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宏观经济趋势与货币政策取向_宏观经济论文

近期宏观经济走势与货币政策取向,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宏观经济论文,取向论文,货币政策论文,走势论文,近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当前的宏观经济走势令人既惊喜又意外。就在人们讨论通货紧缩的热度依然未减的背景下,我国的宏观经济走势却迅速地从低谷爬出,迈上了高速发展的快车道。而对一样的宏观经济走势,经济学人却得出了不一样的判断,有的惊呼过热,而有的则判定为一轮黄金增长周期的开始。毫无疑问,对于宏观经济走势的判断,决定着央行货币政策的取向,如果判断的结论是过热,那么就应该当机立断采取以紧缩为基调的货币政策;反之,就应该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以呵护刚刚启动的宏观经济。

如何认识近期经济运行态势

(一)上半年经济走势的简单描述

从已经公布的统计数字看,2003年上半年,我国的国民经济已经出现了快速增长的趋势。2003年GDP增长率与去年同期相比第一季度为9.9%,第二季度为8.2%,毫无疑问,这一趋势是2002年经济发展的延续。在2002年,GDP增长率各季度分别为7.6%、8%、8.1%和8.1%。对2002年的经济走势,邱晓华在2003年2月的一次谈话中就曾经明确指出,2002年可能成为我国宏观经济逐步走出增长速度放缓运行趋势的拐点。对于这一判断,从现在来看似乎很难让人产生怀疑。

在2003年上半年的经济增长中除GDP增长较快外,其它数据也颇为引人注目,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1.1%,比上半年同期加快9.6个百分点;进出口总额3761亿美元,同比增长39.0%,比去年同期加快26.7个百分点;6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比上年同月增长16.9%,但工业品出厂价格比去年同期上涨2.9%;居民消费品价格同比仅上涨0.6%。这一期间经济增长的特点主要有:(1)工业增速显著回升;(2)消费品市场正在复苏,消费物价基本稳定;(3)投资增长持续加快;(4)外贸增长强劲。

不过,与此同时,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一组金融数字却更加令人关注。2003年上半年,新增贷款1.8万亿元,已接近去年全年贷款水平;增长20.8%,与同期GDP和消费物价指数增长之和的差率已达12个百分点,而1998年至2002年5月间这一差率的平均值只有7.4个百分点。对此,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分析小组的分析结论是,我国货币信贷的大幅增长,是国民经济增势良好和几年来扩大内需政策共同作用的结果,有利于支持和促进经济持续稳定增长,总体上看是正常的。但由于我国目前社会信用制度还不完善、银行内控机制还不够健全,货币信贷供应的持续高增长容易助长重复建设和产品积压,并由此导致不良贷款,引发新的金融风险。因此,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保持货币信贷的稳定增长,防范和化解经济运行中的风险。

(二)分析与判断

面对同样的统计指标,处于同一的经济环境,经济学家们对中国经济的感受与认知却大相径庭。一种意见认为,中国经济已经出现了过热的苗头,应该提前采取防御性的货币紧缩措施,防止经济过热与通货膨胀。另一种意见则认为,中国经济目前的主要问题依然是通货紧缩和失业,而不是什么反通货膨胀。持“过热”观点的学者主要有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和著名经济学家樊纲。周小川指出,经验表明,从货币供给量的过度增长到出现通货膨胀,至少要有半年的时滞,而当通胀压力转移到资产,形成资产泡沫,其时滞可能更长,危害也更大。因此,及时预防和有效治理通货膨胀、保持币值稳定的关键在于中央银行要增强货币政策和金融宏观调控的前瞻性和科学性,对可能出现的通货膨胀做出提前的正确判断,而不能等到已经出现明显通胀时才采取措施。

经济学家樊纲与周小川持有近似的观点。他认为中国经济已经有了过热的苗头,出现了朝过热发展的趋势。经济过热苗头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生产资料瓶颈的出现和价格的上涨。如果投资高涨的局面持续下去,生产资料瓶颈的问题就会进一步恶化,导致生产资料价格的持续上涨,并最终体现到消费品的价格中,导致通货膨胀。再加上我国出口的增长也在加快,国际市场上存在着人民币币值低估的预期,外汇流入在增加,导致基础货币投放在增加,这时若投资持续高增长,引起货币流通速度加快,就更容易引起通货膨胀。

此外,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亚洲区首席经济分析师也认为,由于大面积的投资过热和货币供应及信贷的急增,中国经济已经进入了过热状态。

与此相反,对近期中国经济运行态势持“通缩论”观点的学者也大有人在。北京大学教授宋国青就认为,中国目前不是是否发生通货膨胀的问题,而依然是通货紧缩问题。国际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也认为,就物价总体趋势而言,还没有摆脱通货紧缩的阴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部第一研究室主任张立群指出,从1992年到1997年GDP平均增长率是11.5%,现在连10%都没有达到,我们有什么理由谈过热。中国经济当前面对的主要风险不是通胀,而是新的生产过剩。国家统计局副局长邱晓华认为,判断经济是否过热有两个基本指标:(1)总需求是否过度膨胀;(2)通货膨胀是否加剧。从目前经济运行的态势看,社会总需求并未出现过度增长的趋势,物价涨幅依然很低,通货膨胀并未出现。如何缓解物价过低的压力依然是下一步面临的重要问题。

争论虽然还在继续,但经济实践最终会做出客观的结论。在对近期我国经济运行状态的判断上,也许有一个词更为恰当,那就是复苏。只要承认中国经济的运行存在着周期性波动,那么就应该承认中国近期的经济运行既不过热也不过冷,而是处在由冷向热的转变之中。这个转变过程的完成,也许要一两年,也许要更长的时间,主要就看宏观调控的艺术。从这一点出发,或许就不难理解我国经济生活中目前存在的一面是货币和经济的高增长(过热论的主要依据),一面是物价和就业的低水平(通缩论的主要依据)。因为按照凯恩斯的观点,在非充分就业的条件下,只要经济生活中存在未被充分利用的生产设备、劳动力等生产资源时,货币量的增加首先会拉动产量的增加,而不会立即影响物价;只有当未被利用的生产资源逐渐减少,就业量逐渐增加,物价才会随货币量的持续增加而逐渐上涨。

近期货币政策取向分析

(一)近期货币政策操作回顾

1、通过公开市场业务的灵活操作,保持基础货币的稳定增长和货币市场利率的相对稳定。

2、通过6月5日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房地产信贷业务管理的通知》,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房地产信贷政策,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

3、针对外汇占款和基础货币投放较多的情况,通过发行央行票据进行对冲操作,回笼基础货币,保持人民币汇率的稳定。

4、针对上半年货币信贷增长偏快的情况,中国人民银行8月23日发布通知,决定从9月21日起将存款准备金率由6%提高到7%。

(二)近期内货币政策取向分析

今年4月以后,央行开始直接发行专门设计的央行票据,这立即成为在公开市场上回收基础货币的主力工具。但商业银行体系对央行的努力与控制货币供给似乎视而不见,银行贷款增速由同比增长17%左右迅速上升至23%。不止一位银行业分析人士提及,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贷款规模的迅速膨胀,与其在未来数年内上市的目标有关——更多的贷款意味着更大的分母,可以降低不良贷款率;新增贷款还可带来即期的利息收入,对当期盈利改善亦颇有助力。至于这些贷款新出现的问题,反正还要数年后才能暴露出来。据央行专家介绍,为吸引商业银行用央行票据置换超额准备金存款,央行必须为商业银行提供比持有超额准备金存款在收益率和流动性两个方面更为优惠的条件,而这将增加央行成本。因此,这一工具虽有很强的灵活性,但难以承担长期使命,从长远看,很难控制外汇储备和货币供应高速增长的局势。所以,央行需要直接调整货币乘数本身。调整法定准备金率作为调整货币乘数的手段即浮出水面。

央行上调法定准备金率之后,市场立即作出多种解读:

其一是把它看作中央政府“新一轮紧缩的开始”,多次被《机构投资者》杂志评为亚洲地区研究中国经济第一名的摩根士丹利亚洲区研究主管谢国忠即以此为题撰文;

亦有人认为,此举本身未必明确指向紧缩,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夏斌等人即持此论;

更有人称,此举主要目的在于为了恢复和强化央行“控制货币供给的能力”——准备金率调高后,金融机构资金来源紧张,需要从央行寻求资金来源。央行可以维护利率的稳定而把钱放出去,也可以为收住信贷而不放货币。央行于是反客为主。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陈东琪认为,央行这次调高存款准备金率,只是中国经济保持快速健康发展过程中,必定出现的“微调”行为,目前财政货币政策没有出现方向性变化,但也不是一成不变,而是按市场规则,灵活执行,根据形势来抉择。

汇丰银行中国业务研究经理赵令彬表示,央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的举动,被市场视为收缩银根;但同时又以低于市场价格,回购600亿人民币的国债,注资银行体系。一松一紧的货币政策操作,反映央行会因应市场情况推出不同手段,比以往的直接调控成熟;反映央行也关注若收缩银根,可能会对一些规模较小、银根紧绌的金融机构造成冲击,所以要做出平衡。央行近期的政策,已明显由以往指令式转为以市场情况为基础的间接调控。

由此可见,此次央行对准备金的调整颇多意味,一石激起千层浪——

夏斌认为,央行在采取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措施的同时,必须加强调研,关注市场利率变化,关注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后可能带来的影响:第一,全部金融机构的流动性可能趋紧,并在预期的作用下推动市场利率走高;第二,由于市场利率提高,外来投机资金进入的压力增大;第三,利率走高,商业银行、证券机构、社保基金等持有的2.4万亿国债、金融债与央行票据的价格就会下降,形成资本损失;第四,票据贴现市场会受到影响,中小企业贷款难的矛盾可能增大;第五,影响市场对未来经济与利率走向的预测。

不少业内人土指出,提高存款准备金对优质项目及重点工程建设不会有大的影响,但如果银行收缩信贷规模,正在进入银行放贷视野的中小企业,可能会再次被挡在门外;此外,贷款总量紧缩可能导致信贷更加集中,贷款的结构性问题将更为突出。信贷结构的恶化,在我国资金主要来源于贷款的情况下,将直接导致经济结构的畸形,最终酿成更大的风险。

也有市场人士认为,此次调整的目的更多在于防范银行系统风险,对贷款过快增长予以警示,其“信号”要远大于其对货币乘数的实质影响。作为货币政策工具中作用最为强烈的一项,调高存款准备金率总体上属于系统性利空风险,股市和债市都将因此而面临打压。

摩根士丹利发表《亚太策略报告》指出,由于担心信贷增长过快引发投资过热,央行日前采取了调升存款准备金率等措施紧缩银根,但这可能导致中国陷入通缩。报告认为中国经济刚刚走出通缩边缘,8月份,CPI总水平仅同比轻微上涨0.9%,其中城市上涨0.6%。在这种情况下,宏观调控过度可能使中国重蹈日本1989年和韩国2002年的覆辙。

此外,央行关于规范住房信贷的政策发布之后,也引发了广泛的讨论。

标普金融服务董事曾永兴认为,防范金融风险是该政策的重要取向,去年内地银行向非国企贷款增长速度,超过向国企贷款增长速度的2/3,部分原因是房贷及消费信贷急升。过去两年住房贷款总额增长36%。国内银行无法评估按揭贷款融资住房的回收价值,未偿贷款对物业价值的比率在放贷不久便显著上升,使得内地银行所承担房贷信用风险比发展较成熟经济体系的类似贷款要高。

但也有银行人士表示,现在看来,央行的政策主要是着眼于一种”堵”的方式,但实践证明,防范金融风险,“堵”并不是一种最好的方式,也不一定能收到最好的效果。

还有业内人士分析指出,由于房管当局严控土地出让,加上银行收紧贷款政策,虽对现有房产发展影响有限,但估计未来几年内地主要大城市商品房供应将受到影响。一方面可使中低价房供应比例上升,使平均房价重心下移;另一方面,开发商资金占用时间过长,会使其资金成本上升,有可能分摊到房价上,中高档住房供应减少,导致楼价反而上浮。

东亚银行北京办事处有关人士说,该项政策使得房地产市场的“游戏规则”有了根本变动,东亚银行对中国房地产市场的看法,与中国人民银行不太相同。譬如该行认为,写字楼市场其实就很好。

人行货币政策司司长戴根有表示,人行的这一政策不是要打压房地产行业,而是要避免房地产行业的大起大落,促使其健康发展。对于一些房地产企业反映自身融资渠道不多的问题,戴根有认为,这一问题可以通过发行房地产共同基金等手段来解决,不能仅仅依靠银行贷款。并表示,对于通知发出之前已经销售的楼盘,将不会执行封顶才可以办理购房贷款的规定。

标签:;  ;  ;  ;  ;  ;  ;  ;  ;  ;  ;  ;  ;  ;  ;  

近期宏观经济趋势与货币政策取向_宏观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