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土建工程框架结构设计与施工相结合的研究论文_孙子龙

基于土建工程框架结构设计与施工相结合的研究论文_孙子龙

身份证号码:44052519710226XXXX 广东揭阳 522000

摘要:在土建工程的施工中,框架结构应用较为普遍,如何控制土建工程框架结构施工质量,是当前研究的焦点。文章阐述了框架结构施工问题,并提出了框架结构施工优化策略。

关键词:土建工程框架结构设计与施工结合策略

引言

对于土建工程来说,框架结构主要是由钢筋混凝土而浇筑成的承重梁柱来为房屋的主要结构,构件的面积通常比较小,所以其结构承载能力通常不大。然而框架结构作为土建工程最为主要的结构之一,其应用十分广泛。作为框架结构施工过程中,其梁柱以及模板的施工,常常容易产生比较大的问题,所以在设计和施工中,必须严格把握这以下方面环节的施工。

1 框架结构常见问题概述

用钢筋混凝土浇筑而成的框架结构,在建筑工程上应用十分普遍,在一定程度上,能起到抗震防风效果,在我国城市基础建设中,其应用非常广泛。然而,当前框架结构施工过程中,往往出现很多施工质量问题,其具体表现为:

梁柱问题在土建工程中,梁柱的施工异常重要,而且非常复杂,因为节点够着相对而言并不单一,钢筋的分布也十分密集,在施工人员在高空作业时,往往施工难度非常之大。尤其在施工中间柱时,往往由于钢筋交错程度高,钢筋非常不便于绑扎,很多工程中,通常利用整体沉梁,导致节点下面的钢筋绑扎不到位,有的甚至在梁的节点处没有放置箍筋或少量放置箍筋,这样对整个工程都会形成严重的安全以及质量问题。有的土建工程框架结构中的梁柱节点施工中,施工人员非常了解节点内部箍筋绑扎十分困难,便采取相关非规范手段进行箍筋的拼合,比如利用两个开口箍筋进行组合,甚至在所有节点区域均采用开口箍筋,这样的措施,完全不符合规范上的技术要求。因为,箍筋的密实性以及其末端弯钩的技术要求,是有效约束混凝土的必要条件。在实际施工当中,运用分层套箍法,是比较好的方法,但是其需要将节点区域的模板进行拆除,才能保证箍筋的牢固度,这样施工起来,极其不方便,施工难度相当大。而有些施工单位或施工人员普遍采用原位绑扎法,所谓原位绑扎法,即通过梁底模的安装完毕后,在其上面进行钢筋的绑扎,然后安装侧模板,通常这样施工会造成相关的质量缺陷。

2 框架结构设计优化策略

框架结构设计过程中强调强节点、强锚固、强柱弱梁,在普通的民用住宅中,由于荷载相对较小,因此,梁柱节点钢筋相对较少,在施工绑扎钢筋的过程中质量比较好控制,但是在有些荷载非常大的工业建(构)物中,梁柱节点钢筋非常密,比如电厂汽轮发电机的基础,就属于典型的框架结构承受非常大的动荷载型式的构筑物,在梁柱节点钢筋密度之大,甚至细石混凝土都无法浇筑,因材,在这类构筑物的设计当中就要在不影响工艺设备布置的前提下,尽可能适当加高梁的高度与梁的宽度(框架柱的刚度远大于梁),现在成熟的做法是梁的宽度尽量与柱同宽,梁柱的主筋及箍筋均采用三级钢,这样即可以提高梁柱的承载能力,也大大降低了混凝土结构的配筋量,降低施工过程中的难度,减少误差。

板在框架结构中的作用相当于框架梁的翼缘,在现在的很多民用框架结构设计当中处于美观的考虑,往往楼板设计的比较厚,楼板的跨度比较大,楼板直接与框架主梁相互作用,而不再布置次梁,完全由双向板与框架梁、柱共同承担露面荷载。板的厚度加大,提高了框架梁的侧向抗扭能力,梁上的荷载型式也由次梁传递的集中荷载变成由双向板传递的三角形线荷载,框架梁的整体受力也相对均匀。无次梁楼板在施工过程中难度更低,模板加工量更少,钢筋绑扎更简单,因此,在适当的跨度范围内,可以不设置次梁(仅限于普通民用建筑,工业建筑内不适用)。

因此,在结构设计当中,框架梁、柱节点处钢筋尽量不要太密,在不违反结构相关设计规范的前提下钢筋的根数尽量少,或者适当加宽梁宽,保证绑扎和浇筑质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 框架结构施工优化策略

梁柱节点施工质量控制由于梁柱节点钢筋分布密集,箍筋绑扎困难,便存在节点不放箍筋或少放箍筋的现象,给工程留下隐患,这种现象在先立模后绑轧钢筋在整体下沉的施工方法中特别容易出现。出现后有时也采取补救措施,通常是采用从对面两侧加开口箍筋的做法,且开口箍筋数量不足也不易绑扎到位,且不符合必须封闭箍筋的要求。施工人员意识到先立模后整体沉梁的施工方法不易绑扎节点区的箍筋,便采用先支梁底模后绑扎梁钢筋在支立梁侧模及平板模的方法,这样做虽然可以保证节点核心区箍筋的布放,但存在弊端:一是先立梁底模再绑扎钢筋时,施工操作人员安全度差,钢筋摆放不易,操作不便:一是交叉作业多,木工立好梁底模就要等梁钢筋绑扎完后再立梁侧模及平板模,给施工组织安排带来困难,常出现离工现象,工效较低:二是先立梁底模,各个梁模是单独的,没有联系(拉结),造成模板结构本身的安全性较差,产生安全隐患。梁靠近支座处剪力最大,而箍筋就是为了抵抗剪力而配置的。从抗震设防考虑,如果箍筋离开支座太远或密箍区长度不足,都会造成支座处受力薄弱,甚至造成剪切破坏。距支座的第一个箍筋根据构造要求离开支座应不大于50mm。众所周知,梁的箍筋返工最麻烦,所以必须在梁骨架落入梁模之前,对照设计图纸,全面复查各处有无错漏,复查结果完全正确之后才可将梁骨架落入模里,对于确实已落人梁模而梁箍筋又需加密的,必须返工加密。

4混凝土质量控制

底板反粱及墙体浇筑在地下室的施工过程中,其墙体在第一次浇筑底板时,必须留置施工缝,施工缝的具体外置必须保证在反梁30cm 以上的位置,首先将减石子砂浆(与混凝土配比相应)添置于施工缝内,然后再进行浇筑,分层振捣。高层建筑地下室相关墙体进行浇筑时,必须严格控制浇筑厚度,一般而言,浇筑厚度为振捣棒的长度值而定,有的采用50 棒,有的采用30 棒,一般取振捣棒有效长度的1.25 倍为宜在振捣过程中,必须保证振捣棒振捣密实,而且在振捣过程中不得接触预埋件和钢筋。对于钢筋比较密集的节点部位,必须更换小直径的振捣棒,并加密振捣。

有些大型的建(构)筑物的基础底板非常的厚,比如说汽轮机基础底板,经常能达到1.2米甚至更厚,因此在设计时应当考虑适当增配温度钢筋来控制由温度引起的裂缝。在相同的钢筋量前提下,钢筋直径较细,间距较密能有效提高混凝土的抗裂。结构设计时应尽量避免出现刚度突变、应力集中严重的结构形式,在断面突变、构件开洞等应力集中的部位,应配置抗裂钢筋并适量增加附加钢筋。

设计人员除作好抗裂设计外,还应与施工单位密切配合,才能达到裂缝控制的目标。如在设计中应标明“后浇带”尽量设在梁或者墙中内力较小的位置;跳仓法施工时,分仓划分和宽度应根据结构的受力情况、刚度变化情况一级施工条件与施工单位进行协商确定;当厚度较大的基础分层浇筑且停歇时间较长以及下层混凝土已凝固再浇筑上层混凝土时,宜在新浇筑混凝土底面配置钢筋直径不大于12mm,间距不大于150mm的限裂钢筋网。

墙、柱混凝土的浇筑在墙板的浇筑过程中,必须采取分层浇筑方案,并分散性布置下料点,保证浇筑过程既连续又循环。控制堆料的高度,一般在1m 以下为宜。保证混凝土自由倾落高度在2m 以下,如果超过2m,则必须用串筒或其他设备来保证洞口两侧的混凝土高度一致,在下灰过程中,保证下灰的统一性,并采取同时振捣,防止洞口的形变产生,对于大洞下部模板(通常是1:1)应采取补充振捣措施,便于避免漏振。

梁板混凝土采取同时浇筑的方式,在浇筑过程中,必须从一端下灰,并且配置振捣器进行振捣,充分保障混凝土的推进方向是由梁底起,梁前止,计算梁高来采取相应的分层浇筑,浇筑进行到板底后,采取联合板浇筑措施。梁板混凝土必须进行流水段的划分,按流水段来进行梁板的建筑。对于梁而言,可采用插入式振捣器进行振捣,振捣方式为快插慢拔,保障这道均匀,对于板来说,以平板式振捣器进行振捣为宜,充分保证表面平整度,可利用木抹子进行抹平,抹平时注意顺序,应为从前到后的顺序。

总之,框架结构作为一个成熟的结构形式,在设计与施工中已经广泛应用,随着技术不断的发展,框架结构及框架核心筒结构的经济高度也会越来越高,很多的设计技术与施工工法紧密结合,才能使结构在安全、适用、耐久的前提下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永生.混凝土裂缝控制[J].西建筑,2008,34

[2]GB 50204—200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S].

论文作者:孙子龙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7

标签:;  ;  ;  ;  ;  ;  ;  ;  

基于土建工程框架结构设计与施工相结合的研究论文_孙子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