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改超”遭遇市场尴尬,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尴尬论文,市场论文,农改超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超市在与农贸市场的竞争中扮演着一个击剑手的角色,不断进攻,不断变化招式,不断演绎新的模式。而农贸市场则显得较为被动。但它真的高枕无忧吗?这种传统的农产品销售模式正面临着来自超市等更为先进的零售业态的竞争压力。是完成过渡期的使命把舞台留给别人,还是以另一种方式继续存在?我们听到了另一种声音——“农改超”,尽管目前前景未明,但这都不失为一次有意义的探索。
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旧有的商业模式已不能满足市场化的发展进程,以超市为代表的商业模式已经逐渐取代了传统的百货大楼或综合商店等。在经济持续增长的同时,人民生活水平得到很大的提高,在超市购物已逐渐成为市民生活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超市商业模式蓬勃发展的同时,市场细分化开始出现,各种超市出现在消费者面前,如医药超市、音像超市、图书超市等。
在最早的超市商业模式中,大多都是综合类超市,包容性较强,但随着一些产业的发展,产品种类丰富多样,这种产品多样性已经超越了原有的商业模式,于是超市也开始走向细分化的进程。
但可以肯定的是,超市细分化的过程都是在原有模式中孕育成熟后才脱离出去。
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的日益重视,消费放心食品已经成为日常生活的重中之重,而人们对超市经营的认可鼓舞了一些市场人士把生鲜农副产品从综合类超市分离,于是在很多地区兴起农改超的热潮。
然而市场是冷酷的,虽然大的超市都或多或少的带有生鲜农副产品,但市民超市购买这些产品并不是普遍现象,而只是一部分收入较高的消费群体。对于生鲜农副产品而言,在超市的地位本来就不明显,据记者了解,大多数超市经营生鲜农副产品是为了让消费者感受“应有尽有”的感觉,其实对于超市而言经营生鲜农副产品赢利状况并不乐观。
目前在经济发达城市运营的独立后的生鲜超市前景堪忧。2002年7月联华超市上海首家生鲜加强型超市福州店开业时,总经理王宗南表示,到2003年年底,联华超市将在沪上开出300家生鲜加强型超市。然而到目前为止仅开出3家。
厦门自2003年以来,共开了130家生鲜超市,到目前为止平均每家日营业额不到2000元,毛利不足200元,长期处于严重亏损状态,难与农贸市场匹敌。
2003年7月,随着南京市首家生鲜超市“大清河”开业,“鑫荣”、“华宝”、“绿邦”等7家生鲜超市也先后亮相。然而它们的存活期均未超过一年就纷纷“倒下”。2004年7月上旬,南京龙蟠生鲜超市因经营难以为继而歇业。至此,8家生鲜超市“全军覆没”。
浙江首家“农改超”超市家友文苑店日销售额15万元左右,撇开原先店面的各种投入不算,扣除130多名员工的工资加上电费、房租等费用后,平均日亏损5万元。
苏果生鲜部经理王一功认为,单纯的“生鲜超市”目前无法盈利。他说,到目前为止,不管是洋卖场还是苏果的大卖场,纯粹的鸡鱼肉蛋菜经营没有一家不亏损,苏果把冷冻食品、盘菜、面食、南北货、干货等都算做是生鲜,也只能做到保本,最多微利而已。他毫不含糊地说,以为办个几百平方米的生鲜超市就能很快有回报,几乎是天方夜谭,农贸市场能做到的,生鲜超市不一定能办到,因为成本不一样。
苏果曾提出投入1.2亿元,实施20家“农改超”,眼下已经“改口”,原计划“通过收购、兼并、重组等方式改造落实后的农贸市场”方案,已变为把苏果超市开在农贸市场旁,逐步引导顾客在购买生鲜食品时选择超市,从而有效推动“农改超”进程。
其实人们是否进超市买菜,与消费习惯根本不相干。决定因素在价格。据有关人士透露,现在放心菜进超市,都要经过两三个环节。先是产地批发市场,再是销地批发市场。经过这中间环节之后,菜价至少要翻一番。可见超市的生鲜农副产品最少也比农贸市场的贵30%到50%,无形之中加大了消费者的生活成本。做为市民的观点很简单,因为菜篮子类的生活琐事大多是由家庭主妇或老人、保姆负责,对于这个群体而言,价格因素是占第一位的。
记者在和中国农科院农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胡定寰博士谈到农改超时说:“超市的经营是一项庞大的工程,这其中商品的搭配也非常关键,单纯的生鲜超市,在目前的状况下确实是很难盈利的。”
有关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国内不少经济发达城市竞相掀起“农改超”热潮,出发点都是为了美化城市环境,提升食品安全质量,愿望固然美好,但切不可操之过急,将“农改超”推进成为一种“运动”。许多生鲜超市之所以“短命”,归根结底在于,经济发展水平、老百姓的购买力决定了人们的消费方式。
目前,有不少政府官员提出,借鉴发达国家,中国农产品进超市的步伐大大落后,但他们忽略了这样一个事实,即发达国家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平均不到20%,并且拥有现代化的物流配送系统和高度成熟的农业产业化链条,农贸市场才全面撤退。而中国居民的恩格尔系数虽然年年下降,2003年仍有46%,一日三餐仍是老百姓最大的消费支出,恩格尔系数的巨大差距,决定了在价格和购物环境二者之间,大多数中国老百姓还是首选前者。因此,在相当长时间内,生鲜超市和农贸市场还会共生共存,满足各自不同的消费群体。根据业内人士观点,落后农贸市场的消亡和先进的农贸超市的兴起,只能是市场发育、竞争的客观产物,而不能成为政府行政行为。这种商业模式的变迁应归属于经济的自然规律,而不能采取“一刀切”式的行政方式,靠行政命令或政策一厢情愿的引导,都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
市场中还有另一种观点具有代表性,北京八里桥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总经理赵尔烈分析指出:“超市代替批发市场和集贸市场,必须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必须与农业生产水平相适应,必须与百姓消费习惯相适应,必须与企业效益和能力相适应等等。而目前在这方面我国的条件都不成熟。农贸市场最突出的问题就是购物环境和食品安全,只要这两方面得到改善和提升,农贸市场在与超市竞争中优势将更加明显,而最关键的就在于管理。只要管理得当,营造一个干净、卫生、安全的购物环境的目标并非难以实现。因此,在现阶段乃至未来的一段时期内,与其大张旗鼓地推行“农改超”,倒不如下力气多办一些规范化、标准化的厅内集市和社区生鲜食品店更切实际,这种方式成本低、见效快,适合我国国情和目前发展现状。”
因此,采取什么样的模式经营至关重要。目前大部分地方普遍实行的是超市加生鲜区的模式,超市并不靠生鲜产品赚钱,事实上也很难做到这一点,很多都是亏本经营。这种方式在很长一段时间将长期存在。但其生鲜产品的成本若不降下了,只能吸引一部分高消费者,很难撼动农贸市场的地位。
第二种是“农改超”模式。这是我国各地纷纷推广的农产品超市化的一种重要模式,也是国家改善“菜篮子”工程的一项重要政策。“农改超”是将传统的农贸市场进行改造,建立在农贸市场基础之上的农副产品超市。它吸收了超市的优势:产品有质量标准、包装标准,有商标并标明产地,但因为“农改超”后农副产品的价格居高不下及其他多方面的原因,这种曾欲向全国推广的模式并没有在我国取得预期的成功。
第三种是“农加超”模式。所谓的“农加超”就是在目前一些农贸市场的基础上进行改建,采取农贸市场加超市的模式,在现有农贸市场中或旁边辟出一块超市,保留一块农贸市场,用超市慢慢取代农贸市场。这是一种新型的模式,这样做的好处是,农改超的建设成本可以降低不少,同时在经营上也是商家和厂家有分有合。目前已经有企业开始对这种新型的农产品超市化模式进行实践和探索。
上述的几种模式,除了“农加超”这种新型的模式目前正处于摸索和实践中,其他两种模式在我国已经有了几年的发展历程,但是经营状态都不太理想。
中国推行“农改超”这几年来,农产品超化市的进程却发展缓慢。有关方面的调查表明,我国农副产品进入超市销售的比例依然不高。农副产品销售在超市销售总额中所占比例不超过三成。即使是在上海这个全国连锁超市业最发达的城市,农产品销售在超市销售中所占比例也不过25%。在上海市农产品需求总量中,超市农产品销售只占20%。
究竟什么原因使得超市这么先进的经营业态无法取代传统的落后的农贸市场呢?是模式之弊还是我们的脚步迈的太快了呢?
专家表示,未来配送中心和超市体系的发展将加速。在一些发达地区,尤其是大城市如北京、上海等地,超市还会以更快的速度发展,甚至在10年内成为重要商业力量。但由于我国农业的发展是一个缓慢渐进的过程,因此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的作用不可能被取代。相反,我国的生鲜配送中心目前还必须依托农贸市场的批发功能才能生存和发展起来。所以说让超市完全取代农贸市场是不客观的,只能是有所转变,而农贸市场的方向将是大的批发配送中心成为超市的供应商,走出零售的经营模式,这也是市场细分化的一个必然趋势。
上海代表着中国走向世界的窗口,它尚且如此,更何况其他城市。台湾、香港在超市发展初期,农贸市场也长期占据着主要地位。所以说,盲目鼓励农改超是不现实的。据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老板透露,他在开办生鲜超市之前,曾作过市场调研,结论是必亏无疑。但因为上级领导有这个要求,于是硬着头皮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还有不少投资者没有详尽的考察而跟风,以理想状态计算能赚钱,结果血本无归。
所以说农改超是否超前,经营模式是否正确,完全取决于市场,取决于中国城乡居民现阶段的消费习惯和消费能力。政府应谨慎引导,逐步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