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金机械设备维修与管理策略的相关研究论文_苏庆东,王伟

冶金机械设备维修与管理策略的相关研究论文_苏庆东,王伟

山东莱钢永锋钢铁有限公司 山东省 德州市 齐河县 251100

摘要:在冶金行业发展迅速的当下,冶金机械设备作为重要的生产工具被广泛应用于冶金行业中。然而,由于冶金生产过程的环境较为恶劣,这就很容易造成设备的损坏,影响设备使用性能和寿命。因此,企业有关部门需要加强对冶金机械设备的维护与管理,从而促进冶金行业生产成本的减少。本文对冶金机械设备维修与管理策略进行研究。

关键词:冶金机械;设备维修;管理策略

设备的维修管理工作中,确保设备在良好的技术状况下进行使用,可以快速满足生产的各项需求。所以,对冶金机械设备机械科学有效的维修和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唯有这样冶炼企业才可以在发展的过程之中提升冶金机械设备的使用效率和整体功能水平,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创造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我国冶金机械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源源不竭的动力。

1冶金机械设备的损耗与劣化

现阶段冶金机械设备在日常使用时存在着严重的损耗及劣化现象。这主要是因为目前对于冶金机械设备的使用往往是超负荷的。生产人员只注重产品的生产效率,不顾及冶金机械设备的自身负载能力,连轴转地高强度生产,对于设备产生极大的损耗。在生产时操作人员操作也不够精细,设备内部产生的摩擦、碰撞都会损伤设备。另外在生产时操作人员不注重对于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的控制,让设备在恶劣的环境条件下运行,进一步加剧设备的老化损耗。生产损耗之外,由于设备所处的生产环境不可避免地要与空气、水发生接触,设备自身也会缓慢氧化。加上日常存在的摩擦、漏液腐蚀等都会使设备劣化。生产损耗以及劣化都会影响设备性能,降低生产效率,同时缩短设备使用寿命,增加生产成本,制约了冶金企业的发展。

2冶金机械设备的维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设备自身性能质量方面

在实际的施工中,施工技术人员不注重机械的老化程度,以及施工过程中国家对高科技生产的相关要求,易导致生产的产品不管是质量还是性能都存在着缺陷。在进行生产的过程中,由于冶金机械设备的性能问题以及技术比较的落后,使得企业的经济效益下降。与此同时,随着时间的推移,冶金机械的磨损也越来越严重,不能担负起相关的生产活动,逐渐报废,要想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对相关的冶金机械设备进行升级和改造,必要的时候进行更新换代。

2.2维修不够充分以及过度维修

就目前来看,大多数企业实际使用的设备在规格以及型号等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并且很多设备在使用了一定的期限之后,需要对其开展维修工作,这样就造成了大量的资源浪费。由于检修维护为收到理想的效果,最终很难及时快速的找出设备存在的问题,因此,大多数设备都是在即将完全报废的情况下才发现需要维修。如果设备在实际运行期间出现了非常严重的问题,那么将会导致设备维修难度系数剧增,从而带来较大的损失。

2.3机械设备的维修管理人员技术水平不高

冶金行业的机械设备种类较多,并且其自动化程度逐渐增加,这就给机械设备维修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目前很多企业中机械设备维修管理人员的技术能力不够高,使企业在生产发展过程中对机械设备的需求得不到满足,导致维修管理水平不高,令机械设备的高效利用难以实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冶金机械设备维修措施

3.1预知性维修

预知性维修是能够在机械设备出现故障时及时进行有针对性维修措施的一种方式,通过该技术及时的将机械设备出现故障的位置找出来,报警和监测工作可以同时进行。另外,为了使故障原因和位置能够及时被维修人员找到,可以用书面报告的形式将预知性维修技术编写出来,同时将重要的设备故障信息及时反馈给维修人员,一方面能够减少排查故障位置的时间,另一方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节约维修成本。以油液举例,第一,油液主要是对设备起到润滑作用,如果油液更换不及时,设备很容易出现性能上的障碍。第二,通过对有液中的残留物进行分析检测,可以指导设备的损坏程度,进而“对症下药”。

3.2预防性维修

所谓的预防性维修就是指维修人员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测,察觉机械设备可能会发生问题或是存在危险征兆时所采取的维修操作。预防性维修具有预防性与补救性等特征,其可以对机械设备故障的发生起到有效的防范作用,从而使冶金企业的经济效益与机械设备的性能得到有效的保障。预防性维修主要包括如下几方面:一是加大平常的维护检修力度,以保证机械设计始终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二是加大预防性检测力度,通过准确的检测、定点检测以及定期检测来及时找出问题、及时进行处理;三是制定定期预防维修方案,即依据检测到的情况,在故障出现前实施预防性的维修;四是仔细分析与记录。全面分析机械设备的检测记录和使用说明等,全面掌握机械设备的工作状况及改变状态,并编制具有针对性的预防性维修计划,维修之后再进行详细地记录,以便为日后的检测提供依据。

3.3事后维修

事后维修主要指的是当冶金机械设备出现故障之后,再对其进行适当的维修和管理。这种维修方案对技术人员的要求较高。为了使冶金机械设备故障隐患得到消除,需要准确定位故障位置,与冶金机械设备具体故障类型之间进行结合,并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维修。例如,一些重型轧钢机械设备具有高负荷和重载的特点,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导致油膜损坏、轴瓦结构产生扭曲和变形,甚至导致轴瓦出现损坏,相关工作人员要结合机械设备运行时所处的状态,对其进行科学检查和事后维修。

4冶金机械设备管理策略

4.1设计、安装管理

加强设备设计、安装管理也就是在对设备正式使用之前的管理工作加强,以此确保设备能够一直良好的运行,提升生产效率,降低维修成本。对此,主要从两方面入手:第一,对企业内部的情况进行仔细分析,包括设备情况、资金情况等,然后根据在选取设备时需要综合考虑其安全性、实用性以及维修问题等,从而为企业选择最合适生产的设备。第二,为了能够将企业的经济效益有效提升,需要在生产前进行合理的投入,最大程度上减少运作成本。

4.2强化冶金机械设备的维修管理工作

对于冶金企业来说,强化冶金机械设备的维修管理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因为在运作过程中,冶金机械设备或多或少会发生一些故障,唯有加大对冶金机械设备的维修管理力度,方能确保冶金机械设备正常、顺利地运作。冶金机械设备维修管理制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方式就是定点检修机械设备,在采取定点检修方法维修管理冶金机械设备的过程中,应当将生产方、维修方以及管理方这三者之间的职责清楚地划分出来,以免出现混乱现象。同时还应当对相关维修管理数据加以收集,并以此为依据来对冶金机械设备管理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进行预测,以使损失降到最低。

结束语

作为冶金行业的重要环节,冶金器械设备在企业的地位关系着其成本消耗和利润空间。但由于冶金行业高负荷的工作运转状态,致使冶金器械设备高度损坏,这就对企业的器械设备相关维修和管理提出严峻挑战。本文对现今冶金器械设备的维修和管理进行分析,保证企业在维修和管理工作的正常进行,从而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增加企业经济效益,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张磊.关于冶金机械设备的维修技术分析[J].山东工业技术,2016(11).

[2]刘方杰.冶金机械设备维修管理分析[J].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2016 (04).

[3]张建.冶金机械设备维修中的堆焊工艺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7(06).

论文作者:苏庆东,王伟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19

标签:;  ;  ;  ;  ;  ;  ;  ;  

冶金机械设备维修与管理策略的相关研究论文_苏庆东,王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