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组别 例数 肛门水肿 疼痛 渗液 观察组 70 3.69±1.30 3.94±1.01 2.92±1.28 对照组 70 6.86±1.21 6.12±1.02 7.20±1.22 P <0.05 <0.05 <0.05 表3 两组患者术后疗效比较(n,%) 组别 n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观察组 70 44 25 1 98.6 对照组 70 26 37 7 90.00 P <0.05 <0.05 <0.05 <0.05 3 讨论3.1据近年国内统计结果显示,人群中患肛肠病约为62.88%,其中痔疮占80.98%[5]。痔疮术后引起肛缘水肿的主要原因:(1)患者因惧怕排便疼痛,减少进食,导致粪便积滞而压迫血管,致淋巴、静脉回流受阻出现水肿。(2)术后创面刺激而产生排便不尽感,造成排便次数过多,或排便用力增加腹压形成水肿。(3)术中因缝合过紧,影响减压而形成水肿。(4)术后肛门疼痛,反射性导致肛门括约肌痉挛,引起血液、淋巴回流障碍形成水肿[6]。3.2中医学认为,肛门疾病的病机是外感六淫、食欲不节、劳逸失当、内伤七情、体质虚弱等,导致湿热内生、淤血阻滞、气血不畅,阴阳失调而成[7]。痔疮术后水肿术后水肿多由湿热下注、经络阻塞、气血瘀滞所引起,故治疗应清热利湿,消肿止痛,活血化瘀[8]。风热燥火湿邪,内生湿热,热毒下注肛门,聚于膀胱,阻塞经络致血败肉腐。故应采用益气养阴,配合坐浴疗法消肿止痛,内外兼治以改善患者全身状况,提高免疫力【9-11】。肾俞穴是足太阳膀胱经的常用腧穴之一,位于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在腰背筋膜、最长肌和髂肋肌之间;有第2、第3腰动、静脉分支;布有第2、第3腰神经后支的皮支,深层为腰丛。中医定向透药疗法通过中频电流产生的电场,定向推动药物,扩张小动脉和毛细血管,使血管壁通透性增加,改善局部血液循环,药物中有效成分可最大程度渗透到相应穴位下,靶向作用于病灶〔12〕。此种方法治疗不经过胃肠,避免了药物的首过消除效应,使治疗药效持久稳定的经过肾俞穴达到活血化瘀,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益气养阴的作用。3.3 通过本研究我们发现中医定向透药治疗联合痔疾洗液在痔疮手术后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肛门水肿、疼痛、渗液等各项症状、体征积分值比较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显效、有效等疗效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中医定向透药治疗联合痔疾洗剂应用于痔疮术后患者,明显减少肛门水肿、减轻疼痛,减少渗液,提高治愈率,值得推广。参考文献[1]郑晓红《肛肠科痔疮切除手术后中药坐浴的效果观察及相应护理特点分析》[J]海峡药学.2013.25(4):221-222[2]杭春平.芍倍注射液配合微创治疗痔疮的临床研究[J]新中医,2010,42(11):30-31[3]国家中医管理局.中医病的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32-133[4]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国肛肠科病症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人民出版社.1995.1[5]石焕芝,任宝印,等.肛门直肠疾病流行病学分析[J].中国肛肠病杂志,2000,20(3):10[6]刘丽红.50%硫酸镁湿热敷治疗痔疮术后肛缘水肿效果观察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0,16(6).99[7]荣文舟.现代中医肛肠病学[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4:90-91[8]彭军良,姚向阳,沈东晓.中药外用在混合痔术后的应用体会[J].中国中医急症,2011. 20(5):715-716[9]艾中立,努力提高直肠肛管外科疾病的疗效[J].腹部外科,2008,21(3):132-133[10]石美鑫.实用外科学(上册)[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901-903[11]王连生,徐教仁.一次性根治术治疗肛周脓肿601例[J].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11,17(5):513-514[12]李晓英,李力明,王雅兴等.中医定向透药疗法治疗寒湿腰痛40例疗效研究[J].中医临床研究2015.7(29)72-73
论文作者:郜戬,张素香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保健营养》2019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27
标签:患者论文; 水肿论文; 肛门论文; 痔疮论文; 术后论文; 中医论文; 疗效论文; 《中国保健营养》2019年第2期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