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大学毕业后的继续教育_大学论文

论大学毕业后的继续教育_大学论文

大学后继续教育问题探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继续教育论文,大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1465(2004)03-0095-04

一、大学后继续教育的内涵

对大学后继续教育的本质认识,世界各国均有所不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的《职业技术教育》称继续教育是指“那些已脱离正规教育,已参加工作和负有成人责任的人所受的各种各样的教育”。美国认为继续教育是“在正规教育以后进行的一种范围很广泛的教育,旨在使人们不断获得与自己职业有关的,或为了转换职业、岗位所需要的新知识、新技能的教育”,并将继续教育分为非英语公民学英语、成人(高中程度)基础教育、证书教育(大专或本科,或职业技能)、岗位(技术)培训、与工作有关的学习、个人全面发展(如计算机技能、业余爱好、保健等)六种类型。原联邦德国,视继续教育为“在人生中继幼儿教育、义务教育、大学教育后的第四个教育期的教育,包括为获得学校毕业证书的补充教育,为获得职业资格的职业教育以及大学毕业后的学术再教育”。日本称继续教育为“研修教育”,通过国家公务法、职员研究规定、职务能力开发促进法、中小企业指导法等立法规定,促进在职人员的研修,提高其技术素质。原苏联的继续教育涵义则为凡是就业后参加的培训进修均属继续教育范畴,但不包括上岗培训。

在我国,对继续教育基本内涵的认识,也是见仁见智,尚无定论。《教育大辞典》解释为:继续教育是“对已获得一定学历教育和专业职称的在职人员进行的教育活动,是学历教育的延伸和发展”。1995年11月,国家人事部在《全国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暂行规定》中明确为:“继续教育的对象,是事业、企业单位从事技术工作的在职专业技术人员”。这种针对工程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概念,与继续工程教育的涵义最为贴近,见诸于报纸、刊物也最多。但是,这种涵义对一些专门领域的解释又不能准确涵盖。所以,卫生部于1991年颁布了《继续医学教育的暂行规定》,称“继续医学教育是继医学教育毕业之后,以学习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方法为主的一种终身教育。继续医学教育的对象是高等医学院校毕业后,通过规范或非规范的专业培训,或非高等医学院校毕业,具有中级或中级以上的专业技术职务的卫生人员”。这种定义明确区分了继续教育和岗位培训(规定中称之为毕业后医学教育、专业培训),将岗位培训按继续教育的前续教育对待,明确了不能把成人教育中的补课教育、学历教育、职业培训、岗位培训以及把接受专业培训为目的的毕业后医学教育纳入继续医学教育的范畴。1987年12月,国家教委等六部委联合颁发的《关于开展大学后继续教育的暂行规定》中指出:“大学后继续教育的对象是在大学专科以上学历或中级以上技术职务的在职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重点是中青年骨干,任务是使受教育者的知识和能力得到扩展和提高,使其结构合理,水平保持先进,以便更好地满足岗位职务的需要”。根据我国大学后继续教育发展的实践,以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教育分级的有关定义,可以将高等教育分为一、二、三级等三个层次,大体上分别对应于我国的高等专科、本科和研究生教育。近年来,大学后继续教育的蓬勃兴起并不断向终身化方向发展,致使有的教育学家将大学后继续纳入高等教育的“第四级教育”。这种分类法,教育界尚有争议,但从大学后继续教育属于成人教育范畴,成人教育是构建终身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后继续教育应是成人教育的最高层次,亦即终身教育的最高层次,是普通高等教育的延伸和发展,不应和国内大量存在的成人学历(本、专科教育)相混淆,这一观点已逐渐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共识。由此,我们认为,所谓大学后继续教育,即对已具有大学专科以上学历或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人员和管理人员的教育,是高等教育的延伸、提高和充实。它对提高在职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素质,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坚实可靠的人才基础,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二、大学后继续教育的特点

大学后继续教育,是普通高等教育的延伸、完善和提高,较之普通高等教育,表现出自身鲜明的特性。

1.大学后继续教育与社会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构成了国民终身学习运动的有机组成部分。20世纪90年代后期,世界发达国家开始重新重视终身教育与终身学习。这些国家在其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教育与人力培训的作用日显突出。随着一些国家经济的调整,对广泛的技术进步、经济与社会各部门相互之间依存和联系带来的发展机遇期望很高,对个人技能、态度和性格倾向的作用也日益重视。在OECD国家,对知识的价值高度重视,社会普遍期望教育、收入和财富水平的不断提升。此外,随着许多发达国家人口的老龄化,也要求更加灵活地安排人在一生中的工作、学习、休闲活动,使得随着一个人年龄的增大,还能享有更多的选择和机会。在这种新的背景下,终身学习被看成是达到诸多新的期望的手段、形成新政策的概念框架。例如英国人,一生中参与某种形式的大学后继续教育的人口比例达到60%。在德国,20世纪90年代末大约29%的适龄人口进入大学后继续教育机构学习,其中包括越来越多的接受双元制职业培训的学生,他们大约有40%随后即入大学后继续教育机构学习。在日本,有62%的高中毕业生进入某种形式的大学后继续教育机构学习,这在OECD国家中是最高的。

2.坚持按需施教、学以致用、讲求实效和直接有效地为生产和工作服务成为大学后继续教育明确的办学方向。继续教育在发达国家受市场经济竞争的驱动,企业对人力资源开发培训极为重视,并把重点放在培训生产和工作第一线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身上,目的是帮助他们提高专业水平和管理能力,进一步提高劳动生产率。在教学内容上,继续教育机构按照受教育者的实际工作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着重提高他们对工作的适应能力,以更好地满足岗位、职业的需要,其特点是针对性和实用性强,主要解决知识的更新和补充问题。从目前OECD国家大学后继续教育内容看,课程改革动向主要有:设置新的学位计划或通识课程(美国、日本);课程中强调新的内容,例如国际化、信息技术、交流技能(澳大利亚、比利时);短期和中期相互结合的职业培训课程(丹麦、德国);学位与职业培训资格相结合(法国、德国、日本、美国等);企业、政府、大学部门相互联系,共同制定适应社会和经济变化的更有针对性的课程,例如外语、交流技能等(澳大利亚、瑞典、英国);科学课程中的以项目为基础的课程(丹麦、美国);在瑞典,某些领域例如远程通讯、饭店管理专业由大学、工业界代表和学生共同制定课程计划;英国的一些大学制定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探究能力的独立学习计划;美国的一些大学努力为学生提供更好的信息技术资源的服务,鼓励学生丰富和扩展自己的课程内容等。在教学形式上,大学后继续教育根据成人学习的特点和教学同生产、工作密切联系的要求,以短期培训和业余学习为主,采用开班面授、专题研讨、实地指导、自修、电视、声像和函授等多种教学形式。为此,在西方经济发达国家,大学后继续教育机构一般都与企业雇主建立有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在学习计划编制、教学实施、学生学习项目等方面求得企业界的密切合作。此外,来自企业的兼职教师、工作场所的学习等能够使得学习的形式更加丰富,使大学与企业的联系得到加强。

3.大学后继续教育涉及各行各业,范围广泛,门类繁多,办学形式具有突出的灵活性、适应性和开放性特点。大学后继续教育充分发挥各部门和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通过多种渠道、多种层次、多种形式进行。高等学校、科研单位、大型企业是大学后继续教育的主要基地。各级科学技术协会和有条件的学术团体,也利用各自的有利条件,有计划地开展大学后继续教育活动。由于大学后继续教育是针对在职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进行知识及技能更新、补充、拓宽和提高的有效途经,它以其灵活性、适应性、开放性的特点,可以随时为广大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提供学习机会,从中不断地获得新的知识和技能,因而它对各类在职人员知识更新、知识创新及智能开发将会发挥更大的积极作用。

三、大学后继续教育的意义

伴随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社会经济的发展对各种高级专门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因此,加强大学后继续教育的发展,为社会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储备和知识贡献,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1.大学后继续教育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中坚支撑。科教兴国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大决策,是一项根本性、长期性的战略。这一战略决策的提出,不仅明确了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而且明确了教育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辩证关系。它一方面要求教育逐步转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轨道上来,另一方面要求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逐步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为包括继续教育在内的各类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一项跨世纪的宏伟工程,不仅需要培养数以亿计高素质的劳动者,而且还需要培养数以千万计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专门人才。而继续教育则是一种培养和培训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层次专门人才的有效途径。继续教育的培养对象主要是处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一线的当班带头人,这些在职人员的数量和素质如何,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如何,直接关系到我国新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这些在职人员既是学习者,又是生产者和工作者,他们将学习成果创造性地运用到生产和工作中,能直接提高其所在单位的生产和工作效益。继续教育是一种集知识的生产、传播、创新和应用于一体的教育,它必将直接有效地推动新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促进我国早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2.大学后继续教育是迎接知识经济时代挑战的战略举措。知识经济是促进人和自然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是依靠知识智力要素和无形资产投入的经济。可以说,知识经济就是教育经济,即以教育的高度发展为基础的经济。以教育为基础的经济是一种科技知识密集型经济,加快发展科技知识密集型经济不仅对现代社会经济结构变革产生重大影响,而且对继续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在当今社会经济结构中,由于科技知识在经济增长中日益成为决定性因素,这就促使现代社会经济结构正在由劳动密集型经济、资产密集型经济转向科技知识密集型经济,从而使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由劳动力、资金转向科技知识。在向科技知识密集型经济转化的过程中,脑力劳动者的比例不断提高,特别是各种科技人员、管理人员的比例越来越大,劳动日益智能化。这就要求科技人员要从“再现型”转向“创造型”,管理人员要从“经验型”转向“智能型”,工人要从“体力型”转向“脑力型”。要实现这些在职人员的“转向”,很大程度上将依赖于多层次的继续教育。所以,加快发展以培养培训高层次创新型专门人才为主要任务的继续教育,既是知识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迎接知识经济挑战的战略举措。

3.大学后继续教育是构筑学习型社会的天然坦途。党的十六大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教育尤其是我国大学后继续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更为紧迫的任务。大学后继续教育是构筑我国新世纪终身教育体系的一条重要途径,在建立和完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所以,江泽民同志在1999年6月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终身学习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一次性的学校教育已经不能满足人们不断更新知识的需要,我们要逐步建立和完善有利于终身学习的教育制度”。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江泽民同志再次提出要“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的战略任务。继续教育是一种十分有利于终身学习的教育制度,是一种对在职专业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不断进行知识补充和更新,不断开发人的潜力,提高人的素质,使之不断掌握新知识、新技能以及创造能力的高层次、追加型教育。继续教育具有明显的终身性特点,是终身学习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终身学习体系的主渠道之一,只有继续教育充分发展了,才能更快地建立起终身学习体系。因而,加快发展继续教育,能够充分满足广大专业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各阶段、各层次的学习需求,促进其朝着更加适应终身学习化社会需求方向发展,进而有助于加快构建面向新世纪的社会化终身学习体系和终身学习化社会的历史进程,有助于加快实现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

四、大学后继续教育的建设

随着我国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全面推进,大学后继续教育将日益显示出它的重要地位与特殊作用,加强大学后继续教育的建设和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

1.确立先进的大学后继续教育观念。先进的现代教育理念,是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的体现和凝结,对教育实践具有激励与指导作用,因此,大学后继续教育的发展,必须以先进的教育理念作指导。从当前以及未来社会发展看,大学后继续教育属于成人教育范畴,应是成人教育的最高层次,亦即终身教育的最高层次,是普通高等教育的延伸和发展。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人才数量及素质的不断提高,大学后继续教育将逐渐成为我国继续教育的主流,为促进就业和再就业服务,为农业、农村和农民服务,为推进西部大开发服务,为构建终身学习、学习型社会服务。

2.制定健全的大学后继续教育制度。建立健全完善的制度,是大学后继续教育正常运行的基础保障。如前所述,大学后继续教育是推动生产发展的重要因素,是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客观要求。世界上许多国家,都为此制定了明确而具体的规章制度。例如原苏联规定正副部长、大型厂矿经理每5年进修一次,工程师、管理干部每6年脱产进修一次。美国规定医生每3年进修一次,否则吊销执照等等。因此,我国教育、科技、经济和劳动人事部门应密切配合,逐步建立起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的脱产进修制度和继续教育的考核制度,把进修、考核和使用结合起来,将他们接受大学后继续教育的有关情况和学习成绩记入本人的业务档案,作为晋升、奖惩的重要依据。教育主管部门应对企事业单位开展大学后继续教育的教学质量进行督促检查和组织评估,并作为考核企事业素质的指标之一,对办学成绩显著的单位要给予表彰、奖励。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把大力发展大学后继续教育作为一项长期的方针,用制度固定起来,做到有章可循。

3.配置完善的大学后继续教育设施。大学后继续教育,是一种开放、立体的现代教育,为其健康运行提供良好的条件,必须加强包括国家科技基础设施、教育基础设施、情报信息基础设施等的建设,这是开展大学后继续教育所必须的社会环境的支撑条件。随着教育功能的不断拓展,教育观念的日益更新,教育优先发展思想的牢固树立,无论是高等学校或是企业主体所经营的继续教育,其所需物质资源将更加丰富,不仅要有比较完善的图书资料信息、实验仪器设备和现代教学手段,而且还应有一支配套的实验技术队伍。

4.构建科学的大学后继续教育机制。建立以人为本的大学后继续教育机制,确立以学历教育与终身教育并重的“立交式”的成人高等教育管理体系,积极支持部分办学条件好、教学质量高的大学后继续教育机构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引进国外教育机构的办学项目,加强国际间的教育交流与合作。放松放宽政策,实现大学后继续教育投资与办学模式的多元化,赋予大学后继续教育机构灵活、自主的办学权。建立科学、公平、客观的大学后继续教育评估制度和评估体系,努力实现大学后继续教育学制年限弹性化,专业设置模糊化,教学组织多元化,学时规定灵活化,教学管理个体化。

标签:;  ;  ;  ;  ;  ;  

论大学毕业后的继续教育_大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