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市场机制_市场机制论文

论市场机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市场机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市场机制是市场经济内在的作用机制,它解决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及为谁生产这三大基本问题,实现稀缺资源的有效配置。可以说市场机制是市场经济的灵魂。随着商品社会化的发展,它的内涵、作用方式、特点以及功能日益发展完善。

一、市场机制的内涵

(一)市场机制的内涵

“机制”一词源于希腊文MECHANE, 本意指机器的构造及相互作用原理,后逐渐应用于生物学和病理学,其含义引深为本系统内各要素的构成及相互作用原理。随着“机制”一词的广泛应用,经济学也将之引入并定义为经济系统中诸因素相互作用、自动耦合的原理。

一般认为,市场经济中各市场要素互相适应、互相制约共同发挥作用形成的市场自组织、自调节的综合机能即为市场机制。其动力源于市场主体对其个体利益的追求,通过传动系统转换为企业目标与社会经济目标;传动是由市场信息、交通运输以及各项服务来实现的;调节则是通过价值规律、供求规律以及竞争规律作用下的价格、工资、利率变动来完成的。

(二)市场机制的基本内容

有人认为市场机制包括调节机制与竞争机制两个方面的内容:调节机制是市场体系的平衡力,二者共用作用以求保证市场的效率与均衡。又有人认为市场机制是一个经济机制体系,包括竞争机制、供求机制、利益机制、价格机制等。事实上,市场机制从不同的角度可以有不同的理解。这里起码可以有三个透视角度:

1.从市场机制运行的一般内容作结构划分可以将之细分为三个过程:一是商品市场的价格机制;二是金融市场的信贷利率机制;三是劳动市场的工资机制。

2.从市场机制运行的原理上划分,可分为动力机制与平衡机制。动力机制包括:利益机制、竞争机制;而平衡机制包括:供求机制、价格机制与调节机制。动力机制是市场活力与效率的源泉,平衡机制是各市场主体相互协调生产与消费资源配置相互协调的保证机制。

3.从市场机制不同的作用方式看可细分为供求机制、竞争机制与风险机制。供求机制是价格与供求关系的内在联系、相互作用的原理。竞争机制是竞争与价格、供求相互作用原理,它通过经营者利益的驱动,保证价格供求机制在市场上充分作用,从而调节经济活动。风险机制是指风险与竞争及供求共同作用的原理,在利益的诱惑下,风险作为一种外在压力同时作用于市场主体,与竞争机制同时调节市场的供求。

二、市场机制作用原理分析

(一)动力机制

所谓动力机制是市场内各利益主体、各要素相互协调、相互制约形成的推动企业发展、社会经济增长的动力作用原理。市场动力机制是以二重传导的方式作用的。社会经济首先将宏观目标,如经济增长、供求平衡等通过市场传导给企业目标。个人追求个体利益最大化的原始动力转化为追求企业盈利目标的动力,而企业目标又统一于社会经济基本目标之下,社会原始动力资源得到有效利用并合理通过市场配置,这也是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秘密所在。具体如下图:

原始目标形成原始动力,原始动力转换为企业目标的实现动力。

企业目标与社会经济目标一致。

①企业利益在所有者、经营者与劳动者之间的合理配置。

②劳动实绩的公正评价与及时适度回报。

③经营实绩的公正评价与及时适度回报。

④所有者参与管理的良好方式(原始目标与企业目标一致)。

⑤市场评价系统是企业实绩唯一而公正的评价系统,执行公平竞争、优胜劣汰的原则。

(二)平衡机制

所谓平衡机制是市场各主体、各要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下不断调整适应使供求趋向平衡,使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原理。它由价格机制、供求机制、竞争机制、风险机制共同构成。具体而言,价格与供求在动态中不断调节;供求态势影响价格的变动,反过来价格的变动又影响供求变化,供给者和需求者为了各自的利益相应调节自己的行为,两者在市场上通过不断的无限多的动态组合趋向平衡。从宏观角度,供给者调整自己投入产出的行为也是资源优化配置的行为。供不应求价格上涨引发竞争者的进入、生产的扩大,从资源配置角度看即是资源流向符合社会需要的部门和企业;大量竞争者的进入引发市场占有率的竞争,优胜劣汰的结果使资源流向竞争力强的企业与地区;企业对市场超额利润的追求推动整体技术进步与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同时也是资源配置利用效益的提高;风险的存在,竞争优胜劣汰的残酷会使企业在参与竞争及其它行为决策中更加审慎而合理。这样自觉不自觉地使资源得到优化配置,宏观比例趋向协调平衡。

三、市场机制的特点与功能

(一)市场机制的特点

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历史及实践都表明,市场机制是迄今为止最为有效的一种促进经济增长与资源优化配置的经济运行方式,与计划方式相比,它具有以下特点:

1.自调节性

首先市场机制的自调节性源于微观主体的自调节能力。生产者根据价格自动调节生产量;消费者根据价格自动调节购买量及选择不同商品组合。

其次,市场主体的自调节能力使市场客体也具有自调节特点。价格具有与供求相结合自动起落调节的功能,利率、工资俱是如此。

第三、自调节远非市场经济的充分调节。由于市场经济以利益目标的传导为特殊机理,自调节以个体利益为基本目标,在大多数的情况下,个体目标不能与企业目标、社会目标相一致,微观不能与宏观有效衔接,自调节效果受到影响,有时这种调节的成本相当巨大。所以并不能保证市场的良性运行,必须辅之以其它的调节方式。

2.自平衡性

首先商品、生产者、消费者的天性及其制衡使市场机制自平衡,市场机制典型的内容是价格机制,价格机制作用的内容为,当供给小于需求时,价格上涨;当供给大于需求时,价格下跌;供求自动趋于平衡。

其次市场机制自平衡的特性是不充分的,它受到外部、内部条件的制约。

3.动态相关性

首先,市场机制运行是靠各市场要素间的相互关键联动、传导、制约实现的。如投资的增加意味着对劳动力与资金需求的增加;供不应求价格上涨则会在一定时期内形成超额利润,从而吸引其它投资者的进入;在市场激烈的竞争环境中,一方的经营策略会带动其它竞争者竞争手段的调整等。这种相关性是市场机制运行作用的前提。一旦这些联系被人为地割断,市场机制便无法正常起作用。

其次,市场机制的相关性是处于动态之中的。从微观角度看,市场要素的动态相关保证了市场主体的活力,从宏观角度看,社会资源在动态中优化配置。

4.发展性

纵观整个经济发展史,从市场产生到当前的现代市场经济是一个由封闭走向开放的动态发展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市场机制的内涵、功能日益丰富加强,最终成为微观与宏观经济的纽带及资源配置的基本方式。

(二)市场机制的功能

市场机制的特点决定了市场机制的功能。市场机制自调节、自平衡、动态相关性的特点决定了市场机制具有一种动态的自组织、自平衡的调节能力。市场机制的发展性特点,显示了市场机制对资源的充分利用及刺激功能。

1.调节功能

市场经济中价格是反映市场商品稀缺程度的信号,商品生产者为了实现利益的最大化就要依据市场信号,按平均利润率规律要求作出决策。生产那些价格高,有利可图的从而也是社会稀缺的产品。其稀缺程度愈高就会使价格与利润愈高,从而愈加吸引生产者的投资。与此同时,生产者减少生产那些价格低、相对社会过剩的无利可赚的产品。产品愈过剩,价格愈低就会愈无人进入且快速退出生产。这样在不断的动态平衡调节中,市场机制具有促进供求总量与结构的平衡,优化资源配置,调节宏观比例关系的功能。

2.激励功能

市场机制对经济具有特殊的促进效率与财富增长的功能。

首先市场机制的特殊之处在于创造了一种有效率的组织制度与市场规律,使个人的谋利方式与社会财富效率增长相结合。

其次,市场机制使个人资源可以从社会资源角度有效分配,一切稀缺资源以价格为媒介通过市场在全社会进行有效配置,发挥其最大效用。

第三、市场环境迫使市场主体的能量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市场的机会、风险与竞争使企业与个人面临一个危机四伏又充满机遇的环境之中,不进则退,不成功则成“仁”。置身其中就必须持续地、永不停息地参与竞争、奋进,才能不被淘汰出局,从而一切潜能都将最充分地发挥出来。

总之,市场机制作为一种特殊的激励经济增长机制,至今尚无出其右者。“谋利、获取、赚钱,尽可能地赚钱,这类冲动本身与资本主义毫无关系。这种冲动无论过去还是现在都见之于侍者、医生、车夫、艺术家、娼妓、不正派的官吏、贵族、十字军骑士、赌徒和乞丐,可以说凡是具备了或者曾经具备客观机会的地方,这种冲动对一切时代,地球上一切国家的一切人普遍存在”。而市场机制的妙处在于把个人追求与社会利益结合起来,对盈利方式严格规范,同时最大范围地利用社会现有资源,并最大程度发挥各自的效能,从而有效刺激经济的增长。

标签:;  ;  ;  ;  ;  ;  ;  

论市场机制_市场机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