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电线路检修及维护对策分析论文_朱述北,杨静,赵海涛

送电线路检修及维护对策分析论文_朱述北,杨静,赵海涛

(国网山东郓城县供电公司 山东郓城 274700)

摘要:这个互联网的时代,几乎所有的事物都与互联网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而一旦送电线路出现问题,就意味着电能源被阻断,所有与电力相关的工作与生活项目都会瞬间崩溃,所以,送电线路的检修与维护工作的重要性就被凸显出来。本文首先说明了送电线路检修与维护的主要内容,然后分析了现阶段我国送电线路的检修与维护现状,最后详细阐述了送电线路检修及维护对策。

关键词:送电线路;检修;维护;状态检修;防污

一、送电线路检修与维护的主要内容

(一)送电线路选线

选线是送电线路中的基础保障,线路选择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后期的检测与维护工作。相关技术人员要根据工作经验与线路的实际情况选择典型的线路,既能对周围的供电环境进行延伸,又具有较长的投入使用时间,并且在局域网出现故障的时候,没有任何有影响的供电线路。另外,要注意供电线路所处的环境,尽量避免偏远和地势险要的区域。

(二)送电线路中绝缘子的检测

绝缘子是高压供电设施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大部分由陶瓷支撑,具有零电阻值或者较低的电阻值,绝缘子能够有效地阻止爬电,并且减少高压电线之间的容抗,减少电量的耗损,但是在长时间的自然环境中,绝缘子的性质不断裂化,影响了送电线路的性能,相关技术人员要对绝缘子的离线和在线状态的电阻值、电压值进行检测。

(三)送电线路中跨越物的监测

点电网输送电量中,送电线路难免会对障碍物进行跨越,如房屋、道路、河流和管道等。送电线路的检测与维修同跨越物之间有较大的联系,相关技术人员要对周围的环境进行检测与信息记录,并进行不同时期的比较,查找送电线路的异常。

(四)送电线路中雷电监测

在自然环境的影响中,雷电是引起送电线路故障的主要因素。随着我国技术水平的提高,在雷电监测的技术应用中已经有了较大的进步,通过多站雷电监测系统的实施,能够搜集到雷电的放电参数、放电的时间、具体位置、放电强度等。另外,在自然环境中风速的大小也是影响供电线路故障的主要原因之一。在定位监测中,也要做好数据的统计与分析。

(五)送电线路中导地线以及杆塔监测

对电力系统的送电线路进行检修,还应考虑导地线与金具的检测,包括导地线、连接金具以及间隔棒探伤等环节。同时,杆塔检测的内容包括杆塔的倾斜度、挠曲度以及铁杆的腐蚀程度或者一些基础冲刷等。

二、现阶段我国送电线路的检修与维护现状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的供电技术与检修技术都得到了相应的进步,在满足供电质量的同时,减少电元件和电网中的线损情况,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促进国家电力系统的发展完善。但是,我国在送电线路检修与维护的发展中,一直处于延后的状况。现阶段送电线路的检修技术和维护措施已经不能适应智能化的供电系统,对于较多细节不能够完好地解决,因此,必须加大研发和创新措施,将送电线路的检测与维修技术和供电技术同步发展。另外,我国人口较多,幅员辽阔,送电线路存在复杂和偏远的性质,在进行以往的周期性检查中,工作人员没有更多的精力进行频繁的操作,用电线路的安全使用存在隐患。因此,必须进行信息化与智能化的研究,节省人力操作,提高维修与检测的频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送电线路检修及维护对策

(一)输送电线路的状态检修

1、输电线路状态检修的现状

在现代的送电线路检修工作中,对输电线路的检修方式通常采用的是周期性检修方式。但是随着电力事业的发展,在检修过程中,应用到的检修技术和检修设备都有了巨大的变化,所以对输电线路的检修方式必须要进行适当的调整。并且由于输电线路分布范围极广,运行条件复杂,给检修人员造成了极大的困扰。因此检修人员每天只得疲于应对,大大的降低了其工作积极性和工作质量。通常情况下对输电线路进行检修维护都是以年为周期,但是输电线路出现问题和故障的时间具有不确定性,所以在实际的检修过程中,很多应该检修维护的线路段却没有得到及时的检修和维护,进而导致了该线路段的损害日益恶化。

2、输电线路检修模式

线路状态检修对输电线路的在线和离线监测技术、设备,维护检修手段,管理方法要求较高,运行资料的掌握要求很细。要积极,也要稳妥,不能以牺牲设备故障率为代价,来赚取经验的积累。

(1)选线

首先,必须是完好设备。三类、四类设备及投运不到一年的新线路不宜选取;其次,选择具有一定代表性,便于取得经验后推广的线路。尽可能选交通便利,便于就近监测的线路;再次,选择故障跳闸后,对系统运行方式影响不大的线路。

(2)绝缘子检测

方法包括在线和离线检测。内容包括分布电压和绝缘电阻(零值)检测。应积极探索在线遥测新方法和合成绝缘子的监测方法。

(3)跨越物监测

所有被跨越物都要有监测资料记录。根据巡视反映的情况,及时补测更正。

(4)雷电监测

依据雷电定位系统,认真分析所提供的数据。掌握地区雷电参数。认真调查分析雷击故障现象,正确判断直击、反击和绕击类型,了解故障点地形、风向等特点。

(二)防污措施

送电线路常年暴露在自然环境中,由于天气环境的变化,供电线路常常受到阳光的风化、雨水的侵蚀、雷电的攻击,在灰尘细菌的滋生中,空气中的氧气会使其发生腐蚀,严重影响供电线路的使用,这些污染元素并不能够杜绝,需要相关人员采取具体的防污措施对送电线路实施维护,预防线路故障。绝缘子的使用是防污措施中的常见形式。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传统的玻璃和瓷质的绝缘子在自然环境中会发生裂化,影响防污效果与供电质量,复合绝缘子的研发与使用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一难题,复合绝缘子具有零电阻值,在恶性环境中不易发生性质变化,具有较高的耐污压值。平时还要注意绝缘子的清扫工作,加强电力管理与监督工作。

另外,在供电系统中,输变电设备的绝缘效果与防污有较大的影响,应对以往的绝缘材料的防污值进行检测,提高输变电设备的绝缘能力,将防污值最大化研发与使用,也可以在设备表面通过化学试剂的喷涂达到防污的效果。

(三)线路防雷保护措施

1、线路绝缘相对很弱,装避雷线的效果不大,一般不在全线架设避雷线。但当雷直击于变电站附近的导线时,沿导线传入变电站的侵入波可能会危及到变电站内设备的绝缘。所以农村输电线,必须在靠近变电站的一段进线(1~2m)上加装避雷线,以减少绕击和反击的概率。为了提高避雷线对导线的屏蔽效果,减小绕击率,避雷线对外侧导线的保护角应小一些,一般采用 20°~30°。

2、由于线路绝缘具有自恢复性能,大多数雷击造成的绝缘闪络在线路跳闸后能够自行消除,因此安装自动重合闸装置对降低农村输电线路的雷击事故率具有较好的效果,这样就尽量减少了雷击跳闸后线路停电的概率。据统计,35k V 及以下线路重合闸成功率约为 50%~80%。样雷击引起的大多数单相接地故障可以自动消除,使线路绝缘不发生闪络,防止建弧,从而也就不会跳闸,提高了耐雷水平。为了更好地发挥这种作用,输电的铁塔和钢筋混凝土杆宜接地,接地电阻不受限制,但多雷区不宜超过 30Ω。

3、加强输电线路防雷工作,要从防止雷击永久性故障和降低雷击跳闸率入手,对以前频繁遭受雷击的输电线路,通过加强线路自身绝缘,在加强技术方面改造的同时要注意实际线路的管理和检修,如清理线路周围的缘、加装线路避雷器、加强杆塔接地电阻监测等措施,以降低雷电天气对输电线路造成的危害。

综上,在解决送电线路维修与维护的问题上,要对供电实施和环境因素进行综合考虑,提高复合绝缘子、输变电符合材料的应用,提高送电线路的防污能力,采取先进的雷电系统监测,对环境的变化、路线的选择和跨越物等信息进行专业的监测,保障送电线路安全稳定地运行。

参考文献

[1]陈向前.送电线路检修及维护对策分析[J].资源节约与环保. 2013(09)

[2]张晓东.送电线路状态检修思考与技术分析[J].企业技术开发. 2013(08)

[3]李自强,刘岩.送电线路的检修与维护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3(02)

论文作者:朱述北,杨静,赵海涛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6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24

标签:;  ;  ;  ;  ;  ;  ;  ;  

送电线路检修及维护对策分析论文_朱述北,杨静,赵海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