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应用题教学之我见论文_杨兰军,王宝云

简单应用题教学之我见论文_杨兰军,王宝云

◆ 杨兰军 山东省寿光市孙家集街道胡营小学 262700;王宝云 山东省寿光市孙家集街道孙集小学 262700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题教学一直以来都是教学难点之一,普遍存在着“学生怕学,教师难教”的现象,应用题历来是小学数学的重要教学内容,改革应用题教学是小学数学教材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关这方面的论著很多,但仍有进一步深入探讨的必要。

大家知道,无论是几步计算的应用题在分析数量关系的时候,都要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后算什么?实际上就是把一道复合应用题分解成几道相关的简单应用题。解答一道复合应用题的过程,也就是依次解答若干相关联的简单应用题的过程。简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是组成所有复合应用题的元素,所以掌握简单应用题的解法,是分析一切复合应用题数量关系和顺利解答一切复合应用题的基础。学生解答复合应用题,遇到的障碍,往往在于没有全面理解简单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没有灵活掌握简单应用题的解法。一般说来,学生不难把一道复合应用题分解成几道相关联的简单应用题,但在分解过程中,只要某一步的数量关系不清,就不能构成一道相应的简单应用题并进行解答,以至整个应用题也就无法解答了。下面我们比较这两道两步计算的应用题。

1.某修路队修一条5000米长的公路,已经修了1500米,剩下的要7天修完,平均每天修多少米?

2.某水果店,第一天卖的香蕉金额是114元,第二天卖的香蕉是162元,第二天比第一天多卖16千克,香蕉的单价是多少元?

从这两道题的基本数量关系来看完全相同,都是求两数之差的商,但难度就不一样。一般学生对解答第一题不会感到有什么困难,因为很容易分解成两道相关联的简单应用题。而第二题则不然。学生分析过程中,第一步比较容易掌握。根据第一天卖出114元和第二天卖出162元,可以求出两天一共卖出多少元或第二天比第一天多卖(第一天比第二天少卖)多少元。但到第二步就遇到了障碍,许多学生不知道根据第一步求出的间接条件和第二天比第一天多卖的香蕉重量,可以求出什么就是找不到条件和问题之间的联系,不能够构成相应的简单应用题并进行解答。原因就是前面简单应用题的基础没有打好,只会机械的套类型:已知总数和份数求每份数,用除法计算。但不会具体分析和灵活运用。在这里哪个是总数,哪个是份数和每份数都对不上号了。也就找不到题中数量之间的依存关系了。反之,如果学生前面简单应用题的基础打的好,能够顺利解答相应的简单应用题:根据第二天比第一天多卖的钱数和第二天比第一天多卖的重量数,就可以找出香蕉的单价是多少钱。那么解答上面第二题那样的复合应用题时,也就不会有什么困难了。由此可以看出,简单应用题在整个应用题教学中所占的重要地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下面我们再来探讨应该如何加强简单应用题的教学,研究简单应用题教学。

首先碰到的一个问题就是要不要分类,和怎样分类的问题。虽然这是个老问题,但大家的认识还没有取得一致,我认为科学的分类是完全必要的,这是构建知识体系的必要的方法。一些数学问题的解答过程,实际上就是把一些复杂的未知类型转化成一定的已知类型的过程。但我们习惯上所说的简单应用题类型,实质上并不具备这种科学分类的性质,而只是对一些常见的具体应用情况的概括和直观描述。而且应用题内容所反映的具体情况又是千变万化的,不是这些类型所能全部概括的。所以不能把这些类型作为分析数量关系和指导解题的依据。

其次,要研究如何加强简单应用题教学,必须明确应用题的教学目的和作用。义务教育数学教学大纲中概要地指出:“应用题教学是培养学生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和发展思维的一个重要方面。”所以,应用题教学的目的,根本不是让学生去熟记某些一定类型的应用题的解法。我认为具体的说,应用题教学的目的和作用应在于:

1.通过解答应用题的练习,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教学大纲所规定的理论知识。就是把应用题作为学生学习小学数学课程中有关的那些概念、关系、性质和规律等的有效手段。

2.教会学生把所获得的知识应用于实践。通过应用题教学应使儿童掌握某些一般的技能,这些技能是独立的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所必不可少的。即培养儿童能在周围客观世界里找出哪些能用数学表达的事实和规律,并能把普通语言翻译成数学公式的语言。

3.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能分清已知的和未知的,确定他们之间所存在的关系,并把这种关系从应用题的具体情景中抽象出来,变成一般的数学关系和依存。同时通过应用题教学,培养儿童的耐心和顽强意志,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再进一步研究如何加强简单应用题数学时,我们还必须根据就应用题的结构特点和影响应用题难易程度的因素来进行分析。

我们知道应用题的特点是把数量关系寓于具体情景之中,所以一般应用题的难易取决于数量关系的复杂程度,还取决于数量关系的隐蔽程度。而简单应用题都是用一步计算解答的,不存在数量关系的简繁问题。其难易就完全取决于数量关系的隐蔽程度了。也就是能否顺利的把一定的数量关系从应用题所叙述的具体情景中剥离出来、抽象出来。为了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就要善于设计各种不同的具体情景,通过灵活多变的叙述方式和语言表达来蕴含同样的数量关系,要求学生必须进行具体分析。

综上所述,我认为简单应用题教学中,应初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动脑想、动口说、动手做,只有这样才能开阔视野,拓宽思路,学生的思维能力才能不断提高。

论文作者:杨兰军,王宝云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5年11月总第173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2/10

标签:;  ;  ;  ;  ;  ;  ;  ;  

简单应用题教学之我见论文_杨兰军,王宝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