,冬季施工当中,应该采取切实可行的养护措施,加强保温养护以及覆盖保温。
结束语
总而言之,科学合理的应用混凝土施工技术能够有效提高建筑工程质量,延长其使用寿命。所以相关施工人员需要能够正确掌握混凝土施工技术,并结合实际工程情况来进行有效运用,以不断提高整体工程质量,促使建筑行业更好更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雷大春.建筑管理中混凝土施工的质量问题与质量控制措施[J].建材与装饰,2017(19):161-162.
[2]张晓慧.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措施[J].门窗,2017(01):174.
[3]于敏芝,胡永胜.建筑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措施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6(53):19-20.
论文作者:张金燕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15
标签:混凝土论文; 质量论文; 建筑论文; 原材料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质量控制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2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