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管理与银行一体化管理研究--贝莱德经验对我国银行综合管理的启示_银行论文

资产管理与银行综合化经营研究——贝莱德经验对我国银行综合化经营的启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银行论文,资产管理论文,莱德论文,启示论文,经验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贝莱德成功经验分析

(一)贝莱德概况

贝莱德成立于1988年,创立时仅在一间小屋内开展债券方面的资产管理。2009年6月,贝莱德进行了迄今为止资产管理行业最大规模的并购,以66亿美元现金及3 780万股贝莱德的股票,合计约135亿美元的对价收购了巴克莱集团旗下的巴克莱全球投资者。并购后的公司将更名为贝莱德全球投资者。待交易完成,合并后的贝莱德全球投资者的资产管理规模(AUM)将从目前的1.3万亿美元增长到2.7万亿美元(BlackRock,2009),成为全球最大的资产管理公司和全球管理资产规模最大的金融机构。

在短短21年时间内,贝莱德在高度市场化的资产管理领域快速发展,取得了众多金融集团历经百年艰辛才取得的市场地位,是行业中快速跨越发展的典范。贝莱德主要的业务是在全球股票、债券、大宗商品、房地产、外汇市场进行投资。此外,贝莱德通过其强大的BlackRock Solutions系统,为全球7万亿美元的资产提供风险管理、战略咨询和投资顾问服务。贝莱德还积极介入公共资金管理领域。目前,在金融危机之中,贝莱德作为美国政府的顾问,协助美国政府处置贝尔斯登、美国国际集团和花旗集团的不良资产,并参与了美国政府的“公私合营有毒资产处置计划”。除服务美国政府外,贝莱德还为淡马锡等多家主权基金管理金融资产。近年来,贝莱德积极拓展在中国的资产管理业务,参股中银基金16.5%,并为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全国社保基金管理境外资产。总体来看,贝莱德已成为全球金融市场上最有影响力的公司之一。

(二)贝莱德成功的主要原因

1.资产管理业在全球快速发展是贝莱德成功的先决条件。20多年来全球资产管理业保持两位数的发展速度,使贝莱德快速发展的奇迹成为可能。1988年贝莱德成立时,全球共同基金的资产管理规模不到2万亿美元;到了2007年,全球共同基金的资产管理规模已经达到26万亿美元,20年内增长了12倍以上。其中,贝莱德主要业务所在的美国市场,1988年时共同基金规模仅略高于8 000亿美元,2007年时规模已达到12万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5%(Investment Company Institute,2009),不但远高于美国GDP的增长率,而且也远高于同期美国商业银行业总资产7%的年增长速度①。

2.资本运作是贝莱德成功做大的关键。从贝莱德发展的历程来看,资本运作是其超越竞争对手,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手段。1999年贝莱德成功在纽约交易所上市,一方面扩大了自己在投资者中的影响力,另一方面也获得了充足的资金开发BlackRock Solution等核心产品。此后,贝莱德进行了一系列的兼并收购,其中最重要的是在2005年收购了道富研究与管理公司,紧接着2006年与美林资产管理公司合并,两年间资产管理规模从3 000多亿美元增至1.1万亿美元,一举确立了贝莱德在行业第一阵营的位置。2009年贝莱德又抓住巴克莱集团急需补充资本金的契机,将兼并目标锁定为最大的竞争对手——巴克莱全球投资者。该并购总对价135亿美元,贝莱德自身仅拿出8亿美元现金,其余均从资本市场上融资得来。

二、我国资产管理市场概况

(一)资产管理业正成为中国金融业中一个最快的增长极

与快速发展的全球资产管理业相比,以基金业为代表的中国资产管理业在过去10年中更是见证了高速的发展历程。共同基金资产规模从2000年的846亿元增长到2009年中的2.3万亿元,年复合增长速度高达42%,远超过全球基金业同期约6%的年均发展速度。基金管理行业已成为年创造管理费收入300亿元左右、代销手续费收入1 000亿元左右、托管费50亿元左右的朝阳行业(中国证券业协会,2006~2008)。此外,基金公司还大力发展企业年金投资管理、特定客户资产管理(专户理财业务)、社保基金资产管理、境外投资(合格境内投资者,QDII)等业务领域(巴曙松等,2008、2009)。基金管理业已成为中国金融业中发展最快,创新最为活跃的子行业之一,并且其快速的发展势头仍将持续。

1.投资者财富持续快速增长,可投资标的广度深度不断提高,促进资产管理业快速发展。随着经济30多年的高速增长,中国居民和企业积累了大量的财富。展望未来,诸多经济学家预测,30年后中国经济总量有望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中国也有望成为全球最大的金融财富拥有国。可以预见,在这30年的发展过程中,金融资产除储蓄外,对多元的资产管理业务需求将非常迫切。在资金来源快速增长的同时,中国多层次金融市场的广度不断拓宽,深度不断增强,资产管理业在资金运用方面获得了更为广阔的舞台。2001年末至2009年中,境内股票市场总市值从4.4万亿元增长到20.1万亿元,债券市场票面总额从2.1万亿元增长到14.9万亿元,未来还有大量的国有控股企业和民营中小企业等待发行股票和债券融资,股市、债市的规模和容量将持续快速增长。同时,资产管理业开始探索和拓展境外股票债券市场、房地产投资基金、私募股权投资、期货投资等领域。可投资金融工具和产品的发展壮大也拉动资产管理业的快速发展。

2.我国资产管理业尚处起步发展阶段,蕴含着巨大的发展空间。从共同基金来看,相对于美国共同基金目前的发展水平,中国共同基金规模相对实体经济、股票市场、银行资产、家庭金融财富等方面的比例还太低,使用基金理财的居民户数占比也很低(见表1)。这从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中国基金业仍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此外,发达市场资产管理机构还管理着许多机构类的资产,如养老金和专户资产管理等。在国内,年金和专户资产管理业务还尚处于起步阶段,与发达市场的差距更大,发展的空间更为可观。以养老金为例,2008年末全国参加企业年金的职工略高于1000万人,仅占城镇劳动年龄人口比例的2%。社保基金、企业年金等养老资产占2008年GDP的比例还不到3%,而美国退休资产2008年末达到14万亿美元,占当年GDP的98%。作为强化社会保障、维护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政策组成部分,预计未来大部分城镇劳动者和农村劳动者都可能获得各种形式的养老金,养老金占GDP的比例也会有较大的提升。养老金资产管理业务有望在不长时间内爆发性增长。

(二)以基金管理业为代表的中国资产管理市场尚待出现大型机构

相对于美国基金业,我国基金管理业市场规模小、发展时间短、投资品种较单一、基金公司数目少,似乎中国的基金行业垄断性或集中度应该较高,但事实上我国基金业的集中度反而较美国更低。集中度指标是反映一个市场的垄断水平,通常用的集中度指标有两个:一个是市场中最大的前若干机构的市场总份额(如前5或前10大公司的市场总份额);另一个是赫芬达尔指数②。如表2所示,美国在基金公司数目10倍于中国的情况下,两个重要的市场集中度指标都显著高于中国,说明中国基金业尚未像美国那样,形成核心竞争能力显著超越同业的领军集团。从领头公司的情况来看,相对于贝莱德成为全球最大的资产管理机构,我国基金公司的规模很小,目前资产管理规模最大的公司——华夏基金公司的规模近3 000亿元人民币,与中国最大的金融机构——工商银行总资产比,只相当于后者的3%左右。我国基金行业集中度低、领头公司规模小的格局与较严格的基金产品审批、资本市场工具少、产品同质化严重、客户目标群差异小等诸多因素有关。投资者除了在诸多表现平平的基金公司和产品中艰难地选择外,迫切需要能够提供全面资产管理服务、长期回馈良好投资业绩的大型基金管理公司。此外,随着全球化投资进程的不断深入,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全国社保基金等大机构投资者呼唤有能力在全球管理资产、有实力与境外资产管理巨头竞争的大型中资资产管理公司,希望能改变目前境外资产多委托给境外资产管理公司管理的格局,以提高中国的金融安全。

三、银行开展资产管理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

(一)具有的优势

1.资产管理将成为我国银行综合化经营的重要一极。综观许多大型国际金融集团的整体业务框架,资产管理业务是与商业银行业务、投资银行业务、私人银行业务等并重的业务板块,成为集团综合经营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摩根大通和道富银行(State Street)为代表的许多国际金融机构,近年来大力加强对资产管理业务的拓展。摩根大通目前的业务主要分为六大部分,其中资产管理、证券服务和清算托管服务这三大部分均属于广义的资产管理范畴。道富银行则将自身定位于“交易型银行”(Transaction Bank),业务内容主要是资产管理、资产托管、交易和清算、证券融资服务等,与传统商业银行业务已有根本的不同。摩根大通受益于旗下资产管理业务所贡献的稳定盈利,2008年金融危机中所受冲击明显小于花旗、汇丰等竞争对手,2009年6月在The Banker杂志全球1 000家大银行的评选中从2008年的第4位跃升至2009年的第1位。道富银行的财务表现更加出色,在金融危机中不但没有出现亏损,年盈利反而从13亿美元大幅上升至18亿美元。虽然一些发达国家的金融机构出于成熟市场的细分并不都以综合化经营为发展战略,有的机构甚至出售旗下的资产管理业务而将竞争优势集中于某特定领域,但我国金融市场尚在发展中的阶段,大银行将资产管理业务在综合化经营框架下着力发展还是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境内银行在综合经营框架下设立基金公司开展资产管理业务,有助于满足客户日益多元化的资产管理需求,为其提供包括资产管理服务在内的一站式服务;有助于银行理财业务、财富管理和私人银行等业务的发展;有助于银行打造投资管理业务品牌,提升综合业务能力;有助于银行从旗下基金公司的盈利和股权增值中获得回报。

2.我国银行最有实力在综合化经营框架下推动资产管理业务发展。在我国,基金销售的主要渠道是银行,销售占比能达到60%~70%以上,绝大多数客户来自于大型银行。大银行要发展资产管理业务,具有得天独厚的客户资源优势,这是其他类型金融机构所难以比拟的。大型银行卓越的品牌、稳健规范的经营风格、遍布的机构网点、可靠便捷的网银服务、较高的全球视野都有助于支持资产管理业务的做大做强。此外,商业银行拥有强大的资本实力,抵御风险和拓展市场的能力很强,对国家经济金融政策有深刻的理解和把握。银行设立基金管理公司,很好地将稳健合规的风格带到基金管理公司,并对资本市场的发展担负起了更多责任。银行强大的综合实力有助于扶植旗下资产管理公司跨越式发展,有利于中国资产管理行业在相对短的时间内具备全球化竞争能力,有利于维护中国金融系统的安全。

3.银行系基金公司的发展快速,空间巨大。目前已有7家银行设立基金公司(见表3)。其中工银瑞信、交银施罗德、建信、浦银安盛、农银汇理、民生加银是2005年《商业银行设立基金管理公司试点管理办法》颁布后,由商业银行直接设立的。由于较特殊的安排,中银基金设立的时间早于《商业银行设立基金管理公司试点管理办法》③。银行系基金公司总体发展快于行业平均水平。2005年末至2009年中共3.5年的时间内,行业规模从4 419亿元增加到23 048亿元,以60家基金公司计,平均每家基金公司规模增长310亿元。2005年设立的3家银行系基金公司工银瑞信、交银施罗德、建信和此前设立的中银基金在3.5年间平均规模增长412亿元,比行业平均增长速度高约33%。在2009年中的行业排名中,交银施罗德、工银瑞信的行业排名超过多家成立10年以上的基金公司。银行系基金公司在获取业务资格和构建产品线方面也十分突出。如工银瑞信成立仅3年就获得共同基金、专户理财、年金管理、QDII等业务资格,至2009年8月已构建了11只风险收益特征各异的较完备的产品线,其业务资格和产品线的构建速度是业内最快的。

(二)存在的问题

1.银行系基金公司发展速度落后于行业领头羊。2005年末工银瑞信、交银施罗德、建信、中银4家银行系基金合计资产管理规模与前5大基金公司合计资产管理规模的差距为2 039亿元,2009年中合计资产管理规模的差距扩大到5 469亿元,差距扩大了1.7倍。此外,在附加值高的偏股型基金上银行系基金的占比低于前5大基金公司,因此管理费收入的差距拉开更快,2005年末4家银行系基金合计管理费收入与前5大基金公司合计管理费收入的差距为13亿元,2008年末合计管理费收入的差距扩大到77亿元,差距扩大了近5倍。这表明银行系基金公司进入行业前列的难度很大。

2.银行系基金公司对母银行财务贡献尚小。2008年末工银瑞信、交银施罗德、建信、中银4家银行系基金公司管理费收入合计19亿元,净利润合计不超过7亿元,贡献给母银行的净利润不到4.5亿元,而工行、交行、建行、中行4家银行的净利润合计就达到2982亿元,银行系基金公司的管理费收入尚不到母银行利润的0.15%。

3.由于较短的历史业绩而尚未形成与股东背景相匹配的强大市场号召力,银行系基金公司在超越业内优秀老公司方面仍具有相当的难度。可以看到,在资产规模快速扩张的阶段中,投资者明显偏好前5大基金公司的产品,历史上发行规模前10大的基金中,有6只是当时前5大基金公司发行的,没有1只属于银行系基金公司。

四、银行加快发展旗下资产管理公司的对策

1.从综合化经营的战略高度大力支持旗下资产管理子公司。应该说,银行系基金公司近几年的快速发展与母银行的大力支持是分不开的。但目前,国内主要银行较为熟悉单一法人体系下的总分行管理制度,对于跨业务领域的母子公司管理体系尚在探索之中。子公司和母公司诸多内部法律关系尚不明确,存在业务联动不顺畅、资源未能实现最优化配置和共享、品牌宣传合作不足等问题。银行需逐步建立统一的集团管理架构,明确资产管理业务在综合经营格局中的战略地位,将资产管理业务发展有机纳入整体发展战略,提高母子公司发展战略与计划的统一性和契合性,从集团层面的高度来统一调配客户、资本、品牌资源。这样,旗下基金公司实现跨越式发展是完全可能的。

2.考虑资本运作等方式快速推动旗下资产管理子公司发展。目前国内银行系基金公司都是采取自建方式从头开始建立发展,这样要达到一定发展水平所需的时间较长。通过资本运作,如并购方式发展是超常规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如果说贝莱德在境外的并购经验还不易直接参考,我国基金业的一些并购案例则值得研究借鉴。典型的例子是中信证券收购华夏基金和招商证券收购博时基金。中信证券于2003年出资4 900万元发起设立了中信基金,持有其49%的股份。从2006年中起,中信证券不再以扶持中信基金为拓展资产管理业务的主要策略,而是转向并购。中信证券花费约1年的时间,从4家原股东手中收购了华夏基金100%的股权,总对价不低于13亿元④。为了满足监管要求,中信证券甚至放弃了中信基金的名称和牌照,让华夏基金吸收合并中信基金。事实证明,中信证券的策略是有效的,目前华夏基金已确立了行业第一的位置,规模遥遥领先排名第二的基金公司近800亿元;华夏基金贡献的利润早已超过中信证券的收购成本。此外,招商证券2007年末以63.2亿元的“天价”收购了博时基金48%的股权,在随后2008年的熊市中,各方对招商证券出价多有质疑。但考虑到招商证券很可能在2009年内进行IPO,以30倍的市盈率计算,48%的博时基金股权将增厚其净利润3.7亿元,使其可以多募得资金112亿元,亦已收回收购的成本。可能是借鉴了中信证券和招商证券的经验,人保财险也没有考虑筹建自己的基金公司,而是通过资本运作的方式间接控股大成基金,并派出人保资产副总裁担任大成基金董事长。我国银行,特别是上市银行更有实力和资源来进行类似的资本运作,以实现跨越式发展。

3.利用资产管理业务全球化发展契机确立自身竞争优势。资产管理的核心理念是分散风险、提高收益,全球化是资产管理业发展的内在规律。许多国家的资产管理业在发展中都经历了或正在经历全球化的过程。由于全球市场较任何单一市场有更多的投资产品、更强的分散风险能力,因此各国的境外投资都是分布于全球,而不局限于单一市场(史文森,2002;格雷米林,2006;埃利斯,2007)。从美国、韩国、巴西、香港和台湾地区发展的经验来看,其近年境外资产管理规模增长速度总体快于境内资产管理的增长速度。目前,境内个人、机构和主权基金等投资者对境外资产管理业务有巨大的潜在需求。境外资金也有很强的需求要投资到境内资本市场。但中国资本市场发展时间不长,基金公司发展的时间就更短,境内基金公司还欠缺大规模拓展全球资产管理业务的实力,在拓展全球业务时还面临诸多难以逾越的障碍(见表4)。因此包括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全国社保基金等机构投资者的境外资产大多委托给境外资产管理公司管理,而基本没有考虑境内的资产管理公司,长期来看不利于中国的金融安全。相比国内优秀的老基金公司,银行系基金公司由于相对较短的历史业绩,在境内资产管理方面要超越这些竞争对手难度较大。但在拓展跨境资产管理业务方面,大家基本处于同一起点。由于开展跨境资产管理业务所需的投入将远大于境内资产管理业务,目前境内基金公司未上市,如没有股东的支持,难以进行这样的投入。银行系基金公司则相对有优势在母银行品牌影响力及强大的综合实力支持下扩张境外资产管理业务,逐步具备与全球知名资产管理公司竞争的能力,实现“由中国人管理自己在全球的资产”。

注释:

①2008年全球发生金融危机后,资产管理业在金融业的影响力不但没有被削弱,反而出现明显上升。金融危机期间资产价格快速下跌,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保险公司必须用自有资本承担资产的损失,因而多遭重创,濒临破产的边缘。相比之下,资产管理公司则是以信托形式管理资产,无需对资产的损失负责,所受冲击明显小于投资银行和商业银行等金融领域传统的“大佬”。举例来说,贝莱德2008年的资产管理规模为1.31万亿美元,仅较2007年的1.36万亿美元小幅下降4%,且仍有7.9亿美元的净利润;同期,美林公司巨亏321亿美元,最终被美国银行所收购。

③中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原名“中银国际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由中银国际证券、中银国际控股等证券公司发起设立,因此在《商业银行设立基金管理公司试点管理办法》颁布前即已设立。2008年2月,中国银行同时收购了中银国际证券、中银国际控股所分别持有的中银国际基金管理有限公司67%、16.5%股权,从间接持有中银国际基金管理有限公司49.33%的股权,变为直接持有中银国际基金管理有限公司83.5%的股权。

④这一对价虽远高于中信证券设立中信基金的注册资本投入,却仅相当于华夏基金2007年净利润的1.5倍。

标签:;  ;  ;  ;  ;  ;  ;  ;  ;  ;  ;  ;  ;  ;  ;  

资产管理与银行一体化管理研究--贝莱德经验对我国银行综合管理的启示_银行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